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路軍繳獲「奇怪喇叭」,送文工團不要,梁興初:我看像門炮

2024-01-15歷史

1945年,抗日戰爭剛剛勝利,蔣軍就積極準備挑起內戰,我軍也不得不被迫應對。東北地區的土匪和偽滿余孽組成「先遣軍」四處作亂,於是我山東軍區第一師在師長梁興初的率領下開赴東北。

第一師剛到山海關就遭到敵人攔阻,不得已在錦西九門口打了一仗,這一仗我軍戰勝,蔣軍倉皇潰退。解放戰爭期間,我軍和蔣軍打過無數次仗,每次打跑蔣軍清理戰場,都會「發筆財」,繳獲許多戰利品,大勝發大財,小勝發小財,這早就成了一個規律,所以這次大家都滿懷興趣細心打掃戰場,看看有什麽意外收獲?

望著蔣軍留下的一地武器裝備,我軍戰士並不能熟練的認得是什麽武器,因為蔣軍在抗戰中得到美國大量援助,用的都是美式裝備,很多武器我軍官兵根本沒有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

不過,雖然叫不出名字,但總知道這是一把槍,那是一門炮,可是有一件奇怪的東西,一師官兵都不知道它是什麽「玩意兒」。

它呈細長鐵筒狀,兩頭安裝有牽牛花一樣的「嘴」,活像一件喇叭,非常古怪。

我軍官兵從來沒見過這個稀罕物,紛紛猜想。有人說,聽說美國兵打仗還不忘玩樂,愛跳舞,有樂隊,還吹一種老長的樂器,嗚嗚哇哇的,會不會是這個?

美軍的確很喜歡透過玩樂放松心情,不打仗了就跳舞,美國本土的爵士樂也隨著美軍踏入各個戰場而在世界各地傳播開。在中國沿海的港口城市,如上海天津青島等地也紛紛流行這種爵士樂,中國人管它叫「港口音樂」。蔣軍的軍官和太太們也愛趕時髦,紛紛學習跳這種音樂伴隨的爵士舞,現在看這個東西這樣像個「喇叭」,就聯想到這些,覺得這沒準就是一件美國樂器。

於是戰士們就把這件「喇叭」送給部隊的文宣隊,文宣隊有專門吹號的。他接過一看也傻眼了,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號,他還試著用力吹了吹,一點聲音也沒有,戰士們都譏笑他。

他不好意思的自我解嘲道:「你們沒見美國人個子多大?底氣足,這個玩意兒可能只有他們吹的響」

正說笑著,師長梁興初和宣傳科長走了過來,戰士們知道梁興初是老紅軍,見多識廣,就請師長看看是什麽東西。

梁興初拿過這個東西,他也不認識,不過一掂量覺得沈甸甸的,軍人的直覺判斷這絕不會是什麽喇叭,應該是件新式武器或者軍用儀器。他再仔細一看,只見這個東西下部安裝一個衝鋒槍一樣的握把和一個扳機一樣的裝置,便開口說道:「你們真笨,這怎麽可能會是什麽喇叭?我看像是一門炮!」

聽師長詳細講解後,大家再一看,的確覺得很像一門炮,那個長筒不就像炮筒嗎?可是在大家的認知中,炮就應該是巨大笨重的,這樣小巧的炮,怎樣觸發怎樣開火發射炮彈呢?

梁興初發現長筒上還刻有英文,就對宣傳科長說:「小柴,你不是懂英文嗎,看看是什麽?」

宣傳科長仔細看看,小柴也看不懂英文的軍事名詞,不過還是認出有個「火箭」的單詞,梁興初聽了一拍腦門:「對呀,我也聽說過美國人蘇聯人都有一種單人火箭炮,專門打坦克的,恐怕就是這個。」

既然我軍沒人會使用,梁興初就在俘虜裏找會用的,結果真的找到一個火箭炮手。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這個東西就是二戰中美軍赫赫有名的「巴祖卡個人反坦克火箭炮」,由於外形像美國一種叫巴祖卡的長號,因此起了這個綽號。

知道這是什麽了,可是沒有炮彈怎麽行,大家又帶著這個俘虜去軍械科的戰利品堆裏去找,果然找到一大箱沒人認識的奇怪炮彈,軍械科的幹事也正像這邊戰士瞎猜火箭筒一樣,納悶這些長著奇怪尾巴的炮彈是幹什麽用的呢?這下子炮彈炮筒都知道底細了,梁興初大喜,要試試這炮的威力。

他們來到一片荒地,梁興初指著前面一個小小的土地廟,對俘虜說:「你用火箭筒把它端了」

只見炮手把火箭彈裝進炮筒,抗在肩上,平端著炮筒,瞄準那個土地廟,一扣扳機,轟的一聲,火箭筒兩頭頓時爆出一片火焰,原來那喇叭口是分散火焰的。火箭彈冒著火,飛向土地廟,一下就把它炸的七零八碎!

「真厲害!」梁興初興奮的拍手稱好,他叫來炮兵連長,拉著那個炮手對他布置任務:「這個炮手,現在就正式編入我軍,你要認真向他學習請教,多教會一些戰士,以後這個火箭炮一定有大用!」

不久,一師進攻高橋地區,遭遇蔣軍的阻擊,蔣軍依靠牢固的碉堡工事負隅頑抗。過去我軍缺乏重武器,想摧毀敵人碉堡,只能讓戰士抱著炸藥包冒著敵人槍林彈雨去爆破,非常危險,現在有了火箭炮,再也不用危險的沖鋒了。

炮手端起火箭炮,瞄準,發射,只見紅光一閃,敵人的碉堡就被爆的粉碎!

後來,戰士又繳獲了更多巴祖卡,就專門成立了一只火箭炮連,他們扛著輕便的巴祖卡,在戰場上不斷轉移,一會打碉堡,一會打坦克。戰鬥中,我軍官兵一看見這小巧而又威力巨大的「小喇叭」來了,無不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