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沐晟:守土42年,賺13代富貴,沐英的次子,守住了沐家的鐵桶江山

2024-07-24歷史

【楔子:】

公元 1403 年(永樂元年)正月,朱棣坐上皇位才剛滿六個月,就下令把自己第五個女兒常寧公主嫁到雲南去。當時常寧公主 16 歲,是朱棣最小的女兒。她這婚事特別突然,從賜婚到出嫁,也就二十來天。

都說皇帝的閨女不愁嫁人,到底是咋回事,能讓朱棣這麽著急把女兒嫁出去呢?

朱棣這麽幹,是因為有個人,這人叫沐晟。沐晟是沐英的兒子,還是雲南沐府的第三任當家人,當時是西平侯。常寧公主的駙馬沐昕,是沐晟的親弟弟。

原來呀,朱棣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對雲南的沐家特別不滿,就一門心思地打壓沐家。然而過了半年,他察覺要治理雲南,還得依靠沐家。於是,就從「打壓」改成「拉攏」,把女兒嫁到雲南沐府,來表示「友好」。

在歷史當中,沐晟這個「諸侯」就連朱棣都拿他沒辦法,而且他還是民族英雄呢。在這篇文章裏,筆者會依據史料,給大夥講講明朝第一代黔國公沐晟,期望借著他的經歷,讓大夥知曉一段特別的明朝歷史。

【一、太祖平雲南,沐氏守國土】

據【明史·卷一百二十六】所記:

晟,名叫景茂,年少時就很沈穩,不愛說笑,喜歡讀書,太祖很喜愛他。

沐晟,字景茂,是沐英的第二個兒子。這沐晟打小就性格沈穩,平常不愛說話,還特別喜歡讀書,朱元璋對他甚是喜愛。

要說沐晟,那就得講講他父親沐英。沐英是朱元璋打江山時收養的娃,從小就跟著朱元璋到處打仗,跟朱元璋、馬皇後還有朱標感情可深了。在朱元璋稱帝前,沐英沒啥特別顯眼的戰功,所以明初封賞功臣的時候,沐英沒進入公侯之列,就只被封了個鎮國將軍。沐英真正幹出大事業的時候,是朱元璋當上皇帝以後,那時候沐英跟著徐達往北打,跟著鄧愈去打吐蕃,還跟著湯和去打明夏,立了不少功。

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讓傅友德當征南將軍,沐英與藍玉做副將,帶著 30 萬大軍去征討雲南。那時候,雲南的掌權者是元朝留下來的臣子梁王,打了兩年多,明軍總算把梁王打敗,將雲南整個地方都收回來了。【明史紀事本末】有記載:

三月甲辰的時候,皇上因為雲南平定了,就讓耿炳文去告訴傅友德、藍玉等人撤軍回朝,而副將軍沐英帶著好幾萬人留下來駐守。

戰後,朱元璋為強化對雲南的管控,專門派耿炳文去雲南傳達旨意,叫傅友德、藍玉回京,唯獨把沐英留在了昆明。

也就是打這個時候起,沐英還有他的子孫們就在雲南安下根來了。那時候,雲南是少數民族混住的地方,各個大土司、酋長各自占著一塊地,沐英在雲南操持了 9 年。

在這段時間裏,沐英一開始平定了曲靖土司的叛亂,接著又讓普定、南廣那一帶的酋長降服了。洪武二十一年,沐英在中緬邊境發兵,把緬軍民宣慰使思倫法給打敗了,在雲南威名大振。

九年的用心經營,沐英不光在雲南紮穩了根基,而且很有威望,各個土司都怕沐家。朱元璋都感慨:

能讓我安心睡大覺,不用擔心南方之事的人,是汝英啊。

洪武二十五年的時候,皇太子朱標去世了,整個朝廷都很震驚悲痛,遠在雲南的沐英聽說這事兒後,悲傷得不行,竟然吐血死了。這在【明史·沐英傳】裏有記載。

聽說皇太子去世了,哭得極其悲傷,到這時因此患病,在鎮守之地去世,享年四十八歲。軍民在街巷裏哭泣,遠方的外族也都流下了眼淚。

沐英年僅 48 歲就去世了,雲南的軍民都紛紛來悼念他。沐英活著的時候,朱元璋封他為西平侯,他死了以後,朱元璋特別破例追封他為黔寧王,就這樣,沐英成了「開國六王」中的一個。

