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周恩來訪印度,被問西藏為什麽是中國的?他用兩個數位高明回答

2023-12-10歷史

周恩來

前言

季辛吉曾這樣評價周恩來:

「他智慧超群、學識淵博、道德高尚。在我見過的所有外國領導中,周恩來是百裏挑一的人物!」

在季辛吉眼中,周恩來總是能以超人的智慧以及能力,壓倒談判對手。還能憑借直覺,猜出對方的心理活動。

1998年,是周恩來的100周年誕辰,季辛吉對遠道而來采訪的【人民日報】記者,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你不是中國記者,我還真抽不出時間來接受采訪。我對周恩來是有感情的。」

足以見得,無論是外交能力,還是個人魅力,周恩來都非常出彩。也正是因為如此,周恩來在負責外交工作的多年中,為中國外交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上世紀,周恩來在國外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情況並不很多。因此,一些外國記者並不是非常了解他。1960年,周恩來出訪印度,召開的那次記者招待會,成功讓所有在場記者,切身感受到了,周恩來出色的外交才能。

出訪印度

圖為周恩來和印度總統拉金德拉·普拉沙德(右一)

為了解決中印邊境問題,周恩來於1960年,第四次出訪印度。4月19日,周恩來的專機,來到新德裏的上空,開始緩緩降落在機場。

隨後,艙門緩緩開啟,周恩來第一個走出機艙。與之前相比,他更加消瘦了,頭上也多了一些白發,但依舊神采奕奕。

雖然印度方此次的迎接並不熱情,但周恩來依舊保持和善的微笑,走到尼赫魯的面前,友好的與對方握手、擁抱。他的一舉一動,都顯得無比真誠。

一直以來,無論是面對友好國的人,還是敵對國的人,周恩來都保持友善的態度。聯合國前秘書長在見過他以後,曾發出感慨:「與周恩來相比,我們簡直就是野蠻人。」

隨後,【泰晤士報】的韋爾娜記者,熱情的與周恩來打招呼:「周總理,您還記得我嗎?」

周恩來笑著說道:「記得。大名鼎鼎的韋爾娜小姐,我怎麽會忘記呢?咱們之前還一起喝過茅台酒呢。不過,我知道,你的杯子裏,摻了不少礦泉水呢。」

周恩來

大家全部哈哈大笑,之前還稍顯緊張的氛圍,瞬間變得輕松起來。

隨後,韋爾娜小姐回歸正題,繼續問道:「這一次,您的和平使命能完成嗎?」周恩來平靜的說道:「我盡力而為。這樣的事情,一方面的誠意是不夠的,需要兩方面都拿出誠意來。」

是的,既然是談判,雙方的態度都是至關重要的,成功與否,絕不單單取決於哪一方的努力。

遺憾的是,雖然周恩來拿出了十足的誠意,為爭取公平、合理的解決中印邊界問題,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印度方面卻一直沒有積極回應,導致雙方沒有達成協定。

為了讓世界各國知道中國的態度,周恩來最終決定,召開記者招待會。

會議定在25日晚上7點30分準時進行。當晚7點20分,周恩來與陳毅外長一行人,浩浩蕩蕩走近邊門,準備進行會見各國記者。

周恩來

突然,此前迎接周恩來的韋爾娜小姐擋在周恩來的面前,她萬分擔憂的說道:「周總理,有些人準備不顧外交禮儀,向您發難。您一定要小心那。」

周恩來笑笑,對韋爾娜小姐的關心真摯道謝後,又繼續前行。

但是,韋爾娜小姐還是不放心。她焦急的追上去,繼續說道:「這根本不是記者招待會,這對您來說是射擊場啊,您就是那唯一的靶子。您不能進去啊。」

此時,周總理的臉上沒有了笑容,他嚴肅、而又充滿感激的看著韋爾娜小姐:「放心吧,新德裏的子彈打不倒我!」

說完,周恩來邁著無比堅定的步伐,走進會場。

其實,韋爾娜小姐的擔憂,周恩來是知道的。而且,他早已為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為了使進入會場時不受幹擾,周恩利提前寫好一份聲明,並印發多份,在進入會場之前,分發給在場的記者們。

周恩來與陳毅

所以,在周恩來走進會場時,個別曾計劃著給周恩來一個下馬威的記者,正被那份聲明吸引,研究著上面所表述的中國立場:

邊界從未劃定,須透過友好協商解決,未達成協定之前,雙方都應該維持邊界現狀,不應單方面行動,更不能使用武力改變現狀……

當周恩來從容走上台開始講話後,他們才註意到,周恩來早已進入會場。不過,很多人還是非常友善的,看到周恩來上台後,台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

