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四十歲常遇春,全身潰爛後隨即暴亡,朱元璋:逮捕常茂、處死常升

2024-05-10歷史

前言

常遇春,這個名字在明朝開國史上無疑占有重要地位。作為朱元璋手下最出色的大將之一,他在朱元璋統一中原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四十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對於常遇春而言,這卻是一段悲劇的開始。在全身潰爛後,他最終以暴亡收場。朱元璋卻下令逮捕了常茂,並處死了常升,這個決定背後隱藏著怎樣的故事?

那麽,常遇春這個人物到底經歷了什麽樣的人生際遇?他的功勞與遺孽又是如何交織在一起的呢?

出身卑微的農家子弟

常遇春,原名常立,出生於安徽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當時的中國正值元朝末年動蕩不安,中央政權腐敗無能,地方官吏貪贓枉法,廣大農民生計受到嚴重威脅。

常遇春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體魄和武力,能夠輕易制服村中其他強壯的青年男子。在無望的農村生活中,常遇春很快尋找到了出路 - 加入了一支叫做"劉聚"的農民起義軍。

在這支起義軍中,常遇春的勇猛殺伐和沈穩果敢很快引起了劉聚的賞識。然而,他內心卻渴望能夠在更廣闊的舞台上施展抱負,尋找一個可以實作理想的領袖。

常遇春當時內心的掙紮可以想象。作為一個出身貧寒的農民,他原本就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入農民起義軍,雖然暫時得到了生存保障,但長遠來看,仍然只能是一個"草寇"的身份,難以有所作為。

而朱元璋的紅巾軍卻給了他一個向往已久的舞台 :一個真正可以立大功、封王拜相的平台。這樣的誘惑,足以讓已經嘗到了武功甜頭的常遇春難以抗拒。於是,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劉聚,加入了朱元璋的陣營。

投靠朱元璋的關鍵時刻

正當常遇春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時,他聽聞了另一支農民起義軍 ——紅巾軍——在朱元璋的率領下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朱元璋不僅善待平民百姓,而且在軍事戰略上也頗有建樹。這些特點都深深打動了常遇春,他決心投靠朱元璋,加入紅巾軍的行列。

當常遇春來到朱元璋麾下時,後者對這個素未謀面的漢子並不太信任。畢竟,常遇春曾經也是一名"草寇",沒有什麽明確的立場。但經過一次關鍵的戰役,常遇春終於展現了自己的能力,徹底贏得了朱元璋的賞識。

這次關鍵的戰役,就是著名的 "采石磯之戰" 。此時,朱元璋的紅巾軍在湖北大戰中遭遇了嚴重的水寇阻礙,難以渡江而過。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常遇春挺身而出,駕駛一艘小船在水上橫沖直撞,如入無人之境,殺得元軍四散潰逃。

這次突破大大推動了采石磯的攻占,也讓朱元璋看到了常遇春非凡的軍事才能。從此,這個曾經的"草寇"就成為了朱元璋最重要的左膀右臂之一,跟隨他征戰四方。

兇狠殘暴的一面

憑借在采石磯的功勛,常遇春快速升任將軍,成為朱元璋最信任的大將之一。他跟隨朱元璋先後參與了對陳友諒、張士誠等敵軍的諸多戰役,無不展現出驚人的勇武和決斷力。朱元璋自然對他贊不絕口,稱他"能當百萬之眾"。人們也因此給他一個綽號 ——"常十萬"。

然而,常遇春也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 - 他喜歡屠殺戰俘,甚至有時還會毫不猶豫地屠城。這種行為不僅引起了朱元璋的不滿,也屢次遭到了另一位大將徐達的勸阻。但是,常遇春似乎對此毫不在意,每每沖到敵陣深處,總要留下一地白骨。

在九華山的戰役中,常遇春更是當著徐達的面,將俘虜們盡數殺害,讓徐達百般勸阻也無濟於事。這種無情的作風讓他在部下和百姓中都留下了極壞的名聲,有人甚至稱他為"人屠"。

常遇春的這種行為,無疑引發了普通百姓的強烈反感。作為一名將領,他理應保護百姓,卻反而成為他們的噩夢。這樣的作為,不僅違背了佛家仁慈的教誨,也有悖於儒家忠勇並濟的理念。可見,常遇春的性格中,存在著極端兩極化的一面。

