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西南解放,一隊農民攔住解放軍:我們是紅軍,在等周恩來命令

2023-12-16歷史

1949年底,解放軍發動解放大西南戰役,僅用不到兩個月時間就殲敵90余萬,解放了雲南、貴州、四川、西康四省。

一支解放軍部隊行進至川滇黔邊區時,突然被一群衣衫襤褸還帶著武器的農民攔住。他們聲稱自己是紅軍,正在等周恩來歸隊的命令。

抗戰全面爆發後,長征到達陜北的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瓊崖縱隊和東江縱隊由於遠離主力,只能留在原地堅持遊擊戰爭。

戰士們並未聽說過其他地區還有成建制的紅軍部隊,不由得對這些人的身份產生懷疑。但農民們紛紛要求見首長,並表示周恩來可以證明他們的身份。

為何在川滇黔邊區會有一支遺落的紅軍,長期未與組織聯系他們又是如何生存下來的?

遊擊隊找到解放軍

中央直接領導的400多壯士

1935年初,在遵義得到短暫休整的中央紅軍決定從瀘州上遊北渡長江,與在川西北地方的紅四方面軍會師。

敵軍似乎看破了紅軍的意圖。川軍派8個旅一面沿重慶至宜賓的長江兩岸布防,一面尾追紅軍。滇軍3個旅朝畢節、鎮雄急進,企圖截擊紅軍。中央軍薛嶽兵團也由貴州向川南追擊。

紅軍在土城東北的豐村壩、青杠坡與川軍打了一場惡仗。川軍指揮員是外號「莽娃」的郭勛祺,所部戰鬥力極強。加上紅軍情報有誤,低估了敵軍兵力,未能突破敵軍防線。

紅軍撤出戰鬥後被迫向西轉移,第一次渡過赤水河,在滇西北的紮西(今威信)集中。但依然擺脫被動狀態:一是敵軍重新集結兵力向紮西撲來;二是在長征途中,紅軍傷亡較大,傷病員多,戰鬥人員不足,影響了部隊的靈活性和戰鬥力。

中央在考慮如何迎敵的同時,不得不對部隊進行整編,大規模地縮編了部隊,將多余人員充實在戰鬥連中。

據時任紅三軍團4師10團9連連長黃榮賢回憶,他被調到通訊班當班長,一開始想不通,但到班裏一看,其他9名普通戰士都曾當過連長。可見縮編力度之大。

在縮編的同時還要考慮傷病員的安置,貿然拋下傷病員勢必將他們置於險境,必須要派出一部份兵力保護照顧他們。於是中央決定抽調精幹力量組建川南特委和遊擊縱隊,由中央直接指揮,並明確其任務:

一是打擊牽制敵人,配合主力紅軍行動;

二是安置保護好傷病員;

三是逐步建立根據地。

從中央蘇區到長征,戰士們都是經歷過生死考驗的親密同誌,誰也舍不得離開誰。對指揮員來說也是如此,抽調他們僅剩不多的兵,更如同在身上剜肉。

除了感情因素外還有現實原因,誰都知道離開主力部隊意味著什麽。將近4萬人的紅軍主力尚且難以在敵人圍攻下立足,留在敵後的少部份遊擊兵力更難以生存。

但站在大局考慮,如果不這樣做,全軍便難以突破敵人的包圍,革命有失敗的危險。彭德懷忍痛割愛,不僅抽出了自己的愛將紅六師政委徐策,還抽了300多名戰士。再加上中央保衛局第5連,總共400多人,組建了川南遊擊縱隊。

縱隊的指揮機構為:政委徐策,司令員劉幹臣(原新編師師長),參謀長曾春鑒(原補充二師師長),政治部主任余澤鴻(原幹部團上幹隊政委),組織部長戴元懷(原八軍團民運部長)

