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甲午戰爭中,湘軍的表現如何?為何湘軍不能力挽狂瀾?

2024-05-20歷史

近代以來,每到民族需要的時刻,總有一幫霸蠻的湘人挺身而出,拼了命地守護著國家。

清末的湘軍就是如此。

他們成軍後,平定太平天國;後又馳騁數千裏,收復新疆,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

甲午戰爭時期,湘軍同樣表現出了擔當!

戰爭爆發前,湘軍已經被裁撤得差不多了。

但是,國家需要,他們再次集結微弱的力量,毅然奔赴前線,拼死作戰。

一喊就來,來了就打,只是···這一次,打而不能勝了!

積極主戰、請戰

自太平天國被平定後,朝廷就開始采取「以淮制湘」的方略,扶持淮軍,裁撤、限制湘軍。

因此,無論是規模上,還是政壇權力上,湘軍都逐漸沈寂。

但是,國家有事,湘軍必挺身而出!

當年,朝廷有放棄西北之意,以左宗棠、劉錦棠為代表的湘人堅決反對破壞國家領土完整的事情,並率領老湘軍轉戰數千裏,收復新疆!

到甲午戰爭爆發前,湘軍的規模更小了,而隨著左宗棠的去世,湘系官員在朝廷的影響力也進一步降低了。

但是,國家有事,湘軍再次堅決主戰,並積極請戰!

當時,無論是劉錦棠、劉坤一在內的高級官員,還是李光久、魏光燾這樣的中層官員,無一例外,皆積極主戰!

當然,我們知道:主戰未必代表愛國,主和未必代表不愛國。

是的,主戰本身未必代表愛國。

如果是喊打喊殺,自己又不上的,確實未必愛國。

但是,湘軍是自己主動請戰,而且主動請求沖到前頭去!

收復西北的老將軍劉錦棠,當時年事已高,已染病。

戰前,他就積極主戰。

淮軍連戰連敗時,朝廷想起要用他,下旨讓他在前線統軍作戰。

劉錦棠接旨後慷慨赴命,召集舊部,只是不幸中風病倒,奄奄一息之際,仍然「口中喃喃呼將士指述邊事,斷續不能辨」!

劉坤一,當時兼署江寧將軍。

他一面在鎮江、江寧一帶「晝夜戒備」,一面多次建議改變消極防禦的態度而取主動出擊的方略。

在日軍突破鴨綠江後,劉坤一實在坐不住了,讓手下劉鎮光率親軍五營,以及老湘軍五營共5000人迅速北上!

再後來,在旅順失守,敗局已經比較明顯時,劉坤一被朝廷任帥,統諸軍迎戰!

吳大澂,更是在第一時間請戰!

1894年8月1日,大清對日本宣戰。

8月15日,吳大澂「電奏請統率湘軍赴韓督戰」。

8月17日,他再次奏請率軍「航海助戰」!

而且,他不但自己請求出戰,還讓別人幫他請他出戰,他曾去函好友,說他「有誌出關,尚未奉命···公能為我一奏」···

愛國之情,共赴國難之意,令人感佩!

湘軍愛國,何容質疑?

臨危赴戰

不過,戰爭初期,朝廷仍然沒有啟用湘軍之意。

直到平壤、黃海失利,鴨綠江、鳳凰城、金州、旅順大連相繼失守後,朝廷才有「舍湘軍實無指望」的想法,決心讓湘軍來救場子!

有學者指出:湘軍之所以主戰、請戰,是希望透過對外戰爭來恢復湘軍的地位。

無稽之談!冷血之言!

如果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大家對敵我實力還缺乏了解,那確實是可能企圖透過對外戰爭來謀取地位的提升。

然而,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敵人的兇狠殘暴,戰局的極端被動都已經一目了然了,這個時候依然往前沖,還談什麽提高個人地位?