隨後,周恩來進行了長達40多分鐘的演講,充分表達了,中國熱愛和平,希望雙方透過協商解決問題的態度。讓世界各國了解到中國的誠意。

但是,到了提問環節,正如韋爾娜小姐擔心的那樣,台下的一些記者,開始不斷向周恩來丟擲尖銳問題。

見識過大風大浪的周恩來,面對眾多發難,依舊保持從容淡定。

周恩來在新德裏

其中,一位印度記者,不知道是刻意為之,還是確實沒做足功課,他問道:「請問總理先生,邊界領土劃分已經十分明確了,為什麽還要再重新談判、重新劃分?」

周恩來回應道:「如果你對中印邊界的數百年歷史做過一些研究,並認真傾聽中國方面的聲音,就不會問出這個問題。」

其實,正如周恩來在聲明中所說的那樣,中印邊界,此前從未正式劃定過。歷史上,雙方一直按照各自的行政管轄範圍,形成一條傳統習慣邊界。多年來,一直互相尊重。

但是,1914年,英國代表背地裏劃了一條麥克馬洪線,企圖將中國的9萬平方公裏土地,劃分給英屬印度。這才導致了之後的問題。

很快,又有一名英國記者站起來問道:「請問,原本屬於別人的東西,又有什麽資格與必要,去討論歸屬問題呢?」

顯然,這名記者也與那名印度記者一樣,似乎沒有了解過歷史。對此,周總理毫不客氣的回答道:「如果一個強盜搶走了別人的東西,原主人難道不該向強盜討回嗎?」

周恩來

英國記者被說的無法進行辯駁。但是,氣急敗壞之下,他又開始抓漏洞,不懷好意的說道:「你的意思是說,印度是強盜嗎?」

面對英國記者的故意歪曲,周恩來淡定的說道:「強盜不是印度,而是英國的殖民政策。」

這句話,讓英國記者啞口無言,再沒有任何借口攻擊。

期間,還有一個印度記者,問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問為什麽說西藏是中國的?」

對於這個問題,周恩來的處理非常高明,他只用了兩個數位,就讓對方閉嘴。

周恩來說道:「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至少從元代開始,就已經是中國的一部份了。」

印度記者反駁道:「這個時間太短了。」

周恩來回擊:「如果說700年的時間很短的話,那麽,美國到現在才成立100多年,難道美國就不能算是一個國家了嗎?這樣的邏輯,顯然很荒謬。」

周恩來

至此,印度記者也沒辦法在繼續狡辯。

經過這次的記者招待會,印度副總統發出感嘆:「中國的總理是雄辯的!」

巧妙回應珠峰問題

在負責外交工作期間,類似的問題,周恩來已經遇到過無數次了。但是,每一次,他都能完美應對。

也是在這一時期,中國正在與尼泊爾,解決關於珠穆朗瑪峰歸屬的問題。周恩來在加德滿都舉行記者招待會的時候,美國記者趁機故意丟擲圈套:「中國與尼泊爾,此次是否已經就珠峰的問題作出決定?你剛才說的話,是否意味著兩國將平分珠峰?」

周恩來直接回答:「無所謂平分。但我們還是要進行友好協商的。珠峰是將我們兩國緊緊連線在一起的,而非你所說的,將我們兩國分開。」

很顯然,周恩來識破了美國記者的圈套,並給出了無懈可擊的答案。

不過,由於尼泊爾籍的丹增·諾爾蓋,曾在1953年,成功從南坡登上珠峰。因此,尼泊爾方面對此進行大肆宣傳。在他們看來,中國都沒有成功登上過珠峰,怎麽能說是你們的呢?

攀登者,艾德蒙·希拉蕊,丹增·諾爾蓋

所以,此時對中國人來說,登上珠峰,並不是簡單的登一座山,而是代表著一項莊嚴的國家使命!周恩來與賀龍都非常重視。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登山運動員,開始了無比艱難的嘗試。

與南坡不同,位於中國境內的北坡,難度更高。曾經登上南坡的英國,以及瑞士登山隊,都曾數次嘗試登過北坡,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他們甚至得出結論:想從北坡登上這座連飛鳥都無法飛越的山峰,幾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對於中國登山隊員來說,他們所面臨的難題,不僅是缺乏經驗,最重要的是,他們要做一件,還沒有人能做成功的事情。

而這也意味著,他們將會付出很大犧牲。但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大家全部熱情高漲,沒有一句抱怨。

1960年3月,中國珠穆朗瑪峰登山隊,到達提前選好的大本營地址,開始了三次適應力行軍。

攀登珠峰

這三次行軍,登山隊損失慘重,不但有很多人有了嚴重的凍傷,甚至還有人犧牲。一位來自蘭州大學的青年隊員,因為發生嚴重缺氧反應,搶救無效,犧牲在了6400公尺的營地。還有一位北京大學的氣象專業隊員,犧牲在了7300公尺的高度。

