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南海裏毛岸青悄悄念叨:我好想賀媽媽,原來賀子珍曾照顧他12年

2024-02-04歷史

1947年,賀子珍被蔡暢和王稼祥夫婦在蘇聯精神病院中找到,此時,距離她被蠻橫的關入精神病醫院,已經有兩年時間。

面對蔡暢三人對於她未來打算的提問,賀子珍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祖國。

終於,在這年秋天,賀子珍帶著毛岸青和李敏,回到了闊別多年的中國。

回到國內以後,賀子珍與毛岸青、李敏一起在東北生活了兩年。直到1949年,李敏給毛主席寫信詢問自己的身世,毛主席勸他們兩人到自己身邊生活,兄妹二人才到了中南海。

可是他們兩人與賀子珍相依為命多年,突然的離別令兩人都十分不適應。再加上兄妹二人與江青關系不睦,毛主席又忙於國家大事,毛岸青有什麽心事,也只能對妹妹傾訴。

有一天,毛岸青就突然對李敏說: 「我好想念賀媽媽,我想她……」

毛岸青並非賀子珍的兒子,而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楊開慧的孩子。為什麽他會想念並非親生母親的賀子珍呢?

童年不幸

1927年,毛主席離開長沙,前往湘贛邊界主持秋收起義,在那之後又帶領軍隊前往井岡山,創立革命根據地。

而他的妻子楊開慧則留在了長沙地區,主持當地的地下工作。原本兩人之間還保持通訊,可是不久後,長沙就被國民黨的白色恐怖籠罩,兩人的通訊也徹底斷了。

在這期間,楊開慧被國民黨逮捕,連同她與毛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一同被投入國民黨大獄中。

楊開慧是一位堅貞的革命女鬥士,在敵人的威逼利誘、刑訊逼供下毫不畏懼,最終被國民黨當局殘忍的殺害了。

但是如何處理她留下的孩子,國民黨當局卻起了爭議。一邊人認為應當斬草除根,另一邊人認為將孩子留下做魚餌,將更多的共產黨人釣出來,才是更好的辦法。

很快他們就將毛岸英釋放出獄,並且送到他的舅舅楊開智家中。楊開智家裏還有毛岸英的弟弟,毛岸青、毛岸龍兩個孩子,國民黨認定,只要看住這一家人,一定能夠抓到毛主席。

自從到了舅舅家生活,毛氏兄弟的身邊就常常出現許多不速之客,舅舅一家都知道,那些人就是國民黨的特務。

這樣受到監視的日子很快就結束了,中國共產黨的地下工作者幾經輾轉,給毛岸英的舅媽帶去了一封信,信中為他們指了一條到上海的接頭方式。

在老家的生活雖然看起來安靜祥和,但實際卻在國民黨的掌控之下,誰也不知道敵人的尖刀什麽時候會刺過來。

為了保全三個孩子,舅舅和舅媽商量過後,決定用盡一切辦法,也要將他們送往上海。

對於他們的家境來說,進行這樣一次長途的秘密活動,其實是很艱難的。為了牽制住國民黨的註意力,舅舅決定留在當地,由舅媽帶著孩子去上海。

很快,舅媽就去長沙,拜訪了楊開慧的父親和幾位進步人士,籌措了此行的資金,又將三個孩子全部改名換姓,裝作母子三人,做好了臨行前的準備。

因為不知道在此一別會多久不相見,在正式出發之前,舅媽還帶著他們到母親墓前告別,要他們記住,母親是一位鐵骨錚錚的革命烈士。

1931年春節之前,舅媽帶著三個孩子去了白水車站,搭乘火車到了漢口,又從漢口購買船票,去了上海。

這次行動全程,4人都隱藏身份,就連船票也是在楊開慧革命活動時掩護過的一家商號購買的。就是為了避免暴露行蹤,引來意料之外的危險。

在船上,他們整日不敢出門,就連春節也是在輪船上度過的。好在,他們終於還是順利抵達了上海。

當時在上海主持工作的是周總理,經周總理指示,將這三個孩子送到中國共產黨主辦的幼稚園撫養。

上海生活

這個幼稚園的負責人名叫董建吾,一開始創辦這個機構的時候,就是為了收養烈士遺孤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子女。