當時,湘軍經多次裁撤,規模已經極小。參戰官兵,「或來自原機,率賦閑既久。所募之勇,兵將不相習,未經戰陣,槍不知用,無異烏合」;而裝備也十分落後。

訓練水平、裝備都遠遠不如淮軍。淮軍都打成那個樣子了,難道湘軍自信有力挽狂瀾的本事嗎?

顯然,稍有理智的人都知道:湘軍,沒有必勝的把握,沒有力挽狂瀾的本事,甚至沒有打得到比淮軍好的條件。

這個情況下,仍然毅然前往,憑的是「明知不敵,也要拔劍向前」的精神,是共赴國難的血性,是湖南人獨有的霸蠻氣質!

那麽,到了戰場,湘軍表現如何呢?

第三、四、五次海城反擊戰:更好的面貌,更差的戰績

湘軍抵達戰場時,甲午戰爭已經到了後期,清軍已經處於絕對被動的地位。

湘軍參加的主要作戰有:第3、4、5次海城反擊戰,以及遼河中下遊戰役。

其中,海城反擊戰,湘軍雖然表現出了不同於此前諸軍的面貌,但結果···卻很不理想。

1、第三次海城反擊戰。

在老湘軍李光久部抵達前,清軍已經進行了兩次海城反擊戰。

在前兩次反擊戰中,清軍采取了「步步為營,相機進剿」的戰術。

在以前鎮壓國內起義時,這樣如墻一般推進的戰術,很有效果。

但是,在火力更強的日軍面前,這樣緩慢的推進是毫無希望的。

因此,兩次反擊戰,清軍傷亡慘重,但日軍幾乎沒有受到什麽實際威脅。

所以,日軍把清軍的這種戰術稱為「防勢進攻」,毫無威脅!

第三次海城反擊戰中,清軍改取了搶山頭的戰術。

但實際上,大部份部隊仍然延續著緩慢的推進,四平八穩,被敵炮火大量殺傷而又毫無威脅。

只有李光久的老湘軍與徐邦道的拱衛軍在右翼的行動表現出了果敢。

他們先攻唐王山,因日軍炮火無法前進,遂:「收隊環紮搶獲各莊」。

隨即,李、徐二軍「奮勇當先」,占領了唐王山以西的高地。

隨即,二軍向唐王山東南、北三側迂回。

但是,日軍防禦嚴密,「於山下各屯藏伏兵,山根連掘隔斷,更無蹊徑可通」,湘軍「更番叠戰」後被迫退去。

此戰,老湘軍與徐邦道改變了「防勢進攻」的緩慢戰法,采取迂回戰術,占領了唐王山附近的高地,並對日軍陣地構成了一些威脅,其表現出的精神面貌和攻擊精神是很強的。

但是,一則初來乍到的湘軍不熟悉地形,二則日軍防禦嚴密,因此,湘軍的迂回不但沒有取得理想成效,從雙方傷亡比看,反而成績更差。

此戰,徐、李二軍「傷亡兵勇六十七名」,而日軍傷亡總共才14人(徐、李二軍只是右翼,日軍14人的傷亡是指整個作戰的傷亡)。

2、第四次海城反擊戰。

第三次海城反擊戰後,湘軍劉樹元部率的4營抵達,淮軍鳳字軍5營也抵達,參戰兵力增加。

其中,湘軍李光久和劉樹元兩支湘軍一路,由正面進攻晾甲山。

行動開始後,湘軍集中於二台子,由西搶占了安村堡子,向南進占了團子陜西的前、後石井堡。

日軍從山上觀察,稱贊他們「行動非常整齊」、「每支部隊的動作整齊劃一」。

隨即,湘軍向敵前沿陣地進攻,「奮勇猛攻」,日軍前哨抵抗不住,向山頂「反奔」!

然而,湘軍的順利推進,使兄弟部隊以為晾甲山得手,遂采取行動,結果,被日軍前後夾擊,全線失利。

此戰,湘軍表現得英勇,但戰績···更差了。

湘軍傷亡約200人,而日軍···「死傷各二」,總共才4人···

這比之前三次反擊戰的比例更為懸殊了!

