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溜須丞相、驅驢宰相、模棱丞相、棉花丞相,都是誰?

2024-07-27歷史

宋朝還有一位溜須丞相叫丁謂。寇準寇老西被貶的那麽慘,很大一部份是丁謂是功勞。

丁謂特別會溜須拍馬。有一次宋真宗和貴妃一起釣魚,釣了好久一條魚也沒釣上了,心煩氣躁的皇帝把釣竿都扔了,陪著來的臣子都不敢說話,這時丁謂就出場了。他說「鶯驚鳳輦穿花去,魚畏龍顏上釣遲」。

一句話就把皇帝貴妃的面子都賺回來了。

如此鉆營,寇準自然看不上。當時寇準是丞相,丁謂是副丞相,兩人經常一起辦公。有一天中午吃飯的時候,寇準的胡子上沾了菜湯。丁謂一看,上級的胡子被菜湯汙染了,自己一定得表現表現。他趕緊起身幫助寇準把胡子弄幹凈了。

但是他沒想到寇準不但不感謝,反而陰陽怪氣地說了一句「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堂堂國之重臣,難道只會在長官面前溜須麽?寇準這話有點損,丁謂面子上下不來台,從此就把寇準恨上了。

宋理宗的丞相賈似道被稱為蟋蟀丞相。

賈似道不僅是鬥蟋蟀的高手,還寫了一本【促織經】,這本書詳細介紹了如何養蟋蟀、鬥蟋蟀、選蟋蟀,還寫了蟋蟀生病了要怎麽治療,是世界範圍內第一本研究蟋蟀的書籍。

說到與動物相關的丞相,咱們就不得不提王及善 。

王及善沒什麽本事,但是他的父親是邢國公,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裏,只要不是傻子都能有個一官半職,王及善躺在祖輩的功勞本上就成了大官。因為沒有真才實學,被人嘲諷為「鳩集鳳池」。「斑鳩占了鳳凰池」,大概和「占著茅坑不拉屎」是一個意思。

雖然沒本事,但是王及善卻官運亨通,還在武則天時期成了丞相。沒有本事,當了丞相也做不出來政績。王及善任職期間唯一的一項政令就是,不許官員牽驢進入官署。

那麽多的國家大事不管,兩只眼睛就盯著驢。因為這件事,王及善被調侃為「驅驢宰相」。

唐朝還有一位丞相叫盧懷慎,他因為躺平而出名。

盧懷慎出身範陽盧氏,名門望族,自己也是科考出身,猜測應該有真才實學。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他與名相姚崇同時拜相後,竟然說自己能力不足,把所有工作都推給了姚崇。

姚崇能青史留名,工作能力一定很強,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也沒問題,但是誰還沒有點事情呢。有一次姚崇家裏發生了大事十幾天沒上班,盧懷慎眼看著檔越堆越多,但是一個政令都不敢下達,最後只能向皇帝唐玄宗請罪。

一國丞相啊,這也太無能了,縣令恐怕都比他有魄力。因為盧懷慎只吃飯不幹活,所以被後人稱為「伴食宰相」。

盧懷慎的前輩蘇味道,也是一位有綽號的丞相。

【舊唐書·蘇味道傳】中說蘇味道的至理名言是「處事不欲決斷明白,若有錯誤,必貽咎譴,但摸棱以持兩端可矣」。處理事情的時候不要想著可以一清二白,如果辦錯了是要遭到處罰的,咱們只要把事情辦得模棱兩可就行了。成語「模棱兩可」就是從這來的。

因為這些事情,蘇味道被稱為「蘇模棱」,後來又被稱為「模棱宰相」。

明朝成化年間的內閣首輔劉吉,被人稱為「棉花丞相」。

劉吉這個人陰險狡詐善於逢迎,很多正直的官員都看不上他,因此他經常被彈劾。但是被彈劾也沒事,因為皇帝昏庸,就喜歡這類人。劉吉天天被人彈劾,自己啥事都沒有,反倒是彈劾他的人都被貶了,劉吉的官卻越做越大。所以劉吉被人稱為「劉棉花」,意思是能像棉花一樣越彈越高。

劉吉還擔任內閣首輔的時候就聽說了這件事,他懷疑這個外號是落榜舉子給他起的。為了打擊報復,他對皇帝說,那些落榜三次以上的考生,想來也沒有什麽能力,就不要讓他們再參加考試了。皇帝也沒多想,一聽就同意了。

古代科考,很多人都考了幾十年,三次落榜還在堅持的人太多了。這條政令一出,斷了很多讀書人的路。因此在劉吉被罷官後,這條規定也就沒有了。

北宋還有兩個丞相也與劉棉花一樣不務正業。他們一個叫李邦彥,一個叫王珪。

李邦彥是個富二代,擅長踢球,在球場上可以說沒有對手。還擅長寫葷段子,每次他的新曲一出來,京城各大妓院的老板都跑過來爭著買版權。這樣的人去當個運動員或者作曲家都不錯,但是他是丞相。一個丞相不幹正事天天琢磨這些東西,被人嘲諷為「浪子宰相」。

王珪從小失怙,寄人籬下,特別謹慎。後來當了丞相,還是特別謹慎,甚至都謹慎過頭了。他當了16年丞相,一點政績都沒有。每次有事情要處理,他就把這些奏章呈給皇上,跪地高呼「取聖旨」。皇上批閱完了,他跪地高呼「領聖旨」。向下級傳達旨意,喊一聲「得聖旨」。

這點事情哪裏能用得上丞相,不是啞巴就能做。因為一點擔當都沒有,他被人稱之為「三旨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