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不要讓傷害,傳承到下一代身上

2024-05-30育兒

鄭勝輝學習與思考第2354天

【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副標題是「你的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聽起來是不是有點新鮮?這個題目給人的感覺是,這肯定是一本關於家庭育兒方法的著作。而且,根據這個題目,育兒這項系統工程,同時關系到至少三代人:包括核心角色父母,他們的雙親上一代,以及孩子。

這本書在英國剛一上市,就成為【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榜首圖書,以及亞馬遜家教類的暢銷書冠軍。本書作者菲利帕·佩裏,是一位從業20多年的英國資深心理治療師,她在本書前言中就和大家說,在自己接待的咨詢者中,因為親子關系而困惑,產生心理問題的父母大有人在。透過聆聽他們的傾訴,佩裏逐漸感覺到,親子教育的核心,在於我們和孩子的關系: 正確而親密的親子關系,是孩子健康成長,獲得力量的源泉,如同一片肥沃的土壤,支撐植物茁壯成長一樣。

雖然與孩子的相處,是由無數細節構成的,但佩裏說,自己寫這本書的目的,並不是教大家如何在細節上做到完美,諸如如何正確換尿布、孩子該幾點就寢,而是教大家抓大放小,集中力量處理好幾件大事,就是我們與孩子的關系、與自身的關系、與過去的關系,以及與周圍世界的關系。

另外,佩裏之所以把這本著作命名為【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更是因為她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新觀點,那就是:我們在自己的成長環境中,因為父母的疏漏或者過失,而造成的心理創傷和錯誤行為模式,會在我們自己育兒時,再次被我們無意識地施加到他們身上,從而讓傷害和失範,隨著我們自己生命的代際延續,變成了一種傳承。

所以,佩裏在書中特意提出了一系列原則方法,來提醒已經或者即將成為父母的我們,如何避免在育兒中重蹈父母的覆轍,切斷這種傷害傳承。

接下來,我就分三部份,為你介紹本書的大致內容,首先我們就來談談,如何在與孩子的相處中進行自我療愈和修復。在第二部份中,我們將沿著佩裏的敘述,來看看如何給孩子營造一個正常與舒適的成長環境。這個環境,其實和物質條件關系不大,而在於我們如何理解包容孩子的感受,並及時做出正確的應對。最後,我們再來了解下,在教育中,為什麽說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引導孩子對自己進行模仿。

第一部份

在本書一開始,佩裏就給讀者講了一件事:自己有一位心理培訓師同事,叫泰伊,專業水平高,而且心地善良,即使按照最苛刻的標準來看,也應該是一位十全十美的母親。但是泰伊有一天,就做出了一件讓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她七歲的女兒艾米麗,在公園裏玩攀登架,對媽媽說自己卡住了,想讓媽媽把自己抱下來。

然而,泰伊當時心裏卻湧起了一股無名火,認為女兒在無理取鬧,於是對女兒大喊「馬上給我下來!」於是,委委屈屈的艾米麗費了好大勁,才自己爬了下來。之後,她還想拉住泰伊的手求得母親的安慰,但泰伊的火氣還沒有消散,一把甩開了女兒。於是,艾米麗委屈地大哭起來。

過了大概一周,泰伊又帶著艾米麗去公園玩攀登架,在一瞬間,泰伊找到了自己上一次無名發火的原因:原來,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泰伊的母親始終在對她進行過度的保護,因為害怕她遇到危險而限制泰伊的行動。從而讓泰伊感覺,在這種過度保護下,自己逐漸喪失了去探索新事物,自我發展的信心與能力。這種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負面情緒,突然在女兒被困攀登架,這樣一個似曾相識的育兒場景中被激發出來:它同時暴露的是泰伊對母親的憤怒,以及不想讓女兒也在類似環境中長大的強烈願望。於是,泰伊及時向女兒道歉,並做出了解釋,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就此被消弭。

