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拓跋什翼犍:一個鮮卑人看見了一片莊稼,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2024-01-18歷史

拓跋什翼犍:一個鮮卑人看見了一片莊稼,改變了一個民族的命運

鮮卑人的命運,因為他看到一片莊稼而得到改變……還有,草原上的城……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西側,聳立著一座規模宏大的古城遺址,那就是中國歷史上北魏王朝最初的都城所在——盛樂古城。古城遺址現位於內蒙古和林格爾縣盛樂行政村北1.5公裏處,南距和林格爾縣城12公裏,北距呼和浩特市38公裏,位於東經112°、北緯41°之間。古城東傍蠻汗山,北依大青山(古陰山),西瀕黃河水道,南扼古道殺虎口,地處中原通往漠北的山口要沖地帶,地理位置十分險要。從古至今這裏均是人類生存的好地方,同時也是兵家必爭之地。1964年,該古城被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自治區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內蒙古文博界評選為全區十大古城之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盛樂古城規模宏大,歷史悠久。平面呈不規則多邊形,東西1550公尺,南北2250公尺,占地總面積約349萬平方米,墻體保存基本完好。古城遺址分為西城、南城、中城、北城四大部份。西城地層單一,僅存東城墻及南墻東段,邊長310公尺,為春秋時期文化遺存;南城包括南墻、東墻南段與南北兩區之間的一條東西橫墻,地層內含春秋、戰國、兩漢以及北魏時期的文化遺存,始建於秦漢,魏晉沿用,南北長550公尺,東西長520公尺;

中城位於南城的西北部,西南角已被河水沖刷,是因河而建的晚期城址,南北長730公尺,東西長450公尺,文化堆積最深處可達10余米,含戰國、漢、魏晉、唐、遼金元等多個時期的文化遺存,地層堆積較為復雜;北城面積較大,包括西南部城垣,東西長1450公尺,南北1740公尺,地層堆積相對較為簡單,主要為隋唐時期文化遺存,始建於唐代。古城周圍埋藏有大量不同歷史時期的墓葬,特別是在古城外圍500公尺範圍內墓葬更為集中。

自上世紀五十年代末開始,內蒙古各級文物考古部門對盛樂遺址的考古調查發掘工作從未間斷,在城址及周邊搶救性清理發掘了大量古墓葬和其他遺址遺跡。盛樂古城的考古發掘經歷主要是配合基本建設進行,特別是從20世紀末開始配合盛樂經濟園區及周邊設施的開發建設;此後的考古發掘工作重心轉到配合盛樂古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中。盛樂古城遺址的考古發掘最主要的特點是出土的遺跡、遺物所跨越的歷史年代久遠。

盛樂古城歷史發展脈絡清晰完整,其所處地區在商周至春秋時期為獫狁、北狄居住的「襄」地,戰國時期屬趙國的雲中郡,漢為定襄郡成樂縣,北魏時為盛樂都,唐代在此設立單於大都護府,遼代為豐州振武縣,元代為振武城。古城歷經春秋、戰國、秦漢、魏晉、隋唐、遼金元等歷史發展階段,城鎮建置的歷史長達2000余年,這在內蒙古地區屬獨一無二,在全國來說也十分罕見。因此,可以這樣說,盛樂古城遺址是內蒙古地區出土文物較為豐富、延用歷史最長的古代城址,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客觀且形象的物質資料,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發展歷史的珍貴實證。

2023年07月20日,內蒙古日報對這座古城亦做了這樣的報道:

長期以來,位於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境內的戰國時期的雲中古城,被學者認為是北方草原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古代城市,距雲中古城直線距離40余公裏的和林格爾土城子遺址的考古發現,覆寫了這一歷史。孝文帝拓跋宏遷都洛陽前後,廢雲中鎮,存留朔州,朔州下轄盛樂、雲中二郡。據考證,雲中鎮、朔州及盛樂郡的治所為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縣古城村古城,雲中郡治所為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土城子古城,這是內蒙古黃河流域最大的古城遺址。