沐英有五個兒子,咱這篇要說的沐晟是沐英的嫡二子,沐英的嫡長子叫沐春。但沐春和沐晟不是一個媽生的。沐春是沐英原配妻子馮氏生的,沐晟是後來娶的妻子耿氏生的。得說一下,沐晟的生母耿氏是耿炳文的親妹妹。也就是說,明朝開國大將耿炳文是沐晟的親舅舅。另外,沐英還有沐昂、沐昶、沐昕這三個庶子。

在古代,原配生的嫡子地位是最高的。這不,沐英去世後,朱元璋就下令把沐英的嫡長子沐春封為西平侯。沐晟呢,是繼室生的嫡子,本來是沒資格繼承爵位的。可沐春在洪武三十一年平定西南蠻亂時死在戰場上了,而且他沒兒子,這樣一來,作為弟弟的沐晟就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爵位。所以,沐晟成了明朝第三位西平侯,也是沐家第三位家主。

在史書裏面,沐英那可是一代英雄豪傑,他的大兒子沐春是軍隊裏的勇猛將領,二兒子沐晟則是沐家能文能武的傑出人才。

要講沐英是開創雲南沐府的那個,那沐晟就是真正讓沐府達到巔峰的那個。因為到了沐晟的時候,明朝廷才真切明白沐家不光是朝廷的藩鎮,還是雲南的「地頭蛇」。

【二、朝廷派藩王,兄弟頻接招】

據史料上講,沐英的長子沐春特別勇猛,可謀略方面不行。他的次子沐晟則是文武都厲害,尤其善於謀劃。沐英不在了以後,沐晟幫著大哥沐春,好幾次保住了沐家在雲南的利益。

實際上,當初朱元璋讓沐英去鎮守雲南,那是由於雲南的少數民族不少,當地的土司簡直就是「土皇帝」,老百姓都只聽土司的,壓根就不聽朝廷的指揮。沐英鎮守雲南之後,總算把這些土司給征服了,變成了一方的諸侯。

這會兒,朱元璋瞅著地圖上雲南那塊又大又富的地兒,想要在這兒設個藩王。說白了,就是沐英替明朝把雲南的各大土司征服以後,明朝準備慢慢把這塊地的「管轄權」收回來。

頭一個被朱元璋派去雲南的藩王叫朱守謙,他是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的兒子,在洪武三年被封作靖江王。朱守謙的藩地起初在桂林,後來由於犯錯,被朱元璋叫回了京城。洪武二十年,朱元璋讓朱守謙去雲南就藩,誰知道,朱守謙到了雲南後「奢縱淫佚,掠殺不辜,貪於財貨,豪奪暴斂」,讓朱元璋失望透頂。朱元璋只好把朱守謙又召了回來。

第二個被朱元璋派去雲南的是他的五兒子朱橚。朱橚這一輩子挺波折的,一開始朱元璋封他為吳王,之後又改成封他為周王,封地在北宋時候的故地開封。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讓朱橚去守護雲南,誰能想到,朱橚跟他侄子朱守謙比,那真是好不到哪兒去。朱元璋氣得大罵朱橚是「從古到今最蠢的人」,然後把朱橚給召回來了。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離世以後,朱元璋打算第三次往雲南派去藩王。這個藩王就是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楩。您得記住這個名字,因為在往後的日子裏,朱楩跟沐家那簡直就是「死對頭」。

朱楩 12 歲就被封為岷王,封地在岷州。岷州是甘肅的,處在青藏高原邊緣,環境很差。他都沒來得及去岷州就藩呢,朱元璋就下旨把他改封到雲南了。跟岷州一比,朱楩覺得雲南那簡直是「寶地」,就高高興興接受命令了。

然而,朱楩壓根沒想到,自己還沒到雲南呢,就被沐家給坑了一把。原來,在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下令改封朱楩的時候,也同時下令在雲南修建岷王府。這時候,沐春聽了沐晟的主意,給朱元璋上了一道奏折,【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三十五】有記載:

