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何麗娜 通訊員 周珠琪 姚霞
「快救救我的孩子!」近日,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急診室上演「生死時速」:一位13個月大大的寶寶因吃饅頭噎住導致窒息昏迷。
醫生們接診後發現,患兒面色發紺,呼吸微弱。
急診科董國平主任了解情況後,迅速對患兒進行相關檢查,初步判斷其為異物卡喉所致的窒息,並決定采用海姆立克法進行搶救:
董國平主任將患兒倒轉,使其面部朝下,進行背部拍擊和腹部按壓,在異物排出後,又與兒科醫生一起為孩子進行吸氧及血氧飽和度監測等後續治療。
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供圖
之後,患兒呼吸逐漸恢復正常,面色也變得紅潤,在多位醫護的精心照料下,孩子最終成功脫險。
「每到節假日及寒暑假,是異物卡喉的高峰期。」急診科董國平主任提醒,家長在餵食孩子時要特別小心,避免給孩子餵食過大、過硬或不易咀嚼的食物,如花生、瓜子、果凍等,同時也要避免在孩子哭鬧或大笑時餵食。
當然,異物卡喉這事,老年人一樣得小心。
李奶奶(化名)怎麽也沒想到,自己會因一碗餛飩而被送進醫院。
故事要追溯到兩天前晚上,李奶奶在吃了碗餛飩後正與女兒聊天,沒想到在打了個嗝後突然出現窒息反應,被女兒送到醫院時,急診輸液室護士莊芬發現其嘴唇發紫、意識不清。
在大致了解情況後,與醫生取得聯系的護士曹梅馬上將老太太從抱起,跪在床上對她展開海姆立克急救,之後來到現場的童濤醫生又繼續接過急救「接力棒」。
北侖區第三人民醫院供圖
期間,李奶奶咳出一個餛飩,約兩分鐘後,老人意識逐漸恢復,護士莊芬在確保老人口腔內沒有異物後,繼續開展吸氧等輔助治療,大夥這才松了口氣。
「李奶奶可能是因打嗝,使咽下餛飩又返流回來,從而堵住了氣管。」急診科醫生童濤提醒,老年人的吞咽反射相對遲鈍,也是誤吸的高發人群,建議老年人在進食時要註意力集中,細嚼慢咽,進食後,不要立即躺下;特別是吞咽差的老年人,最好吃一些稠厚的食物,如粥、米糊等,避免吃年糕、湯圓等。
當然,掌握正確的急救技能也很重要,若身邊有老人發生誤吸,可讓其處於側臥位,使頭低腳高,並扣拍背部,可能促使吸入物排出或及時采用海姆立克法施救。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