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4年,蕭華住在京西賓館,許世友登門探望:蕭主任,你冤枉啊

2024-02-29歷史

1974年9月,國慶25周年前夕,中央將一份出席天安門國慶典禮的名單報到了毛主席桌案上。

毛主席看著這份名單,深思熟慮了一會兒,然後就把名單退了回去,不過,因為這份名單上並沒有毛主席批示,下面的人也是一頭霧水,只好修改了名單又上報上去,不料毛主席第二次看到這份名單,還是沒說一句話就給退了回去。

一直到1974年9月29日,毛主席再次審閱這份名單後,提起筆在上面添了兩個名字:

蕭華、劉誌堅

蕭華當時已經離開了工作崗位近七年,本來以他的意思,是堅決不出去的。

「當初你們為什麽抓我?現在為什麽放我?我要一個文字結論!」

後來是夫人王新蘭親自出面去勸:

「主席讓我們回去就回去,是是非非一時怎麽說得清,孩子們都在家等著你呢!」

一想起毛主席,蕭華這才點點頭,答應下來。

1964年6月,蕭華因患肝炎到杭州療養。

從1959年以後,羅瑞卿擔任軍委秘書長兼總參謀長後,重組了軍委領導班子,蕭華出任了軍委第一副秘書長,協助羅瑞卿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到1963年蕭華又接替病逝的羅榮桓,出任了總政治部主任。

習慣了忙碌的工作生活,突然一下子閑下來,讓蕭華很不適應。

在杭州休養的一天晚上,蕭華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想起來過去革命戰爭年代犧牲的戰友,始終無法定下情緒。

正值人民解放軍各部隊為慶祝長征勝利30周年紀念,當時部隊的文藝部門特意向時任總政治部主任的蕭華約稿, 當年蕭華參加長征時,也就只有十八九歲的年齡,經歷過許許多多難忘的歲月,他認為自己作為長征的親歷者,有義務寫一篇有關長征的作品。

想到這裏,蕭華開始動手搜集資料,除了毛主席有關長征時期的論述外,還搜集了一部份外國詩歌的接見,忍受著病痛,熬了幾個大夜, 轉氨酶升高了4次,體重減輕了好幾斤, 終於創作出完整的【長征組歌】。

據蕭華時隔多年後回憶當時的創作經歷時,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寫長征組詩,不知道自己掉了多少眼淚。有些段落,如【告別】、【進遵義】、【過雪山草地】、【報喜】等,就是一面流淚一面寫的。」

我們後來都學過【長征組歌】,應該說這首詩歌無論是從立意上,還是創作手法上,均達到了巔峰。

1965年5月,周總理聽說文工團正在排練【長征組歌】,立即驅車前往,看完表演的當天晚上,他還給在杭州養病的蕭華打電話:

「你為黨和人民又做了一件好事。」

在眾多開國上將中,蕭華是年齡最小的,在過去革命戰爭年代就有「娃娃司令」之稱。

1928年12月,年僅12歲的蕭華在 興國縣立文蘭閣中學讀初中時,參加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於同年參加了興國暴動。1929年4月,毛主席率領紅四軍第三縱隊到興國,當時只有13歲的蕭華參加了毛主席在瀲江書院崇聖舉辦了「土地革命幹部訓練班」。

這也是蕭華第一次見到毛主席。

不久之後,興國縣成立了共青團縣委,蕭華出任組織委員。

到1929年12月底,蕭華已經擔任了少共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他充分發揮了組織才能,在各區各鄉成立了共青團組織,還成立了少先隊,出色的組織能力也引起了毛主席的註意。

那時的蕭華很年輕,年輕到什麽地步的,才十六歲的年紀,已經出任了少共國際師師政委。

據說在長征途中,新戰士吳宗漢被調去給蕭華當警衛員,一見面,蕭華就問他:

「你今年多大啦。」

吳宗漢羞澀的回答:

「20歲。」

蕭華「嘿嘿」一笑:

「嘿,比我還大一歲呢!」

吳宗漢這時才擡起頭,發現眼前的首長果然很年輕,不由得訝異道:

「他這麽小就當首長啦。」

蕭華那時在部隊,甚至比絕大多數戰士年齡都小,卻始終無私的照顧身邊的戰士,他把自己的棉被讓給幹事王宗槐,自己晚上睡覺凍得瑟瑟發抖,還把糧食讓給警衛員吳宗漢,還對他說要去司令部「打遊擊」(要糧食),實際上是到野地裏自己去尋找野菜去充饑。

