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代的協辦大學士與六部尚書相比,哪個級別更高、權力更大?

2024-06-02歷史

在清朝時期,不論是協辦大學士還是六部尚書,都是朝廷的高級別官員,那麽二者之間有什麽不同,哪個級別更高、權力更大呢?

協辦大學士最早出現在雍正年間,當時朝廷的中樞機構為內閣,內閣中按照三殿三閣的排序,又設有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以及東閣大學士,品級一律為正一品。

而在內閣大學士之外,雍正又設立了額外大學士、協理大學士,這就是協辦大學士的前身。到了乾隆年間,正式設立並更名為協辦大學士,滿人與漢人各兩名,成為,品級為從一品銜。

如果說內閣大學士為宰相的話,那麽我們可以將協辦大學士理解為副宰相。在內閣大學士外出辦差或者是受皇帝召見時,往往會派官員協助處理內閣事務,這也是協辦大學士產生的直接原因。

清代六部沿襲明代,基本沒有什麽變化,為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長官為尚書,清代設定滿尚書一人,為掌印尚書;漢尚書一人,具體辦理部務。不管是滿尚書還是漢尚書,只要是尚書官銜一律為從一品。

由此可以看出,協辦大學士和六部尚書品銜相當,俱為從一品。但不同的是,協辦大學士往往由六部尚書或者是總督中選任,而協辦大學士按照慣例往往可以遞補為內閣大學士,成為正一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由六部尚書再兼任協辦大學士,可以認為是朝廷的進一步重用,因為協辦大學士在內閣中樞辦差,其地位也可以認為有了進一步的提升。

從實權方面而言,六部尚書作為清朝職能部門的一把手,對分管領域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可以說是實權在握、權威赫赫。而協辦大學士作為內閣大學士的副手,實際上只是參與內閣事務,並無決策之權,實權上要遜色一些。但協辦大學士的優勢就在於任職中樞,與最高統治者皇帝接觸頻繁,升遷提拔的機會會大很多。

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像紀曉嵐就曾以禮部尚書的職位出任協辦大學士,而號稱「半個聖人」的曾國藩則以直隸總督和兩江總督的身份出任協辦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