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備的損招:直百五銖的金融智慧與三國紛爭

2024-01-03歷史

在三國演義的歷史長河中,魏蜀吳的軍事爭鬥如同巨大的浪潮,而其中隱藏著一部世家大族的紛爭史。曹操北方雄踞、江東開國的偉業,都離不開潁川士族和江東四大姓的支持。然而,寒微出身的劉備卻陷入困境,缺乏豪族支持。圍繞劉備的是底層出身的將領和家道中落的隱士。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劉備為了籌錢采取了一項看似簡單卻具有深刻影響的損招。

劉備的政權得以攻城拔寨,主要依托於官職和財富的激勵。攻打劉璋時,劉備與眾將約定,一旦成功,「府庫百物,孤無預焉」(成功後,府柯瑞的東西你們隨便拿)。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軍用物資不足,劉備面臨著資金短缺的困境。這時,一位名叫劉巴的降臣提出了一項獨特的建議,成為劉備歷史上的一次損招。

劉巴建議劉備「當鑄直(通值字)百錢,平諸物賈,令吏為官市」。這個建議看似簡單,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金融智慧。在漢末三國時期,通行的貨幣仍是漢武帝時期鑄造的五銖錢。劉巴的建議是鑄造「直百五銖錢」,一枚五銖錢價值等同於過去的一百枚。這種損招透過增發貨幣,轉移通貨膨脹,攫取了財富。

這項政策的巧妙之處在於,在增發貨幣的同時,劉巴還考慮了百姓的利益,進行了「平諸物賈」(平抑物價)的舉措。結果,短短數月內,「府庫充實」,一時間劉備政權獲得了資金的喘息之機。

然而,劉巴的損招並不僅僅是為了填補府庫,更是為了劉備政權在後續時間裏獲得持久的財政優勢。1700多年後,考古專家在對三國時期東吳墓葬的文物統計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18處東吳墓葬中,出土了約4000枚錢幣,其中98%是直百五銖等蜀漢銅錢,而東吳銅錢僅有50枚。

虛值大額銅錢直百五銖成為了蜀漢政權的財富積累工具,透過這種「金融戰」方式,劉備成功地將財富從東吳轉移到蜀漢。這一策略不僅在短期內解決了劉備政權的資金問題,更在長期內穩固了財政地位。

然而,東吳在一開始並未察覺到這一變化。蜀漢利用直百五銖的虛值貨幣,成功在東吳境內換取了大量貿易品,導致蜀錢在吳境內大量流通。直到鑄造20多年後,孫權才意識到財富正在不斷流向蜀漢,但為時已晚。

在孫權匆忙下令鑄造大錢,一當五百的時候,東吳已經無法阻止直百五銖對本國財富的影響。因鑄造工藝差和貶值擔憂,東吳新發行的大錢遭到各方質疑,最終被回收。與此同時,蜀漢直百五銖在各地廣泛流通,成為三國時期唯一一個幣值穩定的國家。

在這個歷史故事中,劉巴的損招展現了卓越的金融智慧,類似於當今世界的貨幣戰略。蜀漢透過增發直百五銖,成功地轉移了財富,穩固了自身財政地位。這段歷史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劉備政權的智慧,也讓我們思考了金融在歷史中的重要性。直百五銖的故事告訴我們,深刻的金融策略能夠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