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排隊3小時去開市客,深圳人是不是真的「人傻錢多」?

2024-01-13生活


唉,不容易啊~

隨著華南第一家Costco開市客開業,在社交媒體上炸出了好幾波群體:一波是排隊3小時也要進去消費的,另一波是笑著說深圳「人傻錢多」的。

當然還有一波吃瓜的:「這些人都不用上班的嗎?」

作為開業那天早上6點就去排隊的「傻子」,圍觀過顧客搶茅台/草莓的吃瓜群眾,我在一線的所見所聞,或許會比媒體和路人更貼近真實一點。

「所以,深圳是不是真的人傻錢多呢?」

先說結論: 深圳人不傻,但錢也確實是真多。

只是這個「錢」你說不出是花錢、省錢,還是搞錢呢?

爭論1:淩晨排隊?3個小時?

天還沒亮,早上6點多我就到了龍華紅山開市客,前面大概已經有200多人。

小紅書上有人說,淩晨4點就有人在排隊了。這是真的,因為我前面有個抖音博主5點多到的現場,當時前面就有幾十號人了。

他們帶著小板凳和毯子,裝備齊全,讓我想起了 在沒有網路售票的年代,大家春運都是這麽排隊買票的。

8點30分,在開門之際,二樓停車場區域已完全被填滿,隊伍已經排到了一樓,粗略估算當時超過1000人。

中午11點多,排隊等待入場的顧客已經從2樓排滿到了1樓。當時陽光正曬,工作人員開始派發礦泉水,現場的廣播一直在勸大家:

「目前天氣炎熱,進場要等3個鐘頭,請斟酌排隊。」

但為什麽還有大多數人依然要排呢?

我無法解釋,但我的親身經歷是:旁邊一個姐姐聽到3小時後罵了一句「癡線」,然後加入了排隊大軍。

以至於我不知道她罵的是他們,還是我???

爭論2:「他們為什麽那麽早排隊?是群演嗎?」

俗話說:無利不起早。

他們圖的利,可不是盒飯錢,而是沖著搞錢來的。按照坊間傳聞,以上海開市客當年開業的經驗,深圳或許會有原價茅台限量出售。

也就是說: 如果能搶到原價1499的飛天「茅子」,轉手就能賺1倍。

而且為了防止限購,當時比我早來的人中,我至少看到了2個家庭是帶著孩子一起來的。

其中一個孩子還沒睡醒樣子,躺在媽媽懷裏。

事實上,當天也真的有賣茅台,只不過不是特價。

8點30分 開門,8點40分當我進入到酒類區域準備排長隊時,已經被工作人員通知賣完了。那個早上5點多來排隊的博主,也沒有搶到。

綜合各方訊息的結果是: 現場是有整箱茅台出售,總價20899,約3400/瓶。限量100箱,每人限購1箱,已售罄。

事實上,我跟專業的朋友求證過,這個整箱價格比市場價還要貴。

怪不得現場有一個搶到一箱茅台的阿姨,發微信語音說:

「我不想要了。」

這個售罄的訊息很快引起了早上排隊群眾的不滿,他們在安保人員的保護下與工作人員展開友好的協商將近一個小時。

最後,13萬名深圳會員在9點半左右統一收到簡訊——

這個簡訊之巧合,措詞之隨意,可見公關之緊急。

小紅書上也有很多吐槽,說它們「欺騙」。但是,深圳開市客確實從來沒有說過有特價茅台出售。

但如果是開卡人員為了完成KPI,而營造的美好想象,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茅子,另一個備受關註的產品就是愛馬仕。4個愛馬仕包,價格在16-19萬之間,媒體說, 16分鐘就賣完了。

為什麽要搶愛馬仕?

熟悉奢侈品的都知道,雖然愛馬仕一直在否認有「配額搭售」,但一般人真的很難單獨買到一只愛馬仕包,哪拍你全款19萬都不一定能買到。所以,能搶到開市客免配售的包,自然有不少的利潤空間。

爭論3:「他們都不用上班的嗎?」

他們不是不用上班,也可能這就是他們的「班」。

早在開業之前,我就看到某魚上有人在做「開市客代購」, 代購費最基礎是5元/件 ,然後再根據金額加錢。

而在開業當天排隊的人中,有很多代購人的身影。例如我前面的哥們,就在一個名為「山姆開市客代購群」裏,互相分享必買清單。

在商場內,你也能經常一些代購的身影,例如那只人手一只的草莓熊,399/只,開業優惠再減80,每人限購1只。

第一批進來的人,基本人手一只,後來工作人員補貨,剛出倉庫門口就被人搶光了。

為什麽?因為迪士尼官方,一只要賣到上千元。當天某魚上,有不少人已經掛出了450/只的價格。

一只草莓熊,就能賺了140元。

在現場我們遇到一個專門來買草莓熊的女生,因為太晚沒買到,最後在門口加價50跟代購買了。

除了草莓熊還有什麽?

例如迪士尼的水杯,原價64,某魚上掛75-99,基本上到了下午就快賣光了。

還有這兩購物車龍角散,我剛開始還以為是工作人員運貨。

實際上,這個開市客賣的是78,某魚上掛95左右。

這一輛購物車少說有幾百份,你們算算一車賣完能搞到多少錢?

