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史記】:禮、樂、律三書

2024-01-03歷史

禮樂究竟是什麽?

禮是禮儀,就是各種禮節規範,按照人情制作禮,按照人性制作儀。禮代表一種等級秩序,最初是用來規範貴族行為的,平民不受禮的約束,也沒有資格享受禮樂,即「 禮不下庶人 」。到了春秋時期,諸侯們僭越,開始惦記周王的寶座,享受周王的待遇了,這種現象稱之為「 禮崩樂壞 」。

周公為什麽要制禮做樂,孔子主張恢復周禮?究竟好在哪裏?

禮樂制度起源於西周,為了吸取商朝統治者奢侈享樂導致國家滅亡的教訓,周公制禮做樂,禮樂制度由禮和樂兩部份組成。

到了春秋時期,禮樂出現「禮崩樂壞」現象,孔子極力主張恢復西周禮樂制度,他要求人們用禮節規範自己的行為,要做到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認為只有恢復禮樂制度,人人相互關心,彼此尊重,才能解決社會問題。

到了秦漢時期,無論是提倡法家思想的秦始皇,還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的漢武帝,都主張以禮來規範民眾,這個時候的禮與以往的禮不同,貴族沒落後,禮下沈代表的是一種平民文化?成為全面受到約束的制度,以至於我們現代人還在守著這種禮的規範。幾千年的禮樂文明,早已內化成為我們自覺遵守的行為規範。

司馬遷為什麽如此重視禮樂?

我們都知道【史記】有八篇【書】,而【禮節】排第一,【樂書】排第二。司馬遷這樣的行為排布,足以見到他對禮樂的重視程度。一個人的生長離不開他的生長環境,司馬遷生活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漢武帝時期,他的教育環境決定了他對待禮儀的看法與態度,在【太史公自序】中,司馬遷自比為周公、孔子,理所當然成了禮樂的宣傳者。

古代的禮和現代的禮有什麽不同?

我們都說中國是禮儀之邦,文明古國,可是古代的禮儀和我們現代的有所不同 ,古代的禮是一種管理,教化人的方式,是一種規化,從內在教人去判斷什麽行為是正確的,養成基本的價值判斷。 按照人的身份分三六九等,規定不同等級的人應該履行什麽禮儀和義務。說白了,就是用來區分等級的。

儒家文化中,或者說,中國古代文化中,其實講的都是不平等,並衍生出君子,小人這些概念。那麽樂又使得大家親近起來,讓社會更加和諧。

我們可能會覺得千年後的禮樂早已過時,被時代所拋棄,但是 無論是和諧社會的號召,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他人的關心,親切的問候,禮貌的握手,都是禮樂在新時代換發新的生機。

、】

人劃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