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豫東戰役,粟裕4天拿下開封,劉伯承:只有他敢這麽打!

2024-07-27歷史
1948 年 6 月,豫東大地戰火紛飛。粟裕,正精心謀劃著一場驚心動魄的戰役。他指揮著華野和中野共 8 個縱隊,在開封至徐州一帶擺開陣勢,目標直指國民黨整編第 5 軍。

按照粟裕最初的構想,3 個縱隊悄然渡過黃河,如同隱匿在黑暗中的利劍,等待著最佳的出擊時機;2 個縱隊則充當誘餌,誘敵深入;另外 3 個縱隊準備先吃掉邱清泉第 5 軍的 75 師,再將敵軍余部引入預設的包圍圈,一舉殲滅。

然而,戰場上的局勢瞬息萬變,狡猾的邱清泉並未按照粟裕的預期行動,他重新調整部署,反而對我軍形成了咄咄逼人的態勢。

面對這一突發情況,粟裕鎮定自若。他站在地圖前,目光深邃而堅定,大腦飛速運轉,思考著破敵之策。在這緊張的時刻,他敏銳地捕捉到了一絲轉機——開封。

這座戰略要地,竟被敵軍疏忽,只駐紮了不到 3 萬人的兵力,而我軍在附近的兵力多達 6 萬人,隸屬於華野的陳士榘和唐亮兵團。

戰機稍縱即逝,粟裕當機立斷,改變原有作戰計劃,決定先奪取開封。這一決策猶如一道驚雷,打破了戰場的僵局。

命令下達,陳士榘和唐亮的部隊如猛虎出山,迅速奔襲開封,並立即展開攻城。

我軍官兵士氣高昂,奮勇作戰,僅用 4 天時間,就成功拿下了開封,這是我軍在解放戰爭中首次攻克省會城市,此役的勝利,令中央軍委都為之振奮,給予了高度的嘉獎。

國民黨方面在得知開封被我軍占領後,慌忙組織重兵前來增援,企圖奪回這座重要城市。然而,粟裕再次展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智慧,沒有選擇與增援敵軍正面硬拼,而是將目光釘選在了國民黨區壽年兵團。

區壽年的任務是增援第 5 軍,但在第 5 軍向開封進發時,他卻行動遲緩,未能及時跟進。粟裕抓住這一稍縱即逝的戰機,指揮大軍向區壽年兵團猛撲過去。區壽年頓時驚慌失措,急忙向邱清泉求救。

邱清泉無奈之下,只得調動部隊回援區壽年。但他萬萬沒有想到,粟裕早已在他回援的路上布下了天羅地網。

最終,粟裕在這場戰役中大獲全勝,共殲敵 10 萬人,不僅全殲了區壽年兵團,就連邱清泉兵團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豫東戰役的輝煌勝利,讓劉伯承不禁感慨:「這場戰役,只有粟裕敢這麽打,我是不敢打的!」

林彪也評價道:「粟裕打仗敢冒險,豫東戰役,依我看只有五成的把握,粟裕卻出其不意地打勝了。」

而當粟裕的老搭檔陳毅打來電話詢問時,粟裕謙遜地笑著說:「陳老總,這不是我想的,我是跟陳賡打洛陽學的。」陳毅聽後,哈哈大笑。

那麽,陳賡打洛陽又是怎樣一番驚心動魄的景象呢?

時光倒流至 1948 年 2 月,陳賡開始精心籌劃一個占據隴海線的宏大戰略。若此計劃得以成功,不僅能切斷隴海線,使我軍豫、陜等新的解放區與老解放區連成一片,更能調動圍攻劉鄧大軍的國民黨軍,緩解劉鄧大軍的壓力。

然而,中央軍委在分析敵我兵力對比後發現,敵軍兵力多達近 23 個旅,而陳賡能夠調動的兵力不足 7 個旅,實力懸殊,勝算難測,因此對於陳賡的作戰構想未作出決定。

直到 3 月初,宜川戰役結束,胡宗南兩個師 5 個旅在西北被我軍殲滅,損失近 3 萬人。蔣介石被迫調駐守在潼關、洛陽之間的裴會昌兵團前去救援,致使鄭潼段 800 裏防線出現了漏洞。

陳賡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戰機,果斷將目光聚焦在了洛陽。

當時的洛陽,雖有邱行湘的正規軍駐守,但兵力不過兩萬人。陳賡毫不猶豫,當機立斷,決定先攻打洛陽。戰機稍縱即逝,陳賡來不及向中央軍委報告,直接指揮 4 個縱隊於 3 月 8 日向洛陽發起了進攻。

我軍將士英勇無畏,僅用 6 天時間,就成功拿下了洛陽,並活捉了邱行湘。

洛陽的失守,讓敵軍大為震驚,迅速派重兵回援。陳賡審時度勢,沒有與敵軍正面硬拼,而是主動撤出了洛陽。這一明智的決策,為後續的勝利埋下了伏筆。

此時,曾經被敵軍圍困的劉鄧大軍,壓力得到了極大的緩解。敵軍再次占領洛陽後,陳賡致電劉鄧,希望部隊調動起來,吸引洛陽之敵再次回援。

劉鄧心領神會,立即展開行動,使得洛陽周邊的敵軍不得不回援,繼續圍攻劉鄧大軍。而陳賡早已布置好了重兵,各縱隊將士奮勇殺敵,不但重新奪回了洛陽,還將敵軍回援的兵力打得丟盔棄甲,取得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完勝!

陳賡解放洛陽的戰役,充分展現了他不拘一格、靈活用兵的特點。粟裕在攻開啟封時,借鑒了陳賡的戰術,同樣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早在 1947 年 8 月,陳毅陳老總就曾給毛主席寫信說:「中國共產黨二十多年來創造的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劉、林並肩前進,這是中國共產黨與人民的偉大收獲!」

陳老總高瞻遠矚,很早就看到了粟裕和陳賡的非凡才能,認為他們足以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這幾位威名赫赫的將領並駕齊驅,堪稱我軍的「五虎將」。

粟裕和陳賡,他們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在解放戰爭的硝煙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他們的戰略眼光、果斷決策和靈活戰術,不僅為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更成為了後人學習和敬仰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