相信聽到這裏,不少為人父母的使用者,都會有同感:自己有時在對孩子發火時,內心就會發出呼喊「天哪,我的父母也對我做過同樣的事,我怎麽在不知不覺之間走上了他們的老路。」

佩裏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對孩子的言行突然產生某種強烈的負面情緒,比如憤怒、挫折感、恐懼、厭惡等等的時候,請把它當作一個自己內心發出的警報,不是在提醒我們孩子犯了錯誤需要矯正,而是提醒自己,內心的創傷記憶又被開啟了。 在我們之前解讀過的【你經歷了什麽】當中提到過,如果我們遭遇的心理創傷發生在嬰兒時期,那麽所帶來的損害會更嚴重,甚至變成伴隨終生的反常執念和行為模式,只要外部環境中有一個與創傷記憶相關聯的元素出現,那種遭遇傷害時的恐懼感就會隨之而來。

具體來說,我們對孩子言行的過度憤怒,是一種失調,是我們的自我意識,為了努力恢復身心平衡,不惜采用的極端調節手段。這時候,負責語言、思考、共情等高級功能的大腦皮層暫時宕機了,無法理解面前孩子的感受。所以佩裏告訴我們,對於自己這種因為創傷而引發的無名火,既不要錯誤地歸咎於孩子,也不要對自己過分自責,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對它的根源進行追溯、拆解,努力在自己的意識裏建立全新的反應路徑,從而讓這種傷害不要再隨著自己的行為失範,再傳導給孩子,乃至我們的後代。

為了建立全新的反應路徑,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與孩子的同理心,花一點時間思考下,自己在孩子同樣年齡的時候,做出類似舉動,是出於什麽樣的情緒和感受。那時候的父母做出了什麽樣的反應,而在內心深處,我們又希望被父母怎樣對待?佩裏就在書中舉了一個案例,自己有個客戶奧斯卡,收養了一個一歲半的男孩,但是孩子吃飯的時候卻經常把食物掉到地上,或者到處亂扔,這讓奧斯卡非常惱火。於是,佩裏就跟他說,如果他自己小時候做出這樣的舉動,會得到怎樣的待遇?奧斯卡老老實實地回答說,自己嚴苛的外祖父,會用餐刀的刀柄敲自己的手指頭,然後讓自己離開房間。雖然這段童年經歷非常難以啟齒,但奧斯卡在咨詢後,透過找到了自己出離憤怒的根源,對養子的耐心漸漸開始增長。

再比如,讓很多家長感到憤怒和挫折的,是孩子無法停止的哭鬧。作者分析說,這種狀況,很可能和我們自己嬰幼兒時期,因為哭泣而遭遇父母強硬阻止,無法釋放負面情緒有直接聯系。我們本能地拒絕喚起當時的痛苦,所以也想讓孩子閉嘴。

講到這裏,可能有人會說,哎呀,不早說,我已經犯過類似的錯誤了,那該怎麽辦?作者佩裏就說了,親子關系中出現裂痕,是不可避免的,但最重要的是修復。

父母願意主動和孩子修復關系,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他們無論是人格、身體、價值觀,還是生活能力,都尚未發展完全,父母是他們安全感的主要來源。很多孩子都有一種恐懼,那就是父母不再愛或者需要自己,就會產生一種「天塌了」的感覺。有些家長曾經問佩裏,向孩子道歉,會不會過早損害自己在家庭中的權威感。面對這種質疑,佩裏堅定地說:「不會!孩子需要的是真實可信的父母,而不是十全十美。」

如果我們假裝自己從來不會犯錯,不承認事情真正的原因,那麽孩子會開始質疑自己的理解力,然後陷入認知失調。那些過分信賴父母的孩子,會開始無端自責,用放大鏡審視自己的言行,試圖發現那些子虛烏有的錯誤,從而形成「討好型人格」。反過來,一些孩子可能已經看出了端倪和破綻,而父母的拒不認錯,只會讓親子關系向著冷漠而疏離的方向發展,孩子甚至會轉而向外界尋求情感支撐與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遇到的一旦是心懷叵測的人,很可能會就此走上邪路。

