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5年,愛吃鱉的少將李迎希在大會上講,我們離休的是小王八

2024-04-09歷史

少將李迎希全家上下12口人,其中10人被國民黨殘忍殺害。

他的母親被敵人逼得上吊自盡,兄長被穿了9個窟窿、4歲的小侄子被重重地摔在石頭上,只有6歲的大侄子,在山坡放牛,幸免於難。

李迎希與反動派有著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正是這份滅門的血債,讓他在戰場上更加地勇猛。

1931年初,當鄂豫皖各路紅軍統一改編為紅四軍時,李迎希成了29團某營營長。

他是全軍之中,唯二當上營長的農民。 另一位,是來自28團的許世友。

不過,1955年授銜時,許世友是上將,李迎希卻只被授予少將。

李迎希得知後,馬上給粟裕寫信,反映情況。

從這件事不難看出,李迎希的剛烈、耿直。

而到了1975年,在武漢離休的他更是在軍區生活大會上直言:我們,都是小王八。

譚震林強壓:我是副政委,我不同意你走!

「不行,不行」 1948年7月,李迎希拒絕粟裕道: 「第一,山東兵團這麽大個攤子,我能力有限,怕擔不起這個擔子;第二,我不願意幹參謀長這個工作。」

當時,豫東戰役剛剛結束,粟裕準備指揮華野大軍,發起濟南戰役,盡可能多地消滅國民黨軍。

粟裕雖然跟李迎希接觸的不多,但粟裕早就聽說他作戰頑強,執行命令不打折扣。

這才想把李迎希,從華野第八縱隊第22師師長,調到山東兵團當參謀長。

粟裕見李迎希有所推辭,耐心解釋道,山東兵團對於解放濟南,責任重大,必須有可靠的指揮體系。何況,許世友養病未歸,大量的戰前準備工作需要人去做,應勇挑重擔才是。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李迎希當即表示,既然組織有需要,自己當然服從安排。

不過,他還提了個要求:濟南戰役結束後,再回22師當師長。

粟裕知道,李迎希是在前線真刀真槍的拼慣了,擔心到兵團總部後,不能跟敵人硬碰硬的較量,隨即笑著答應下來。

「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1948年9月,在華野大軍的強勢包圍下,終於實作了濟南解放。

不過,此戰與粟裕料想的不太一樣。

原本,粟裕認為,濟南一旦被我軍包圍,國民黨定會調集周邊的部隊馳援。而後,我軍圍點打援,消耗敵人兵力。然而,蔣介石增援濟南的命令是下達後,徐州「剿總」的劉峙,為了保存實力,遲遲不敢北上。

所以,我軍必須要再打一仗,才能消滅國民黨在江北地區的大部份有生力量。

粟裕認為,既然徐州的國民黨軍不來,那我們就去找他們。

粟裕向毛主席提出,在兩淮與海州之間拉開陣仗,將蘇北解放區與山東解放區連成一片,來一次「淮海戰役」。

「告訴粟裕,先不要打淮安和淮陰,我們要先打黃百韜的第七兵團。」 毛主席把粟裕的「兩步走」,擴充套件為了「三步走」,消滅徐州周邊的全部國民黨勢力,最後再解放徐州。

小淮海,變成了大淮海。

不過,濟南戰役打完了,按照約定,李迎希應該回前線了。

粟裕沒有出爾反爾,只是把李迎希從師長,升為了十三縱副司令。

李迎希即將走馬上任,譚震林攔住了他的去路。

譚震林不容置疑的說: 「我是野戰軍副政委,我不同意這個命令。粟司令那邊由我去說,野戰軍可以收回成命。」

譚震林又耐心勸他,大戰在即,許世友還未歸隊,「今後在軍事方面由你協助王建安副司令員,政工方面有謝有法主任幫助我,咱們這個班子就算齊了。你要走了,豈不是成了三缺一?」

譚震林「強留」李迎希,其實是看中了他的作戰經驗豐富、工作踏實且個性直率。

李迎希自然也清楚,所以沒有再推辭。

因此,李迎希以山東兵團參謀長的身份,參加了淮海戰役。

戰役期間,毛主席發往華野的電報中,也多次出席了李迎希的名字。

比如,1948年11月29日,毛主席致電: 「註意集中火力殲滅黃維,必須手中有余力,有作為殲滅黃維的預備隊,望譚震林、王建安、李迎希也阻擊好邱清泉、李彌、孫元良,不讓他們影響整個戰局、讓他們不能侵入宿縣。」

陳毅:「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李迎希性格剛直,他不止拒絕過粟裕,還拒絕過陳毅。

1950年11月,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已經揭開帷幕,李迎希接到通知,去上海面見陳毅。

