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特工之王」李克農,僅有一次失誤,差點暴露高級內線,警記一生

2024-07-24歷史

1962年2月9日, 素有 「中國特工之王」 李克農 在北京病逝 。噩耗傳來,震驚國內外,社會各界人士紛紛表示哀悼之情,並親來送這位做出卓越貢獻的老革命家最後一程。

「中國共產黨如果沒有李克農,其歷史將被重寫。」

能對李克農作出如此高的評價,可見其在革命歲月中的重要性,但是,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在臨終前做出一次深刻的檢討。

「當初我犯下的那次致命錯誤,在現在看來,周總理批評得太輕了。」

一向謹慎的李克會農犯下什麽樣的錯誤?為什麽遭到周總理的批評?他又為何會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舊對此事念念不忘呢?

一切問題的來源都要追溯到抗戰時期的地下工作!

差點暴露重要人物的身份

要知道,在抗戰時期 ,國民黨反動派始終對中國共產黨心懷不軌, 無論是大張旗鼓的「反革命」政變行動,還是設立負責搜集情報的軍統局,都時刻威脅著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革命活動。

不過, 中國共產黨也很快開展暗線戰場上的鬥爭 ,創立地下黨工作網路。但是,這條隱蔽戰線上卻危機四伏,中國共產黨同誌稍有不慎,不止會引來殺身之禍,還會影響前方戰場。

1937年, 李克農接受組織指 示,前往南京辦事處。沒過多久,他因為任務安排,前往當地的小劇場與同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的金山與王瑩會面。

然而,令李克農想不到的是,自己的下線黨員—— 謝和賡 竟然出現在劇院中。他興奮地上前打招呼:「 謝同誌,我們終於見面了!」

當時, 李克農作為更高一級的組織成員 ,非常清楚謝和賡、 金山與王瑩 的黨員身份。在他看來,這四人是革命戰友,於是非常自然地打著招呼。

然而,當對於謝和賡、金山與王瑩而言,只知道李克農是黨員身份,對其他人則停留在偽裝身份的記憶。因此, 當李克農對謝和賡喊出「同誌」的那一刻,他 們三人紛紛慌了神。

好在因為黨性,謝和賡、金山與王瑩並未打破砂鍋問到底,但是,這件事情還是傳到 周總 理的耳朵裏,而李克農則很快受到批評。

「你作為老黨員,怎麽一點革命組織紀律都不懂呢?」

李克農終於反應過來,連忙做出自我檢討: 「此次事件,我確實太冒失了。」 但是,罕見發怒的總理,卻依舊語重心長地說 :「特別是謝和賡同誌,一旦暴露中國共產黨身份,後果將不堪設想。」

原來,那時的謝和賡正在執行一項特殊的任務。

1912年, 謝和賡在廣西桂林的一個書香世家出生 ,從小飽讀詩書,書法更是一絕,經常有人前來求字帖。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在桂林的住所門楣上的「「孫中山先生行轅」,就是他的字。

雖然生活在亂世之下吃喝無憂,但謝和賡卻心懷報國壯誌之心,尤其是在受到其大哥謝鐵民的影響後,他決定走上革命道路, 並在1933年成為一名共產主義戰士。

然而,與其他沖鋒陷陣的黨員不同,組織對謝和賡賦予了特殊的重任。因為謝家在高門大族中的影響力 ,他更容易接觸到高層人物, 並從中汲取情報。

當時,抗日戰爭已經爆發, 蔣介石 依舊固執地堅持 「攘外必先安內」 的不抵抗政策 ,不斷地調兵遣將,「圍剿」紅軍。

為了盡早達成全面抗戰的統一戰線 ,也為了減少軍事壓力,中國共產黨決定與盤踞在各地的軍閥部隊進行接觸,勸說他們一致抗日,瓦解蔣介石的「剿共」力量。

而以 李宗仁、白崇禧 為首的廣西軍閥,因為與蔣介石不合已久,成為中國共產黨拉攏的首要目標。在黨組織的巧妙安排下 ,謝和賡相繼在 馮玉祥 吉鴻昌 身邊擔任秘書後 ,很快迎來前往白崇禧部隊中任職的機會。

