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長河】中,康熙決意治理黃河,關鍵之舉在於加固高家堰。然此舉代價沈重,它導致了淮北水道嚴重受損,使淮北百姓飽受苦難。治理黃河,既需決心,也需智慧與平衡。
那麽,為何清朝政府,特別是康熙皇帝,每年需投入巨額資金維持這一政策呢?其中原因何在?是否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值得我們探討呢?
【1、漕運對明清政府的重要性】
高家堰的加築,旨在穩固運河河道,確保漕糧的順暢運輸。自古以來,黃河南部作為王朝定都之地,長期扮演著國家糧食主產區的角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明朝定都北京,這一地區並非當時主要的糧食產區,其產量遠遠不能滿足都城的需求。這與之前王朝選址原則不同,顯示出明朝在都城選擇上的獨特考量。
對於明朝人而言,當前最為緊迫的事務,無疑便是漕運。漕運事關國家經濟命脈,關乎百姓生計,實乃重中之重。因此,明人視漕運為當務之急,不容忽視。
黃仁宇曾述,大運河在明朝經濟體系中猶如命脈。雖其關鍵地位早有共識,但明朝宮廷對其之依賴,實乃空前絕後,遠超往昔各朝。這條水道不僅助力國家財政經濟,更成為明朝繁榮的基石。
諸如箭矢與戎裝等軍需物資,乃至笤帚竹耙等家居用品,均經運河運抵京師。整個明代,這種對運河的依賴始終如一,不曾有片刻間斷。
利瑪竇曾在運河畔細心觀察,他發現河水波光粼粼,船只往來如梭,兩岸風光旖旎,人文氣息濃厚。他深感這片土地的繁華與活力,仿佛一幅生動的畫卷展現在眼前。
貢品船只連綿不絕,湧向繁華京城。船艙未滿,商人巧借空間,以微薄租金賃得空位,運來異地珍品,豐富京城市集,滿足百姓需求。
當時,北京雖無顯著的特產,卻應有盡有,無所不包。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包容,讓人們感受到無盡的豐富與滿足,仿佛所有所需之物皆能在此尋得。
歷史學家指出,自明朝遷都北京至鴉片戰爭前,明、清中央政府對全國多數區域的統治,主要依賴於以京杭大運河為核心的漕運體系。漕運對明清政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確保了政權穩固與統治效能。
【2、漕運的代價】
然而,漕運的代價卻異常沈重。在經濟層面,其直接成本已相當可觀,這無疑是一個沈重的負擔,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資源來支撐其執行。
南漕歷經催征、排程、運輸、驗收,耗時數月,行千裏之遙,耗民脂民膏,聚貪吏蠹蟲,損國庫巨資,終抵京倉。每石價值高達四十兩、二十兩、十八兩不等,然終至歸宿,僅值銀一兩,實乃巨大漏洞,盡為冗官蠹吏所中飽,歷久不改,令人長太息。
雖此說法略顯誇張,但據可靠估算,每年漕糧運輸量約400萬石,而河運所需直接費用則高達800萬石米,此開銷實不容小覷。
再者,河運耗時甚久,常達半年之久,故運抵京城的米皆成陳米,鮮有人願食。是以,獲漕米配額的王公貴族、官員及八旗子弟等,常低價拋售漕米。然而,歷盡艱辛運至京城的漕米,其價竟與北方小米無異。
利瑪竇曾觀察到,運河行船常需纖繩助力。過閘之際,海員勞作繁重,耗時甚久。閘口處,船只傾覆時有發生,鮮有海員能幸免。此情此景,實乃行船之艱辛寫照。
1697年初,都水監丞陳佑甫諫言康熙帝,言及淮中每年損失船只數量驚人,竟高達百七十艘,亟待引起重視並設法解決。