在這個幼稚園中一同生活的不只有毛氏三兄弟,還有澎湃的兒子、蔡和森的兒子和李立三的女兒等等,幼稚園中的工作人員也都是中國共產黨地下工作者。

按理說,如果一直生活在幼稚園,對於毛家兄弟來說也算是一件好事。他們會在其他共產黨員的陪伴下,與小夥伴們一同長大。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在作為白區的上海,建立共產黨人子女收留所,本來就是一件風險極高的事情。

其實這個幼稚園原本是不會暴露的,為了革命作者子女的安全,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工作者做了許多準備。可是千防萬防,家賊難防,這次突如其來的打擊,正是由於有人叛變了革命。

1931年,在黨中央長期負責保衛工作的顧順章,叛投到了國民黨一方。很多時候地下工作最怕的,就是這樣長期接觸相關工作的人叛變。

顧順章的變節,對上海地下組織造成了極為重大的破壞。唯一幸運的是,董建吾當時正執行護送任務,離開了上海,因此才免於被捕。

但董建吾離開了,坐落在當地的幼稚園卻離開不了。等到董建吾回到上海的時候,國民黨特務已經在對地下黨進行大搜捕了。

幼稚園的工作人員或者被捕,或者在躲避抓捕,工作無法繼續,孩子們只能流落街頭。

那是毛家兄弟最痛苦的日子,年紀最大的毛岸青帶著毛岸英一起在外找活路,他們翻過垃圾箱、給別人拖過地,還去幫著推黃包車,也正是在這最艱難的日子裏,他們最小的弟弟毛岸龍走失了。

直到董建吾再一次找到毛家兄弟才將他們帶回自己家中收養,後來又因為家中不便,將他們移送到前妻黃慧光處。

黃慧光的身邊本就養著兩人的4個兒女,如今又來了兩個半大小夥子,對於她來說壓力也很大。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她不知道毛家兄弟的身世,但後來董建吾還是將兩人的身份告知了前妻。

為了不讓他們兄弟兩人被敵人發現,黃慧光不得不幾次改變住處,就連到了年紀,也不敢讓兩人去上學。

好在毛家兄弟作為革命子女生活費一直有地下黨供應,董建吾也會每個月給黃慧光補貼,一開始的時候,他們的經濟還算過得去。

可是不久之後,上海的地下黨組織就又一次遭到淪陷性的破壞,給他們的經濟補貼也斷掉了,黃慧光一個人帶著7個孩子生活,其艱難可想而知。

為了貼補家用,不但黃慧光在努力幹活,子女也要洗衣紮花,毛氏兄弟也被分派了賣報紙的工作。

由於有一次賣報時收到了假幣,毛岸青憤怒之下沖到街上,寫下「打倒洋人」4個字,卻被印度巡捕撞見,被一掌打倒,撞壞了頭部,落下了腦神經的疾病。

這樣艱苦的日子又持續了三年,直到董建吾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系,並最終說服張學良,終於將毛家兄弟送往蘇聯。

