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假如太子朱高熾死在朱棣之前,皇位是應該傳給皇太孫還是漢王呢?

2024-04-16歷史

時間定格於洪熙元年的五月二十日,一位孤膽騎士疾馳進入南京大明皇城的神聖領地。當皇太子朱瞻基的目光與這位海壽相遇,他的內心深處湧起了一股難以名狀的不安。

海壽,一個禦馬監少監的身份,猶如一把隱形的劍,掌控著內廷中的禁軍宿衛,直抵皇帝心腹之位。

在歷史的車輪中,時間倒回至一年前的炎炎七月十八,偉大的朱棣太宗皇帝在北伐凱旋歸途中突然離世。面對動蕩的軍情與宮廷形勢,隨行的大臣們果斷地選擇了隱匿喪訊,同時派遣忠誠的海壽以最快的速度,肩負起向未來君主朱高熾傳遞這一沈重訊息的重任,他的行動如同疾風破浪,彰顯出對皇家穩定的堅守。

海壽的南京突訪,預示著京城風雲變幻,而這一重大變故只有一個可能:龍椅上的陛下命懸一線。朱瞻基在短暫的震驚後,迅速而果斷地決定,即刻輕裝啟程,飛奔回北京。

此時,南京街頭已流傳著皇帝崩逝的流言,太子身邊的人建議集結重兵護送,然而他卻選擇了疾速回歸。

面對仁宗龍體欠安,宣宗皇帝毫不猶豫地接旨起程。盡管外界傳言紛飛,但他堅信忠誠為先,國家安定為重。他拒絕了私下行動的建議,堅持公開回應君父的召喚:「君臨天下,民心所向,我豈能有二意?

況且匆忙離去,難以瞞過眾目。君父之命,分毫不能違抗。」他毅然決然,乘驛站疾馳,直返北京,展現出對皇家尊嚴和責任的堅守。

朱瞻基的洞察力驚人,原因在於他的二叔漢王朱高煦得知皇帝的離世後,正密謀調集力量,在半路上伏擊太子。太子的果斷決斷,使得漢王的這場預謀中的刺殺行動因匆忙而未能得逞,堪稱關鍵時刻的明智抉擇。

【大明風華】中曾揭示了一個懸念:朱棣晚期似乎有意讓位予漢王,而非太子或太孫。令人好奇的是,如果歷史重演,仁宗朱高熾比朱棣早逝,皇位的歸屬將如何?

太孫是否面臨承繼之挑戰?他的皇位穩固與否,引人深思。

誕生於洪武十三載(公元1380年)的十二月四日,朱高煦乃燕王朱棣的嫡出次子,其母為賢良的燕王妃徐氏。盡管歷史記載曾因涉及靖難之役中的叛逆行為,他在【太宗實錄】中的英勇事跡幾近被隱去,但在後世的嚴謹編纂【明史】中,他的功績得以公正呈現。

在成祖東昌戰役的逆境中,張玉英勇犧牲,成祖孤身陷入困境。然而,關鍵時刻,高煦率軍趕到,成功擊潰南方軍隊。

接著,徐輝祖在浦子口再次挫敗燕軍,高煦又引領騎兵增援,這令成祖欣喜。疲憊之際,他對高煦說:「我已力竭,你務必振奮精神繼續戰鬥。」

高煦鼓舞蕃騎全力奮戰,最終逆轉局勢,讓南軍退卻。成祖之所以能化險為夷,多次轉敗為勝,高煦的貢獻功不可沒。

——【明史·卷一百十八·列傳第六·藩王篇】

若非朱高煦的英勇,朱棣恐怕已在白溝河、東昌與浦子口的戰役中隕落,面對兒子體弱的現狀,朱棣曾語重心長地激勵道:「努力吧,世子身患疾病。」

這番話語無疑點燃了朱高煦爭奪皇位的熾熱願望。

深入挖掘歷史名將風采,高陽王朱高煦,一段不容錯過的傳奇故事。

在公元1402年的建文四年六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的皇家寶殿奉天殿登基為帝,他以四十三歲的壯誌,從燕庶人的身份一躍成為大明的掌舵者。