反過來說,如果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且主動去做正確的事情修復關系,那麽這個良好的習慣也會傳到孩子身上。作者佩裏回憶說,有一次自己開車接送四歲的女兒時,女兒的情緒非常不好,但是在回家後,女兒在廚房吃了一塊蛋糕,然後對自己說「媽媽,對不起,我剛在車上發脾氣了,因為我餓了,不過我現在好了。」這讓佩裏感覺非常欣慰,因為自己的女兒能夠主動反省自己的行為,並且試圖修補母子關系中的裂痕。

所以,在孩子誕生,與你相伴的那一刻起,我們的第一要領就是把我們自己經歷中那些正面有益的經歷,比如關愛、耐心、努力傳承給孩子,同時努力把童年遭遇的負面經歷與情緒封印起來。

這些負面經歷和情緒,有時會以一種隱秘的形式出現,那就是我們的內心獨白。大家想一想,是不是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內心深處或者腦海中都有一個聲音,在評判我們的一舉一動?佩裏告訴我們,如果這個內心之聲,發出的批評和質疑,要遠遠多於自我肯定和贊許,那我們就要特別註意了,不正常的自我批評不僅會影響我們自己,也會引導孩子的認知,偏離正確的軌域。

佩裏在書中說,自己曾經遇到一位名叫伊萊恩的咨詢者,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在咨詢中,伊萊恩發現,自己內心深處那個總是在打退堂鼓,自我否定的聲音,其實是來自她的母親。母親對自己和伊萊恩都十分嚴苛,她對各種事的否定和打壓,成了伊萊恩童年記憶中不可磨滅的部份。於是,成年後的伊萊恩,也不可避免地遺傳了母親的性格。所以,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伊萊恩就開始有意識地和這個內心的聲音抗爭,努力不讓這種負面情緒透過生活中的自我否定,傳承給自己的兩個孩子。

在佩裏的建議下,伊萊恩不再耗費寶貴的精力,去和這個內心的聲音爭辯,而只是把它當作一個「難以相處的同事」;它說什麽,聽聽就算了,不要太當真,同時勇敢鼓勵自己,走出舒適區,去做那些內心的聲音禁止你做的嘗試。因為每成功一次,你就會發現,內心對於自我的批評之聲,出現的頻次就會減少,音量也會逐漸低微。

在這一部份的最後,佩裏還告訴了我們一個在育兒中實作自我修復的小貼士,非常有用,那就是無論在評價自己或者孩子的時候,都不要簡單粗暴地使用「好」或者「壞」這樣的簡化標簽。對於我們自己而言,由於害怕變成所謂的「壞父母」,我們就可能羞於承認自己犯下的錯誤,忽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反過來說,經常對孩子的言行做出標簽化的價值評估,也無助於他們的成長或者進步,尤其是簡單粗暴的批評,更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折感,讓親子關系變得疏遠。

那麽,正確的做法是什麽呢?就是贊賞自己和孩子的努力,具體描述那種感受的細節。比如,孩子花了很多時間畫了一幅畫,不合格的家長,會毫無表示,或者挑剔孩子,簡單粗暴地說「畫得不像」;普通的父母,大概會泛泛地誇獎一句「畫得不錯」,但是理想中的父母,會說:「你為了畫這棟房子,花費了很多時間和心思,真了不起!這房子看起來好像在微笑,看到它,我的心情也好起來了!」佩裏強調說,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孩子的言行做出反應,是親子關系的關鍵。我們對孩子的反應,塑造了他們的人格品質和性格。