若每船運米400石,每船配備10人,僅漕船渡淮河之際,年損漕米高達6.8萬石,更有1700名運丁不幸溺亡,損失慘重。
據張井於一八三一年四月二十四日所奏,彼詳述當日之事,言辭流暢,邏輯清晰。其娓娓道來,中心思想明確,言簡意賅,用詞多變,轉折靈活,盡顯文采。
歸江橋壩位於東岸,江水疾流如瀑。船只臨近口門,常受吸引而陷入。過去在灣頭閘、壁虎橋一帶,船只受損之事頻發,應以此為鑒,謹慎航行。
天妃閘,距離黃淮交匯之地僅二百余丈,由於運河墊高,需歲歲疏浚。兩河交匯,波濤洶湧。漕船經過時,每艘船需七八百乃至千人拖拽,整日鳴金喊號,但每日出口之船僅二三十艘。
在成化十年之前,南京的物資供應主要依賴長江經車壩入淮的航道。船只經此需經歷重重難關,損失巨大。且每日過船有限制,風雨時更減半。幹旱時須掘壩接潮,水大時則決岸倒壩,耗費巨大。
羅泗閘雖為漕船帶來便利,減少了拖拽損傷,卻未能根本解決過閘難題。春夏糧運順暢,秋冬則多受阻,船損頻發。尤其是冬季水淺冰凍,河道不暢,漕運受阻長達數月。
儀真東北二十裏外,每年冬季回空糧船聚集。為順利通行,需在關王廟前築壩放水,再以車絞船只。然而此舉每年需拆卸一次,不僅繁瑣,且耗費民力與財力。
儀真段運河雖有其風險,但並非漕道中最艱險之地。幾百年來,船員們普遍認同,淮安北部的運河入黃河處,才是整條運河上最為險惡難行的段落。
明隆慶四年,船只損失慘重,溺亡者眾多,米糧損失巨大。至1824年11月,黃水暴漲,近兩千艘漕船滯留北岸,來年漕運受阻,海員間不安騷動,道光帝對此深感憂慮。
【3、漕運犧牲的那部份】
深究河運漕糧的風險,遠勝於海運。因運河北段緯度偏高,嚴寒更增運丁之苦。如天津、臨清以南,冬季河流常凍,自十一月至次年二月,冰封河面。一旦遭遇凍阻,需沿岸破冰,耗費官民之力甚巨。
維持河運導致官、軍、民、商間矛盾交織。明代冰鮮船運鮮進京,雖規定五月初采完,但內臣常延誤,沿途損耗,致蓄水受阻。公務人員等候不耐,常迫使管河官開放閘壩,造成混亂。
成化十三年,朝廷頒下聖旨,言明:「朕思天下百姓,宜加恩澤。特命各地官員,廣施仁政,恤民如子,以彰皇恩浩蕩,共建盛世太平。」
近日得知,兩京公差人員竟仗勢越過巡司,強行開啟洪閘,致使洪水泛濫。此舉給軍民帶來的災害無法言喻,令人痛心疾首。必須嚴加懲處,以儆效尤。
正德七年(1512),皇帝降旨道:朕觀天下百姓,皆當體恤其疾苦,重視其生計。務必強化民生建設,促進國家繁榮昌盛,以實作國泰民安之願景,確保江山永固。
如今運河水量稀缺,更有船運人員倚仗權勢,強行逾越船幫,擅自開啟閘座,致使水利流失。此等行徑,恐將阻礙糧食運輸,亟待整治。
【金瓶梅】一書借安郎中語,細述朝廷運送花石之弊。運河受累,民不聊生。運輸之艱難,耗資之巨大,實乃國家之重負,百姓之苦難。書中描繪,令人痛心疾首。
皇船運載著珍貴的花石,途經之處,需折閘拆壩,甚至倒懸而過,其過程異常艱難。此舉給公私都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與損失,弊端重重。
清朝時期,人們普遍以尊稱或別稱來稱呼他人,這不僅體現了當時的禮儀文化,也反映了社會等級和人際關系的復雜性。這些稱呼方式既體現了尊重,又展示了親密。
軍船行經二千余裏運河,每段皆需繳費,丁役向官府索求,官府又向百姓索取,導致官丁對峙,民官相爭,已成百年之頑疾。
漕船於運河暢行無阻,享有特權,漕丁常借此刁難商旅,蓄意封鎖航道,敲詐勒索。更有人暗中私運鹽貨,濫殺無辜,擾亂治安。商、丁、官、民皆受其害,苦不堪言。