他的三個王子正值青春:長子朱高熾二十五載風華、次子朱高煦二十三歲英姿勃發,小兒子朱高燧二十一歲已顯鋒芒,而他的長孫朱瞻基年僅四歲,猶如未來的希望之星。

朱棣深刻意識到時間的緊迫,鑒於父親朱元璋七十一歲的高壽下離世,而大哥朱標、二哥朱樉、三哥朱棡分別在三十八、四十和四十一歲時便離開了人世,靖難戰爭中的創傷更是讓他倍感生命的脆弱。

他必須抓緊時間審視自己的生命期限。

朱棣憂慮於接班人的能力,對長子能否穩健守護家業心存疑問。因此,在這段關鍵時期,朱高熾雖名義上是燕世子,卻在北京坐鎮指揮,同時肩負起弟弟朱高煦北伐的後勤重任。

一旦高陽王凱旋或後勤出岔,可能動搖太子之位,使得朱高煦有奪取燕王封號的風險,而朱高熾的命運則很可能與之緊密相連。

天意似乎並未眷顧朱高煦,連串的天文異象警示著命運的轉折,如"金星閃耀於北方昴宿","白晝太陽異常出現在巳位",這些都預示著叛亂之路的兇險。

面對這些警示,明成祖朱棣明智地決定終止北伐。永樂元年的閏十一月,他急召儲君朱瞻基,從北京火速南下南京。

皇長孫的抵達,不言而喻,太子之位的歸屬已塵埃落定。

公元1404年四月,燕世子朱高熾榮耀加冕為皇太子,其弟朱高煦晉升為漢王,皇三子朱高燧則被冊封為趙王。然而,隨著永樂七年丘福將軍的失勢,漢王黨勢力受挫。

經過一系列波折後,朱高煦在父親朱棣的決斷下,於1417年黯然遠赴山東樂安州,開始了他的藩王生涯。

未來帝王的無與倫比實力展現

自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瞻基皇長孫的誕生起,朱棣的情感世界中多了一份珍貴的動力源泉。當時,他的三個兒子身陷南京質子生活,朱瞻基的存在仿佛是黑暗中的明燈,給予朱棣堅持下去的決心。

如果沒有這個小生命,四十歲的他可能會面臨無法彌補的悲痛,那將是真正的無盡哀傷。

在公元1407年的永樂五年四月,九歲的朱瞻基開啟了學業之旅。朱棣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慧眼識珠地選擇了他的老戰友情深之友——被譽為"黑衣宰相"的姚廣孝,作為皇長孫的私人導師。

朱棣特別叮囑,學習的重點並非僅僅停留在儒生們的章句解析和華麗辭藻,而是要深入領悟帝王的治國智慧。

公元1409年二月,永樂年間,朱棣皇帝在北京的行蹤中特意挑選了年輕的朱瞻基同行,意在透過實戰歷練他的未來接班人。

隨著淇國公丘福的戰敗,永樂八年(1410),朱棣親自率軍北上漠北,十二歲的朱瞻基被賦予重任,留守京城。

此時的明朝,南北兩線穩定,太子在京統攝政務,長孫坐鎮北京,為遠征的朱棣大將軍掃清後顧之憂,他得以放手一搏,馳騁疆場。

在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十一月,朱棣的明智之舉源於對未來的深思熟慮。鑒於太子健康狀況的隱憂,以及懿文太子猝然離世的沈痛教訓,他果斷地將朱瞻基冊封為皇太孫,以此確保帝國的平穩接續。