3、第五次海城反擊戰。

此後,日軍援軍抵近。

湘軍前敵營務處戶部主事宴安瀾得知後,認為與其待敵來攻,不如主動出擊。

於是,清軍遂決心發起第五次海城反擊戰!

然而,宴安瀾沒有什麽威信,所以,諸將意見不合,行動不一。

所以,仗打起來,「界時為老湘軍、鳳字營出,余皆不至」。

只有老湘軍和徐邦道真的出戰,其余各部皆未按意圖行動。

然而,這次進攻,卻給日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日之中國兵頗為頑強」、「忠勇力戰」、「決無退卻之色」···

交戰中,清軍曾俘虜了日軍軍曹岡木勇太郎,又以伏兵阻擊了日軍援軍,並以炮火一度破壞了唐王山的防禦···

湘軍副將銜參將營官劉桂雲奮勇當先,「欲乘勢爭山,麾兵自溝中入」,不幸中炮身亡。

此次進攻,清軍算是真正的對海城構成了一定的動搖,但軍心不一,遂至失利。

湘軍參與海城反擊戰「更好的面貌,更差的戰績」原因

海城反擊戰,前後五次,湘軍參加了其中三次。

總體而言,湘軍參戰後,表現得更積極主動,對日軍的威脅也更大了。

但是,就傷亡來說,湘軍參戰後,自己損失的兵力更多,日軍傷亡的兵力卻沒有反而少了···

這是為什麽呢?

1、過時的戰術。

湘軍參戰後,清軍改變了此前「防式攻勢」的戰法,采取了「搶山頭」戰術。

作戰方式稍微積極主動了一些,但長期形成的戰術習慣卻依然不合時宜。

清軍每次進攻,都是在上午或中午前後,以堂堂正正之師,大搖大擺的前進。

這也是在鎮壓國內起義時的打法。

但對付日軍,則是自殺。

在這種情況下,湘軍積極主動的攻勢行為,實際上註定是要付出更大傷亡的。

前面咱們提到,第四次反擊戰時,日軍稱贊湘軍「每一部隊皆動作整齊劃一」。

這既說明了湘軍的面貌,也說明:湘軍每一部隊的動作,皆在日軍眼皮子底下!

你搞迂回,目的就是出其不意,現在什麽都在敵人眼皮子底下,那不就成了送人頭了?

所以,這段時間湘軍的表現,看起來是矛盾的:既然能使日軍前哨」反奔「,既然能奪取幾個地方,看起來取得了不小的成績,為何最後算起來卻沒打死幾個敵人呢?

因為:敵人完全看清了你的動作,主動進行調整,只在最有利的情況下攻擊你!

2、更差的裝備。

湘軍的裝備,不但不如日軍,還比淮軍和東北駐軍都差!

所以,湘軍在實際推進中,無法給敵人有效殺傷,反而因其突前而成為敵軍的主要火力打擊物件。

因此,湘軍參戰後,清軍對日軍的殺傷並沒有實質提高,自身傷亡反而因湘軍過大的傷亡而變得更大了。

湘軍有霸蠻之氣,有主動攻擊精神,但既無主動攻擊的必要裝備,也沒有掌握主動攻擊的正確戰術,結果精神面貌雖好,但戰果卻反而更差了。

牛莊之戰:雖敗猶榮,打得好!

