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劉鄧挺進大別山,部隊損失7萬人,卻換來中原決戰的巨大勝利

2024-06-08歷史

千裏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中最富有戰略創造性的戰例,沒有之一。自1947年劉鄧大軍千裏行軍以來,關於這場偉大戰役的深刻含義,歷經73年,仍然具有學習借鑒之意義。

一、內線危機:急需攻出外線

自1946年7月蔣介石撕毀和平協定,發動全面進攻以來,我軍在全國各大戰略區堅決予以反擊,到1947年6月將近一年時間,殲滅蔣軍機動兵力112萬余,粉碎了蔣介石狂妄的全面進攻,迫使其轉入重點進攻。

但現實局面仍然很嚴峻。

中原解放區幾乎全部淪陷不說,陜北、山東兩大解放區都遇到了嚴重危機,根據地損失了80%。華東方面,江蘇、安徽兩省的解放區幾乎全部遺失,粟裕雖然指揮部隊打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幹凈利落的大仗,但國軍重點進攻的兵力仍然居於優勢,魯中、沂蒙一帶解放區不斷被敵人襲擾、攻占,華東解放軍戰略回旋的空間也越來越小。華野還在臨朐南麻打了兩場消耗仗,局面越來越不利。

陜北方面,1947年3月,胡宗南糾合西北二馬,集結30多萬人發動重點進攻,我軍主動結束革命聖地延安,陜甘寧邊區大部淪入敵手。陜北糧食產量劇減,根據地支撐作戰的能力越來越弱。

當時中央機關轉戰於陜北山區,糧食一度都接濟不上。擔負作戰任務的西北野戰軍,主力部隊有時都吃不上飯,只能以餵馬的黑豆充饑。西野主力只有2萬多人,卻要對抗15倍之多的敵軍,處境之艱難可想而知。

打仗、消耗都不怕,怕的是無根據地作戰。我軍難以在短期內打破敵之攻勢,如果任由蔣軍肆虐於解放區根據地,我軍將一點點喪失元氣,戰勝敵人的周期將大大延長。

基於這些考慮,中央作出了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決策。這個決策的實質在於,將我軍主力打到外線,即轉入蔣管區作戰,使我解放區緩解壓力,恢復造血能力。

二、劉鄧大軍付出沈重代價

挺進大別山的主力軍隊,是晉冀魯豫野戰軍,該野戰軍由劉伯承任司令員,鄧小平任政委,故而稱呼該軍多以「劉鄧大軍」代替。

劉鄧大軍在晉冀魯豫一帶,總兵力達42萬人。其中主力野戰軍約28萬人,軍區地方武裝14萬人。當時的實力,在東北、華東、西北、晉察冀、晉冀魯豫五大戰略區的部隊中,排名第一。

劉鄧首長在長期與日寇作戰和解放戰爭中,以高超的指揮藝術聞名於世,劉伯承被國民黨軍譽為「共軍頭號悍將」。

當時劉鄧大軍在晉冀魯豫解放區已經建立起十分穩固的根據地,擁有強大的力量。

而挺進大別山的作戰行動,要遠離後方進行無依托作戰,中央考慮再三,為了最大限度發揮牽制敵人兵力的戰略效果,終於忍痛讓劉鄧大軍前出大別山,進行代價高昂的遠征作戰。

1947年8月,劉鄧首長以高度的政治覺悟和服從意識,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12.4萬人,在魯西南一帶渡黃河南下。

魯西南戰役中,蔣軍隱約察覺到劉鄧南下的意圖,集中主力在菏澤一帶拼死堵截,劉鄧大軍苦戰28天,付出傷亡1.3萬人的代價,成功渡過黃河,順利進入河南,從此開啟千裏南下的征途。

蔣軍集結了23個旅約20萬人兵力一路尾追,劉鄧大軍一邊應付敵人,一邊急行軍穿越黃泛區、沙河、汝河、淮河等重重自然阻礙。為了加快行軍速度,劉鄧大軍不得不含淚將重炮、大炮丟在沿途,一路輕裝前進。

後來中野攻堅能力不足,與挺進大別山途中重武器遺失過多有著直接關系。

但困難不止於這個。

部隊進入大別山區後,更大的困難接踵而至。大別山區沒有穩固的根據地,糧食補給、彈藥補給、被裝保障、傷員安置都成了大問題,以往我軍熟悉的靠殲滅敵人來補充自己的模式也不再奏效,原因是兵力居於劣勢,又找不到集中殲滅大股敵人的戰機。越是打不了殲滅戰,越得不到繳獲補充,部隊戰鬥力越弱,如此,形成了惡性迴圈。

國軍方面,除了從河南一路尾追而來的蔣軍,駐守武漢的白崇禧,也屢屢調集兵力向大別山區進攻,企圖全殲劉伯承於山中。

種種艱難情形,造成了劉鄧大軍的嚴重減員。

劉鄧起初帶到大別山的部隊12.4萬人,後續新成立的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又陸續派去約2萬人,挺進大別山總兵力達到14萬多人。但僅僅經過半年多的鬥爭,劉鄧大軍減員至不足7萬人。

