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帝陵迷蹤:南大校園內竟藏有一座東晉大墓,墓主身份尊貴到底是誰

2024-01-02歷史

南京大學校園內,南大地標建築北大樓下竟發現了一座東晉大墓,墓主至今成謎,但專家經研究做出推斷,該墓很可能是東晉的帝王陵墓。

南京大學北園的北大樓和西大樓

東晉墓的發現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

那是一個內外動蕩的特殊時期,為響應國家"深挖洞,廣積糧"的號召,南京市全力開展地下防空設施的建設。當地下防空主幹線穿過南大北園的北大樓與西大樓前時,施工人員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北宋墓,墓主是王安石任江寧府尹時的部下王仁。同時,還發現重達5噸、疑為明代鐘樓石礎的巨石。

更加令人驚奇的是,在清理完石礎之後,疊壓其下的竟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東晉磚室墓。

南大東晉大墓的位置

墓內分為主室和側室,形制結構完整,共清理出土陶、瓷、金、銀、銅、鐵、玻璃、瑪瑙、水晶等各類珍貴文物百余件。

南大北園東晉墓平剖面圖

除主室外,側室隨葬多人,墓葬的建築形制、規格尺寸、穹窿頂方形主室附帶券頂側室、甬道設有兩道木門、大型榻案幾及祭器組合以及大量珍貴的隨葬器物,這些無不彰顯墓主人的身份尊貴、生榮死哀。

青瓷獅形器

南大東晉墓出土文物

墓穴內還出土陶榻2件、大型陶案2件、小型陶案2件、三足憑幾3件,是專為主、側室三位墓主人隨葬制作的仿漆木器家具,置於棺前、甬道內以作祭台之用。

一般而言,東晉時期,棺木為中心是為埋葬空間,象征著墓主人的私人場域;憑幾為中心是為禮儀空間,象征著墓主人的靈座。

憑幾的擺放位置多位於墓室中部偏前,與榻、案及其他器用等共同構成墓內祭奠活動中的物質載體。

就數量、尺寸及組合完整程度而言,南大北園東晉墓是南京地區出土同類祭祀明器組合中墓葬等級最高的墓例。

南大東晉墓中出土的陶俑

如此高規格的陵墓,其墓主到底是誰?

南大東晉墓自發掘問世以來,圍繞其墓主身份的討論長期以來莫衷一是。究其原因,在於墓內並無確切文字材料(如印章、玉冊、磚誌等文物)出土。

但是,研究者一般認為此墓當為東晉初期元(司馬睿)、明(紹)、成(衍)、哀(丕)四座帝陵之一,其依據有二:

其一,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等,其規格之高;

其二,結合文獻記載,從地勢地望等角度出發,南大東晉墓屬於【建康實錄】所指「雞籠山之陽」的東晉西陵陵區。

晉代喪禮所形成晉制的特點之一就是「以山為體」,所以,東晉帝陵分為晉東陵、西陵和北陵三個區域,分別位於鐘山西翼的富貴山、鼓樓一帶的雞籠山和屬於幕府山余脈的郭家山。

東晉的晉東陵、晉西陵和晉北陵分布圖

雞籠山又稱雞鳴山,正是如今雞鳴寺和北極閣之所在,南大校區東晉大墓位於雞籠山與鼓樓崗一線之南,應屬於晉西陵的區域內。

【元和郡縣圖誌】關於東晉帝陵位置的記載

唐李吉普的【元和郡縣圖誌】中對於東晉帝陵的位置,有「晉元帝睿建平陵、明帝紹武平陵、成帝衍興平陵並在縣北六裏雞籠山……哀帝丕安平陵在縣北六裏雞籠山南」的記載。

依據血緣關系的親疏尊卑,東晉帝陵實行分區埋葬的制度,其中,葬於雞籠山和鼓樓崗一帶的西陵的身份最為尊貴,具有「中興正統」的嫡子身份的元、明、成、哀四帝均葬於此。而葬於富貴山之東陵的康、簡文、孝武、安、恭五帝均以旁支身份承繼大統,地位亞於西陵陵區,幕府山之陽郭家山所在的北陵最為特殊,獨葬穆帝一人,且平地起墳,推測與其在位時期的禮制改革有關。

根據以上各種資訊,研究者得出南大東晉墓為「元、明、成、哀四座帝陵之一,而尤以元帝和成帝的可能性最大」的推斷。

不過,該墓到底歸屬於誰,或是「元帝、皇後虞氏與後妃茍氏合葬墓」,抑或是「成帝、皇後杜氏及周太妃的合葬墓」,至今依然是一個待解之謎。

或許,這些疑問會隨著日後考古工作的展開而得以廓清,但更可能的是,這些疑問將會永遠塵封於地下,謎底永遠無法解開。

東晉大墓之上有宋王仁墓,有明代鐘樓石礎,上世紀初又建成了中西合璧、如今已成為南大文化地標的北大樓,它們層層疊疊,滄海桑田,將歷史以直觀的方式、將時間轉換成空間,赫然呈現在世人面前。

(本文主要內容取材於南京大學博物館舉辦的「帝陵迷蹤——南京大學北園東晉墓特展」)

我是@雲淡風輕輕談風雲,在這裏談天說地,沒有主題;拉東扯西,漫無邊際,然皆有感而發,力求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