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80年代農村學生是如何過冬的?(憶009)

2024-01-23生活

雖然是新建小學,但也還是磚瓦結構、「人」字尖頂造型。冬天時,四處透風。那時候,我們是如何取暖的呢?

我記得那時教室很大,後面有一部份是空著的,於是,後面就成了冬天的烤火場。

燒火的柴是哪來的呢?是我們每個人帶的。

秋天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分的有任務,多少斤帶葉的灌木和樹枝,多少斤樹幹和樹根。帶葉的不耐燒,燒完後還容易落灰,所以,它只作引火用,這種任務少。主要任務是耐燒的樹根和樹幹。

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這個任務就是給家長訂的,尤其是是女生,既砍不動柴,也擔不動柴,需要家長準備好送到學校才行。

到了冬天,每天早晨誰先到教室,誰就負責先把火燒著,有時候也可能是老師燒,並且把柴火架得高高的。等同學們到教室時,教室裏就已經很暖和了。

那時候,坐在後面一排的同學很幸福,後背有大火烤著,我也常常換座位或擠到後面去坐。

下課鈴一響,同學們都搬著板凳往後面跑,在火堆旁圍成一個大圓圈,烤火說笑,熱火朝天。有時候老師也陪著我們烤火,陪著我們聊天。

上課了,大家都舍不得回到座位上。其實,大部份同學課桌下也有個小火爐。這個我們一會兒再說。

山裏的學生家離學校太遠,自己都用搪瓷缸帶飯。中午放學後,就把搪瓷缸放在火堆旁邊煨著,他們就可以吃上熱乎乎的午飯了。

還有一些同學從家裏帶紅薯放在火邊烤,烤熟了也會和其他同學分享,整個教室裏都是烤紅薯的香味兒。

下面說說小火爐吧,把家裏的舊搪瓷缽或搪瓷缸,旁邊錐兩個眼,再安一根長鐵絲做提梁,裏面裝上燃著的木炭,就成了一個小火爐。

上學的路上提著,手就不冷了。到教室後,放在課桌下或掛在桌子上,可以烤手。

你完全不用擔心木炭從哪裏來,大山上每到冬天就會砍樹燒窯,然後再把木炭挑到集上去賣,供山下或城裏人燒火取暖。

因為裝木炭的簍子是用竹子編的,縫隙都很大,路上會有漏掉的碎炭。

我們上學、放學的路上,就可以撿到很多,每天足夠我們燒小火爐用了。

我們每個人燒小爐的技術都很高,爐火剛開始燃或快熄滅時,我們用一只手提著火爐,掄起胳膊使勁轉大圈,木炭很快就燃起來了。

而且,只要小火爐的提梁鐵絲擰緊了,基本上都不會翻車,更不會有木炭掉下來。

不過,現在想想可真夠危險的,萬一燃著的木炭掉到頭上、臉上,那後果不堪設想。但在當時,也確實沒有聽說誰出過事兒。

那時候的冬天格外冷,雖然我們有這麽多取暖的措施,厚棉鞋、手套也都穿戴著,但是,我們仍然會被凍著。

一個個的手腫得像個饅頭,-旦破皮就受大罪了,很難好起來。

每年我的腳後跟都凍壞了,每天晚上需要將腳連襪子一起放進溫水裏泡著,然後再慢慢揭掉襪子,腳後跟那一塊破皮了,有血流出,一個冬天都好不了。每年冬天都是這樣,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小學畢業,很多同學也是如此。

那時候真是太慘了,現在回憶起來,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又有一種憶苦思甜的感覺。這番苦水倒凈,日子就只剩下甜了。

我分享這些,希望現在的孩子們能夠珍惜今天這麽好的學習環境,更加努力地學習,不辜負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