類似這樣的東西還不少,只是我沒在代購群,不知道什麽東西好賣。之前就有了解過山姆代購,月入過萬。作為華南第一家開市客,前期紅利肯定是有的。

所以當別人笑他們大清早排隊是傻子,他們日入好幾千的時候,也是這麽看你的。

(提個醒:官方不提倡也不允許代購)

爭論4:「你們深圳人,都這麽有錢的嗎?」

實際上,除了少量代購之外,開業當天絕大多數都是普通消費者。

何以見得?購物車裏大多數都是非網紅單品,沒有大宗采購,且都是生鮮為主。

尤其是 109/盒,3斤的大草莓 ,一般代購是不會買的,都是普通家庭在購買。這個爆款單品直接引發了好幾場搶購大戰,在貨架上,在過道裏,在冷庫中。

尤其是這場冷庫「草莓爭奪戰」,充分體現了什麽叫有錢又有閑。

因為工作人員無法協調現場排隊秩序,罵聲四起,最後直接被顧客趕下台, 兩名顧客直接爬上貨架去派發,頗有「江湖好漢,開倉放糧」之勢。

那一雙雙舉起的手,仿佛搶的不是100多一盒的草莓,而是救濟的糧食。

而且在現場細心聽就能發現,現場還有不少香港人說著「港普」來購物,他們都在驚呼:

「好抵啊!」

截至12日,開市客已開出超過13萬張會員卡, 其中約10%為香港人辦理。

現在,香港那邊已經有很多個旅行團開通了購物專線,定價99/人的山姆線已經無法滿足香港人的購物欲了,當這個全球最大的開市客又能滿足他們的新需求了。

爭論5:「開市客vs山姆,究竟誰更好?」

作為會員制倉儲商場的兩大代表,開市客是全球最大的會員制商場,

但是,山姆在深圳深耕已久, 可以說已經完全「搶占了深圳人的使用者心智」 。所以在現場聽到最多的評價是:

「這個山姆也有啊。」

「山姆比這個便宜。」

「這個比山姆便宜。」

這種潛台詞背後的意思是,本來就品類差不多的兩個超市,因為山姆更早進來深圳,深圳人更習慣山姆,而顯得開市客並不特殊,甚至會因為沒有大大超越山姆,而把深圳人的期待,變成了失望:

「就這?」

當然了,價格和產品兩個商場各有優勢,品類也基本雷同。但是在細節方面,開市客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

以第一天為例,且不說因為開業人流過大導致體驗不佳,就說一些小到排隊的引導、試吃攤位的疏導、垃圾桶的設定等等,都是 各種混亂不堪

要知道, 深圳有著最貼心的服務行業和服務氛圍 ,至少開市客第一天的體驗感,網上大多數人是覺得不值得的。(當然這也情有可原)

爭論6:深圳為什麽那麽愛排隊?

都忘記了這是第幾次, 深圳人因為排隊上熱搜了:

上一次讓深圳人排隊的商場,是前海山姆,他們去搶泡面桶;

上上一次讓深圳人排隊的商場,是文和友,他們去搶奶茶;

...

好像深圳人經常因為商場開業排隊,而被人說是 「人傻錢多,花錢找罪受」 ,但實際上,深圳人並不真傻,只是深圳人愛新鮮。

在這座講究「時間就是金錢」的城市,還是有很多人會為了新鮮感,而排隊數小時。但這些人往往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上班族白領,所以也會受到一些不理解的嘲諷:

「他們不用上班的嗎?」

或許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好事,這座城市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以「上班」為榮,他們有自己的方式來創造價值,體驗生活。

但深圳人並不傻, 有的地方排隊幾次都要去排,有地方排過一次就不會再去了,你可以騙深圳人一次,但騙不了第二次。 (請對號入座)

爭論7:「深圳需要開市客嗎?」

開市客開業當天中午,我看到了有個外國人表情愉悅地看著場內爆滿的人群,以及正在湧入的客流。

我發現他的工作牌上面寫著:「RON」,然後查了一下,原來他是Ron Vachris,開市客的CEO。

最大的BOSS親臨現場,可見開市客對深圳這個華南第一家店的重視。

深圳需不需要開市客,從帶動消費上,今天已經可以看出來端倪了;但從更遙遠的目標上,深圳非常需要這家全球最大的會員制倉儲連鎖超市的入駐,來提升深圳的國際化知名度。

對於深圳人而言,開市客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選擇,還會帶來另一種好處——行業競爭。

就在開市客的草莓被搶購一空的當天,細心的網友發現: 山姆的草莓竟然降價了。

真實的商戰,就是這麽樸實無華。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但擺在他們面前一個赤裸裸的現實問題就是:

對於大多數深圳人來說,既然開市客和山姆兩家分不出高低,品類重合,那麽以後還有必要開兩個會員嗎?山姆的年費是260/年,開市客年費是199/年(前期優惠), 未來很可能就是深圳人在它們之中二選一。

那麽,為了爭奪開卡數和續卡數,兩家商超就會增加更多優惠, 受利的或將是深圳的消費者本身。

事實上,雖然我是早上6點排隊去開市客的,但我最後12點出來的時候,是空手而歸的。最大的原因,是因為我個人覺得,品類相差不大,沒有勾起我消費欲的爆款。

但好玩的是,在回去的路上我看到朋友圈有朋友在問:誰有胖東來靠譜的代購?網上2000一斤的花茶到底是不是真的好喝。

我瞬間報名接龍,求拼單。

那時候我覺得, 深圳不僅需要一家開市客,也需要一家胖東來。我們不僅需要一家增加國際視野的超市,也需要一家懂我們自己的超市。

PS:

為了深圳人好

也為了開市客好

誠摯建議開業這三天

能不去就別去啦

真的願意排隊去嘗鮮的

或有非買不可的

我也不攔著了

乖,聽勸。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