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元上都、大都與中都規劃設計之比例、尺度與數術內涵探析

2024-04-13歷史

引言

有元一代,實行以元大都為正都、元上都為夏都的「兩都制」。上都和大都的規劃設計皆由劉秉忠主持。

四年,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始建宗廟宮室。八年,奏建國號曰‘大元’,而以‘中都’為‘大都’。

他如頒章服,舉朝儀,給俸祿,定官制,皆自秉忠發之,為一代成憲。」此外,趙秉溫參與輔佐劉秉忠選址及規劃兩都,並繪制規劃設計圖紙,忽必烈命有司依圖營建。

至元五年,兩都成,賜名曰‘大都’,帝定都焉;曰‘上都’,巡狩居焉。」在蒙元歷史上,共計營建過四座都城,包括:始建於窩闊台汗七年(1235)的哈剌和林,始建於蒙哥汗六年(1256)的元上都,始建於元至元四年(1267)的元大都和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的元中都。

元上都、大都與中都三座都城規劃設計的構圖比例、尺度規模及其背後的數術內涵。以上三座都城皆為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垣相套之格局,應是繼承北宋汴梁、金中都之制。

元上都、大都與中都三座都城在規劃設計上皆存在著清晰的構圖比例,集中體現在每座都城的外城、皇城與宮城的平面形狀與比例關系上。

三座都城的外城面積與宮城(有時包括皇城)面積皆存在整數倍關系,而大都與中都的宮城面積與宮中主體建築(前朝或後寢的正殿)所占據矩形地塊的面積也存在整數倍關系——若套用【周禮·考工記】中「室中度以幾,堂上度以筵,宮中度以尋,野度以步。

塗度以軌」或者【營造法式】中「凡構屋之制,皆以材為祖」等古代術語,可將上述規律歸納為「都度以宮」「宮度以正殿」或者「凡營都之制,皆以宮為祖」「凡營宮之制,皆以正殿為祖」。

元大都相關

1930—1960年,圍繞元大都規劃設計比例、尺度的研究,多結合元人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宮闕制度」一節所記相關尺度數據(錄自【經世大典】)進行初步探索。

朱啟鈐、闞鐸在【元大都宮苑圖考】(1930年)中初步討論了大都、上都的宮闕制度,尤其重視【南村輟耕錄】所記建築尺度,並取「宋三司布帛尺」為元尺,作元大都、元大內等平面示意圖。

朱偰在【元大都宮殿圖考】(1936年)一書中嘗試考證大都外城、宮城四至,並認為宮城周長應為六裏三十步,而非【南村輟耕錄】所記九裏三十步,並將該書所記尺度與明初實測值進行比較。

此外還註意到宮城大明殿面闊十一間與【清宮史續編】所記紫禁城太和殿「高十有一丈,廣十有一楹」的沿襲關系。王璧文在【元大都城坊考】(1936年)中指出元大都平面布置與【周禮·考工記】之關聯,並強調劉秉忠在大都規劃、宮闕制度確定中的重要性。

他進而在【元大都城平面規劃述略】(1960年,姓名標示王璞子)中明確指出【南村輟耕錄】該文取宋三司布帛尺為0.283公尺,與目前所考證之數值相差較多。

得出該結論,是由於未註意到【南村輟耕錄】中所記元代1裏等於240步,而仍以1裏等於360步加以計算所致。他還將【南村輟耕錄】所載「城方六十裏,裏二百四十步」誤引作「城方六十裏二百四十步」。

徐蘋芳【元大都樞密院址考】(1989年)、【元大都禦史台址考】(1993年)、【元大都中書省址考】(1997年)、【元大都路總管府址考】(1997年)、【元大都太史院址考】(2002年),參見徐蘋芳【中國城市考古學論集】(2015年)。

徐蘋芳【古代北京的城市規劃】(1984年)、【中國古代城市考古與古史研究】(1995年)、【現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遺痕】(1998年)、【論北京舊城的街道規劃及其保護】(2001年),參見徐蘋芳【中國城市考古學論集】(2015年)。

該書在比例分析中,取外城南、北墻均為6652.8公尺,東、西墻均為7484.4公尺,與考古勘測所得的南、北墻平均值6705公尺和東、西墻平均值7595公尺均頗有差距,所幸所得長寬比例還比較接近。

但該書取宮城東西831.6公尺,南北997.92公尺,得出寬長比為5∶6的結論,這不僅與【元大都的勘查和發掘】一文指出的元大都宮城與今北京紫禁城東、西墻部份重合(即東西寬約750~760公尺)的結論矛盾,也與【南村輟耕錄】中所記宮城東西480步,南北615步(由此可知宮城平面寬長比約為7∶9)不符。