1934年,他拿著簡歷出現在白崇禧的辦公室中,因為聽聞過他在馮玉祥與吉鴻昌擔任職務時的能幹事跡, 再加上有國民黨元老李濟深的介紹信 ,白崇禧對他寄予厚望。

不過, 白崇禧為人小心謹慎 ,心思縝密,在軍中被稱作「小諸葛」。當看到如此優秀的謝和賡,不免有些疑惑,甚至專門出考題測試他。

幸好謝和賡最後有驚無險,成功被留下擔任白崇禧的機要秘書。期間,他源源不斷地向中國共產黨傳遞國民黨的高級情報, 讓中國共產黨能夠掌握蔣介石的作戰意圖 ,隨時改變計劃。

另外,他也會幫助白崇禧,比如每次的演講稿件與著名抗日言論 「積小勝成大勝,以空間換時間」 都出自他手,漸漸成為白崇禧的心腹,能獲取到情報也越來越關鍵。

像謝和賡這樣能稱得上地下工作中的 「中流砥柱」 ,自然深得中國共產黨地下組織的重視,周總理更是下達指示 :「無論如何,謝和賡同誌的臥底身份都不能暴露。」

因此, 李克農在大庭廣眾下直呼謝和賡為「同誌」 ,儼然是置於謝和賡為危險的境地。不過,這也是因為他清楚另外兩人的真實身份,心中存有一絲僥幸心理。

而這也是周總理發怒的第三個誘因。

其實 ,國民黨反動派曾試圖威逼利誘一些不幸被抓的黨員 ,其中不乏有意誌堅定的人,願意以生命捍衛革命事業,但是,也有些心存歹念的人,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而顧順章正是最典型的代表。

1931年, 顧順章 以「魔術師師廣奇」的藝名 ,在上海大世界的遊樂場中進行表演,並且借用工作特性,幫助中國共產黨特科成員滲透到各種高級場合,獲取情報。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 他江湖習氣太重, 再加上政治領悟程度較低,竟然利用職務,結交江湖人士,與舞女之間有不正當的關系。更讓人發指的是,他還不顧組織紀律,帶領手下人惹事生非。

那時, 中國共產黨得知顧順章的惡行後, 有意將其調離中央特科。可惜,事先察覺異常的他,竟然在一次任務結束後,故意脫離組織,在鬼混的途中被抓。

顧順章貪生怕死, 沒等國民黨特務們嚴刑逼供 ,他直接承認其身份。因為他掌管大部份黨務,直接對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的地下組織造成非常嚴重的傷害,尤其是早期革命者蔡和森被抓後英勇犧牲。

顧順章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的一次血淋淋的教訓,這也是周總理得知李克農透露謝和賡身份時反映強烈的根本原因,還說 :「他如果暴露,後果由你負責。」

不過,好在另外兩名黨員金山與王瑩都是堅定的共產主義戰士,並未因此次失誤而大做文章。值得一提的是, 謝和賡與王瑩在當時已經相知相愛, 但是,直至1942年被派往美國,他們才互相坦誠彼此的真實身份。

可以說, 謝和賡為中國抗戰勝利做出難以磨滅的貢獻 。可是,雖然並未對黨與革命事業造成影響,但卻成了李克農心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人人稱贊的豐功偉績

1899年, 李克農在安徽省蕪湖出生 ,家庭條件相當優異,因此從小能夠進入私塾讀書,在苦讀中尋找救國救民的道路。很快,在蘇聯十月革命的戰火中,他確定了革命方向與目標。

1926年, 投身學生運動的李克農 ,毫不猶豫地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的他因為擁有一定知識文化,再加上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成為蕪湖當地的一名地下黨員。

從踏上革命道路的那一刻起,李克農就做好了犧牲的準備。當時, 蔣介石肆意發動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全國都陷入白色恐怖氛圍中, 而他冒死組織蕪湖當地的黨組織撤退與轉移,保全了有生力量。

