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朝與蒙古是死敵,為何明軍有大量蒙古騎兵?對此你們怎麽看?

2024-07-23歷史

明朝成立時,其建國宗旨之一便是「驅除韃虜」,旨在結束元朝的蒙古統治。盡管如此,明朝軍隊中卻包括了眾多蒙古騎兵。這種現象的出現,其背後有著復雜的歷史背景。

元朝從始至終,內部派系鬥爭激烈不斷,這使得明軍能夠輕松地展開北伐,部份原因就在於元朝內部的分裂。

在1363年(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和陳友諒之間的決戰決定了誰能掌控中國南部的大片領土。如果那時的元朝政府足夠統一,理應利用這兩股力量相互消耗之際,出兵消滅雙方。然而,元朝未能抓住這一機會。

當時,元朝政府分裂為帝黨和後黨,後黨以高麗籍的奇皇後為首,試圖廢黜元順帝。因此,他們調動河南王中書左丞相王保保(擴廓帖木兒)北上至大都,與帝黨的孛羅帖木兒展開了長達兩年的戰鬥。當王保保勝利時,朱元璋已經戰勝了陳友諒。

朱元璋接著對張士誠發動戰爭,元朝政府再次陷入了王保保與李思齊、張良弼等擁元軍閥的紛爭中,而朱元璋最終獲得了全面勝利,贏得了與元朝決戰的機會。

到了1368年(元順帝至正二十八年,即明太祖明洪武元年),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上,明軍攻勢如破竹。這時,蒙古騎兵面臨三種選擇:繼續追隨元順帝,投靠王保保,或是歸降大明。

認識到元朝已經日暮途窮的這些敗軍之將,出於對自身安全和前途的考慮,選擇了歸順明朝,因此明朝軍隊中出現了大量的蒙古騎兵。

當元順帝放棄大都北逃時,跟隨他的蒙古人僅有6萬戶,而剩下的大約44萬戶中,相當一部份選擇了歸順明朝。

蒙古族並非鐵板一塊,盡管他們的祖先曾創造過輝煌的跨歐亞帝國,但帝國內部的政治鬥爭從未停歇。即使在蒙古帝國擴張期間,四大汗國與元朝之間的鬥爭也是斷斷續續的。

在明朝,蒙古騎兵同樣立下了不少功勛,特別是在靖難之役中,朵顏三衛在朱棣的率領下屢次沖鋒陷陣,證明了他們願意為明朝服務。

1389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朱元璋在大興安嶺東側設立了具有羈縻性質的朵顏、泰寧、福余三衛指揮使司。這些部落的領袖分別是成吉思汗家族的後裔,他們在今天的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東北部擁有廣泛的活動範圍。

朵顏三衛地理位置險峻,因而被稱為朵顏三衛或兀良哈三衛,其駐地遠離中原,最初位於今內蒙古東部紮賚特旗北的綽爾河一帶。

泰寧衛的地理位置在原元泰寧路(現在的吉林洮兒河一帶),而福余衛則位於烏裕爾河(今天的黑龍江齊齊哈爾一帶)。

朵顏三衛的戰馬眾多,歸屬於朱元璋封的第十七子朱權的管轄。朱元璋封朱權為寧王,其封地位於大寧衛(今內蒙古赤峰寧城縣),這裏位於喜峰關外,東接遼左,西靠宣府,掌管八萬甲士(包括蒙古騎兵)和六千革車。

1399年(明惠宗建文元年),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繼位,同年便開始了削藩政策。建文帝召喚寧王朱權進京,但朱權坐擁重兵,拒絕服從。

在「靖難之役」前,朱棣(燕王)需先解決其北方的寧王這一後顧之憂。朱棣利用朵顏三衛蒙古騎兵的支持,控制了朱權及其部眾。同時,朱棣從朵顏三衛借來了三千名蒙古騎兵,成為其「靖難軍」的精銳力量。

朱棣作為明成祖後,曾五次北伐韃靼和瓦剌,期間朵顏三衛的態度時而降服,時而叛變。

明朝賦予朵顏三衛首領以都督、都指揮、指揮、千百戶等職位,並根據功績決定其晉升。明朝還頒發敕令,讓三衛領袖憑借朝貢以示忠誠。規定三衛每年貢獻兩次,每次一百人,透過喜峰口進出,貢獻的物資包括戰馬和駱駝等。永樂年間,還在遼東開原和廣寧(今遼寧北鎮)等地設立馬市,與三衛進行馬匹的貿易。

1422年(明成祖永樂二十年),朱棣親自第三次北伐韃靼,阿魯台在戰爭中棄重逃逸。班師回朝途中,朱棣派兵攻擊朵顏三衛,在屈裂兒河擊敗敵軍,追擊三十裏,斬殺了數十名部族首領,此役後朵顏三衛顯著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