在土城子遺址內發現了大型建築台基、房址、水井、窖藏等重要遺跡。古城外圍發掘了春秋、戰國、秦漢、魏晉、隋唐、遼金元等各個歷史時期的大量墓葬,出土了陶器、瓷器、銅錢、帶鉤等隨葬品上萬件。

在內蒙古博物院珍藏著的一把戰國時期的青銅劍,就出土於土城子遺址。這把青銅劍長40厘米,寬5.5厘米,劍莖呈雙環節狀,劍身單脊直刃,通身為青銅鑄造。內蒙古博物院原院長陳永誌介紹,這把青銅劍與越王勾踐劍的形制是一樣的,雖沒有那種復雜的工藝,但是從整體的形狀來看,帶有這種環形劍柄的劍,都是越式劍,這與湖北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頗有淵源。「和林格爾土城子地區實際也存在著非常發達的青銅文明,說明當時這裏和中原地區的文化交流是非常頻繁的,更重要的是中原先進的青銅冶煉技術、發達的青銅文明,已經逐漸北移到中國的邊疆地區。」( 武峰 郭成【內蒙古黃河流域 盛樂長歌】)

面對這座城,今天的人們應該想到,在和平共處、相互學習的道路上,鮮卑人邁出了樸素、堅實也意義非常深遠的一步。拓跋力微在殺死兒子拓跋沙漠汗悔恨裏去世後,他的另一個兒子拓跋祿官於元康四年(294年)正式繼位。元康五年(295年),拓跋祿官將索頭部領土劃分為東、中、西三部,自己統率東部,居住在上谷(今河北懷來)以北、濡源(今灤河)以西,東面與鮮卑宇文部接壤;以長兄拓跋沙漠汗的長子拓跋猗迤統率中部,居住在代郡參合陂(今內蒙古涼城)以北;以拓跋猗迤之弟拓跋猗盧統率西部,居住於定襄盛樂故城。

部落雖然被分成了三部,但索頭部自從拓跋力微以來,與西晉交好的政策並沒有變,百姓安居樂業,財物牲畜富足。到拓跋祿官繼位時,索頭部已擁有騎兵多達四十余萬。更重要的是,這種因為友好政策而擁有的強大,很快吸引了北方的其他部族。

宇文部,十六國時期鮮卑族宇文氏所建政權。西晉太康中,遼西鮮卑族宇文部崛起,屢攻前燕。公元302年,其首領宇文莫廆稱單於,建立政權,自稱宇文國,史稱宇文部,以紫蒙川(今遼寧朝陽西北)為都。在今遼寧西部。元康九年(299年),鮮卑宇文部首領宇文遜昵延被鮮卑慕容部擊敗後,以卑謙的言辭和厚禮,派遣使者向拓跋祿官朝貢,拓跋祿官嘉許宇文遜昵延的忠誠親善,將長女許配給他為妻。

遜昵延在位期間,曾率兵進攻慕容廆,在棘城(今遼寧義縣附近)大敗,「眾乃大潰,遜昵延單馬奔還,悉俘其眾。」【魏書】稱遜昵延在此役後「乃卑辭厚幣,遣使朝獻於昭帝(即拓跋祿官),帝嘉之,以女妻焉」。與其說這種遠道而來的朝貢是強大的吸引,還不如說它是索頭部與中原王朝交好的結果。而拓跋祿官永嘉元年(307年)去世,拓跋猗盧於是總管索頭部三部,實作三部統一,也完全可以說是索頭部與中原王朝交好所致。這一點,在中國南北民族的融合史上非常重要,但遺憾的是,似乎鮮有被當時的史官乃至後來的專家學者特別關註和重視過。

在人際關系裏,如果你想要別人認可你,那麽你就得有自己的實力。實力是被尊重和友好下去的前提和基礎。在中國南北民族的交往裏,實力依然是持續友好的基本保證。在索頭部三部實作統一後,在其統治階層很快出現了一個人——拓跋什翼犍,以實際的行動和樸素的道理,使索頭部進一步擁有了與中原王朝友好結交的資本。