減員的主要原因,一是戰鬥傷亡;二是傷病員被反動民團殺害、掉隊;三是逃亡,特別是在晉冀魯豫新征集的兵員,以及從俘虜中補充的「解放戰士」,還沒有接受系統的思想教育工作,遇到困難便開小差逃跑。

在東野、華野甚至處境困難的西野,都在戰爭中不斷充實和壯大的同時,劉鄧大軍卻從頭號主力的位置,不斷降低、削弱,這是多麽巨大的反差。但劉鄧大軍仍然堅決遵守中央命令,顧全大局堅持留在大別山一帶鬥爭,以自身巨大的犧牲,為解放戰爭大局貢獻力量。

三、國軍深度恐慌

中央也不會只讓劉鄧大軍苦撐危局。

在劉鄧南進的同時,中央又令華野將主力分為東、西兵團,陳毅、粟裕親率西兵團18萬人,進入魯西南、豫東、豫中一帶作戰。先後取得沙土集戰役、豫東戰役等重大勝利。同時,華野主力緊緊咬住蔣軍南下追擊劉鄧大軍的部隊,為劉鄧一定程度上減輕壓力。

陳賡率晉冀魯豫8萬余人,從晉南強渡黃河,攻入中原,在豫西一帶機動作戰。後來陳謝兵團與華野西兵團在河南相互協調作戰,使我中野、華野兩大主力聯系愈加緊密。

三路大軍近40萬人,在中原腹地呈「品」字形發動戰略進攻,有力形成了外線作戰的態勢,逼迫蔣軍不得不將兵力收縮。

國民黨方面對劉鄧挺進大別山驚恐萬分。

要知道,國軍剛剛相繼進行了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連延安都被胡宗南奪走,剛剛還感覺良好,認為消滅共軍指日可待,誰成想,劉鄧主力居然一夜間打進大別山,逼近國統區腹心地帶,這叫什麽事兒!

大別山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其地北接中原腹地,南連江漢平原,西可威脅襄陽、武漢,東可出皖南入長江,直逼南京。

而襄漢地帶,更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南北樞紐之地。三國時,曹操率兵南征,襄陽是其南進基地。羊祜坐鎮荊州襄陽郡,經略東南,最終為西晉滅吳作出重要貢獻。南北朝時,北魏數次發動對南朝的進攻,均以襄陽、荊州為主攻目標。隋滅南陳一統天下時,秦王楊俊率數十萬大軍卡住襄陽、荊州,割斷了長江首尾聯系,逼的陳朝軍隊各自為戰最終被各個擊破。其後蒙元攻宋,在襄陽鏖戰數年,南宋之亡,以襄陽失守為其關鍵。

所以,國民黨方面一聽說大別山被劉鄧占據,內部一片恐慌,武漢吃緊、長江吃緊的訊息傳遍長江上下。蔣介石雖然明面上沒怎麽表過態,但也授意南京警備司令部,每晚9時後將南京江南戒嚴。

武漢方面更是一夕數驚,武漢行營主任程潛緊急召募兵員,組建「義勇警察總隊」,聲稱要保衛大武漢。

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在給美國國務院的備忘錄中稱,劉伯承的大規模長襲安徽、鄂東和豫南,是一件令人大感憂慮之事,軍事情況已呈惡化,中國首都和各地沮喪失望現象日益加重,照這個速度演變下去,很難設想局勢還能維持多久。

四、中原不戰而定

從直接損失來看,我劉鄧大軍固然賬面數位下降很多,但是付出的代價不是白白付出的。

劉鄧、陳謝、陳粟三路大軍進入中原,局面以令人想象不到的速度發生逆轉。

1946年,受國民黨圍攻,我中原解放區喪失殆盡。但1947年下半年以來,三路大軍進入中原,一邊與敵主力作戰,一邊攻城掠地,重新在河南恢復解放區和根據地。

蔣軍在華中、華南的兵力——主要是華中,江南國軍幾乎全部抽調到了長江以北,160多個旅之中的90多個旅,都被吸引到中原,這極大減輕了西北戰場和華東戰場的壓力。

建設根據地、建立解放區是我軍的拿手好戲,短短大半年時間,中原建立了廣大的、連成一片的解放區,中原4500萬人口已有2000多萬人口被解放。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情況的好轉,意味著解放戰爭整個形勢的全面好轉。

最直接的效果是,西北野戰軍得以恢復和壯大,從2萬多人的弱小部隊,發展到十幾萬人。華東戰場上,敵兩大主力邱清泉、黃伯韜所部被斷吸引、南撤至黃淮以南,山東只剩濟南、兗州、青島等幾大要點被敵控制,華野已經具備了發動戰略進攻的條件。

這一切勝利的取得,一方面是中央決策高屋建瓴,切中解放戰爭敵我對峙形勢的要害。另一方面,則是劉鄧首長傑出的指揮藝術,在困境中堅持戰鬥,與數倍於我的強大敵人堅持鬥爭。第三,則是劉鄧大軍廣大指戰員不怕犧牲的革命意誌,克復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以強大的執行力完成了中央的戰略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