如今雲南這地方土地寬廣但百姓稀少,軍餉的運輸讓百姓很是勞累。要是再加上建造工程這類的勞役,不但當下的人力不允許,而且在民情方面,百姓也不願意。岷府暫且蓋個棕亭住著,等十五年後百姓財力寬裕了,再建造也不遲。

沐春表示,雲南這地方地廣人少,人力和財力原本就不多。要是著急修一座王府,肯定會讓百姓負擔更重。不如先讓岷王在棕亭住著,等過了 15 年再修王府。

沐春作為沐家的第二代「當家人」,心裏當然清楚朝廷派朱楩來雲南是咋回事。所以他聽了弟弟的主意,遞上這道奏折,就是想打壓一下朱楩的威風。誰能想到,朱元璋竟然答應了沐春的請求。讓岷王先在棕亭湊合著,15 年後再說修建王府的事。

所以呢,朱楩就算身為藩王,可他帶著妻兒到雲南的時候,連個像樣的王府都沒有。當地那些土司可精著呢,他們見岷王這麽不被重視,就愈發堅決地站到沐府那邊去了。

朱元璋原本下令讓沐府調派三個護衛軍去保護「岷王府」,這時候,沐晟跟哥哥沐春提議接著給朝廷上奏。聽了弟弟的建議,沐春跟朱元璋上奏講:「雲南的將士都習慣打仗了,他們可是守護雲南的關鍵力量,要是都拿去保護王府,那雲南的安穩就沒法保障啦。」

不得不講,沐晟給哥哥出的這主意真棒。朱元璋果真下了旨意,把岷王三護衛軍中的兩個護衛軍給削掉了,歸沐府管。這麽一來,朱楩這個堂堂親王,不光沒了王府,連護衛軍都被沐府搶走了多半。他心裏肯定在暗罵:沐府太欺負人啦!

【三、成祖挖墻腳,沐晟圍鐵桶】

朱楩在雲南苦熬了三年,老是被沐府壓制著。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他總算盼來了希望,那是因為沐家第二任家主沐春在平叛時戰死了。他覺得這下終於能挺直腰桿了。哪知道,沐春的弟弟沐晟承襲了爵位,沐晟比沐春還難對付。在沐晟的打壓下,朱楩簡直沒地方待了。

真是巧了,沐晟出生的時候,朱元璋才剛當上皇帝。等到沐晟承襲爵位那年,朱元璋又剛去世。雖說沐晟的爵位是從父兄那來的,可卻是建文帝朱允炆親自下旨封的,因此,沐晟對建文帝特別忠心。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朱允炆登基才三個月,就馬上頒旨削藩。上文說的周王朱橚最先被削了爵位,變成了庶人。接著,齊王、岷王、代王、湘王也先後被削。雲南那邊岷王朱楩被削,原因就在沐晟。

原來呀,朱允炆削周王朱橚那會,沐晟就明白朝廷要削藩了。他非得趁著這個機會把朱楩從雲南攆走。所以,他到處搜羅朱楩的「罪證」,一股腦兒都給朱允炆上奏了。

我之前說過,朱標死的時候,沐英傷心過度死了。這就能看出沐家跟太子這一支關系不一般。朱標的兒子朱允炆跟沐家也挺親近。而且朱允炆本來就想找削藩的由頭,這會兒接到沐晟的奏折,高興壞了。就這樣,靠著朱允炆和沐晟的配合,朝廷下旨把朱楩貶為庶人,讓他們全家搬到福建漳州去了。

這一輪,朱楩壓根沒法還手,被沐晟給壓制住了,誰讓沐晟背後有皇帝撐腰呢。

朱允炆不停地削藩,搞得明朝那些藩王心裏都很害怕。建文元年,燕王朱棣起兵搞「靖難」。靖難之役的時候,沐晟的舅舅耿炳文是朝廷頭一個率軍去平叛的元帥,沐家那是全力支持朝廷的。可遺憾的是,建文帝不會用人,讓李景隆換下耿炳文,最後是一直打敗仗。建文四年,朱棣打進南京,朱允炆不見了。民間傳說朱允炆可能去了雲南,想讓沐氏保護他。

