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回顧:他入黨前是少將,妻子自作主張為其另娶一房,他後成開國大將

2024-04-21歷史

在我軍的高級將領中有一位將軍,他的資歷老到無人能出其右。即便是國民黨的高級將領中,也沒幾個人。

這位將軍的資歷老到什麽程度?

他參加過同盟會的廣州黃花崗起義!而且還是炸彈隊的隊長!

比他大5歲的蔣介石在粵軍混的時候,對他恭敬有加。

北伐中,他是葉挺同誌的上司。

葉挺

在中國共產黨還未開始武裝鬥爭前,他就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而他當時已經官居國民黨主力部隊少將參謀長。

建國後,他是唯一拿著元帥薪資的將軍。

最美妙的是老將軍在革命時期還有2位相敬如賓的嬌妻。

那麽,這位將軍到底是哪位?

他的革命經歷到底有多傳奇呢?

有兩位賢妻的少將

今天要說的這位將軍就是開國大將張雲逸。因為將軍資格太老,所以下文尊稱為「張大將」。

張雲逸大將

張大將於1892年出生於海南文昌,比毛主席(1893)大一歲,比蔣介石(1887)小5歲。

16歲的時候,張大將入廣州黃埔陸軍小學學習,對清末社會的黑暗深惡痛絕,遂加入同盟會。1910年,他18歲就參加了廣州新軍起義。

1911年,他19歲又參加了廣州黃花崗起義。起義中,他不但是敢死隊隊員,更是負責開路的炸彈隊隊長。

4月27日,他跟著黃興進攻兩廣總督衙門,大戰半日後,起義軍寡不敵眾,被迫分散撤退隱蔽。張大將與幾名戰友藏身於一處民宅。

轉天一早,他以買菜為幌子出去打探清軍的動向,希望伺機突圍而出。但等他回到藏身地點的時候,卻發現清軍已經占領那座民宅,戰友全部犧牲。

當時,參加戰鬥而犧牲的誌士被入殮掩埋的共有72個人,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老將軍晚年回憶道,如果不是那次陰錯陽差,他就是第73個烈士。

參加完辛亥革命後,張大將在粵軍中任職。到1924年的時候,他已經是孫中山老戰友~許崇智麾下的旅長。而且。粵系大佬陳濟棠是他的小學同學,張發奎還是他的老部下。此時許崇智的小老弟蔣介石呢,因為不是廣東本地人,在粵軍中被擠了得已經來回辭職好幾次了。

後來,國共開始第二次合作,張大將在福建遇到一個國民黨旅長。旅長在席間喝得得意忘形,開始吹噓自己是蔣介石的學生。張大將則緩緩說道:「我和他有幾十年沒見了,他還好嗎?當初,他和我一塊在許崇智的麾下共過事。」旅長聞之,立刻閉嘴。

在粵軍的時候,張大將有一次犯了風濕性關節炎,腿腳不靈,於是就回家調養,結果一進門,發現一位年輕女子在做飯燒菜,遂頗為疑惑,就問夫人王碧珍「此女為何人?」

原來,張大將和夫人感情甚篤。但怎奈夫人只生了一個女兒,卻一直無兒為後,心裏頗為過意不去。一次上街,她在一個理發店看見一位年輕女子芳年19,頗為伶俐賢淑,閑聊後得知其名為韓碧,自幼孤苦,於是就提出讓她給張大將作小。

張大將和夫人韓碧

韓姑娘頗為驚訝,但接觸多了以後感覺這位姐姐很是貼心,自己也希望有所依靠,就答應了。但張大將一直在外領兵,怎麽結婚呢?

這難不倒王碧珍,她告訴韓碧自己能作丈夫的主,先過門再說。結婚當時,張大將7歲的女兒抱著一只大公雞代表新郎,和新娘子一塊牽著一個紅繡球拜了天地。

張大將了解完原委,實在哭笑不得,就說:「這不是胡鬧嘛!」於是,兩位夫人全都開始哭哭啼啼。王碧珍說自己這全是為了給張家留後,韓碧則覺得張大將這是要悔婚。

可張大將有自己的擔憂,就是自己身為軍人,萬一哪天馬革裹屍,怎麽對得起年輕的韓碧。這下,二房夫人感動了,覺得張大將絕對是可以托付終身的人。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張大將也覺得不能讓韓碧再孤苦伶仃,而且面對兩位夫人的眼淚,實在無法招架,就預設了事實。他在養病期間,韓碧照床前伺候,兩人感情便也發展得不錯。但畢竟軍職在身,身體恢復後,張大將告別兩位夫人重回前線,一家人遂開始聚少離多。

