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裸辭」漫遊世界後,她和她們終於能為「生活在別處」的困惑自圓其說

2024-09-02生活

一個女孩的迷茫與尋找是故事,一群女孩的投入與熱血是青春。


盛夏的重慶,天氣炎熱,一個城市微更新文創街區一隅, 一場自籌自建的小小個展,在小紅書上得到不少人自發傳播。不少外地女孩坐幾個小時的車,專程跑重慶來看展,這也引發了新女報記者的好奇,想要一探這幾個重慶女孩的熱情與野心。


一場「生活在別處」個展

那天【生活在別處】 個展的 現場氣氛,熱烈之余,還頗有幾分「慘烈」……

在重慶江北區勞動一村4號樓一樓那只能容納20余人的「有空客廳」裏,一群年輕人環坐,就「生活在別處 」的話題開始各自的講述。

一位英國留學獲得碩士學位的重慶妹子,數度哽咽地講述自己放棄北京「互聯網大廠」百萬年薪offer,回家「獨自劃著小舢板駛進大海」,重新以熱愛出發去學習電影制作的人生經歷,將對面那位同樣留英回國,進入金融體系內,找不到工作意義,想辭職又自認「不夠勇敢」的姑娘直接講哭。

她們就像站在人生分叉路口各選一邊的「世界上另一個自己」,對那條「沒有走過的路」忍不住充滿想象。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一年前同樣「裸辭」,滿世界尋找人生答案的羅智譯。

一次混沌的「自救」

「我發現會來看這個展的人都很熱愛生活,同時又處於一個迷茫階段,我希望大家會來看一下——我是怎麽尋找自己的。」【生活在別處】個展創作者羅智譯如是說。

@主創團隊

羅智譯,義大利馬蘭歐尼時裝學院時尚造型專業畢業,曾在行業頂尖的公司工作,做過創意策劃,也做過時尚造型師。辭職後用一年時間去漫遊世界,在峇里島做數位遊民,學習印尼菜的烹飪,去印尼佩尼達島徒步,在四川德陽學做木工,參加西雙版納基諾族的喬遷宴……最終,以兩個 人台模特展示當代時裝與原住民文化服飾融合的服裝造型 , 數十幅個人視角的攝影作品,完成了一場除了真誠毫無技巧的個展,為自己的一年時光,做鄭重其事的註腳。

傅凡丁,【生活在別處】的策展人,羅智譯的大學同學,摸索中前行的獨立時裝品牌主理人。此前半年,要在自己原本就忙碌的工作節奏中,撥出後半夜的時間微信會議探討個展種種,純純以愛發電。

劉昕怡,大學專業化學,畢業後重新換專業學習服裝設計,做了幾年時尚買手,目前還在尋找新的人生角色。在一次喝多的午夜一拍腦袋就接下了【生活在別處】的商務,於是開始四處借衣服……

草台班子?不,敢做夢的女孩兒們真的超酷的。

@個展現場

一場當代的「遊牧」

「生活在別處」出自法國象征主義詩人Arthur Rimbaud的詩作【巴黎狂歡節】——「詩人,生活在別處,在沙漠海洋, 縱橫他茫茫的肉體與精神的冒險之旅。」

@個展現場

當生活在別處時,是詩,是夢,是藝術。而當「別處」變成「此處」,生活又會變得怎麽樣呢?羅智譯用鏡頭展示著十幾座城市的風土人情與人間煙火,窺探內在情緒流動,也定格「別處」的生活片段。

@貴州郎德上寨苗族服裝體驗

@西雙版納參加基諾族喬遷宴

「對我來說,每次旅行都覺得自己很豐沛,回到家又會恍惚,那樣的生活經歷是真實的嗎?是不是生活真的在別處?我們可以一直在路上嗎?」

@在峇里島的農場學習印尼菜的烹飪

@在峇里島烏布幫藝術家畫畫

在幾位主創女孩看來,「生活在別處」其實有三層解讀。

第一層解讀是生活作為名詞,「生活在別處」就類似於大家常常會陷入的一種狀態,你永遠覺得別人的生活過得很好,你很羨慕別人的生活,所以你覺得「生活在別處」;

第二層解讀是「生活」作為動詞,就像這一年的旅行,嘗試去別處生活了,這是一個行為;

第三層則是:「當我們想要去找到那個所謂的答案時,才發現好像沒有答案。這個展覽並不是要告訴大家我們的結果或者我們的答案,‘生活在別處’可能就是一個騙局,你只會一直在路上去尋找,去追求,在路上去積累一切,不斷尋找所謂的最終自我或者最終的答案,一個屬於自己的解讀。所以每個人都是在路上,我們在路上,Everything 都在路上。」

變化中勾勒的人生

從辭職踐行「生活在別處」,到策展過程中的主題錨定、作品篩選、商務對接、展品布置、沙龍分享……這個從「質問世界」到「求助自身」的過程有幫助羅智譯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羅智譯工作中

「我覺得階段性的方向是有的。透過這次個展,大家可以看到我做的東西,我的內容,我也在點亮自己的技能樹,拓寬自己的能力邊界,這些都是有意義的。下一個階段,我可能還是會以自由職業者的身份,做時尚造型,籌備工作室……」

羅智譯同時也表示:「這個展覽記錄的是我去年到現在發生的事情,雖然也在跟大家描述當時的感受,但對我來說已經是過去時了,我已準備邁入下一個階段,也很高興能以這樣的一個形式結束,跟大家共享。」

這個簡簡單單又傾盡所有的個展在7月14日落下帷幕,對幾個年輕女孩來說,更多的感受是閾值的拓寬。「整個展覽做下來,覺得更自由了,還有什麽不能做的?只要我們想,有這個勇氣去做,那我們都能做!」

每一個年輕靈魂找到出口的過程,都是一部屬於自己的【出埃及記】,也會是別人的【智慧書】。不去拓寬,你就永遠不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裏,所以你還需要給自己做任何的限定嗎?在這個知識及技能予取予求的時代,最大的困難在於「想與不想」。

碰撞與相聚的意義

活動的尾聲,新女報記者向一屋子「20+」的青年丟擲一個問題——作為「Z世代」的「數媒土著」,大家習慣了線上上分享,比如說小紅書、朋友圈,為什麽今天會從四面八方匯聚到線下,在一個全是陌生人的沙龍裏「掏心掏肺」?

@羅智譯攝影作品

「我覺得線下的收獲其實是更直觀、更鮮活的,當大家能夠直接面對面地去交流,可以更鮮活地接觸到這個人,去了解他的經歷,傾聽他的分享,感覺自己也收獲了很多能量。有輸出,也有輸入,可以幫我開啟思維,提升認知。」一位來參加活動的年輕女孩搶答。

策展人傅凡丁補充道:「輸出的過程也在整理自己的過程。線下的分享是有很多當下的情緒和反應的,而線上的東西很多時候是經過編輯之後的,被修飾後的某些內容是難以表達和準確傳遞的。」

所以,這就是幾個迷茫女孩籌備線下個展,一群陌生年輕人匯聚「有空客廳」的原因吧。

新女報說

@羅智譯攝影作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迷茫與機遇。比「想」更重要的是去落地,找到自己向往的方向,找到屬於自己的精神力量,讓自己有強烈的內驅力去前行。


把困惑與情緒說出來是有意義的,線下的擁抱與眼淚是有意義的,漫無目的的摸索與天花亂墜的思考也是有意義的。年輕的靈魂需要在放肆嘗試後走向清晰堅定。


生活在別處嗎?或許,生活即此刻。See you down the road。

文:李鰻億

圖:受訪者提供

編輯:彭夢瑤

稽核: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