1935年2月10日,周恩來出席了遊擊縱隊成立大會。長征中的周恩來留著大胡子,連日的轉戰讓他面容消瘦,顯得有些憔悴,但眼神中仍然透露出堅毅的目光。

他用沙啞的聲音,站在國家興亡的角度向大家闡明了組建遊擊縱隊讓大家留下來的原因,並鄭重地承諾:「分別只是短暫的,將來革命勝利了,我將第一時間通知大家歸隊。」

說完,他還站起來莊嚴地向在場人員敬了個軍禮。

大家被周恩來的真誠感動,畏難情緒也被融化,會場頃刻間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呼聲:「請周副主席放心!堅決完成任務!」

呼聲久久地回蕩在會場上空,宛如當年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慷慨赴死的壯士。

長征到達陜北的周恩來

戰爭剛剛開始,司令員叛變了

成立不久,川南遊擊縱隊到達敘永縣,與另外一支遊擊隊合編。由王逸濤擔任司令員,徐策擔任政委,人數達到700人。

為了打破敵人的圍堵,中央紅軍在川滇黔邊區忽左忽右、忽南忽北,幾次渡過赤水河,完全打亂敵人計劃。最終於5月9日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

從川南遊擊縱隊組建到中央紅軍突圍長達3個月時間,為了配合主力行動,他們虛張聲勢,編造了多個番號偽裝成主力部隊。為最大程度上牽制敵人,他們必須主動向敵人發動進攻。

遊擊隊先是朝川軍老巢宜賓、瀘州、重慶等城市進攻,迫使川軍回防。接著又向貴州的遵義、貴陽等城市出擊,迫使貴州敵軍不敢輕易遠離老巢。如果有滇軍和中央軍追擊中央紅軍,他們便襲擊敵軍後方補給線,最大程度擾亂敵軍。

此外,遊擊縱隊所到之處還宣傳革命思想,充分發動群眾,打土豪、懲治貪官汙吏、取消苛捐雜稅,播下了革命的種子。使這些地區的遊擊隊如雨後春筍般爆發。

紅軍主力突圍後,敵人將註意力轉移到遊擊縱隊身上。老蔣嚴令川滇黔三省加緊「會剿」,同時動員了川滇黔邊區20多個縣的民團,開展拉網式清查。

遊擊縱隊面臨的形勢越來越艱難。先是組織部長戴元懷在川南興文縣一次戰鬥中犧牲,接著司令王逸濤叛變投敵。

王逸濤其實是紅軍中資歷較老的人,畢業於黃埔軍校,參加過南昌起義,在朱德帶領下上了井岡山。如果論資排輩,他很可能成為陳賡那樣的大將。

但此人是個投機分子。他曾被派去地方領導遊擊工作,每次遇到挫折便拋下隊伍回老家躲避。後因遭到國民黨追捕,才不得已帶著拉10多個族人上山打遊擊,並行展到百來人。

紅三軍團長征進入敘永縣時,發給他50支步槍,4挺重機槍,並派了一批幹部和戰士加強遊擊隊。王逸濤卻數次向紅三軍團訴苦,提出要跟主力部隊走,在耐心勸說之下才答應留下打遊擊

由於有軍事經驗,與川南遊擊縱隊合編後,王逸濤還被委以縱隊司令職務。敵人重兵「會剿」剛剛開始,王逸濤的妻子被逮捕。加上生存環境太過艱險,王逸濤意誌動搖,舊病復發,公開叛變投敵。

王逸濤叛變後,帶著敵人抓捕地下黨員和隱蔽下來的遊擊隊員,對遊擊區和地下黨組織造成了極大的破壞。直到解放後,他仍組織土匪武裝與人民對抗,後被活捉,經公審後槍斃。

長征中的紅軍(劇照)

主要領導前赴後繼地犧牲

這些困難並沒有嚇倒戰士們,在政委徐策帶領下他們與黔北遊擊隊合編,改稱為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由劉幹臣擔任司令員,徐策擔任政委。