拓跋什翼犍(320年—376年),字郁律旃,雲中盛樂人,鮮卑族。十六國時期代國君主。平文帝拓跋郁律次子。拓跋郁律(?—321年),拓跋沙漠汗之孫,其在位時期,在軍事上擊敗匈奴鐵弗部首領劉虎,收降劉虎堂弟劉路孤,西取烏孫故地,東並勿吉以西地區,使索頭部兵強馬壯,一時稱雄北境,並且練兵習武,產生了平定南方之意。

勿吉即靺鞨,又稱「靺羯」,自古生息繁衍在東北地區,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時的肅慎和戰國時的「挹婁」。北魏稱「勿吉」,隋唐時寫作靺羯。 遼宋時期恢復了最早的肅慎名稱,但漢語中改譯為女真或女直。清代建立後,清太宗皇太極將已經統一的本民族從龍六十六部各自的自稱統一廢除,改族名為滿洲,一直延傳。烏孫在今新疆。從東北到西北,是索頭部廣闊的生存區域,也是他們走向統一後開疆興邦的歷程。而我們今天在新疆、在甘肅河西走廊看到的許多有關鮮卑人的歷史文物與足跡,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並且遺留下來的。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八王之亂」愈演愈烈。一分三部的拓跋鮮卑分別擴大了自己部落的勢力範圍,當時被稱為桓穆時期。這個時期,匈奴後裔劉淵稱王割據,建立了漢國,開始了兩晉十六國時期。西晉為了抵抗漢國,和拓跋猗厓、拓跋猗盧結成軍事盟友。而後,拓跋猗盧一統三部,得到西晉雁門之北五個縣的領地。西晉朝廷先後詔令晉封猗盧為大單於、代公、代王。拓跋猗盧雄居盛樂為北都,以舊平城為南都,揚威北疆。【魏書·序紀·穆帝】記載:「六年,城盛樂以為北都,修故平城以為南都。」六年即公元313年,晉湣帝建興元年,盛樂作為拓跋鮮卑的都城已有55年。

晉湣帝冊封拓跋拓跋猗盧為代王,奠定了代國雛形。公元315年,拓跋猗盧在盛樂建立了代國。史書裏說,拓跋什翼鍵生而奇偉,寬仁大度,喜怒不形於色。身長八尺,隆準龍顏,立發委地,臥則乳垂至席。東晉鹹和四年(329年),拓跋什翼犍的長兄烈帝拓跋翳槐繼位。同年,拓跋翳槐派拓跋什翼犍到後趙作人質,請求和好。隨同拓跋什翼犍前往後趙的有五千多家。拓跋什翼犍在後趙一住便是十年。

後趙(319年—351年)是十六國時期羯族首領石勒建立的政權,共歷七帝,享國三十三年。石勒滅前趙後,占有了除河西、遼西、遼東以外的整個北方地區。與當時的晉朝殘余政權東晉形成實際的南北朝對峙局面。後趙前期采取胡漢分治政策,但註意籠絡漢族士人,減輕租賦,發展農業生產,推行儒家教育。統治地區包括冀州、並州、豫州、兗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涼州及荊州和幽州部份地區。此外,後趙的國號趙就是表示繼承了西晉的金運正統,是為水德,這也體現了其深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響。

拓跋什翼犍在後趙襄國和鄴做人質的十年,耳聞目睹了中原的農耕文明。那裏是麥棉之鄉,中原的農耕文明,不能不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襄國,中國古代的都城、郡、縣,位於今邢台市襄都區,西楚霸王項羽更名信都為襄國。為趙王趙歇和趙王張耳之國都。西漢設為襄國縣。石勒建以襄國為都建立後趙後,公元335年石虎遷都於鄴,襄都改設襄國郡,為陪都。

