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劉備入川時,為何不帶諸葛亮和關張趙,而是帶魏延、黃忠、龐統?

2023-12-16歷史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璋聽說曹操將派兵到漢中征討張魯,頓時心中恐懼,便聽信手下張松、法正之言,迎接劉備進入益州,想借劉備之力,抵抗曹操。

對於劉備來說,進入益州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而且這也符合諸葛亮【隆中對】裏面的戰略構想,即先奪荊州,再圖益州,倘若天下有變,就可以「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但對於劉璋來說,迎接劉備入川,真可謂是「引狼入室」,不僅沒有得到半點便宜,還白白丟了這天府之國!

不過在這過程中,我們也不禁疑問:劉備入川時,為何不帶諸葛亮和關張趙,而是帶魏延、黃忠和龐統呢?

在筆者看來,大致有以下3個原因!

第一、有意圖謀益州之地

劉備此人,打仗不錯,演戲更好!在受邀入川抗曹時,劉備不帶跟隨自己多年的諸葛亮,也不帶關羽、張飛、趙雲,就是為了隱藏他圖謀益州的目的。

當然了,不管劉備怎樣隱藏,他的目還是很明顯。蜀中的那些仁人誌士們,無不清楚劉備此行的目的。

比如劉璋的主簿巴西人黃權就曾勸阻劉璋說:「劉備有驍勇的名聲,現在要是以部下的身份對待他,就沒法滿足他的心願。要是以賓客的身份對待他,一國不容二主,造不是使自己安全的辦法。」

簡單來說,就是:不讓劉備入川!

此外,從事廣漢人王累,還將自己倒吊在益州城門上勸阻劉璋,但劉璋全部都沒有采納,毅然決然去迎接劉備入川。

那你能說:這是因為劉璋昏庸,看不出劉備的真實目的嗎?

歷史上對劉璋的評價,是一個懦弱而多疑的人,但身為一方君主的他,不可能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

劉璋雖暗弱,但並不代表他就是一個傻子!在這一過程中,既有劉備高超的演技,也有劉璋的「賭」!

劉璋向來聽聞劉備仁義,加上劉備又是自己的宗親兄弟,更何況劉備此行只帶了魏延、黃忠、龐統,並沒有帶跟隨他多年的諸葛亮和關張趙,這足以說明劉備此行是有誠意的,並非是為了圖謀他的益州,所以便放松了警惕。

話雖如此,你能說劉璋就真的非常信任劉備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事實上,他一直都處於防備和警惕狀態。

但劉備的諸多做法,也始終讓他找不到任何理由!

第二、讓信任的人駐守荊州

我們知道,荊州之地是劉備入川前的大本營、根據地,所以必須要由最信任的人來駐守。

劉備從創業之初到打下荊州,期間一直處於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狀態之中,四處征戰漂泊,連塊像樣的地盤都沒有。

現在好不容易拿下了荊州,必須得交由自己最信任的人來管理,而諸葛亮和關張趙,就是最好的選擇。

關羽、張飛、趙雲,都是能以一敵百的猛將,同時也是幫助劉備奪取荊州的主要班底。

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裏,是劉備手下最重要的謀士,也是劉備奪取荊州的關鍵性人物。

當然,這倒不是說劉備不信任魏延、黃忠和龐統,只是作為劉備集團「新人」的他們,都還未嶄露頭角,尚不足以服眾,所以劉備還是不敢輕易冒這個險。

第三、讓新人有建功立業的機會

我們說了,劉備帶到益州來的魏延、黃忠、龐統等,這些人雖然都已經久負盛名,但作為劉備集團的「新人」,他們並沒有建立功勛,這對他們日後在集團中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所以,劉備之所以帶他們來益州,而不帶諸葛亮和關張趙,就是為了給他們建功立業的機會,以達到扶持新人,鞏固統治的目的。

而這,就是作為集團「老板」劉備的管理智慧!

然而,為了奪取益州,劉備也損失了一個重要人物——龐統,也就是那個與「臥龍」諸葛孔明齊名的「鳳雛」龐士元。

當然了,盡管龐統不幸戰死,但龐統、黃忠和魏延還是在劉備與劉璋翻臉作戰的時候立下了不少功勞,尤其是後來的「漢中之戰」。

建安十七年,劉備進駐葭萌。張松的哥哥廣漢太守張肅害怕災難臨頭,便將張松的圖謀告訴了劉璋。

劉璋將張松處死後,便下令將所有關隘的守衛部隊封鎖道路。致使劉備大怒,隨即掉轉兵力去攻打劉璋。

建安十九年,劉備率領大軍包圍成都,並派簡雍去勸降劉璋。

事實上,當時成都城內還有三萬精兵,且糧草物資還能再支撐一年的時間,最重要的是,蜀中的官吏百姓都想繼續抵抗。

但劉璋卻動了「仁慈」之心,他說:「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沒有給百姓施加恩德,卻打了三年,許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為我的緣故。我怎麽能夠安心!」於是便開啟城門,出城投降。

自此,益州之地全歸劉備所有!

綜上所述,便是我們對劉備入川時為何不帶諸葛亮和關張趙,而是帶魏延、黃忠、龐統的解釋了。

從這三個目的中,我們不難看出,劉備不僅是一個很好的演員,而且還是一個數一數二的用人高手!

當然了,作為三國之一蜀漢的創立者劉備,其人物形象是非常復雜的,有人說他是「大奸似忠、大偽似真」的偽君子,也有人說他是「心系百姓,感念天下」的正人君子。

那麽,劉備屬於哪一種呢?在筆者看來,都合理,且都不合理,因為每個人的理解和看問題的角度是不一樣的,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