朱棣深刻吸取了歷史教訓,他意識到穩固皇太孫地位不能以犧牲功臣為代價。在國家根基已穩固之際,他明白過度清洗可能動搖根基。

因此,他謹慎行事,慮及自己短暫的篡位時期,如何既能維護皇權穩定,又能確保皇太孫有足夠的力量守護這片江山。

他擔憂的是,若清算靖難功臣,未來的守護者將從何而來。

提前冊封太孫之舉,是對靖難功臣們的清晰宣告:選擇明智,盡早歸順太孫,以確保安享晚年。否則,洪武朝勛臣的結局將警示你們。

永樂十二年(1414),朱棣二次遠征漠北,同行者中還包括他的皇太孫朱瞻基。在這五個多月的朝夕相伴中,皇太孫汲取了朱棣皇帝全部的軍事智慧,其能力遠超建文帝朱允炆時期。

這是個轉變立場,緊跟未來的關鍵時刻。

公元1415年四月,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頒布聖旨,創立了直屬皇太孫朱瞻基的府軍前衛親軍指揮使司。相較於一般衛所,這支親軍的規模空前浩大,僅指揮使就多達五位,總兵力超兩萬五,實力不容小覷。

更關鍵的是,府軍前衛的核心成員是由全國各衛所精心挑選的少年官員,他們伴隨皇太孫成長。待他們成年後,將回歸各自衛所接掌職務。

這預示著,不久的將來,幾乎所有的衛所都將深深烙印上朱瞻基的銘印,朱棣的深遠布局昭然若揭。

在明朝辛醜年間,聖旨傳至兵部,強調為了保障皇太孫的護衛力量,對於那些體弱的隨從官員,應挑選精壯勇猛的人員替換。

同時,選拔府軍前衛的指揮官、千戶及鎮撫,務必優先考慮資深且品性端正的人選,這樣能確保幼軍得到良好的規範和引導。

——摘自【明太宗實錄卷一百六十六】

到了永樂晚期,曾經的靖難功臣漸行漸遠,只剩下英國公張輔和武安侯鄭亨兩位老友。被幽禁在樂安州長達七年的朱高煦,那些新興的權貴如安遠侯柳升、保定侯孟瑛、陽武侯薛祿、成山侯王通、寧陽侯陳懋,早已不再是他的舊識。

結語:得知海壽離世的訊息後,朱高熾果斷命令寧陽侯陳懋與陽武侯薛祿火速率騎兵趕往京城,他們的行動無疑是太子黨的鮮明標識,或者說是太孫力量的象征。

太孫親臨禦營,軍心立刻沈穩下來,因為有他的到來,一切叛逆都失去了動搖根基的力量。

在己酉日,龍車伴隨著象征尊貴的鵬鶚引導,皇太孫親臨禦營,滿含悲痛地迎接哀悼儀式。自此,軍中的喪事儀式正式開啟,整個六軍共鳴,哀號之聲震撼寰宇,直抵天際。

——【明太宗實錄詳記卷二百七十四】

讓我們回到最初的話題,假如朱高熾未先於朱棣離世,皇位的歸屬毫無疑問是他的兒子朱瞻基。即便歷史如電視劇【大明風華】中所描繪的那樣,朱棣在最後關頭有所動搖,試圖將皇位傳給漢王朱高煦,那麽請想想,皇太孫的親信將領們,如親軍將領陳懋、薛祿、柳升等新崛起的權臣,他們會點頭同意嗎?

答案不言而喻。

自永樂九年至永樂二十二年,朱瞻基作為資深的代理儲君,積累了長達十三年的寶貴經驗。他不僅親身參與戰爭實踐,還掌控著一支龐大的皇太孫專屬部隊,這種強大的軍事力量讓漢王望而生畏,就連他的父親朱高熾也深感敬畏。

在公元1426年八月,漢王的叛亂在朱瞻基的親自討伐下迅速落幕,這進一步印證了我們的觀點:無論朱棣的王位傳予漢王,皇太孫都有實力和決心從他手中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