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他是遊俠,是詩人,更是皇帝離不了的良臣

2023-12-31歷史

清朝鹹豐年間有一位畫家名叫任渭長,根據【唐宋傳奇小說】繪制了一套木版畫——【三十三劍客圖】,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對這冊畫集十分喜歡,經常放在手邊翻閱,並為此作傳。

這三十三位劍客中,有見義勇為的女俠,有嫉惡如仇的劍客,他們都有一副俠肝義膽,帶著錚錚豪氣。而圖中第二十三位劍客尤其值得一提,因為他不僅僅是遊俠劍客,更是文采飛揚的詩人,還是讓宋太宗、宋真宗兩朝皇帝離不了的人,他就是北宋張詠。

遊俠

張詠,字復之,自號「乖崖」。「乖」即違背、背離,「崖」則是邊際之意,從這兩個字上就可以看出他與眾不同,不為世俗羈絆的個性。

張詠出生在五代十國末,家貧,父母無力供他讀書。好在他天性豪爽,喜歡練武,又有幸遇到陳摶老祖,得其悉心教導,練得一手精妙絕倫的劍法,開啟了他的劍客生涯。

「 淩山跨陸不道遠,躡屩配劍來相尋。 」【與進士宋嚴話別】

「 伊余誌尚未著調,秋風拔劍東門行。 」【東門行】

「 我欲為君舞長劍,劍歌苦悲人苦厭。 」【勸酒惜別】

不論山高水遠,他仗劍而行。荊棘叢林,他用劍開路;月黑風高,他以劍防身;友人相聚,他舞劍助興。寶劍就是他最忠實的伴侶,伴他走過山山水水。當然,他的劍更多的是懲惡揚善,為民除害。

年輕的張詠,有一次路過湯陰縣,偶遇湯陰縣令,二人談得很是投機。那時的張詠還沒有中舉,只是一介貧民,縣令就送他一萬文錢,以補貼家用。

回家途中,因天色已晚,張詠就投宿一家客棧,不巧卻是一家專門殺人越貨的黑店。半夜分時,店家兩個兒子先後上樓殺他,都被他不動聲色地除掉。天亮後,他下樓又將正在做飯的店主一劍刺死,讓他們再不能為非作歹。最後,張詠還一把火將店燒了個精光,瀟灑離去。

還有一次,他遇見一位小吏,這個小吏被自己的仆人脅迫,要強娶他的女兒。張詠知道後就假裝借用這位仆人為自己駕車,等車進入山林,就將仆人殺掉。小吏擺脫了仆人要挾,女兒也不用被迫嫁給一個惡人。

這種快意恩仇的日子沒有過多久,張詠就有了新的感悟。憑借一己之力,能斬殺多少惡人?只有走上更高的舞台,才能更多更好地鏟除惡人。因此,他想到了仕途。

詩人

一個窮人家的孩子,要想走上仕途,唯一的途徑就是科考。

趙匡胤稱帝後,深深認識到文化的重要性。他認為單靠武力,無法保證國家的長治久安,不能更好的發展經濟,因此他主張重文輕武。

在這種思想熏陶下,本就喜歡學習的張詠開始投身到學習中。雖說起步較晚,但他聰明刻苦,學習進步很快。

那時張家家貧買不起書,他就借書抄下來讀,沒有書桌,就在院中的大槐樹下,背靠大樹讀書,一篇文章讀不完,他決不進屋歇息。

他不僅自己苦讀,還勸弟弟也努力讀書。

「 大化不自言,委之在英才。玄門非有閉,苦學當自開。世上百代名,莫遣寒如灰。晨雞固自勉,男子胡為哉。胸中一片地,無使容纖埃。卡玫基尚可狎,人世何嫌猜。勤慎君子職,顏閔如瓊瑰。刻薄小人事,斯輩真可哀。放蕩功不遂,滿盈身亦災。將心須內疚,禍福本無媒。 」【勸學示弟詵】

功夫不負有心人,多年的苦讀,讓張詠詩詞文賦樣樣精通。他的一篇【聲賦】,以「聲」言政,曾得到「二百年不見此作」的評價。他的詩詞,則即理性,又浪漫,既能感花傷月,又不忘忠君憂民。

