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孤獨癥人群建立親密關系困難嗎?聽聽家屬、醫生怎麽說

2024-06-27育兒

性格內向、社交敏感、不喜歡與人溝通、固執……許多人都有這些性格特點,實際上這些也許就是「隱性」孤獨癥的體現。孤獨癥人群在建立親密關系中是否會有障礙?在導致家庭矛盾時如何面對?4月2日是世界孤獨癥日,日前羊城晚報記者采訪孤獨癥人群家屬、社會組織人士、醫生、律師進行了分享與解答。

孤獨癥人士家屬:婚前不了解丈夫病史

「在認識我丈夫時,只是認為他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人,不太愛講話,不太喜歡出去社交,但不影響他的正常的工作和學習。後來接觸到孤獨癥這個群體,向醫生咨詢過才知道他確實也是孤獨癥患者。」徐女士(化姓)是一位孤獨癥兒童的母親,也是一位孤獨癥人士的妻子。

徐女士和丈夫結婚之前,從未想過自己的伴侶屬於這類精神障礙群體。直到生活在一起,有了孩子之後,她逐漸意識到這些曾經忽略的性格特點,成為隨時引爆家庭矛盾的「炸彈」。「我和我先生在家甚少說話,家裏幾乎沒有聲音,遇到事情無法正常交流溝通,導致我一度感覺心裏很崩潰。」徐女士說,起初以為自己的女兒只是像爸爸一樣不愛說話,兩三歲時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表達正常的生理需求,但丈夫不以為然。過了一年多,孩子才在醫院確診孤獨癥譜系障礙。

如今,徐女士的女兒琪琪(化名)正在接受康復機構的幹預治療,情況相比以前得到了好轉。看著琪琪一天天有所進步,徐女士的心也漸漸得到寬慰。「我希望女兒今後能逐漸在生活中自理,找到一份簡單的工作,真正走上社會。」

醫學專家:堅持系統康復訓練 不要帶有病恥感

「孤獨癥屬於兒童發育障礙譜系,它和我們所說的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等其他精神心理障礙不同,轉歸愈後也不同。」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醫師張璐璐向記者介紹,孤獨癥往往起病於三歲以內的孩子,從病因學的角度來說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相互影響,其治療理念是早期發現、早期幹預。「嚴重程度較輕、發現較早、家庭接納度高、父母積極帶孩子共同參與康復訓練的,這類群體有可能逐漸恢復到接近正常的水平。」

如何幫助孤獨癥人群更好地面對親密關系?張璐璐建議,孤獨癥人士及家屬要保持接納的態度,這是最基礎且重要的一個環節,貫穿整個康復的始終。此外,無論什麽時候發現及確診,無論處於什麽年齡段,要堅持系統地康復訓練,盡量不要帶著病恥感,而是樂觀積極地接受訓練治療。「透過進行人際關系、社交行為的康復糾正,在成年之後與別人建立親密關系中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用更合適的言行舉止表達自我,減少情感交流的障礙。」

公眾倡導:關註度逐漸提高 建議正視並積極面對

孤獨癥兒童終究要成長融入社會,建立被社會所認可的行為,獲取進入社會的「通行證」。如今大眾對孤獨癥譜系人士的關註度如何?在今後還能從哪些方面加深對這類群體的認識?

「孤獨癥譜系人士在結婚生育方面可以和其他普通人一樣。雖然這類人群本身對他人的情感需求不高,但依然可以談戀愛,建立親密關系以及組建家庭。他們在別人的相處中,還能發揮個人獨特的閃光點,例如專註、自律,這些特質也許在他們與別人相處、建立親密關系的過程中能夠彌補其他方面的性格缺陷。」廣州市小太陽特殊兒童康復中心校長、廣東省精神殘疾人及親友協會孤獨癥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陳俊雄說,從治療者的角度,家長一定要正視孤獨癥,放平自己的心態並帶領孩子積極面對,在小齡階段盡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陪伴幹預,從小事開始鼓勵孩子一點點進步。

在廣州市心友心智障礙者服務協會副會長(以下簡稱「心友會」)陳穎看來,在廣州越來越多的人慢慢去接納這個群體,希望大家不要戴有色眼鏡,盡量給予他們一些機會,減少對他們的偏見。因為兒子是孤獨癥譜系人士,陳穎在他讀完高技面臨就業之時,辭去原本的工作加入心友會。目前,兒子作為協會「心職培」「心職教」計畫之一,在一家大型連鎖超市工作,最近正在戀愛中。「他和女朋友是同學關系,其他人和我兒子交流可能會有點困難,但他們倆是‘同頻’無障礙交流。他主動追求了女生,對方覺得他挺不錯,雙方正在交往階段。我希望他順其自然,擁有正常的感情生活。」

除了職業培訓,心友會會帶領孤獨癥譜系人士開展跑步、籃球、足球、閱讀、吉他課等活動,還會教他們學會去超市買菜、搭乘公交和地鐵、去圖書館借書等,學會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積累社會經驗的過程中,孤獨癥人群的社會性程度不斷提升,在往後的人際交往中也有希望和常人交流溝通。

律師說法:建議如實告知家屬個人病史

廣東元道澤粵律師事務所律師劉宇軒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規定了很多途徑,可以讓孤獨癥人群乃至所有存在精神健康問題的群體獲取來自社群服務、心理咨詢等方面的專業幫助。在以往的案例中,發現有存在精神健康問題的當事人不能面對自己的精神問題,也沒有如實告知配偶自己的病史,導致當事人與配偶之間發生嚴重的誤解,最終產生離婚糾紛。也有當事人存在精神健康問題,但沒有得到家人的重視和理解,從而發展成家事糾紛等情況。劉宇軒建議這類人群能如實告知自己的家人、配偶個人病史,一起勇敢面對問題,參照法律法規的指引,尋求專業的幫助,才能更好地生活。

文 | 記者 朱嘉樂

圖 | 受訪者提供(除姓名標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