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徐儀華:將門「女諸生」?大明王朝第一旺夫皇後

2023-12-27歷史

她繼承了父親的基因,性情穩重,從不張揚;她為人處世方面更是小心謹慎。她身為豪門貴族千金,卻有著「女諸生」之稱,很多影視劇稱她為——徐妙雲。

那為何說徐儀華是大明王朝第一旺夫皇後呢?

還記得靖難歲月的北平保衛戰嗎?在最危難關頭,徐王妃挺身而出,帶領王宮娘子軍毅然投入戰鬥。

從徐儀華身上,可以看到中山王徐達的豪氣雄風。

靖難戰爭期間,徐家深深陷入政治鬥爭的旋渦中,徐儀華的兩個兄弟分別站到兩個陣營,而老公又處在旋渦中心。

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誰都讓人揪心,但在危難關頭,她做出了抉擇,毅然決然支持老公。

可以說,在明朝歷代皇後中,馬大腳是公認的第一賢後,其次就是徐儀華。

洪武九年,徐儀華被冊封為燕王妃,她被冊封為王妃時只有15歲,徐儀華具有大家閨範,受過良好教育,待字閨中時便顯示出不同尋常的品行氣質,據明代何喬遠所撰【名山藏】記載:「徐皇後成祖後也,中山王長女。

自幼貞靜,純明書史,一目成誦不忘,王與謝夫人愛異之……」徐儀華從小有著「女諸生」之稱。她確實讀了不少前代書史,尤其贊賞古人善行佳言。

徐儀華有四年時間居住在金陵皇宮中,與婆婆生活在一起。幾乎所有史料都提到,徐儀華深受馬皇後喜愛。有這樣一位開國賢後言傳身教,顯然會受到良好的影響。

洪武十三年,馬皇後病逝,此時徐儀華已在北平,聞知噩耗後十分悲痛,「居孝慈高皇後喪三年,蔬食如禮」。每當回想起馬皇後音容笑貌,她總是淚流滿面,傷慟不已。

徐儀華當了皇後,卻沒有任何張狂舉止,時常用馬皇後說過的話作為警勵。

有一次永樂帝問她,先後遺言中,哪些最重要?她一一列舉:「民心所歸,即為天命。這是當年皇姑諄諄教導的話。夫婦相保易,君臣相保難。也是皇姑曾經教導的話。」

靖難戰爭結束之後,民生雕敝,徐儀華留心民務,厲行節儉,經常向永樂帝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她曾多次提醒:南北經過累年戰爭,已是兵民疲敝,當務之急是養民生息。

又說,堯舜當年施行仁政,不分親疏,任人唯賢。身為一國之君,不能只重用靖難功臣,應該具有博大心胸,一視同仁。」

徐儀華的哥哥徐增壽被建文帝處死,永樂帝念及內弟暗中相助功勞,追封官爵,讓增壽兒子承襲。徐儀華知道後,堅決不同意。

但在這件事上,永樂帝並沒有聽從徐皇後的勸告,還是將徐增壽封為定國公,由其子景昌襲爵。

徐儀華是女性知識分子,不但熟知歷史,文筆也不錯,她剛當皇後不久,便埋頭著述,撰寫了一部學術著作,書名叫作【內訓】。

而這部【內訓】收錄了大明賢後馬秀英的名言和先進事跡,用來培訓教育官員們的妻室。

作為才女型皇後,徐儀華的研究成果比較豐富,除了這部【內訓】,還有【女憲】【女戒】等著作。她還纂輯古人嘉言善行匯為一編,名曰【勸善書】。

她曾將三個兒子叫到身邊訓誡:「積善如登山,久必高;積惡如穿坎,久必陷。」徐儀華這些話很富有哲理。【勸善書】宗旨,就是笞惡揚善,宣傳精神文明。

徐儀華最大的優點,就是懂得做人的道理。

在丈夫眼中,她是一個好內助;在皇子眼中,她是一個賢母;在妃嬪們眼中,她是一個溫和大姐姐。她教育幾個皇子,要他們孝親愛民。

對於宮中下人,她從來不喜怒於色,一旦有人犯了過錯徐皇後生活儉樸,在她的帶動下,宮闈形成尚儉風氣。

為了表彰她的貢獻,高麗使者來朝,永樂帝贈送【勸善書】300部,令高麗國王好好學習,深刻領會。

永樂帝是一代雄主,有幾分桀驁不馴性格,但對皇後的勸告也能聽得進去。他曾當著群臣面贊揚皇後仁明賢孝,將她比作漢朝的馬明德皇後,可見徐儀華在永樂帝心中的位置。可謂是大明朝第一旺夫皇後。

永樂五年七月,永樂大帝患難與共的發妻、大明王朝一代賢後徐儀華與世長辭。

痛失賢內助,永樂帝感到十分悲慟,為了追悼皇後亡靈,專門在南京靈谷寺、天禧寺開設盛大水陸供佛,薦大齋供奉,聽任群臣致祭。

永樂十一年,永樂帝將徐皇後靈柩一路由南京護送到北京,正式安葬在這塊風水寶地。

徐儀華生前絕不會想到,死後又歸葬於故地。又過了十一年,這年是農歷龍年,永樂帝也來到了徐皇後身邊。從此龍鳳相伴,永遠長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