韓碧和兒子

1925年,33歲的張大將率部兩次東征,戰績斐然。

1926年北伐前,張大將已經在以桂系為班底的第四軍25師擔任少將參謀長,著名的葉挺獨立團就屬第四軍序列。北伐勝利後,11月,張大將在武漢秘密成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新中國成立後,張大將的兒子曾經問過他:「當初為何要加入共產黨?」

是呀,彼時的張大將已經是少將軍銜,在國民黨軍界遍布同門、好友,前途無量,他為何要加入中國共產黨呢?

「大小」長征

張大將跟兒子說:「你是不知道當時的社會有多黑暗。我入黨的時候,年紀不小了(34歲),俸祿非常高,我就是為了解放勞苦大眾才入的黨。」

沒錯,當年,張大將以少年之身為推翻滿清的腐朽統治而悍不畏死,就是為了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會,當他經歷了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後,他更深切地了解到只有跟著共產黨才能實作自己當初的理想。

很多人都知道秋收起義的總指揮是盧德銘,他犧牲時,毛主席頓足喊道:「給我三個師都不換!還我總指揮!」

盧德銘帶出來的國民黨二方面軍警衛團是秋收起義的中堅力量。二方面軍的司令是張發奎,而推薦盧德銘擔任警衛團團長的人就是張大將。張發奎當時肯定要賣這個面子給老領導。

南昌起義中,賀老總的部隊占了一半,剩下一半的主力是第4軍25師,這可是張大將的老部隊,就是在他的支持和掩護下,這支生力軍殺奔南昌。

中國共產黨在武裝鬥爭初期領導的三大起義中,有2次起義的主力部隊都有張大將的貢獻,憑此勛勞,把他譽為我軍的鼻祖,應該不是恭維。

1929年時,潛伏在國民黨內部的張大將擔任的是桂系軍官教導總隊長和警備4四大隊長。趁著蔣桂戰爭正亂的時候,他把軍械庫給開啟了,弄出來5000多支步槍,還有大炮、電台和大量彈藥。這是要幹啥呢?

12月初,他帶著教導總隊和警備4大隊打響了百色起義的第一槍。眾所周知,這次起義是小平同誌領導的。起義後,張大將的部隊改編為紅7軍主力,張大將任軍長,小平同誌任政委。

所以,劉鄧大軍赫赫有名,但小平同誌第一次當政委時的搭檔是張大將。

隨後,張大將和小平同誌一起建立了大名鼎鼎的左右江革命根據地,包括20多個縣,100多萬人口。

1931年1月,紅7軍奉命北上,轉戰半年,千余公裏,到井岡山與中央紅軍會師,史稱「小長征」。這半年裏,張大將豁達開朗,與戰士們同吃同睡。每次宿營,他必到炊事班,跟著大夥一塊燒柴做飯,戰士們都親切地叫他「老火頭軍」。

有一次行軍途中,他看見一個傷員一瘸一拐,就上去攙扶。結果,傷員大駭。他一問才得知,當時紅軍艱苦,很多傷員都會安置在老鄉家,這名傷員不願意,就偷偷跟著行軍。張大將聞之肅然,命令道:「什麽都能丟,傷員不能丟!」這句話很快傳遍全軍,將士們無不動容,更加奮勇爭先。

張大將就是愛兵如兄弟,不拋棄,不放棄。

到了中央根據地後,張大將開始擔任中革軍委、紅一方面軍的副總參謀長。1933年8月,他被中革軍委授予二等紅星獎章。紅軍時期的幾十萬將士中,只有166人榮膺過紅星獎章。

紅軍長征中,張大將作為副手主要協助劉伯承總參謀長制定和執行戰略計劃。1935年1月,在部隊抵達烏江前,張大將親率部下勘查地形,選擇渡口,架設浮橋,保障全軍順利渡河,攻取遵義。

晚年,張大將回憶道:「我這一輩子就有兩件值得驕傲的事,一個是帶著紅7軍走完了小長征,一個是跟隨毛主席走完了大長征!」

國共第二次開始合作後,毛主席知人善任,委派張大將負責搞國民黨的統戰工作。

他首先積極斡旋成的第一件事,就是紅軍南方八省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但成立之後,誰來當軍長呢?