第二部份

剛剛我們著重談的,相當於「父母如何做好內省」。那麽,接下來我們就來順著佩裏的敘述,看看身為父母,該如何對待孩子,為孩子營造一個正確舒適的成長環境。

說到這裏,很多中國父母都會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把「正確舒適的成長環境」,簡單歸結為一系列物質條件和硬體,比如居住環境、消費水平、教育選擇之類的。但是佩裏告訴我們,這些其實都不重要,最核心的,是一種「家的感覺」。她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當律師的朋友去探訪一個難民家庭,這個家庭的生活居住條件自然很不好,但是一個孩子卻跟他說「我們有家啊!只不過它暫時沒有地方固定下來而已。」

透過這個簡單的故事,佩裏說,所謂正確舒適的成長環境,就是哪怕父母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和孩子共度大多時間,或者物質條件相對匱乏,但孩子依然能夠和家長有一種親密而安全的相處模式。那麽,如何營造這種理想的環境呢?佩雷根據自己的研究和心理咨詢經驗,提出了兩條原則。

首先,是學會誠實地面對爭執:所有的家庭都會爭吵,但重點是如何處理和化解沖突,不要讓分歧破壞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畢竟,沖突導致孩子的精神處於警戒狀態,威脅到他們的安全感,讓他們的精神狀態切換到某種緊急應對狀態。

那麽,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麽辦呢?首先,是堅持講問題,以及問題帶給自己的感受,給自己定義,不攻擊對方。例如,「你刷手機的時候,沒有回我的話,我感到很受傷」,這就是一種講完問題,再定義自己感受的良好溝通方法。反過來,如果直接來一句「你只顧著刷手機,都不理我」,就很容易激化矛盾,讓溝通偏離主題。畢竟, 攻擊只能激發對方的防禦本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

另外,我們在爭執中,也要考慮對方的感受,不要貿然否定。另外,要仔細想想,這場爭執的背後,體現了自己和對方潛在的哪些未被滿足的需求。以及要仔細區分,導致爭執的怒火,到底是哪些以往的記憶帶給我們的創傷,還是眼前家人的言行直接帶來的。

我們得到聽書欄目,在之前還解讀過一本【如何正確地吵架】。裏面也有幾條關於親密愛人之間吵架的原則,包括保持坦白、承認事實、始終相信對方是出於好意,如果現狀不令人滿意,那麽對方應該承擔的責任最多只有一半,如果能在吵架中發現對方的潛在需求,和自己性格中的缺陷,那麽這場吵架就是賦予建設性的溝通,等等。這些,也同樣適用於家庭成員,以及父母與孩子間發生爭執的場景。

第二個原則,是包容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僅僅著眼於「處理具體問題」。佩裏在咨詢中發現,在童年時期,無法從親子關系中獲得來自父母的安撫,是導致成年人罹患抑郁癥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父母出於疏漏,甚至是有意忽視了孩子的感受,特別是負面感受。但是,孩子的感受在遭到否定後,並不會消失,而是郁結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變成了持久的傷害。比如,一個在沖突暴力不斷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誤以為暴力和控制,也是愛的一部份,會因為他人表現出一點親切的訊號而產生嚴重的依賴感。

佩裏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對夫妻,安妮絲和約翰,他們有一個十歲的兒子盧卡斯。夫妻倆因為創業,忙得沒什麽時間和孩子相處,平時只能請人來照看盧卡斯。結果有一天,十歲的盧卡斯居然嘗試自殺。在咨詢中,盧卡斯說,父母平時很少陪伴自己,還經常聽到父母打電話安排別人照顧他,於是就讓他感覺自己是個累贅,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像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而自己在向父親傾訴時,約翰的回答聽起來也很敷衍,諸如「爸爸給你買個新的遊戲機」,或者「周六帶你去動物園」等等。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約翰聽從了心理咨詢師的意見,每次盧卡斯在說自己難過時,就會問他,這到底是一種什麽感覺,是什麽讓他難過,然後開始傾聽,先不要著急去做什麽具體的修復工作。同時,約翰暫停了手頭的工作,在家陪伴了兒子一個月。在盧卡斯情緒恢復後,約翰和安妮絲也約定,至少有一個人,必須在下午六點之前回家,以保證至少有兩個小時陪伴兒子。