元上都規劃設計

元上都規劃格局述略。蒙哥汗六年(1256)三月,忽必烈命劉秉忠「相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建城郭於龍岡,三年而畢,名曰開平」(【元史·劉秉忠傳】)。中統四年(1263)五月,忽必烈「升開平府為上都」(【元史·世祖紀二】)。

92元至正十八年(1358)紅巾起義軍攻克上都,焚燒宮室,上都遂為丘墟。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上都河鎮東北20公裏,地處灤河上遊閃電河北岸水草豐美的金蓮川草原,猶存大量城墻遺跡與建築群夯土基址。

元上都由外城、皇城、宮城三重城墻構成。皇城位於外城東南隅,與外城共用東墻、南墻。宮城位於皇城中部偏北。外城總平面接近邊長2220公尺的正方形,總面積約4.84平方公裏,不足元大都的十分之一。

城墻用黃土夯築。東、南、北三面各開二門(其中東墻二門、南墻東門開設在皇城東、南墻上),西面開一門,城門設有馬蹄形或者矩形的這裏所謂的元尺是一個權宜的提法,正如前文所言,元上都和大都規劃時元朝尚未正式建立。

所謂的元尺實際泛指元代三都規劃設計時的用尺,並取1尺=31厘米。這一數值,一方面是徐蘋芳、傅熹年、劉未等多位考古、建築史學者在研究元代城市和建築中曾經采用的數值。

另外也符合【中國歷代度量衡考】一書中北宋尺取值範圍——該書所收錄的出土或傳世宋尺中,31厘米左右(誤差不超過2公釐)的尺共計有5支。

皇城北門及外城北墻東門一線比宮城中軸線略微偏東,原因待考。有關元上都遺址實測數據均引自魏堅【元上都】。劉未以1步=1.55公尺換算元上都皇城、宮城尺度。但以1步=1.575公尺換算外城尺度,認為外城邊長1400步。

參見劉未【蒙元建立城市的形制與規劃】,第314頁。則根據上都三重城垣比例、尺度及其背後數術內涵的高度整體性,認為三者應為統一規劃,並使用統一的尺值(31厘米),1步均為1.55公尺。

外城南部、皇城西側有縱橫交錯的街道和整齊的院落遺址。外城北部主要是一座東西橫亙的山岡,山岡中南部有一座東西長350公尺、南北寬200公尺的院落,學者推測其為禦苑(或稱「北苑」)。

皇城為邊長約1405公尺的正方形,面積約1.96平方千米。城墻夯土外包砌石材,四隅有角樓。共設六門,南北各開一門,東西各開二門。

皇城南門稱明德門。皇城內街道主次分明,大致呈對稱分布。宮城在皇城北部中央,宮城南面的一條東西向大街直通皇城南面的東、西二門。宮城為南北略長、東西略短的長方形,面積約為32.8萬平方米。

城墻為夯土包磚,四隅建角樓。宮城共設三門,南門稱禦天門(與皇城明德門南北相對),東、西二門分別稱東華門、西華門,無北門。

宮城內街道主要是一組通向南、東、西三門的「丁」字街。宮城內建築群布局不像中國傳統宮殿沿南北中軸線呈大致對稱分布,而是自由散布著一個個自成體系的建築群。

位於宮城中央的1號基址被學者推測為正殿大安閣遺址,位於宮城北墻中央的2號「闕式」基址則被認為是穆清閣遺址,此二處遺址與宮城南門禦天門遺址共同形成宮城之南北中軸線,並由此向南延至皇城明德門,向北延至皇城北門及外城北墻東門,構成元上都最重要的南北軸線。

結語

綜上所述,劉秉忠等規劃者在元上都的規劃設計中,極可能以外城周長24裏、皇城周長15裏象征一年二十四節氣、每節氣十五日。

同時皇城城墻上的24座馬面,外城、皇城、宮城周長之比8∶5∶2(8、5、2三個數位之和為15)以及外城面積15倍於宮城面積,皆具有同樣的象征含義。

再以宮城面闊與進深之比9∶10,以及宮城平面規劃模數(十九丈五尺)來共同象征【漢書·律歷誌】等古代文獻中所謂的「合天地終數,得閏法」之內涵。三重城垣的城門總數13,亦可象征「閏月」。

參考文獻

【元史】

【滋溪文稿】

【南村輟耕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