而在遼河中下遊的作戰中,湘軍改進了戰術,成績有顯著提高。

先是牛莊之戰。

魏光燾指揮湘軍在外圍迎擊日軍。

1、北面外圍戰。

湘軍利用民宅子土壁設伏,誘敵深入,待敵逼近後突然猛攻,處於「平坦開豁地面,毫無地物隱蔽」的日軍「死傷非少」,隊長佑藤正大佐受重傷。

當然,日軍的戰術素養是很高的,很快就簰一軍迂回圍攻湘軍。

湘軍奮力抵抗,但總兵肖有元重傷,左、右、正哨軍官皆戰死,衛隊也多帶重傷。

湘軍遂退入城內,繼續頑強抵抗。

2、西北外圍戰。

在西北,湘軍武威軍左、中、右營以劈山炮、洋槍與敵展開激戰。

此戰中,湘軍采取了「前虛後進」的戰術,取得了一定效果。

也就是在一線配置較強的火力和較少的兵力,以疏散隊形抗擊敵人;在敵人逼近後,二線兵力迅速發起反突擊,將敵人擊退。

在火力不如敵人的情況下,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戰術,後來為我軍也長期采用。

此戰中,湘軍多位軍官受重傷後依然持刀督戰,湘軍給日軍造成了相當殺傷。

但由於實力懸殊,湘軍還是敗回城內。

3、東面外圍戰。

東面,湘軍「伏河溝間,以土墻為障,誘賊及近」,再進行設計。

日軍大隊長今田雄一陣亡,雙方皆死鬥。

最後,戰術更靈活的日軍越過木頭橋攻入城內。

4、巷戰。

在殘酷的巷戰中,雙方各隊相互錯綜,戰況極為復雜。

李光久也率五營老湘軍趕來救援,直接沖進來參與巷戰!

巷戰,是所有作戰樣式中最為慘烈的作戰方式。

日軍創造性地采取了「穿墻」戰術,也就是在民房墻壁上炸開一個口子,然後到另一民房墻壁上炸開口子,這樣,日軍行動就不受房屋、街道的影響,更利於行動了。

這還算是正常的戰術吧。

後來,日軍幹脆縱火焚燒!

湘軍抵抗不住,被迫放棄牛莊。

此戰,是以少戰多之戰!

日軍投入兵力達11800人;湘軍武威軍3300人,獨力抗擊三、四倍於己的日軍;後來李光久率2400人來援,但兵力仍然遠少於日軍!

清軍陣亡1000余人,受傷約700人,有700人被俘。

日軍傷亡389人。

其能久與日軍交鋒者為武威軍,奮死決戰,力守至一晝夜,實清軍中所罕睹也。——【清日戰爭實記】

田莊台之戰:實力懸殊,判斷失誤,慘敗

田莊台之戰,是甲午戰爭中的最後一次大戰,湘軍也參與了此戰。

此戰,日軍集結了20000人,集中各種炮109門,兵力與清軍基本相當(清軍兵力為69營1稍,20000余人),火炮數卻是清軍的4倍。

日軍後來稱:在各戰役中,如平壤的攻擊,雖稱為大戰,然我兵力僅有一師團和一支隊而已;攻擊旅順口和威海衛時,我兵力雖有軍之稱,其實並無一軍的全力;動員軍以上的大兵,實際只有田莊台一戰。

而在用兵上,清軍宋慶也判斷失誤了。

宋慶為日軍制造的假象所迷惑,決定以遼河西岸為防禦重點,而忽視了對西南的防禦。

同時,日軍繼續了其「燒光」戰術。

因此,整個作戰的過程,幾乎沒有懸念。

先是炮戰。清軍火炮本就只有對手1/4,又誤判了敵攻擊方向,自然很快不支。

很快,在日軍的持續推進下,戰役是以清軍「大潰而奔」結束的。

全軍皆潰,湘軍自然也是加入了潰散部隊的。

此戰,日軍傷亡170人,清軍傷亡2000余人,多系燒死。

20000人的防禦戰,在傷亡2000余人後就潰散了,清軍整體戰鬥意誌已經如此,誰來也沒用了。

總體來說,甲午戰爭中,湘軍仍然表現出了愛國精神和霸蠻氣質。

在一些作戰中,久疏戰陣的湘軍也發展出了一些比較正確的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但總體上,由於裝備和訓練的不足,整體軍事思想的落後,湘軍的實際「輸出」是不足的,並沒有好於淮軍及其他清軍。

只靠霸蠻之氣,是不夠的。

然而,只要霸蠻之氣尚在,未來就尚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