所以呢,朱棣登上皇位以後,沐家變成了他害怕的物件。不過當時朱棣剛把皇位坐穩,沐家的勢力又很強,朱棣只能慢慢想辦法對付。就這樣,建文四年七月,朱棣剛登基還不到半個月,他就下了個決定,讓岷王朱楩「恢復藩王身份」。

朱楩以前輸給過沐晟,現在呢,朱棣又讓朱楩回雲南了,誰都看得出來朱棣這麽做的用意,就是讓朱楩去壓制沐晟。

朱棣為了給朱楩撐場子,不光讓朱楩的小舅子袁宇當雲南都指揮使,而且在朱楩出發前,還反復跟朱楩囑咐:

啥事兒都能商量著來辦。藩屏那可是極為重要的……而且不會辜負兄長的期望。(出自【明太宗實錄·卷十】)

朱棣說得特別誠懇,盼著弟弟朱楩別辜負自己的托付。就好像在講:「老弟啊,你要是能把沐家扳倒,哥肯定還會賞你的!」

朱楩接到聖旨的時候,那叫一個高興得不行,他覺得有皇帝給他做主,肯定能來一出「王子復仇記」,哪曉得,在沐晟跟前他依舊沒討到好。

朱楩跟沐晟鬥了有半年的時間,沐家在雲南經營的年頭可不短了,和當地土司關系復雜得很,岷王幹啥事都被牽制著,【明史·沐晟傳】是這樣講的:

成祖登基即位。讓岷王回到藩地,岷王越發驕橫放縱。晟對他稍加約束。岷王生氣了,就誣陷晟。

這話的意思是,岷王朱楩去了雲南之後,特別張狂,沐晟不買朱楩的賬,還跟朱楩對著幹。朱楩鬥不過,就只能大罵沐晟「僭越」。

半年以後,朱棣總算明白了「強龍不壓地頭蛇」是啥意思,雲南讓沐晟打理得嚴嚴實實,要想把西南穩住,還得依靠沐家。而且當時交趾(古越南)越發不老實,接下來正是需要沐家出力的時候。所以,朱棣想要跟沐家「講和」,下旨把自己最小的女兒許配給沐晟的弟弟沐昕,沐家和朝廷的關系這才有所緩和。可惜了朱楩,他沒啥用處了,被朱棣削掉了三衛,變成了一個光桿藩王,在雲南縮著,後來還被召回了京城。

【四、繼父兄之誌,護大明山河】

沐晟承襲西平侯的爵位以後,並非老是陷在政治爭鬥裏頭,對明朝而言,他是個守護國家捍衛疆土的好漢。

洪武三十一年,沐晟剛承襲了爵位,這時候雲南麓川蠻部首領刀幹孟瞅準機會就起兵叛亂了。沐晟一邊出兵防守,一邊趕緊派人跟朝廷報告。建文帝想到沐晟剛繼承爵位,沒啥經驗,就派何福去雲南當征虜將軍,讓沐晟做副將。何福和沐晟帶軍打贏了頭一仗,之後由於靖難之役開始了,何福被調回了京城,沐晟自己領兵。

何福走了以後,沐晟領著兵不停清剿叛軍,使得滇緬邊境的那些部落都清楚這位新上任的沐家家主可不是好對付的。【明史】說:

晟把這地方平定了。在這兒設定了三府二州五個長官司,還在怒江西邊設定了屯衛千戶所來守衛,麓川就此安定下來。

沐晟接著把麓川那塊地方分成了三府二州,還在怒江西邊弄了一個千戶所,這樣麓川才穩定下來。

懂地理的人都清楚,現在所說「怒江西側」的三府二州那片地方,屬於東南亞的另一個國家。因此,沐晟在「開拓疆土」這方面,功勞很大。

永樂元年,八百大甸(古代泰國北部的一個王國)挑起事端侵犯明朝邊境。沐晟迅速把叛亂給平定了。就在這個時候,朱棣明白沐晟在穩固西南這方面很重要,於是決定跟沐家聯姻。

永樂四年,交趾黎氏(古越南)挑釁,朱棣決定讓靖難名將朱能領兵去征討,號稱八十萬(實際也就十萬左右)。想到朱能的大軍糧草得雲南提供,朱棣就封沐晟做征夷左副將軍,當時征夷右副將軍是名將張輔。結果主帥朱能還沒到戰場就病死了,右副將張輔成了主帥,沐晟就成了唯一的副將軍。