鏖戰南北,建立功勛

盡管有這樣的殘暴行徑,但常遇春的軍事才能還是得到了朱元璋的極大重用。他先後參與了對抗陳友諒、張士誠等強敵的諸多戰役,均表現卓越,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龍灣之戰中,他奮不顧身地沖入敵軍,如入無人之境,打得吳軍潰不成軍。後來在對抗張士誠的戰役中,他更是一次次取得勝利,最終迫使張士誠自盡。

有人甚至說,朱元璋的天下有一半都是常遇春拼殺出來的。這無疑是一個極大的誇張,但也說明了常遇春在朱元璋實作統一大業中的不可替代地位。

當時,朱元璋身邊有許多優秀的將領,如徐達、鄧愈等人。但與他們不同,常遇春更多是一個純粹的戰場英雄,擅長大幹快上,勇猛善戰。

他的作風往往與朱元璋的審慎計劃有所沖突,但最終卻也成為了朱元璋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正是憑借常遇春這樣的"猛將",朱元璋才得以先後擊敗了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最終實作了中原大一統。

不幸暴亡於柳河川

就在常遇春隨軍北伐,即將完成統一大業之時,他卻遭遇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悲劇。在抵達柳河川時,正值盛夏酷暑,常遇春不慎脫掉了身上的盔甲,結果引發了 "卸甲風" 這種怪病,全身潰爛流血,終於在痛苦中暴斃而亡,年僅40歲。

這種突如其來的死亡,不免讓人唏噓不已。常遇春畢生都在戰火紛飛的環境中度過,從未料到會以這樣一種荒誕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作為一個勇猛善戰的將領,他理應死在疆場之上,為國家立下更多功勛。然而,一次簡單的脫甲,竟然成為他的噩夢,讓他的生命戛然而止。這種結局,無疑讓人感到十分遺憾。

得知這個訊息後,備受打擊的朱元璋前往龍江迎接常遇春的靈柩,親自祭奠並追封他為"開平王"。短短20年時間,常遇春就從一介草寇成長為朱元璋最信任的大將之一,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朱元璋對他的死亡無疑感到非常痛心,畢竟常遇春是他手下最能幹的將領之一。

功德難以蔭庇子孫

但是,常遇春的悲劇並沒有就此結束。在他英勇犧牲後,朱元璋並沒有善待他的子孫後代。長子常茂雖然承襲了常遇春的爵位,但是能力平庸,行為不端,最終被逼自殺身亡。

次子常升也沒有逃脫厄運,在藍玉案牽連下無辜身亡。就連常遇春的外孫朱允熥,也在囚禁期間遭到毒害,慘死獄中。

這種情況,實在讓人唏噓不已。常遇春為朱元璋立下了如此巍峨的功勛,卻換不來朱元璋一絲慈悲。相反,他的子孫們反而遭到了殘酷的迫害,最終悉數慘遭淪陷。

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劇性的諷刺嗎?一個人拼盡全力為他人效力,卻最終連自己的子孫都保護不了,這樣的命運,實在令人心痛。

或許,這反映了一個普遍的道理 - 功勛是有限的,無法永遠蔭庇子孫。即使是像常遇春這樣赫赫有名的大將,其功績終究也有盡頭。

朱元璋寧可犧牲掉常遇春的子孫,也要保證自己的江山穩固,這也凸顯了他是一個典型的權臣,更關註統治地位的鞏固,而非親情。這種冷酷無情的做法,造就了常遇春功勛無法被延續的悲劇結局。

結語

常遇春,這個名字曾經在明朝開國史上熠熠生輝。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農家子弟,他憑借自己的武勇和軍事才能,逐步走向成功,成為朱元璋最信任的大將。

即使是功勛卓著的大將,終究也逃不脫生死輪回。常遇春的興衰歷程,無疑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悲劇性故事。

這種功勛與遺孽的悲劇,折射出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權力、道德、命運等諸多復雜而深邃的問題。也許,這就是歷史給我們的啟示 - 即便再出色的功勛者,終究也逃不脫命運的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