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紙上談兵:為何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

2024-01-07歷史

紙上談兵:為何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

筆者沒有接受過系統軍事理論培訓,也沒有從軍經歷,純屬紙上談兵,姑妄言之。

趙翼,字雲崧,清代史學家、文學家。才名動天下,與袁枚、蔣士銓合稱為「江右三大家」。日本漢史學家曾投票推選趙翼為中國史學十傑之一。乾隆二十一年入直軍機處任章京,其軍事才能在輔佐傅恒經略征緬之役、浙閩總督李侍堯平定台灣林爽文事變中都得到充分展現。

「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 」,是趙翼重要的學術觀點之一,出自趙翼著述【陔餘叢考】:「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差兵過多則號令不齊,氣勢不貫,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此觀點可能顛覆大多數人的認知,但是在歷史教科書上,也確實存在有很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比如秦末時期的「巨鹿之戰」,項羽率領兩萬楚軍,破釜沈舟,一舉殲滅了秦朝的四十萬大軍。

劉邦率領五路諸侯討伐楚,五十六萬人在彭城被項羽所帶的三萬人吊打。

漢景帝時期,吳楚七國之亂,舉兵八十萬被周亞夫三個月搞定。

再比如新朝的「昆陽之戰」,王莽的四十二萬大軍,硬是沒打過劉秀那不足兩萬人的軍隊,直接導致了江山易主。

「官渡之戰」——曹操兩萬人勝袁紹十萬人;「赤壁之戰」——孫劉聯盟五萬人勝曹操二十萬人;「合肥之戰」——張遼七千人勝吳軍十萬人。

南北朝時期東魏的高歡和西魏的宇文泰這兩人,更是生動形象的詮釋了兵多必敗的概念。「沙苑之戰」中,高歡二十萬,宇文泰不到一萬,宇文泰勝!「邙山之戰」中,高歡十萬,宇文泰三十萬,高歡勝!

隋朝的隋煬帝楊廣,甚至動用了五百萬的軍隊(加上後勤)討伐高句麗,堪稱史上之最,可依舊沒能勝利!

唐末黃巢六十萬人入潼關,被李克四萬人搞定。元末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六十萬大軍被朱元璋二十萬完克。

按照常理,在冷兵器時代,打仗都是近身肉搏,雙拳難敵四手,人多應該占便宜的。按理說誰的兵多誰應該占上風,可是為什麽人多反而會戰敗呢?趙翼對這個問題開始深入研究。最後得出的結論,原因一共有兩個。

第一,古代打仗指揮系統很關鍵。但是古代通訊基本靠吼,傳令基本靠走。人越多傳令越不便。

第二,士兵太多,將帥容易膨脹輕敵,焉有不敗之理。

筆者沒有接受過系統軍事理論培訓,也沒有從軍經歷,純屬紙上談兵,認為「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的原因還有兩點,姑妄言之:

一、受地理地形限制,兵多一方的兵力無法充分投入戰場,形成「窩兵」。

比如:人多的一方受地形及攻擊方向有限限制,只能從前後左右四個方向攻擊對方,10個人打1個人,一次投入戰場的人力只有4個,剩下6個人其實是在觀戰,這就形成「窩兵」。

二、戰敗資訊和心裏膽怯具有強烈的傳染性。10個人打1個人,一次投入戰場的人力只有4個,剩下6個人其實是在觀戰。如果人少一方戰力爆表,1人幹掉多方4人,剩下的6個人,會形成心裏膽怯,近而一哄而散,相互踩踏,自我妨害。

【孫子兵法.謀攻篇】記述: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譯文:用兵打仗的戰術原則是,當我方的兵力是敵方的十倍時,就把敵方團團圍困,以人多勢眾迫使其降服;當我方的兵力是敵方的五倍時,可對敵方發起猛烈攻擊;當我方的兵力是敵方的兩倍時,應設法將敵軍分散,然後以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當敵我雙方兵力相當時,則可與敵交戰;當我方兵力少於敵方時,應該設法擺脫敵人;當我軍實力明顯弱於敵方時,則應盡量避免與其正面交鋒。所以,實力弱小的一方若與強敵硬拼的話,無疑會被強敵所擒獲。

從【孫子兵法.謀攻篇】的記述,可以看出:野戰,兵多一方的兵力如若不能合理配置使用,必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