不幸的是,在7月的一次行動中,遊擊隊遭到敵人伏擊,經過一天激戰才突出重圍。政委徐策在戰鬥中受重傷,為避免拖累部隊,他命令警衛員將自己放下。最終徐策被敵人殺害,另有兩百多名戰士傷亡,戰後遊擊隊僅剩600多人。

余澤鴻接替了政委職務,部隊化整為零,編為三個支隊,繼續在紮西、鎮雄、敘永一帶活動。因得到老百姓支持,很快又發展到一千多人。

這一次敵人調集了20多個團共6萬余人的正規軍,以川軍潘文華、郭勛祺、陳明謙為主力,對遊擊區層層包圍、嚴密封鎖、跟蹤追擊。形勢對遊擊隊極為不利:

其一、敵人調動的兵力是遊擊隊的60余倍,其中不乏潘文華、郭勛祺這樣的名將,不論武器裝備和戰鬥力都遠遠勝過遊擊隊。

其二、由於沒有穩固的根據地,遊擊隊缺乏糧食彈藥和人員補給,隨著傷病員的增加,部隊的戰鬥力和靈活性進一步減弱,無法與敵人周旋。

其三、遊擊隊中大部份為政工幹部,王逸濤叛變後,缺乏科班出身的軍事指揮員,導致在後來的戰鬥中出現了一系列錯誤。

戰鬥至1935年底,遊擊隊僅剩百余人。隨後又在四川古宋縣西北遭到伏擊,部隊被打散。政委余澤鴻不甘當敵人俘虜,將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了自己,壯烈殉職。突圍的戰士重新集結起來後僅剩20多人,由劉復初接任政委。

遊擊縱隊決定分成兩部份活動:

司令員劉幹臣帶10多人在古宋一帶隱蔽待機,但不久由於行蹤暴露遭到地方民團圍捕,劉幹臣負傷後選擇不當俘虜,毅然自殺殉職。敵人殘忍地割下他的頭顱,掛在縣政府門前的大樹上示眾。

劉復初帶著10多人進入興文縣的連天山休整,這也是遊擊縱隊最艱險的時刻。敵人用兩個團包圍連天山,天天用機槍進行火力搜尋。當時正值冬季,山上下起了大雪,穿著單衣的戰士們忍饑挨餓與敵人周旋。

劉復初後來回憶,幹部們有吃和穿的總先讓給戰士們,還帶頭放哨、偵察敵情,使大家極為感動。能堅持下來,完全是憑借堅強的意誌力和同誌們之間相互關愛。

經過一個多月的搜捕,敵人沒有發現遊擊隊員的身影,才撤回城市。敵人一走,劉復初便帶著遊擊隊員下山活動,招收了一批新戰士,同時隨著傷病和失散歸隊,部隊又發展到200多人。

遊擊縱隊活動時留下的標語

尚未恢復元氣的遊擊隊再次主動擊敵

1936年初,遊擊隊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總結了過去失敗的原因和經驗。決定開辟根據地,建立統一戰線,避免與敵人拼消耗。會議還決定由劉復初擔任縱隊政委,龍厚生擔任縱隊長。

不久,遊擊縱隊得知長征中的另外一支紅軍——任弼時、賀龍等人領導的紅二、六軍團進入貴州。為了掩護他們行動,尚未恢復元氣的遊擊縱隊毅然擔負牽敵任務,主動向川南和黔西北一帶川軍發動進攻,使其不敢貿然追擊紅軍主力。

戰士們知道,他們的行動無異於雞蛋碰石頭,也必然會招致敵人報復。但他們始終牢記縱隊成立時,周恩來交待的使命,寧可犧牲自己也要完成任務。

紅二、六軍團派阮俊臣領導的200多人的部隊前來與遊擊縱隊會合,合編為川滇黔邊區抗日先遣隊,由阮俊臣擔任司令,劉復初擔任政委。部隊聲勢大振。

在四川珙縣附近的一次戰鬥中,遊擊隊擊潰國民黨縣長劉長治率領的縣警備大隊和四川第六保安團第十中隊,俘敵100余人,繳獲了大批武器裝備。

這些行動,不僅有力地配合了紅二、六軍團渡過金沙江,而且造成了很大的軍事政治影響。在遊擊縱隊的工作下,川軍一個連起義加入了遊擊縱隊,一些綠林武裝也願意接受遊擊隊的改造。部隊再次壯大到一千余人。