鄴城位於河北邯鄲市臨漳縣,是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都城遺址。為中國古代都城規劃肇始地,在中國古代都城建設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鄴城春秋齊桓公時期始築,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譽,具有重大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價值。由南北二城構成。鄴北城是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封魏王後營建國都,曹丕代漢移都洛陽,以此為北都。後趙、東魏、北齊相繼定都於此,承光元年(577年)北齊亡,此城衰落。鄴南城為東魏元象元年(538年)依鄴北城南墻而建,毀於隋代。

襄國、鄴,農耕文明悠久。戰國魏文侯西門豹在鄴,曾破除當地「河伯娶媳」的迷信,開鑿渠水,引漳灌溉農業。拓跋什翼犍在這裏不僅看到了可以給生命和文化以營養的莊稼,也看到了讓生命和文化多彩並繁榮的城池或者城市,城市和莊稼就這樣在一個遊牧民族的首領的心裏生根發芽、落地開花,並向上生長為一種連帶著泥土馨香的雄心壯誌。

作為人質的路也可以是在學習中受到薰染的路。建國元年(338年)十月,拓跋翳槐病危,臨終前遺命諸部大人,一定要迎立拓跋什翼犍繼位,社稷才可安定。拓跋翳槐死後,梁蓋等人認為舊主新喪,而拓跋什翼犍離國尚遠,怕其到後會引起變亂,便準備重立新君。拓跋翳槐次弟拓跋屈,剛猛多詐,不如拓跋屈弟拓跋孤仁厚,便殺拓跋屈而立拓跋孤,拓跋孤不同意,親自到後趙請拓跋什翼犍回國。十一月,拓跋什翼犍在繁畤城以北繼位,時年十九歲,改元建國。人質的經歷讓發展農業生產成了他上任後第一件要辦好的大事情。

公元340年春,也就是拓跋什翼犍即位的第三年,把都城移到雲中的盛樂宮。移都是出於發展農業生產的需要。這是拓跋鮮卑史上的首創。而當初,那些跟隨他前往襄國和鄴的五千多家人口,在十年繁衍與壯大中也都學會了農耕,同他一樣也都返回盛樂,急需安置一個可以從事農耕的地方。所以,他移都雲中盛樂宮,看中的是那裏可以廣辟農田,發展農耕。

雲中盛樂宮簡稱雲中宮。因其在漢雲中郡境內而得名。【水經註】記載:「雲中宮在雲中故城東四十裏。」按照這一記載,雲中宮西距雲中故城40裏,東距盛樂不足40裏,北距陰山80裏,南距黃河君子津(今清水河縣喇嘛灣)100裏。這個位置正好是和林格爾縣代州窯古城遺址。這一遺址處於敕勒川平原中心地帶,四周一馬平川,為荒幹水、白渠水、金河的下遊,易於灌溉,土地肥沃。

發展農業對一個遊牧民族來說,各方面都需要有較大的轉變。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隨之要有耕作農具的制造、糧食的儲存加工和能工巧匠的培養引進。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首先在於築城建市,讓人們在城市裏交易,並且,需要設定官署、屯軍保衛的社會氛圍和環境,才能讓民眾居住,發展工商各業。

很顯然,拓跋什翼犍把這一切都解決了,甚至他移都雲中盛樂宮,並沒有廢除舊都盛樂。移都的第二年,又在舊城的南八裏建築盛樂城。【魏書·序紀】記載:「四年秋九月,築盛樂城於故城南八裏。」其實,這兩座城,一座是代國的東都,一座是代國的西都。後來,雲中盛樂宮成為北魏的行宮。

城邑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和林格爾,莊稼和城市,一個王朝向南的路基在這一刻裏被奠定了,而人們也在城市的熙熙攘攘伴隨著莊稼向上生長的聲音裏,判定了這個王朝未來的歷史走向。吃什麽、住什麽,其實是可以改變歷史的,只是回首,歲月不再飛逝如昨,不是太快而是太慢,慢得讓目光難以穿透,慢得讓千年以前的世事在大地上都成了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