「飛馬」香煙

張大將此時力薦了葉挺同誌。因為葉挺既是他的老同學,還是他在北伐時的老戰友。

中央認可提名後,張大將又喬裝打扮,西裝革履,扮成大富商秘密前往澳門,力勸葉挺再次出山。葉挺後來回憶道:「再次見到張雲逸先生時,頓感久旱逢甘霖。」

抗戰初期,張大將在桂系、粵系、四川等國民黨各大山頭中合縱連橫,為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可謂立下汗馬功勞。按毛主席的話講:「中國共產黨能對國民黨將領說上話的人不多,張雲逸就是其中一位。」

1938年1月,新四軍軍部在在南昌掛牌,張大將出身參謀長兼3支隊司令。隨後就有了前文所述,他在席間「懟」國民黨旅長的那件事。

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後,為了發展華北根據地。黨中央毛主席、劉少奇同誌、王稼祥同誌聯名致電新四軍軍長項英,點名要張大將率領幾個營過江,在安徽中部拓展新的根據地。

1940年3月,國民黨江蘇反動主席韓德勤調動8個團襲擊新四軍5支隊後方。張大將率不到1個團的兵力在半塔大戰7天,沒讓敵軍前進半步。後來,陳毅老總誇贊:有了半塔之戰,才有了後面的郭村和黃橋大捷。

在艱苦的抗日時期,張大將仍然不忘關心前線將士。有一次,他問新四軍供給部長胡弼亮「能否給將士們辦個煙廠?」調查之後,供給部提議和當地的煙廠合資開辦。張大將立刻批準。

這個合資公司的名字叫「新群」,生產出來的香煙品牌叫「飛馬」。老煙民都知道的上海「飛馬」就源於此。而且,張大將在抗戰時期就有了「股份制」的創新之舉,實屬難得。

雖然愛兵,但在工作上,張大將對部下的要求極為嚴格。有一次,部下寫了一份電文,提到「某河一岸」。他看了後問道:「左岸,右岸?河流流向朝哪?」遂命令部下重寫。而且,他不允許電文中出現「也許」、「大概」、「差不多」這樣的詞匯。

皖南事變後的一段時間,陳毅老總回延安,新四軍軍長之職由張大將代理。但他在任上,一直以副軍長的名義釋出命令。

解放戰爭中,張大將繼續幹起自己擅長的參謀和後勤工作,在淮海戰役中,他負責組織的幾百萬支前民工和數億斤糧食解決了陳毅老總的後顧之憂。

但張大將忙於工作,卻少了很多對家人的關懷。大夫人在抗戰時,殞於日軍轟炸,二夫人在她身邊,他也無暇顧及,遂生出了難以治愈的精神疾病,這讓張大將如何是好?

糟糠之妻

1955年,因功勛卓著,張雲逸同誌被授予大將軍銜。毛主席因為他資歷太老,特批他享受元帥的待遇。

此時,張大將已六旬有余,身體不是很好。而且二夫人韓碧的精神還出了很大的問題。

1937年,大夫人死於戰火後,張大將把韓碧和兒子接到身邊。組織上也給韓碧安排了相應的工作。

1944年,韓碧又為張大將誕下小女,可惜,孩子在1歲半的時候因病在母親的懷中離去。這讓韓碧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加上戰爭年代,目睹很多戰友犧牲,韓碧一時精神失常,直到1946年才好轉。

建國後,年過五旬的韓碧因為更年期,精神問題又復發。有一次,戰友到張大將家中吃飯,韓碧開始還好好的,可突然之間臉色驟然轉陰,最後竟掀桌而去,只剩張大將自己默然無語。

身邊的工作人員怕這樣會影響領導夫婦二人的健康,就勸他先把夫人送到精神病院治療。但張大將說:「她跟我受了幾十年的苦,如果把她送走,她又離開親人,這樣對她更不好。」遂將夫人留在身邊。

沒事的時候,張大將就陪夫人到海邊散步,陪她說話,讓兒子帶著孫子多來陪奶奶。同時,醫生也對癥治療,韓碧的病情得到了極大好轉。1956年,韓碧神奇般地痊愈了,又穿上軍裝回到總參工作,後來一直擔任張大將的生活秘書,夫妻二人始終恩愛。

張大將一家

1974年11月19日,張大將逝世,傳奇的一生落下大幕。10年後,夫人韓碧安然離世,臨終前還在低聲呼喚丈夫的名字,在場所有人無不動容。

謹以此文獻給為了中國革命事業而無私奮鬥一生的張雲逸大將和他的親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