考慮到長遠發展,縱隊還抽調了得力幹部,分別前往川南、雲南、貴州發動群眾,組建遊擊支隊。

果然,在紅二、六軍團離開川滇黔北上後,敵人抽調重兵發動了第二次「三省會剿」。

由於遠離紅軍主力,孤軍奮戰,遊擊隊始終難以擺脫被動局面。面對十多倍敵軍的圍攻,他們不停地轉移難以得到休整,傷病員不斷增多,缺藥少糧,許多戰士倒在了傷病肆虐之下。

1937年1月,遊擊隊在川滇黔邊區20多個縣艱難轉戰了3個多月,最終還是被敵人打散,幾乎全軍覆沒。

司令員阮俊臣只身前往貴州尋找貴州遊擊支隊,戰鬥至1940年最終被敵人抓捕後殺害。政委劉復初在戰鬥中受傷,隱蔽治療時被叛徒王逸濤搜捕關押。直到抗戰爆發後,周恩來出面才將其保釋出獄。

劉復初

遊擊縱隊的幾任主要領導,除王逸濤叛變外,不是犧牲就是被俘,加上人員傷亡過大,再也沒能有人重新組織起遊擊縱隊。當初遊擊縱隊發展的三個遊擊支隊卻仍然在堅持戰鬥。

貴州遊擊支隊在阮俊臣、趙文海的帶領下發展到一千多人,他們堅持戰鬥到1941年。皖南事變後,敵人調動重兵對貴州遊擊支隊進行「圍剿」,支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

川南遊擊支隊堅持戰鬥到1945年,最終因為主要領導人被捕犧牲而告終。

雲南遊擊支隊在殷祿才和陳華久的領導下堅持到戰鬥1947年,國民黨調集整編79師及邊區十多個縣數萬地方武裝前來「會剿」。殷祿才、陳華久和一百多名戰士先後在戰鬥中犧牲,雲南遊擊支隊在敵後堅持戰鬥12年後,結束了光榮歷史。

雖然大部份戰士英勇犧牲,但仍有部份戰士分散隱蔽潛伏下來。當得知解放軍逼近大西南後,他們重新組織起來,找出當年隱藏的武器,繼續發動群眾與敵人鬥爭。

當見到解放軍那一刻,他們如同見到了自己親人一般高興,要求歸隊重新參加革命工作。這些老遊擊隊員熟悉當地地形和民俗風情,後來在西南剿匪作戰以及發動地方民眾等工作中又做出了很大貢獻。

遊擊縱隊活動範圍

尾聲

川滇黔邊區遊擊縱隊的戰鬥歷程是無比悲壯的,因為一句命令他們前赴後繼地犧牲,堪稱現實版「集結號」。

抗戰爆發後,組織曾派劉復初去聯絡這支遊擊隊,因故未能實作。他們遠處國民黨牢固控制的大西南,而且在敵人不斷的圍攻下四處隱蔽,因而難以與中央恢復聯絡,大部份人未能等到歸隊的命令。

遊擊縱隊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他們擔負了過重的任務。他們人數最多時也僅僅千余人,但為了最大程度上牽制敵人,卻常常偽裝成主力主動擊敵,這些舉動無異於「自殺式攻擊」。

但這是他們的職責所在,為了完成使命保全大局,即便是犧牲也義無反顧。尤其是當部隊被打散,又壯大,接著又被打散,但卻沒人忘記自己的使命。這種對組織高度的忠誠,和大無畏的犧牲讓人無比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