就在大家陷入沮喪時,剛剛從緬甸存取回來的周恩來,一下飛機就關心起登山隊的情況。當得知登山隊損失慘重後,周恩來當即作出指示:「一定要重新組織力量,登上頂峰!」

賀龍也下達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登上珠峰。哪怕最後只剩下一個人,我們也要上去!」

足以見得,登上珠峰,在當時對我們來說,是多麽重要、多麽緊迫的一件事情。

於是,經過短暫的休整,登山隊又重新開啟征程。想要成功,他們必須在即將到來的雨季之前,登上珠峰。

最終,抱著視死如歸的決心,貢布、王福洲、屈銀華三人,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下,拖著已經非常虛弱的身體,於1960年5月24日的台北時間19點左右,來到距離峰頂100公尺左右的地方。

攀登珠峰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他們又面臨一個艱難抉擇。到底是繼續前行,還是暫做休息。如果繼續前行,就意味著要摸黑登山,大家都沒有這樣的經驗。但如果不走,第二天的天氣不好,大家很可能會前功盡棄。

經過商議,他們三人一致決定,冒險前進。

最後一百米,他們用了數小時,期間不曾吃過一點東西,一直到淩晨四點多,才得以登頂。

成功完成任務後,他們沒有像外人想象的那樣激動,或許是因為體力消耗到了極限,他們只是覺得高興,嗓子啞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在將背包裏的毛主席像以及國旗,還有寫好的一張紀念條,埋到頂峰下方七八米左右的碎石堆裏後,他們又采集了9塊巖石標本,以及雪樣標本,便開始下山。

自此,中國人打破了珠峰北坡無法成功攀登的魔咒,這也成功堵住了那些悠悠之口。

貢布、王福洲、屈銀華

1961年,中國與尼泊爾正式簽署【中尼邊界條約】。歷史上遺留的問題,終於得以順利解決。

上面沒有詳細講述中國登山隊員,在攀登期間遇到的困難,但相信大家,在電影【攀登者】中,都已了解過。

他們之所以能夠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完全是出於對國家、對民族的感情。正如抗美援朝一樣,面對強大的敵人,沒有人看好我們。但誌願軍還是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中國人,有能力捍衛自己的權益。

折服國際的魅力

除了友善的態度,周恩來的另一大魅力,就是不管面對哪個國家的人,都不卑不亢。如果對方無禮,也能體面回擊。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主動與周恩來握手。但在握手後,他卻突然大聲叫嚷:「我怎麽能與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啊!」

說著,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個手帕,擦了擦手,然後將手帕裝回兜裏。對於這位美國記者的無禮表現,周恩來皺了皺眉,也拿出自己的手帕擦了擦手。

周恩來

不同的是,周恩來沒有將手帕重新裝回兜裏,而是直接扔到了垃圾桶裏,尤其是他說的那句「這手帕再也洗不幹凈了!」有力地反擊了那位美國記者。

正因為周恩來身上的種種魅力,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在第一次見面後,就被周恩來深深折服。他說:「和他說完第一句話後,我就感覺,和這個人合作,一定能將事情處理好。見到他的第一面,我就被他的目光所壓倒。」

後來回憶起這次見面,田中角榮多次對自己的孩子感嘆:「當時真應該帶著真紀子去!讓你見識一下周恩來的魅力!下次一定帶你去……」

值得註意的是,與美國總統尼克森一樣,田中角榮也給周恩來脫過大衣。

當年,尼克森訪華時,因為知道周恩來的一只手臂受過傷,脫衣服的時候,不太方便。因此,在周恩來去拜會他的時候,尼克森在門口迎候,主動幫助周恩來脫掉了身上的呢子大衣。

尼克森為周恩來脫外衣

而後來周恩來陪同田中角榮進入下榻飯店後,田中角榮不等周圍的轉譯幫忙,趕緊主動上前,幫助周恩來脫掉風衣。

對於周恩來,田中角榮這樣評價:「周恩來無論是作為政治家,還是作為人,都是出類拔萃的!」他還稱贊周恩來:「軀如普都搖微風,心似巨巖碎大濤。」

除了他們,很多外國人都對周恩來做出高度評價。例如,甘迺迪的夫人傑奎琳曾說:「全世界,我只崇拜一個人,那就是周恩來。」類似的話,施亞努夫人莫尼克公主,也曾說過。

蘇聯總理柯西金曾對日本人說:「周總理是絕頂聰明的!只要他還在世一天,我們是不會進攻的,也不可能進攻!」

雖然周恩來已經離開我們40多年,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依舊有很多人記著他,想著他。尤其是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永遠不可能,也不會忘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