路上,李迎希充滿了疑惑:若是匯報工作,應當去找粟裕或者張震,而不應該找陳老總。

李迎希不禁想到了北韓,想到可能要跟美國佬打仗,霎時間,他變得興奮起來。

見到李迎希後,陳毅開門見山:「軍委要我們三野派個得力的幹部,去組建軍委工兵。我們的意見是讓你去,去當工兵副司令員。」

李迎希有些難為情的表示,自己帶兵打仗可以,不懂工兵技術,不想接下這個任務。

向來和藹的陳毅立刻嚴肅起來,不容置疑的說: 「現在北韓戰場急需工兵支援,組織決定你去,你不去也得去!」

老領導發話,又是軍委親自點將,李迎希再為難,也得硬著頭皮幹。

陳毅這才滿意的露出了笑容,並承諾:「這就對了。你去,有困難找我,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臨別時,陳毅還說,組建工兵,也是抗美援朝的一部份。

盡管如此,在去北京赴命的路上,李迎希還是一頭霧水,他疑惑道: 「工兵不打仗,叫我去幹什麽。」

12月6日,李迎希在首都受到了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周總理詳細闡述了組建工兵的重要性:「聯合國軍」有絕對的制空權,而北韓地形復雜,戰場上的工程保障和後方道路的通暢極為重要,需要工兵的密切配合。

周總理語重心長的說: 「任務是艱巨的,困難也會不少。你是軍隊的老同誌,陳老總推薦你來,我們相信你能夠勝任。有關問題找聶代總長解決,或直接向我報告。」

李迎希這才明白,軍委的良苦用心,也為當初拒絕陳老總,而感到懊悔。

李迎希就此出任軍委工程兵副司令,在周總理等領導的支持下,組建人民工兵,在祖國支援誌願軍抗美。

在其位,謀其政,雖然李迎希在接到新任務時,有時會充滿不解。但只要接下任務,他都會兢兢業業。

正是這份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才會讓周總理、陳老總和粟裕,對他多有賞識。

「司令是大王八,副司令是中王八」

1955年5月,李迎希從工兵副司令,調任武漢軍區副司令兼參謀長。

也是在這一年,新中國首次實行了軍銜制度,李迎希被授予了少將軍銜。

起初,李迎希對此並不在意。

可是老戰友偶然談起此事,為李迎希打抱不平。

老戰友稱,原本評銜時,根據相關規定給李迎希定的是中將,後來詢問各方面意見,有人說:「李迎希授少將就可以了」,又有原三野政治部的同誌說:「李迎希在山東兵團是副參謀長,不是參謀長」。

李迎希並不在乎軍銜,他經常說: 「還是打仗好,愛情生死都可以置之度外,誰去想什麽少將、中將、豆瓣醬呢!」

可一想,自己既不是中將,也沒有一級「八一」勛章,應該爭取爭取。

所以給粟裕寫了封信,請他幫自己證明,在山東兵團時,是參謀長,而不是副參謀長。

當年,李迎希出任山東兵團參謀長,是粟裕親自拍板的。所以,當然可以替他證明。

1955年後,賴傳珠代表總政,專門向李迎希解釋過授銜、授勛問題。

賴傳珠表示,一級八一勛章的標準,是紅軍時期擔任過師職,但不能是非主力部隊的師職。雖然李迎希當時是商光邊獨立師師長,而且帶領的隊伍兵強馬壯,卻並不是主力部隊。

因此,不能授予其一級八一勛章。

李迎希對此表示理解,他說: 「授中將,還是授少將,那是次要的,對黨不是忠心耿耿才是重要的!」 又繼續投入到本職工作中。

在武漢軍區,李迎希不改耿直本色,他掌管軍區財政大權,為戰士和基層人員服務的,他總是痛快的下撥經;為幹部服務的,他都不批。

某次,行政部管理局上報,希望在軍區首長宿舍外,修築圍墻,加強安全。

李迎希當即駁回道:「國家這麽困難,還花錢修什麽圍墻,為什麽一定要是自己和群眾隔開?我看有警衛部隊放個哨就行了。」

當然,李迎希也有自己的愛好--吃甲魚,俗稱「甲魚」、「王八」。

某次,軍區采購了一批甲魚,供首長購買。

李迎希讓警衛員去買幾只大的回來,最好是兩斤的那種。

可警衛員只帶了個小的回來,解釋道: 「供應站先賣司令、政委家的,再賣副司令、副政委家的,輪到我就剩這些了。」

幾天後,李迎希在軍區的民主生活大會上說: 「我們武漢軍區司令、政委是大王八,副司令、副政委是中王八,我們離休的是小王八。」

李迎希不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

參考文獻:

【匹馬單槍李迎希】--為紀念父親冥壽120周年而寫,李江

【忠肝烈膽李迎希將軍傳】,王宏德、張玉洲著;長江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