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科舉廢止後,那些靠科舉「逆襲人生」的讀書人都去哪了?

2024-02-03歷史

科舉制度的廢除,是清朝末年最重大的變革之一。科舉考試始於隋朝,持續了近1300年,已融入中華文化傳統,成為士人仕途的唯一途徑。一時之間,科舉的廢除讓廣大讀書人「舉業已絕,欲圖他途又無門」,他們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

那麽,在科舉這條千年不變的皇道被堵死後,廣大讀書人又將走向何方?他們又將透過何種途徑謀求出路?本文擬以科舉廢止後讀書人的不同選擇為線索,探討科舉制度廢除給讀書人帶來的深刻影響,以及他們在這一歷史行程中所作出的策應之舉。

科舉制度的廢除,標誌著中國由封建社會向近代社會的轉型。在這一轉型過程中,西方科學文化大量輸入,新式學堂紛紛在中國興建。這為部份讀書人提供了從事教育的機會。

首先,一些讀書人進入新建的官立學堂任教。新式學堂要求課程從經學向西學轉變,讀書人中也出現了分化。生活在沿海和城市的讀書人更容易接受新思想,積極學習西方科學文化,成為新學堂的教員;而生活在內陸鄉村的讀書人更守舊,難以適應新學堂的要求。盡管如此,總體來說,仍有大批讀書人成為了新學堂的教師。

其次,一些讀書人繼續在鄉村私塾任教。盡管清政府多次下令取締私塾,但在廣大農村地區,私塾仍以半開放的形式存在。這為許多未能進入新學堂的鄉村讀書人提供了就業機會。他們表面上改稱新學堂,實際上仍保留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這批讀書人成了新舊交替時期鄉村教育的主要從業者。

最後,個別優秀讀書人進入官辦師範學堂擔任教員。師範教育的目的是培養新式學堂的師資力量。一些有學問和品德的讀書人順應時代發展,進入師範學堂學習先進教育理念。畢業後,他們成為新學堂的種子教師,推動了教育體制的變革。

綜上所述,科舉廢止後,教育成為讀書人謀生的一個重要出路。一部份讀書人積極適應時代,將傳統教育轉變為新式教育,成為了教育變革的參與者;另一部份讀書人則固守舊學,透過傳統方式維系生計。兩種選擇共同推動了近代教育的發展。

在科舉制度終結後,海外留學蔚然成風。

出國深造成為讀書人晉身仕途、謀求出路的新途徑。留學生湧向以美國和日本為主的西方國家,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的熏陶。歸國後,他們成為推動現代化的生力軍。

清政府積極資助和組織留學生出國深造。

1901年,清政府頒布【格致士使節章程】,開始有組織地選派留學生。隨後,又頒布【廣派遊學】和【外交部學部會奏遣派學生赴美謹擬辦法折】,進一步擴大和制度化留學規模。到1910年,清政府已經累計選派了近500名留學生赴美深造。

個人自費留學現象也十分普遍。

一些家境優越的讀書人,也紛紛憑借家族財力前往外國留學。日本由於地理、語言等方面的優勢,成為除美國外最主要的留學目的地。據統計,從1912年到1937年,中國赴日留學生總數高達近10萬人。

回國留學生獲得了優厚的待遇。

清政府規定留學生歸國後可免試授官,並可獲得進士出身等榮譽。民國政府也對回國留學生實行激勵政策。這些政策極大鼓舞了讀書人的留學熱情。留學生學成回國後,在政治、外交、教育等領域中成為引領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重要力量。

科舉制度的終結,解除了士人不能經商的傳統觀念束縛。

一些讀書人開始棄儒從商,透過實業救國。他們的商業創業推動了民族工商業的發展,也加速了中國社會階層結構的變遷。

部份讀書人直接投身商界,成為職業商人。

以張謇為代表的讀書人,不再將商業視為末業,而是將其視為增強國力、救國圖強的重要途徑。他們投資創辦了大量民族工商企業,如張謇創辦的大生紗廠。這些企業為振興中華奠定了經濟基礎。

