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難怪武松的結局那麽慘,你看他錯殺了哪4個好人,錯放了哪3個惡人

2024-05-10歷史

【水滸傳】雖是四大名著之一,卻也並非人人都有興趣去品讀一番,畢竟書中有太多顛覆常規價值觀認知的故事,那些所謂的「好漢」也壓根與「好人」不沾邊,他們不過是一幫身處亂世中為了謀生而不擇手段的狠人,但關於「武松」這個角色,你一定不會陌生。

「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淩雲之誌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雲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施耐庵在故事初期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塑造武松這個角色,賦予了他諸多高光時刻,光看這外形描述,就像極了「主角」一般,可為何連武松這般英雄人物最終的結局也格外淒慘?

一、武松的淒涼結局

但凡讀過【水滸傳】故事初期那「武十回」的人都難免崇拜武松這猛漢。

不談其他的戰績,就說這「景陽岡打虎」的事跡就足以讓他的形象比書中百分之九十的好漢要高大得多。

(武松、魯智深劇照)

要知道梁山之上還有八位以「虎」為外號的好漢,甚至包括「母大蟲」顧大嫂、「病大蟲」薛永這些好漢外號中的「大蟲」也是虎,他們之所以用虎來吹噓自己,自然是因為猛虎在世人心中是人類無法戰勝的敵人,而武松卻用暴風驟雨般的拳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書中只道:「虎來撲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巖傾。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爬處成泥坑。拳頭腳尖如雨點,淋漓兩手鮮血染。穢汙腥風滿松林,散亂毛須墜山奄。近看千均勢未休,遠觀八面威風斂。」

他的出招講究一個快、準、狠,哪怕是同樣有著「魯十回」戲份的魯智深表現也不如他,比如後來魯智深被「沒羽箭」張清以飛石打的頭破血流,武松卻能輕松躲閃那人的石子。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武松都好似書中的主角一般,可作者為何最終要讓他在征方臘的途中被個小角色包道乙斬斷一臂,甚至還在六和寺中莫名其妙的死去?

對於一位英雄人物而言,這樣的結局未免過於淒涼了,然而你細品原著就會發現,武松這輩子其實也做了不少錯事。

二、錯殺的四個好人

無論是「景陽岡打虎」還是「怒殺西門慶」,這些橋段都讓人大呼過癮,拍手稱快,但在血濺鴛鴦樓時,武松也錯殺了三個好人。

那三人便是玉蘭與那兩個女使。

武松要殺張都監,殺蔣門神,那都沒什麽,殺了那些惡霸,也是為民除害,但玉蘭不過是張都監許配給武松的可憐女子,她可沒有什麽掌控自身命運的權利,就好比當初嫁給武大郎的潘金蓮一樣,她也是身不由己。

(武松、蔣門神劇照)

何況玉蘭在書中可沒展現出半點要加害武松的意思,她也只是被人操控命運的可憐女子罷了。

至於那兩個女使,就更冤了,她們不過是兩個底層打工人,可你看武松是如何對待她們的?

原著道:「那兩個女使正口裏喃喃訥訥地怨悵。武松卻倚了樸刀,掣出腰裏那口帶血刀來,把門一推,呀地推開門,搶入來。先把一個女使髽角兒揪住,一刀殺了。那一個卻待要走,兩只腳一似釘住了的,再要叫時,口裏又似啞了的,端的是驚得呆了。休道是兩個丫嬛,便是說話的見了,也驚得口裏半舌不展。武松手起一刀,也殺了。」

(武松、玉蘭劇照)

顯然武松此時是殺紅眼了,壓根沒管對方是誰。

除了這三位女子之外,蜈蚣嶺那小道童也同樣是不該殺之人。

當時的情況是武松要殺那「飛天蜈蚣」王道人,那道童只是抱怨了幾句武松聲音太吵,武松便以祭刀為由,將他給砍了。

書中只道:「只見呀地側首門開,走出一個道童來,喝道:‘你是甚人?如何敢半夜三更,大驚小怪,敲門打戶做甚麽?’武行者睜圓怪眼,大喝一聲:‘先把這鳥道童祭刀!’說猶未了,手起處,錚地一聲響,道童的頭落在一邊,倒在地下。」

後來才知道那道童也不過是被王道人擄來的可憐娃。

殺錯了人是行惡,而放了不該放的人,也同樣是行惡。

三、不該饒恕的三個惡人

你印象中的武松是怎樣的人?

「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原著中的他顯然不是如此,他的江湖中不只有打打殺殺,也有人情世故,他就曾放了三個惡人。

(武松、孫二娘劇照)

當他行至十字坡的黑店時,遇上了張青夫婦,那孫二娘就一度有心加害武松,幸虧武松機警,才反將她擒下,哪怕張青跳出來,也絕不是武松的對手。

而此時張青可不敢與武松動手,他只是在一旁求情,至於他求情的內容,無論怎麽看,也沒多少說服力。

(張青劇照)

那更像是他在坦白自己的罪行:「小人姓張名青,原是此間光明寺種菜園子。為因一時間爭些小事,性起把這光明寺僧行殺了,放把火燒做白地。後來也沒對頭,官司也不來問,小人只此大樹坡下剪徑……只等客商過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藥與他吃了,便死。將大塊好肉,切做黃牛肉賣,零碎小肉,做餡子包饅頭。」

如果武松是個心存正義的人,他聽了這番話難免勃然大怒,甚至直接殺了張青夫婦才是,可他反倒與二人結拜,豈不荒謬?

除了張青夫婦之外,武松最不該放過的正是那梁山的老大哥宋江,他們雖是兄弟,但二人之間也早已有了分歧。

(宋江劇照)

大聚義時,武松就一度不滿宋江接受招安的決定,宋江只顧自己的忠義之名,將兄弟們的前途、性命都不顧,武松當時就該殺了他,眾兄弟們也就不至於落得後來的淒慘結局了。

所以你若讀懂了【水滸傳】,就不難發現一個事實,武松不是主角,也不是英雄,他只是個身處亂世之中的狠人,也曾做過錯事,最終會落得如此淒涼的結局,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