依著張輔的安排,張輔跟沐晟分兩路朝著交趾進發,張輔求穩,行進速度慢,可沐晟卻勇猛無敵、無人能擋。那時候交趾的眾將領不怕明軍,就怕沐晟率領的雲南將士。要不是張輔是朱棣的親信(張玉的兒子),平定交趾的頭功肯定是沐晟的。

在這場戰爭結束後,朱棣把張輔封為英國公,而沐晟從西平侯晉升成了黔國公。

所以呢,黔國公沐家雖說子孫是沐英的後代,可第一代黔國公卻是沐晟,不是沐英。換個說法,沐晟的「西平侯」爵位是從父兄那承襲的,不過「黔國公」爵位是他靠著父兄打下的基礎自己掙來的。

在永樂那陣子,交趾的黎氏好幾次來進犯,每次都被沐晟給擊退了。得跟您說一聲,沐晟可不是「回回都贏的將軍」,他也吃過敗仗,不過都沒造成啥大損失。

毫不誇張地講,沐晟就是西南的頂梁柱。正是由於他保障了西南的安穩,朱棣才能有空五次去征討蒙古,成就一番偉大事業。不過,沐晟長期在雲南,他的功勞跟征討蒙古、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這些事兒比起來,更容易被人們給忽視掉。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在第五次北征的時候去世了,太子朱高熾登上了皇位。朱高熾在永樂年間長期監管國事,他當然清楚沐晟的功勞。所以,明仁宗朱高熾剛一即位,就把沐晟加封為太傅。

到了明宣宗那個時候,交趾國王黎利又起兵攻打明朝,朱瞻基派安遠侯柳升和黔國公沐晟分兩路去平定叛亂,可柳升戰敗了,沐晟不敢自己一個人往深了打,就退兵了。接著,明宣宗「戰略收縮」,明朝朝廷不再派兵去交趾打仗。

在明英宗正統那時候,沐晟已經很老啦。沐晟參加了第一次「麓川之役」,還大獲全勝。正統四年,沐晟去世了,雲南的軍民都為他哀悼。明英宗朱祁鎮把沐晟追封為定遠王,給他的謚號是「忠敬」。

依筆者博史君的看法,沐晟從洪武三十一年(1398 年)繼承爵位,一直到正統四年去世(1439 年),他引領沐家長達 42 年。這 42 年裏,他使勁保住沐家的「鐵桶江山」,同時也靠著穩定的沐家來守護大明疆土。他當西平侯和黔國公的時候,讓雲南保持穩定,跟緬、泰、越三國對抗,為中華民族的統一立下了大功。

筆者這篇文章雖說寫的是沐晟,實際也是在講述雲南沐府的一段過往風雲。沐晟過世後,他兒子沐斌承襲了爵位。在明朝時期,像沐晟這樣,黔國公爵位一共傳承了 10 世 13 任。要是把沐英和沐春也算上,沐家總共 11 代人、15 任家主為明朝守護雲南長達 278 年(涵蓋南明)。南明那會兒,末代黔國公沐天波一直忠於永歷帝朱由榔,當朱由榔被緬軍圍住時,沐天波拿刀救主,最後壯烈犧牲。沐天波為明朝忠心到了最後,也算是成全了祖上的忠義。

【三國誌】裏講:忠誠的人不會因為盛衰而改變氣節,重義的人不會由於存亡而變心。

別管沐家帶著的「封建標簽」,雲南沐氏的 15 任家主沐晟他們為明朝守護雲南足有 278 年,這難道不就是咱們華夏兒女保家衛國的一種寫照嗎?怒江滾滾流淌,歷史的海洋廣闊無邊,雖說雲南沐府如今已人走樓空,可那種精神永遠不會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