一些讀書人成為地方紳商,介於士大夫和商人之間。

他們既保留著傳統士紳的社會地位,又積極投身商業活動。如河南的王錫彤,科舉廢止後不再專心科場,而是投資入木材、煤礦等行業,被稱為「中國水泥大王」。這類紳商既推動了地方經濟發展,也加速了士大夫階層向資本主義商人階層的轉換。

清政府也采取扶持民族工商業的政策,為讀書人創業提供政策支持。

各地紛紛成立商會組織,鼓勵士人投資實業。僅不完全統計就有140余家士人創辦的民族企業。這些政策為讀書人提供了從商的外部環境,也推動了早期民族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

隨著近代報刊事業的興起,新聞傳媒也成為讀書人謀生的新出路。

一方面,許多讀書人進入報社擔任編輯、記者等職務;另一方面,也有讀書人透過寫作通俗小說來賺取稿費。

不少讀書人加入了報刊編輯部。

早在科舉被廢除之前,一些讀書人如包天笑就已經從事報業。科舉被廢後這一現象更為明顯,許多傳統士人轉投報刊業,成為記者或編輯。以民國初年一家重要報社為例,在其48名編輯、記者中,有42人擁有過功名。

一些讀書人轉向寫作通俗小說。

通俗小說在近代城市興起,深受市民階層歡迎。一些失意文人為謀生計,瞄準通俗小說的市場需求,大量撰寫各類作品。這既滿足了城市居民的閱讀需求,也成為讀書人獲取稿費的方式。

個別讀書人將報刊作為自己的事業。

以包天笑為代表的這部份讀書人,不僅為報刊撰稿,還創辦自己的報刊,成為近代新聞事業的推動者。他們的努力奠定了近代中國新聞傳媒的基礎。

新聞媒體的發展為讀書人提供了新的文化傳播平台。作為傳統文人的他們,也推動了近代報刊事業的形成和發展,成為新聞傳播的重要力量。

盡管科舉制度被廢除,但傳統士人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力還遠未消失。在清末新政改革中,大量讀書人依靠過去的功名,進入了新政機構擔任要職。

在地方自治體系中,傳統士人成為自治機構的重要組成部份。

科舉廢止後,清政府推行地方自治,建立了從省到縣的議事機構。這些機構中的議員、董事等職位,絕大多數由具有功名的士紳擔任。

在中央政府改革中,舊式讀書人也扮演關鍵角色。

許多有功名的士人進入新設的諮議局,擔任議長、議員等領導職務。諮議局是清末政治體制變革的重要平台,傳統士人的大量介入使改革維持了某種連續性。

在民國時期的政治活動中,擁有功名依然是進入政界的資本。

各級議會中的議員要依靠地方士紳的選舉產生。這為傳統讀書人轉入新型政治系統提供了通道。

盡管科舉已廢,但傳統士人的社會影響力還在。依靠過去的功名,許多讀書人得以在新政時期繼續從政,使政治變革保持了某種程度的連續性。

清末新軍的興起,也讓一些讀書人走上了當兵的道路。他們中的大多數先進入新式軍校學習,然後加入新軍,成為清末新軍的骨幹。

一些貧苦讀書人直接參軍謀生。科舉的廢除讓他們舉業無門,加入軍隊成為擺脫貧困的一條新出路。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普通士兵,直接從事軍務工作。

較多讀書人選擇先入學軍校。在科舉廢止後進入了保定軍校、雲南講武堂等軍事學校深造,畢業後以軍官身份加入新軍。

個別讀書人憑借過去的功名直接獲得軍官職務。他們沒有系統軍事教育,依靠文憑任職。這類直接「文官化」的軍官比例不高,且軍事素質參差不齊。

科舉的終結導致一部份讀書人走上當兵的道路。他們既充實了新軍的人員隊伍,又推動了軍隊向新式化的轉變。

科舉制度的廢除是晚清歷史的重大分水嶺。它終結了科舉評功行仕的千年傳統,也讓廣大讀書人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與焦慮。面對這一挑戰,他們作出了不同的選擇:有的順應時代潮流,積極尋求轉型;有的固守舊學,在傳統領域謀求出路;還有的則身陷迷霧,難以自拔。盡管面臨種種困難,但廣大讀書人還是在這個時代劇烈變遷中找尋到了新的生存之道。

科舉雖廢,但讀書之路仍在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