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抗戰後期,國民黨軍武器裝備越來越好,為什麽還是很難擊敗日軍?

2024-02-06歷史

抗日戰爭中,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因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日軍,遭受多次重大失利:比如1937年全面開戰之初的淞滬會戰,國軍投入部隊合計超過80萬人,面對數量僅為中國軍隊四分之一的日軍,裝備落後、尤其缺少重武器的國民黨軍非但未能憑借人數優勢取勝,最後還遭到了大潰敗,損失20余萬一線部隊。

但隨著1941年底美國卷入二戰,中國作為盟國開始大量接收美援,在武器水平上有了很大提高,甚至一些美械師的裝備品質超過了日軍。然而在後續的多數戰役中,中國軍隊面對日寇還是負多勝少,或采取避而不戰消極防禦的態度。

抗戰時期美國駐華的史迪威上將,對於中國國情和軍隊實際情況十分了解,在他的傳記中記載了當時國民黨軍的種種弊端。史迪威分析,國民黨軍雖然武器狀況有了大幅改善,但國民黨政府依然無法指揮這支超過500萬人的龐大軍隊擊敗日軍,原因主要有8條,其中指揮官和軍隊體制的腐敗是關鍵。

第一點原因,正常情況下國軍一個師的員額為1萬人,但實際一個師的平均水平只有五千人左右;第二點原因,國軍部隊多數軍餉不能按時、足額發放;第三點原因,非中央軍武器陳舊,不能支持戰爭需要;第四點原因,國民黨軍隊幾乎沒有日常訓練;第五點原因,國軍將領普遍另有其他職業;第六點原因,後勤及醫療組織不佳;第七點原因,征兵體制存在嚴重問題;第八點原因,大量軍官私下經商,不管軍事。

史迪威總結出的8條原因,對國民政府而言是十分打臉的。盡管史迪威以嚴苛偏執著稱,人際關系處理得也不好,但他對於當時的中國國情確實很了解。史迪威指出的8條原因,有5條(第一、第二、第五、第七、第八)存在明顯共性,而且根源是一致的,那就是國民政府各級機構包括軍隊在內的嚴重腐敗問題。1942年3月,史迪威曾在一次談話中明確指出了國民政府因腐敗而「無可救藥」。

史迪威所言有很多實證。比如抗戰後期的松山戰役期間,國民黨主力第8軍新上任的一位團長王光煒,到新部隊後竟被下屬明確「點步」:這個團按照編制可以達到五千人,但是現在兵員剛剛兩千人出頭。每次發軍餉時,都會收到五千人的薪俸,但是團長自己可以留下三百人的軍餉,另外多出來的兩千多人薪俸,要交給上一級的師部,師長會分配給師部軍官,並向軍長交納一部份。

王光煒很吃驚,問這位下屬,如果美軍顧問發現這個問題,再向上峰匯報,豈不是會影響美援和美華關系?下屬從容回答:若是有美方人員來團裏,師部會調來其他部隊臨時充數,湊足五千人的員額。王光煒聽後恍然大悟。

上面的例子只是團級軍官,而到了師長軍長以上的將官,完全可以借助手中的軍權賺到腰纏萬貫的程度。還是上面講到的第8軍,擔任過軍長的中將何紹周,在後來解放戰爭形勢不利時結束戰場,憑借多年來在軍隊積攢下的巨額財富經商並在賭場大肆揮霍,竟然在南美洲還擁有了大片私人種植園。像何紹周這樣的高級軍官在當時的國民黨軍長數不勝數,主要心思根本不在軍事指揮上,對日作戰焉有不敗之理。

當然,抗戰中中國軍民付出了巨大傷亡,這是有目共睹的。史迪威評價中國士兵時,也認為他們在根本上是十分優秀的,但腐敗的國民政府無法有效管理和使用這樣優秀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