吳宗漢記得很清楚,蕭華不僅很善於做政治工作,也善於指揮作戰,那時的蕭華年齡雖然不大,卻始終沖鋒在前,以身作則, 強渡大渡河時,蕭華不顧自身安危,持槍站在河岸邊大喊「共產黨員跟我一起上」,在他帶頭下,紅軍迅速渡過了大渡河,並搶占了石門坎。

1938年9月27日,蕭華率領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抵達山東樂陵縣城(蕭華任司令員兼政委),當時樂陵縣縣長牟宜之積極在當地領導抗戰,急需要得到八路軍的支持,親自出面到城門口去迎接。

蕭華當時就站在隊伍最前方,與牟宜之還握了握手,因為蕭華太年輕,牟宜之壓根就沒認出來眼前這個人就是八路軍東進抗日縱隊司令員。

一直等到部隊全進了城,牟宜之在城門口還使勁兒張望,他拽住最後入城的一位老挑夫詢問:

「鄙人是樂陵縣縣長,專程在此恭候蕭司令員。 」

不料這位老挑夫哈哈一笑:

「我們蕭司令員早插上翅膀飛過去啦。」

牟宜之聽出老挑夫話裏打趣的含義,這才知道,原來蕭華之前就已經入城了,自己還在城門口傻傻的等候。

等到見了蕭華的面,牟宜之趕緊上前:

「蕭司令員,鄙人有眼不識泰山。」

蕭華侃侃而談:

「久聞牟縣長有幹城之才,為抗日事業宵衣旰食,來日定當與先生秉燭長談! 」

牟宜之見蕭華雖然年輕,但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一股雍容的氣派,也不禁一陣嘆服,感慨了一句:

「鬧了老半天,沒想到蕭司令員原來還是娃娃哩。」

周圍人一聽,頓時開懷大笑。

在後來冀魯邊抗戰歲月中,蕭華與牟宜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娃娃司令」也不脛而走,傳遍了冀魯邊大地。

1950年3月,蕭華調任空軍政委。同年6月,調總政治部任副主任。

蕭華調總政治部,是羅榮桓點的將,因為蕭華在過去戰爭年代,便有很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

1959年廬山會議後,林彪開始主持中央軍委工作,並出任國防部部長,蕭華出任了軍委第一副秘書長,協助羅瑞卿主持軍委的日常工作,羅榮桓病故後,蕭華便出任了總政治部主任。

不過,也因為蕭華個性堅定,堅貞不屈,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裏,也受到了影響。

一直到1973年,王新蘭給周總理寫了封信,希望能夠見丈夫一面,周總理做了特別批示,王新蘭才帶著孩子看到丈夫。

毛主席其實一直沒有忘記蕭華,在後來落實老幹部政策中,毛主席、周總理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推動了老幹部復出工作, 到了1974年國慶25周年前夕,毛主席點名蕭華、劉誌堅出席活動。

漫長歲月的等待終於有了結果,蕭華的心裏忍不住一陣激動。

蕭華被暫時安排在京西賓館住下以後,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許世友一見蕭華,更是失聲痛哭:

「蕭主任,你冤枉啊!」

當時,朱老總已經年近九旬,聽說蕭華出來以後,高興的合不攏嘴,立即囑咐夫人康克清:

「給蕭華打個電話,讓他來家裏坐一坐。」

蕭華夫婦一聽是朱老總,立馬前去探望,一看見蕭華,朱老總便激動地拉著他的手,連連說:

「回來了就好啊。」

蕭華那時剛出來,什麽東西也沒有,就連經年累月收藏的書籍都不見了,朱老總指著自家的藏書告訴蕭華:

「你平時愛學習,就把這些書拉走吧!」

蕭華知道朱老總是在關心自己,激動的流下了熱淚。

1975年,蕭華復出工作後,出任軍事科學院第二政委。

1977年4月,鄧小平、陳雲找蕭華談話,要他出任蘭州軍區第一政委兼甘肅省委書記,應該說這樣一重任命,飽含著中央對他的期許,蕭華立即馬不停蹄的奔赴蘭州。

蕭華任蘭州軍區第一政委長達6年,接連換了三位搭檔,本來一開始答應多則三四年,少則兩三年。

一直到1984年,蕭華才調回北京,陳雲為此愧疚的對他說:

「你在西北待的時間長了點兒,讓你受苦了!」

對這一切,蕭華並不在意,只要能讓他繼續幹工作,做什麽也無所謂,早在1983年6月,蕭華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時,他就曾填詞自勉:

「南征北戰,飽嘗風霜。青春獻給民族解放,壯年織進祖國錦繡新裝。老驥奮發,雄心激蕩。四化征程搏風擊浪,余暉煥發同樣是滿天霞光!」

蕭華的身體本來就很不好,從六十年代初就患了肝炎,病癥時常發作,不得不經常休養, 要知道在諸多開國將軍中,蕭華就要數年齡小的,可他的身體狀況,卻又不像是他這個年紀應該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蕭華將軍的夫人王新蘭也是一名老紅軍,9歲就參加革命,11歲跟隨大部隊長征,當時在紅軍隊伍中,王新蘭就是屬於年齡最小的女紅軍戰士。