簾幕蕭蕭竹院深,客懷孤寂伴燈吟。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裏心。

——【雨夜】

身在他鄉,聽秋雨潺潺,灑脫的張詠亦不免心生孤寂之感。一夜空階滴雨,讓他鄉愁纏綿。

「悠悠世事稱無窮,千靈永珍生虛空。活人性命由百谷,還須著意在耕農。自有奸民逃禁律,農夫倍費耕田力。青巾短褐皮膚乾,不避霜風與毒日。暮即耕兮朝即耘,東坻南壟無閑人。春秋生成一百倍,天下三分二分貧。天意昭昭憐下土,英賢比跡生寰宇。懲奸濟美號長材,來救黎元暗中苦。我聞憫農之要簡而平,先銷坐食防兼並。更禁貪官與豪吏,憫農之道方始行。」【憫農】

張詠有將近半生的時間都在地方任職,對百姓的生活十分了解,深深懂得農民生活的不易。寒風酷暑,他們都在辛勤勞作,卻換不來衣食無憂。看到這樣的現實,他很無奈,希望上天能多賜英才,救百姓於水火。

張詠的詩博取眾家之長,詞風簡樸,卻韻味悠長。他的詩中有陶淵明的恬淡,「 長憶鄉園舊廬舍,會須拋印自鋤瓜 」;有李白的豪放,「高陽狂客夜敲門,清淡大笑傾金尊 」;也有杜甫的憂患,「人世貪名豈是閑,幾回思算幾淒然 」。

張詠,是一個真正的詩人,他用心寫下每一首詩詞,將自己的喜怒哀樂、奮鬥與追求都融入其中。

吾無慮矣

張詠寫詩,只是他情感的一份宣泄,而他更多的時候,是將自己的才情智慧用在為政愛民上。

苦讀多年的張詠,終於在太平興國五年,金榜題名,進入仕途。最初,他任鄂州崇陽縣令,他鼓勵百姓去茶植桑,使當地百姓避免了茶租,生活得安定富足。崇陽百姓感念他,集資為其立廟。

淳化四年,蜀地大旱,民不聊生,爆發了王小波、李順起義。第二年正月,李順攻克成都府,建立大蜀政權。宋太宗聞聽,命親信宦官王繼恩為西川招安使,率兵討伐李順。可王繼恩進駐成都後,居功自傲,橫行蜀地,讓太宗皇帝十分生氣,於是又急忙任命張詠為益州知州,處理善後事宜。

張詠入蜀後,根據當地實情,以米易鹽,解決了軍糧問題。又用雷霆手段,處理了一批作亂的王繼恩部下,使得王繼恩不敢再胡作非為。

而此時的蜀地,天災人禍,早已是一片狼藉。張詠就深入民間了解實情,然後對癥下藥,整飭吏治,興利除弊,用了短短三年,就讓蜀地得到有效治理,百姓有了安穩的生活。宋太宗高興的說:「此人何事不能,朕無慮矣!」

宋真宗鹹平三年,益州又一次發生暴亂,王均占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鑒於張詠上一次治蜀的成功,宋真宗也任命張詠為刑部侍郎、充樞密直學士,兼任益州知州,再次入蜀。

百姓聽聞張詠要來,歡欣鼓舞,奔走相告。而張詠也不負眾望,再次平定蜀地叛亂,還百姓一個清明盛世。

這次蜀地任職期間,張詠發現了一種更為方便、更利於流通的錢幣——交子,並將其加以規範推廣,這就是最早的紙幣。

為了紀念這一重要事件,英國倫敦英格蘭銀行在天井裏種了一棵當地很難見到的中國桑樹,因為制作「交子」的紙張就是桑葉。在中國「交子」發行600年後,英格蘭銀行才開始有了紙幣英鎊,因此,張詠又被譽為世界「紙幣之父」。

這次入蜀,宋真宗也對張詠十分信服,不由得感嘆:「得卿在蜀,朕無西顧之憂矣!」

兩次入蜀,讓張詠聲名大振,也贏得了兩朝皇帝的信任。當他再次離蜀時,已經是鬢發斑斑,回望蜀地河山,他不由得感慨萬千。

劍門山勢碧摩天,匹馬重來鬢已斑。

多賴皇明燭幽遠,兩川無事得生還。

——【再任益州回留題劍門石壁】

張詠的後半生,一直在任上,即使父喪、母喪,也被皇帝奪情,未能在家守孝三年。直到大中祥符八年,張詠因病卒於陳州任上,享年七十歲,謚號「忠定」。

他的一生,鞠躬盡瘁,被譽為蜀地諸葛亮第二。後人還將他與趙普、寇準並稱為有宋以來三大名臣。

他的一生,精彩絕倫,化身多重身份,每個身份都活得恣意絢爛。仗劍天涯,除惡濟善;吟詩作賦,盡顯才情;中正剛直,勤政愛民。他走到哪裏,哪裏就有太平安穩。

他是遊俠,是詩人,更是朝廷離不了的良臣。

文:初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