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

2024-07-07生活

紅焙淺甌新火活

龍團小碾鬥晴窗

文人之於茶,猶茶之於水。

茶文化反映的詩一般的精神境界,常常透過詩詞來表達。中國茶史上,向來有「茶興於唐,盛於宋」之說。唐宋時期也正是中國文學史上「詩詞」的黃金時代。

茶與文人結下一種特殊的親緣,飲茶、品茶、談茶成為一種風雅之舉,自然也蘊涵人生的旨趣。

詩人們或借茶抒發胸臆,或以茶相互酬答,或獨啜孤芳自賞,或茶禪洗滌塵心,總是在一片芳馨中孕育出無數佳作,成為茶文化中的奇葩。

唐代竟陵人陸羽,被世人稱為「茶聖」 ,他撰寫了中國第一部談論茶的學術專著【茶經】。

而他的詩寫得極好!在他師父智積去世後,他寫的一首懷念詩,透露出他的心誌,也代表了一大部份茶友無欲無為的心情: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台。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全詩沒有出現一個茶字,卻使人感到茶的高潔,茶的清雅,茶沒一點富貴的氣息,而從一絲絲的清香裏,編織著陸羽淡泊的人生。

陸羽的這種淡泊的生涯,給一些不屑在官場角逐,無意於市井競爭的士大夫們以極大興趣,開辟了另一種生活天地。

把茶大量移入詩中,使茶酒在詩中並駕齊驅的是白居易。

白居易嗜茶,【唐才子傳】說他「茶鐺酒杓不相離」,白居易喜歡邊品茶邊吟詩:「閑吟工部新來句,渴飲毗陵遠到茶」。尤其茶助詩思、詩興遄飛,令人擊節贊嘆。他的「或飲一甌茶,或吟兩句詩」的自適心境,同陸羽的淡泊都是異曲同工。

茶就有自適的功能,往往成為閑時的「好友」。「起嘗一碗茗,行讀一行書」;「夜茶一兩杓,秋吟三數聲」;「或飲茶一盞,或吟詩一章」……

白居易的心境亦平展夷暢,此時將天地之甘露入腸,清心滌性,臻至物我兩忘之境。而白居易的【謝李六郎中寄暑茶】詩中,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他收到新茶後,馬上煎湯逄煮的「饞勁」活躍紙面,正是對贈茶者最好的感謝。

「不寄他人先寄我,應緣我是別茶人」,既贊許李六郎中對自己飲茶的關懷,也表白自己卻有鑒賞茶質優劣的本領。讀來親切,卻又風趣。中國茶文化所顯示的情誼交流,正是透過佳茗和知友作為佳話。

蘇軾是一位嗜茶愛茶之人。他寫茶,也有「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詩句,以茶與美人相比。「人間誰敢更爭研,半爭紅窗粉面」,人間似乎沒有能比得上如此茶色茶花的,除非佳人那美麗嫩白的面貌。

在中國茶史上,將茶與美人相比,似乎也是從蘇軾開始的。由於長期的貶謫生活,使他足跡遍及各地,為他品嘗各地的名茶提供了機會。

其中:「白雲峰下兩旗新,膩綠長鮮谷雨春」是杭州所產的「白雲茶」;「千金買斷顧渚春,借民越人降日註」是湖州產的「顧渚紫筍茶」;「未辦報群青玉案,建溪新餅截雲腴」是「月兔茶」;「浮石已士霜後水,焦坑閑試雨前茶」是「焦坑茶」。

而蘇軾的【安國寺尋春】詩,「有病眼不羞雲母亂,鬢絲強調茶煙中」。年老多病,烹茶自慰,茶煙裊裊,大不如「談笑間,檣擄灰飛煙滅」,卻是較為傷感。

蘇軾還寫過【記夢回文二首】,屬於茶詩中的回文詩。「酡顏玉碗捧纖纖,亂點余花唾碧衫。歌咽水雲凝靜院,夢驚松雪落空巖。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碾鬥晴窗。」

詩人浪漫,夢中也在飲茶,既有小團茶,又有美女相伴唱,這樣的意境,是詩也是歌,因而在夢裏也激起了他的詩興。千百年來,茶文化的詩詞中,像蘇軾這樣的回文詩也僅此兩首。

宋代詩人陸遊一生寫詩近萬首,內容涉及茶的就有近二百首。並且他還諳熟茶的烹飲之道,他總是以自己動手烹茶為樂事,一再在詩中自述:「歸來何事添幽致,小竈燈前自煮茶」,「山童亦睡熟,汲水自煎茗」,「名泉不負吾兒意,一掬丁坑手自煎」,「雪液清甘漲井泉,自攜茶竈就烹前」。

在【漁家傲.寄仲高】裏,縷縷茶煙,還思念著親人: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裏。寫得家書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悉無寐,鬢絲幾縷茶煙裏。

手足情深,遠離家鄉親人,往往牽掛。陸遊是最重情愫的,「行遍天涯真老矣」,他在外地,東望山陰,不覺感到年老矣。茶,在人們感傷的時候,不失為知己的伴侶。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曾以一幅墨竹圖而家喻戶曉,他是一個品茶好手,他善於把自己的詩情與茶意相融合。他說:「坐小閣山,烹龍鳳茶,燒夾煎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間仙境也。」

他的一首「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得到了不知多少文人的共鳴。

顏真卿在【月夜啜茶聯句】中有「素瓷傳靜夜,芳草滿庭軒」詩句,描繪了月夜飲茶的幽雅環境。杜牧的【醉後題禪院】詩,有「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飏落花風」,這縷縷輕煙,卻引起詩人的紛紛思緒,牽掛種種。

劉禹錫的「詩情茶助爽」,司空圖的「茶爽添詩句」,薛能的「茶興留詩客,瓜情想戌人」等等,都是詩人的親自體驗,是吟出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