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的政委,為何在建國後僅三人參與了授銜?

2024-02-25歷史

二野沒有改番號之前稱為中原野戰軍,共有7個縱隊,這7個縱隊的司令員都是威名遠播的戰將,而縱隊的政委同樣是非常厲害的政工幹部。

那些能征善戰的名將在1955年,不是被授予上將,就是中將軍銜。他們也的確在革命年代立下了赫赫戰功。這些政工幹部,盡並非都是能征善戰的名將,但他們在自己的崗位上貢獻也是很大。

那麽,中野7位縱隊政委,他們在授銜時都是什麽軍銜呢?

第1縱隊政委蘇振華

蘇振華,1930年加入了彭德懷的第三軍團,曾參加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因在作戰中英勇頑強,負傷不下火線,被授予三等紅星勛章。

蘇振華雖然是政工幹部出身,但打仗也很厲害,他被稱為二野最能打仗的政委。抗戰開始後,他並沒有馬上上戰場,而是在抗大學習和任職。到了抗戰後期,他先後和楊勇以及楊得誌合作,對鞏固和擴大平原抗日根據地作出了重大貢獻。

在解放戰爭中,他擔任晉冀魯豫野戰軍第1縱隊政治委員,與楊得誌一同率部參加戰役,這就是著名的「楊蘇縱隊」。在反攻期間,他又和楊勇合作,擔任兵團政委,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蘇振華進入海軍,被任命為海軍副政治委員和政治部主任。此後,他長期在海軍任職,對人民海軍的發展壯大,作出了巨大貢獻。

1955年,蘇振華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2縱隊政委王維綱

王維綱是老革命了,在師範學院求學的時候就開始參加革命,後回到老家擔任小學校長。入黨後,他開始從事黨的秘密工作,也曾發動和領導了磁縣武裝起義。失敗後被俘,還被判了死刑,不過後來他成功越獄,陳賡同誌曾誇贊王維綱是「越獄大王」。

抗戰期間,王維綱被派到抗日鬥爭第一線,主要活躍在華北大地,不過他主要負責政治工作,擔任過晉冀豫區冀豫地委書記、太行軍區第五軍分區政委等職。

解放戰爭期間,他擔任中野2縱政委,2縱司令是大名鼎鼎的陳再道。1949年2月,2縱改為第10軍,王維綱擔任政委,軍長就是杜義德。此後,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戰役,並留在了大西南,參與地方工作。因此,他也沒有參與授銜。

第3縱隊政委彭濤

彭濤是在鄱陽讀書的時候,他就加入了兒童團,走上了革命道路。後來入了黨,還是一二九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

抗日戰爭時期,彭濤擔任中共太行區冀西地委書記、太行區委宣傳部長。盡管他並不在野戰部隊,但在地方,他也是活躍各階層中,動員和組織抗日力量,支持以及配合八路軍主力作戰。

解放戰爭期間,彭濤曾擔任縱隊政委,司令員是非常厲害的陳錫聯。

新中國成立後,彭濤先後任川南軍分區政委和重慶市第二書記等職,後調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化學工業部部長。所以,1955年他沒有參與授銜。

第4縱隊政委謝富治

謝富治是著名的政工幹部,從加入紅軍開始,他主要做的也是部隊的政治工作,曾任紅9軍政治部主任。

抗戰開始後,謝富治仍然負責政治工作,擔任過385旅政委,和陳錫聯搭檔。太嶽縱隊成立後,謝富治仍然出任政委一職。在抗戰勝利後,他又與陳賡搭檔,打造了著名的「陳謝兵團」。後來,謝富治到3兵團任政委,參加了渡江、進軍西南等戰役。1955年,謝富治被授予上將軍銜,同年,他還是昆明軍區司令員兼政委。

第6縱隊政委杜義德

第6縱隊是中原野戰軍的王牌,中野很多惡仗、硬仗、關鍵仗是六縱打的,這裏面,除了司令員王近山之外,少不了杜義德的功勞。

杜義德是紅四方面軍出身,1929年他和家鄉的100多個赤衛軍一起參加了紅軍,被編入紅11軍31師4大隊。杜義德打仗非常勇猛,在政治工作上也展現出非凡的才華,被劉伯承譽為「能文能武」的人物。

在紅軍時期,他擔任過師政委,也是騎兵師師長。抗戰期間,他來到了129師,主要戰鬥在冀南地區,率部參加鞏固發展冀南抗日根據地的鬥爭和敵後抗日遊擊戰爭。

解放戰爭開始後,他依然是劉鄧麾下愛將,並且成為了6縱政委。和司令員王近山成為了一對黃金拍檔,將6縱打造成了中野的尖刀部隊。

他雖然擔任政委,但他的作戰勇猛程度絕不亞於王近山,也因此,1949年2月起杜義德開始任二野第3兵團副司令員兼第10軍軍長,率部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作戰。1955年,杜義德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9縱隊政委黃鎮

1931年,黃鎮參加寧都起義,並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從宣傳科長開始,他一步步成長為優秀的政工幹部。

抗戰時期,黃鎮來到了華北大地,參與建立了晉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黃鎮擔任過中原野戰軍第9縱隊政委,司令員就是赫赫有名的秦基偉。

他是新中國的首批將軍大使之一,在建國後脫下軍裝,調到了外交部,是中國首任駐匈牙利大使、中國首任駐法國大使、中國首任駐美國聯絡處主任。

因為調入外交部門工作,因此他沒有參與授銜。

第11縱隊政委張霖之

張霖之早年投身革命,192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並長期在家鄉南宮從事地下工作。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張霖之前往山東,參與指揮了魯西北地方的根據地建設工作,並參與領導建立了冀魯豫平原抗日根據地,為根據地的發展壯大做出了貢獻。

解放戰爭開始後,他繼續在冀魯豫區工作,配合劉鄧大軍作戰。11縱成立後,王秉璋擔任司令員,張霖之任政委。第5兵團成立時,他又擔任兵團副政委,並參加了解放大西南的作戰。

大西南解放後,他擔任中共重慶市委第一書記。 1952年由重慶調到北京,在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後又相繼調去籌建第三機械工業部和國家電機制造工業部,並先後擔任這兩個部的部長一職。1956年,他又調任煤炭工業部部長。

鑒於他在建國後去了政府工作,因此並沒有授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