期間,李克農經歷了與黨組織失去聯絡的考驗,但是,靠著頑強拼搏的鬥誌,他終於回歸組織的懷抱,並進入上海無線電管理局工作,與 錢壯飛、胡底 並稱 「龍潭三傑 」。

在後來的顧順章叛變中,李克農冒險與只進行過單線聯系的陳賡取得溝通,將情報傳遞給黨中央 。雖然依舊有一小部份特工人員不幸被捕, 但大部份中央領導與潛伏人員得以安全撤退。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周總理才不止一次地誇獎他: 「多虧克農同誌,不然沒有今天的我。」

可是, 經上海地下組織的全線崩潰後 ,李克農的身份也被國民黨反動派得知。在組織的安排下,他只能前往中央蘇區繼續工作,並在後來的長征中,立下汗馬功勞。

1936年,擔任中央聯絡局局長的李克農,為了最大限度地停止「內戰」,與掌握東北軍權的 張學良 進行談判。在對方丟擲的一系列犀利言辭中, 他表現得不卑不亢。

「紅軍走過兩萬五千裏的長征路,就是為抗日作準備。我們希望集結一切國內力量,打贏這場戰爭,這是身為中華兒女放在首位的大事。」

張學良在晚年時曾評價李克農: 「我之前只聽說過李克農先生,並未有太深的印象。但那次談判後,讓我由衷地佩服李先生的能力,心中對中國共產黨也給予了期望。」

可以說, 「西安事變」的爆發與國共達成抗日統一戰線 ,都離不開李克農的努力。在此後的解放戰爭中,他身處的隱蔽戰線上做出的貢獻,更是如雷貫耳,升任中央情報部的副部長,與王稼祥與葉劍英平級。

毛主席曾說: 「李克農同誌是大特務,不過他說中國共產黨的大特務。」

新中國成立後, 李克農依舊沒有停下奮鬥的步伐 ,在國民黨特務多次策劃對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的迫害行動,都被他一一化解,維護了國家穩定與新生的人民政權。

1955年,李克農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我軍中少數沒有參與過戰爭卻被授予上將的革命誌士。但是,一心想要繼續為國家做出奉獻的他, 身體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問題。

功勛人生的唯一缺憾

因為早期艱苦的抗爭歲月 ,革命老前輩們都或多或少留下身體上的隱患 。而困擾李克農多年的頑疾是哮喘病,每當天寒地凍,則更加難以抵抗。但他想不到,會在1957年突發腦溢血。

在住院治療的日子中, 李克農第一次感受到生命的流逝 ,向毛主席提出調動職位的請求。在獲得組織批準後,他與妻子趙瑛去到上海工作,身體也漸漸轉好。

然而,1961年,妻子 趙瑛 的突然病逝,讓李克農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擊。據兒子 李倫 回憶:「 母親的離開,對父親影響很大,甚至在很長時間內都難過得滴水不進,非常不利於病情的轉好。」

1962年初,李克農已經病入膏肓, 時而昏迷時而清醒。 當時,周總理得知後,派人前來慰問。也許是意識到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他反而回憶起曾經的崢嶸歲月,特別對那次錯誤念念不忘。

因此,在不間斷蘇醒的時間裏, 李克農的口中始終念念有詞 ,臉上也流露出傷心的表情。不過,人非聖,孰能無過,況且,周總理早已經認定他 「功過相抵」

63歲的李克農逝世後,周總理出席悼念儀式上一度情緒失控,惋惜地說:「 克農將軍的救命之恩無以為報,我和毛主席不會忘記你,黨和人民也會永遠懷念你。」

後記

作為情報工作的專家, 李克農在充滿荊棘的崗位上奉獻出自己的一生 。而這樣無私為革命而奮鬥終生的先烈們數不勝數,他們都值得被緬懷與尊敬,作為後輩的我們應當學習,繼續為祖國繁榮富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