治理黃河、淮河等民生大事,在政略中往往退居次要,使得這些關鍵水系的維護面臨技術上的重重困難,難以有效保障運道的暢通無阻。
魏源曾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此言深邃,道出了成功的真諦。非僅憑天賦,更需恒心與毅力,方能成就偉業。故立誌者,當以此自勉。
黃河縱貫南北,阻吳楚漕運之通;運河橫穿東西,致山東河北之水難歸。本省受累於幫費之繁,鄰封亦困於運河之弊。蓄水害田,澇災頻發;掘泉濟運,旱情又起。
運河橫截後,黃河北徙,致使江北再無東向入海的幹川,僅留有一條南下入江的運道,這條運道成為江北唯一通向外部的主要通道,對於地區交通和經濟至關重要。
江北運河狹窄,除沭水外,還匯聚泗水、沂水、淮水等支流,並接納汶水、濉水、澮水、淝水、渦水、潁水、汝水等諸小川。它如一條紐帶,將四省之水緊密相連,成為至關重要的轉運樞紐,重任在肩,非一般力量所能承載。
南京國民政府時期,中外專家達成共識,治淮的首要難題在於保持運道暢通和向運河供水。這兩個方面對於淮河治理至關重要,需細心應對,方能確保河道的順暢與安全。
【4、漕運的破壞性】
淮北地區深受運河影響,其原有的自然、生態和生產環境均遭破壞。此外,漕運的維護亦嚴重制約了淮北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阻礙了地區的進步與繁榮。
維持運道,對淮北的自然生態造成了難以彌補的損害。武同舉深感憂慮,他強調,若繼續如此,淮北的自然環境將遭受更嚴重的破壞,必須采取措施加以保護。
自古淮東水利,陂塘為利,綱舉目張。吾江北水道完備,冠絕天下,載譽史冊。昔時運道,南憑邗溝,北賴四汴,淮水無憂。
會通河一旦竣工,其運道宛如一條巨龍,橫跨南北,使得南北交通得以貫通,無論是北方的嚴寒還是南方的濕熱,都無法阻擋這條暢通無阻的水上大道。
淮水與運河,兩者勢不兩立。昔日河盛,淮水被迫流離失所;河道受損後,淮水舊道淤塞,難復舊觀,淪為沼澤之地,失卻獨立流淌之權。而運河則曲折蜿蜒,精妙地掌控著蓄水與泄洪。
運河開通後,淮北地區的農耕環境與水利優勢漸失,轉而被頻繁的淹水所困擾,曾經的肥沃之地,如今卻成了田廬常遭水災的災區。
盡管運河對淮北商業經濟有所貢獻,但其利處並不顯著。除淮安、徐州、濟寧等沿岸城市受益外,腹地難以分享其利好。漕糧依賴運河運輸,導致運輸通道受限,費用高昂,物價上漲,民生艱難。
若開通海上通道,減少對運河的依賴,南方貨物可便捷運至北方,空船南返亦得裝載北方特產。此舉富國利民,實為今日促進經濟繁榮之良策。
運河的存在長期限制了海運漕糧的實施,進而深刻阻礙了海運的蓬勃發展。這導致中國長期固守內陸國家的身份,難以在開放性上取得突破,又何談真正的開放與發展?
唐代詩人李敬方在【汴河直進船】一詩中描繪道:汴河船行如箭疾,波濤洶湧直向前。兩岸風光映眼簾,旅途雖遠心卻閑。盡顯古人行舟之美景,也透露出詩人對自然之景的熱愛與向往。
汴水連淮,利深似海,然亦有害相伴。東南廣袤四十三州,皆賴此河滋養,卻亦取其膏脂。生人得福亦蒙禍,兩相交織,實乃自然之理。
明清時期,淮北地區財富枯竭,經濟發展基石和民生基礎均遭重創。運河已不再是利弊並存,而是弊端凸顯,弊遠大於利,給當地帶來了深重的困境。
簡言之,河運既非經濟之選,亦非安全之策,相較海運更顯浪費與風險。明清兩代偏行河運,令國庫沈重,百姓受苦,國家貧弱。此乃政策之重大失策,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