所以,身為父母,我們需要對孩子的感受,尤其是負面感受進行包容,既不要無視,也不要反應過度。孩子之所以認為家庭環境舒適而安全,就是因為,在這裏,父母願意傾聽他們的感受,並表現出理解、共情和支持。

佩裏強調,對孩子感受的關註和回饋,從孩子呱呱墜地的那一刻就要開始。哪怕孩子還沒有形成初步語言能力,他的手勢、表情、哭喊和其他聲音都是他們試圖和父母交流的手段,而父母也應該用各種方式,包括各種擬聲詞、手勢和表情來和孩子互動。只要孩子得知自己的感受能夠換來父母穩固的關註和回應,那麽他們自然能夠從家庭環境中感受到愛和安全,從而邁出建立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不僅如此,當孩子的感受與我們成人的常識,或者記憶認知發生偏差或者矛盾時,也不要急於否定他們,因為他們的年齡和思維模式,讓他們想表達的情感,可能與語言並不相符。比如孩子說「媽媽從不帶我們出去玩」的時候,他們並不是想否認父母曾經帶自己出遊這樣一個事實,而是在表達「自己在家已經待了很久,感覺無聊,希望家長重視並有所行動。」

當然,包容並不意味著溺愛,無底線地向孩子退讓,滿足他們提出的一切,哪怕是非分的要求。比如,一位名叫戴夫的父親,有一個四歲的女兒諾瓦。諾瓦有時非常任性,如果發生讓她不滿的情況就會放聲大哭,戴夫既不想陷入和女兒無休止的爭論,也不想無底線地縱容諾瓦。佩裏就建議他,嘗試一下自己的溝通方法。

於是,有一天,戴夫開車時,諾瓦的表哥坐在了諾瓦平時習慣的座位上,導致諾瓦又開始故態復萌,哭鬧起來。戴夫既沒有讓兩個孩子調換座位,也沒有呵斥孩子。戴夫的做法是,蹲下來,讓自己和女兒的視線平行,然後說,自己了解女兒的心情,知道女兒真的很想坐在自己習慣的座位上,但是今天的情況只是一次例外。然後,戴夫再問女兒,除了原來的座位,她願意坐在哪裏?結果,諾瓦逐漸停止了哭泣,坐進了兒童座椅,隨後在旅途中也開始和表哥以及戴夫愉快地聊天,仿佛座位的事情根本不存在。

第三部份

說完了家長的自我修復與療愈,以及家庭環境的正確營造,接下來就要說到親子關系中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如何教導孩子言行得體,為他們日後進入社會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我們得到聽書的鎮館之寶裏,有一本兒童教育類的名作【園丁與木匠】,裏面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發現:孩子,天生就很難接受那種被動的、來自他人灌輸的資訊,而是會主動去觀察、模仿、理解成年人的言行。從某種程度上,孩子可能比父母本人還理解他們。所以說, 父母要想讓孩子正確成長、行為得體,那種一本正經的灌輸和說教是效果不大的,你要想讓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你就必須在孩子面前,展示出符合你期望樣版的行為。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人前舉止得體,但佩裏說,如果仔細拆解,這些行為的背後,其實包含了四種重要的能力,他們分別是:抗挫折能力、靈活應變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能夠與他人共情的能力。一些模仿能力強、家庭環境穩定的孩子,能夠在模仿中輕松學會這四項能力。

佩裏在書中舉例說,如果你希望孩子們能夠從小分擔家務,養成生活井井有條的好習慣,那麽理想方式並不是以零花錢獎金來刺激或者賄賂孩子,而是應該在自己勤於家務的同時,首先激發孩子的遊戲與模仿天性,在他們喜愛的過家家遊戲中加入家務工作的環節。這樣,他們之所以願意參與家務,並不是因為單純的物質回饋,而是他們在投入一項讓自己感到成就感的工作,提升他們對於家庭的歸屬感,更是在幫助與他們有親密聯結關系的父母。