當時蘇聯答應接收一批中國革命烈士遺孤,及黨和紅軍領導人子女,兄弟兩人抵達蘇聯後,就進入了蘇聯兒童院。

在那裏,他們與賀子珍第一次相見。

蘇聯小家

1937年賀子珍因為身體疾病,以及與毛主席日益激化的夫妻矛盾,離開延安,並於1938年春天抵達莫斯科。

初到蘇聯,對於賀子珍來說,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看病。

她在長征途中曾經為了護住傷員而被炸彈轟炸,身上留下20多片炸彈彈片。可是當時的醫療條件,沒有來得及將彈片取出,等到莫斯科時,那些彈片已經與肉長在一起了。

不久後賀子珍就到了東方大學中國班學習。在延安的時候,她就致力於學習革命知識,努力強化自身的理論水平,這個習慣到蘇聯也沒有改變。

後來她聽說毛主席的兩個兒子也在蘇聯生活,就請求去見一見他們。正是在這一年,賀子珍見到了生活在兒童院的毛岸英、毛岸青兄弟。

初見的時候,這兩兄弟對於賀子珍是很防備的。他們的童年經歷了太多悲苦,見過許多生活艱難,因此不相信這個人會真心對自己好。

更何況,他們始終記著自己的母親楊開慧,一開始根本無法接受叫另一個人「媽媽」。

賀子珍也不強求,她一邊把給他們帶來的水果安置好,一邊幫他們收拾床鋪,整理衣物,毛家兄弟見她這樣做,也不由得受她打動,與她一起整理雜物。

從那以後,每個東方大學放假的日子,賀子珍都會到兒童院與毛家兄弟相伴。在生活上,賀子珍給他們提供了許多幫助。

那個時候作為流蘇幹部,賀子珍每個月都有70盧布的補貼。這些錢她只有少部份會花在自己身上,多數都會花給毛岸青、毛岸英兩兄弟。

對於毛家兄弟來說,賀子珍越來越像是他們真正的母親,他們也慢慢卸下了心防,親近的與賀子珍相處,課余時間也會到賀子珍家居住。

賀子珍到蘇聯的時候懷著孕,4個多月後生下了一個男孩。得知小弟弟出生,毛岸英和毛岸青都很高興,他們常常逗小弟弟玩,還會給他唱紅軍歌曲。

對於賀子珍來說,毛家兄弟和自己的小兒子也是她獨居蘇聯的心靈慰藉。

他們都沒有想,到這個孩子突然夭折了。

這件事對於賀子珍的打擊極大,她一度崩潰,不願面對生活,是毛家兄弟湊在她床前,不停的叫她媽媽,才將她的神誌喚回。

後來,國內將賀子珍的女兒李敏送到蘇聯,與她共同生活,李敏,毛岸英,毛岸青與賀子珍4個人,組成了一個全新的小家庭,他們度過了一段短暫卻又溫暖的家庭生活。

回到國內

對於這個叫「嬌嬌」的小妹妹的到來,毛家兄弟是十分激動和喜愛的,李敏也是個有個性且十分可愛的小姑娘,為他們的生活增添了全新的活力。

不久後蘇德戰爭爆發了,賀子珍的補貼取消了,所有人的食品也變成了供給制,並且每個人能夠得到的食物,都不足以吃飽。

為了能讓還在長身體的幾個孩子多些營養,賀子珍每天都要變著法的節省口糧,又在自家前面開墾了一小塊土地,種些馬鈴薯之類的食品。

這樣的生活固然十分艱難,但是一家四口湊在一起,吃上熱乎乎的晚飯,就已經足夠溫暖他們的內心了。

或許這就是經歷過不幸的人,最容易在一起抱團取暖吧。

根據他們的回憶,有時晚飯後,毛岸英會拉開嗓子唱歌,毛岸青則會彈起琴,妹妹李敏,會跟著哥哥們的音樂翩翩起舞,賀子珍則在一旁拍手掌,為他們加油鼓勁。

即使只是文字描繪,也可以從中感覺到,這樣的家庭生活生動又溫情。可惜這樣的日子並沒有維持多久。

不久之後蘇德戰爭進一步加劇,毛岸英遏制不住上前線的心情,幾次上書,並最終找到了到兒童院視察的蘇聯紅軍政治部副主任,終於順利加入蘇維埃士官學校速成班。

後來他又先後轉入莫斯科列寧軍政學校,和伏龍芝軍事學院,並且於1944年底參加了對德戰爭的大反攻。

後來毛岸青也考入了東方大學,離開了他們的小家庭。而與李敏相依為命的賀子珍,則在1945年被誣陷為精神病,強行關入精神病醫院。這個短暫成立的溫暖家庭,就這樣破碎了。

但是毛岸青始終記得與賀媽媽生活在一起的日子,回國後,他們三人又一起生活了兩年,賀子珍帶給他的溫暖與母愛,始終留在他的心上。

1949年在,毛主席表達了想要接子女到身邊生活的意願之後,毛岸青與李敏也辭別了母親,到中南海生活。

賀子珍也隨之離開東北,前往上海定居。

但生活在中南海的毛岸青兄妹,與李訥母親的關系卻並不和睦,毛岸青始終也不願意對她改口。對於他來說,心中的母親只有生母楊開慧,以及照顧他多年的賀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