長征到陜北後,經陳賡、羅榮桓撮合,蕭華與王新蘭結為夫妻。

歷經幾十年的風雨歲月,兩人始終相濡以沫,感情甚篤。

蕭華與夫人王新蘭有五個子女,他們夫婦對孩子的嚴格教育,在諸多老戰友間是有口皆碑的。

一次,陳毅從上海到北京開會,到蕭華家做客,看到這五個孩子時還笑著打趣:

「蕭司令啊,你變成了一棵樹,身上長滿了娃娃,果實累累啊!」

讓陳毅感佩的是,這幾個孩子在父親面前撒了會兒嬌後,就都回到了各自的屋子裏,感慨了一句:

「在父母面前放縱,在客人面前懂得自制,小小年紀就有如此教養,你們教子有方啊!」

陳毅拉著蕭華,伸出一只手掌對他說:

「你們沒少用這個吧。」

戰爭年代走來的將帥,對家裏孩子的教育異常嚴厲,免不了要大動幹戈,但沒想到的是,蕭華卻搖了搖頭:

「生下第一個孩子,我和新蘭就約法三章,不準打孩子就是其中一條。至今我們還沒違反過。」

這下輪到陳毅吃驚了。

事實上,根據蕭華子女的回憶,父母親對他們的教育雖然很嚴格,卻從不打罵,甚至就連板著臉批評也很少,盡管在中國古代傳統觀念中,棍棒底下出孝子,但蕭華將軍的幾個子女回憶起父親,總是能感受到父親當年對自己濃濃的寬容。

2020年,蕭華將軍的女兒蕭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言:

「父親離開我們已經30多年了。有時,我突然說出的一句話、冒出的一個舉動,都讓我感覺像極了自己的父親、母親,他們的品質、精神,就是‘傳家寶’,透過言語、舉止傳給了我們,我們又傳給了下一代,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即是家風傳承。」

從蘭州回到北京以後,蕭華的身體狀況便每況愈下。

1985年4月11日,第六屆全國政協第三次會議剛結束,蕭華就因胃病住進了醫院。

早在這年開春,蕭華在各地視察時,身體情況便不好,胃很不舒服,時常還疼一下,但那時蕭華並沒有在意,到3月初時,蕭華返回北京準備參加全國政協會議,那時他胃已經疼的難以忍受,夫人王新蘭勸說他:

「不行到醫院看一看。」

蕭華擔心耽誤了開會,因此安慰妻子:

「沒事兒的,不著急,等開完會再說。」

沒想到的是,此次到醫院治療後,經醫生細致診斷,發現蕭華患了胃癌,而且已經擴散。

這件事對王新蘭打擊很大,在聽到訊息的剎那,她便暈了過去,醒來以後她做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瞞著丈夫繼續接受治療。

可對自己的身體情況,蕭華是很清楚的。

時任解放軍總參謀長的楊得誌親自到醫院探望,蕭華拉著老戰友的手,半天沒撒手。楊得誌安慰老戰友要安心養病,但蕭華心裏仍然牽掛著祖國建設,他一邊吸著氧氣,一邊對老戰友說:

「老楊,我沒關系,能拖一天是一天,精神不死嘛!……我很想把對機構改革的新想法向中央進行匯報,估計我匯報不成了!」

楊得誌詢問他: 「蕭華同誌,你個人還有什麽要求嗎?」

「我個人沒什麽要求。」 蕭華搖了搖頭:

「從我參加紅軍以來,到現在幾十年的時間,組織上很關心了我了,孩子們也都長大成人,都能自食其力了,我個人沒有什麽要求。我只是想,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是國家的希望,對於人才的開發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盡管楊得誌再三勸說蕭華要好好休息,但蕭華擔心自己一旦突然去世,有很多想法就難以實作,於是抱病在病床上口述了6000字的建議給中央。

黨中央收到這份建議後,立即予以回復,據蕭華將軍的女婿杜漣回憶:

「當爸爸收到中央的回復後,興奮得簡直像一個年輕人一樣。」

1985年8月,蕭華將軍已到了彌留之際,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親自到醫院探望,蕭華仍然滿懷遺憾的說:

「這麽多年,是黨把我培養大的,可我為黨和人民做的事太少、太少了……」

見此情形,深受感動的胡耀邦立即附身在病床前對他說:

「你為黨、為人民奮鬥了幾十年,黨和人民是不會忘記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