當然啦,很多孩子的行為模仿與習得,就不那麽一帆風順,但我們並不應該急於批評孩子,而是應該利用我們的同理心,來分析他們行為背後的需求。很多父母對於孩子行為的規訓過嚴,比如孩子行為失禮或者錯誤,就對其加以懲罰,從而只讓孩子感覺自己的獨立意誌被忽視,從而帶來了羞辱感和憤怒,但反過來說,太過寬松又會讓孩子放任自流,失去了目標感,無法建立必要的自我約束。

那麽到底該怎麽辦呢?佩裏提出的解決方案是,合作式管教。

具體來說就是,首先在以身作則的前提下,給孩子定出一個目標,比如,家裏保持整潔是必要的,父母一直在持續努力,讓大家的生活方便舒適,但你的房間最近有點亂,我們希望你自己打掃一下。

第二步,就是如果孩子表現遲疑和抗拒,一起尋找孩子背後的感受,然後表現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與包容。比如,孩子會不會是認為整潔衛生和舒適沒什麽關系?還是因為被迫打掃房間,就降低了自己對於這片小天地的主導權?還是因為,房間的淩亂是朋友或者兄弟姐妹在遊戲時放飛自我導致的,從而讓孩子覺得為別人收拾爛攤子不公平?

接下來,是和孩子平等地坐下來商討,整理房間確實聽起來是個頭疼艱巨的任務,透過頭腦風暴,如何把它的難度降低,加入樂趣和挑戰?

最後一步,就是堅持下去,把它變成孩子的固定行為模式。

結語

雖然父母對孩子的愛,是世界上唯一無條件的愛,但並非所有的父母都能和孩子建立良性健康的親子關系,很多家庭內的親子關系都充滿了有意無意造成的錯誤,給孩子的一生留下負面的影響。作者佩裏結合了自己多年心理咨詢的案例經驗,以構建理想的親子關系為出發點,講述了 育兒中的三個重要問題:如何在與孩子的相處中進行自我療愈和修復,如何為孩子建立一個正常舒適的生長環境,以及如何透過言傳身教和平等交流,讓孩子言行得體。

在本書後記中,佩裏把解決這三個問題的具體方案濃縮成了10件具體的事項,並告訴我們,育兒確實是一項艱巨、漫長而煩瑣的宏偉工程,但如果我們完成這10件事項,那麽我們就會輕松許多,並且能感到自身的成長與完滿,比如:

了解你的童年障礙,理解這些障礙如何阻礙你建立更優質的親子關系。

出了問題,要用孩子的角度和自己的角度交替來觀察復盤。

在親子關系中不存在輸贏問題,你和孩子不是零和賽局,合作才是王道。

幫孩子找到表達真實感受的方法。

不要著急告訴孩子什麽是該做的,讓他自己透過頭腦風暴找出解決方案。

承認自己的錯誤,努力改變,及時修復你和孩子的關系。

在這三個問題的解決原則和方案中,都貫穿著佩裏自己的一條金線思維:孩子不是有待處理的麻煩,也不是需要精益求精的計畫,孩子是需要被理解和支持的個體。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不僅會使他們以後成為更優秀的人,也會使你自己變得更好。 出現問題時,不要把焦點只放在孩子身上,仔細觀察我們自身和與孩子的關系,看看兩者之間發生了什麽,這,往往才是我們尋找答案的地方。

撰稿:朱步沖;腦圖:劉艷導圖工坊; 資料來源:得到APP聽書欄目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播稿件文字及圖片和音視訊均來源於網路及各大主串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在文章下方留言聯系我們刪除或支付稿費。

媽媽有焦慮,來母親智慧文化館!

地址:杭州南宋禦街「密不可分母親智慧文化館」

聯系人:葉子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