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彭海軍 | 當代低頭族兒童:既喧鬧又孤獨

2024-02-21育兒

彭海軍

(武漢大學社會學院碩士研究生)

( 先發 騰訊新聞 @ 新鄉 土 ) 春節走親訪友期間,我發現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那就是當代年輕父母為了避免孩子吵鬧,便主動把手機給孩子玩,特別是每當吃飯的時候或者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因為親戚朋友之間一年到頭難得一見,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當然有很多話要說、有很多資訊想溝通,因此這些年輕父母有強烈的社交需求,壓根兒沒有心思去陪孩子玩,一旦孩子哭鬧起來,便立即掏出手機來打發孩子。另外,春節期間多在親戚家裏串門,年輕父母為了避免節日喜慶氣氛變得尷尬,往往不能及時教育孩子,只能任由孩子使性子,並不得不用手機哄娃。

一、手機讓兒童「一心二用」

不得不說,手機確實是哄娃神器,這些處於幼稚園或小學階段的孩子拿起手機便能立馬安靜下來,他們要麽刷抖音短視訊,要麽玩遊戲。他們雖然大字不識幾個,但是能透過語音搜尋到自己想看的視訊,比如「阿特曼」「挖機」。令我眼前一亮的是,這些4-5歲的孫子在操作智慧型手機方面遠超過他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般奪過手機便能迅速上手。

圖1:吃飯時看手機

然而低齡兒童的自制力低下,一般來說,他們不玩到手機沒電不會罷休。經常用手機哄娃會使孩子產生嚴重依賴,比如低齡兒童沒有手機就吃不了飯、手機一停就大喊大叫。比如,前些天我吃酒席時就碰到了許多帶娃的表哥表姐,其中一個小外甥吃飯時全程看視訊,他的媽媽則在一旁追著餵飯;另外一個小外甥一只手刨泥巴,一只手刷抖音。當我看他放下手機雙手刨泥巴的時候便按停了手機,哪想到他立馬站起來大叫讓我走開,並重新發動他「一心二用」的絕技。

圖2:玩土時看手機

筆者回想起小時候,基本上吃飯都是「要著吃」而不是「追著餵」,吃飯就是認認真真地埋頭大快朵頤、玩泥巴就是一心一意地玩泥巴。科技的進步讓手機深深嵌入當代兒童的日常生活,使其前進演化出「一心二用」的能力,但從反面來看,筆者又很擔憂手機將會損害他們未來專註於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以及互聯網上的低俗內容對兒童過早地滲透。

二、城鎮束縛兒童天性,使其更有手機癮

筆者今年給親戚拜年時頻繁往返於城鎮與農村,並且全程幫著照看了自家的一對親外甥,其間發現他們的性情在城鎮和農村這兩個不同的環境中具有明顯差異——在城市性情乖張不聽話、在農村性情溫和較聽話。

稍微一想,其中差異其實也好理解。城市住房空間狹小,活動範圍有限,特別是逢年過節之時城市套房更加擁擠,而兒童正值活蹦亂跳的年紀,其旺盛的精力得不到釋放便會越發焦躁,而年輕父母出於安全考慮,不讓孩子在室內奔跑嬉戲,但絕大多數孩子不可能安安靜靜坐立,百無聊賴之下便會吵鬧,並透過這種吵鬧的方式要求看手機,而父母為了省心省事便不得不在孩子面前妥協。

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種學習型的條件反射:大哭大鬧並索要手機-獲得手機便立馬安靜。孩子漸漸會意識到,只要吵鬧、發脾氣就會換得父母的妥協。無形之中,不是父母用理智教育孩子,而是反過來孩子故意用情緒支配和拿捏了父母!因此,用手機哄娃無異於飲鴆止渴!從某種程度上說,學齡前兒童已經是熟練的心理學家,切不可低估了他們的智力心思。此外,由於閑置手機總是有限,孩子之間經常為了爭奪手機而吵鬧,甚至打架,這也讓年輕父母們頭痛不已。

圖3:在城裏爭相看手機

三、農村讓兒童有更多活動空間和興趣選擇

而農村住房寬敞,室外活動範圍較大,適合孩子玩耍嬉戲,孩子能從中釋放活力和發展興趣。

從自然環境看,農村寧靜安詳是天然的動、植物園,兒童能從花草樹木、雞鴨狗豬等各色動植物中找到樂趣,而且農村地廣人稀也適合節日期間玩煙花爆竹。豐富的自然風物一方面培養了兒童對於自然和生命的具體感受力,讓其性情安定。隨處可見的木棍、泥巴、沙土就能讓其安安靜靜玩許久。另一方面則變相減少了兒童對手機的依賴,也就更不會產生對手機的爭奪。

從社會環境安全看,農村是一個熟人社會,陌生人和流動人口較少,村民之間具有天然的倫理責任和義務,會順帶照看村裏的小孩。比如當看見小孩兒靠近較高的田坎或者水溝時,會大聲呼喊警示一下!另外,只要村裏的房屋不在道路主幹道上,兒童在交通安全上的隱患基本上沒有。

總之,農村比城市更能為兒童提供自然健康且豐富多樣的樂趣,雖然不一定會減少兒童對手機的依賴,無人看管的農村留守兒童也容易沈溺手機遊戲,但農村為「放養」兒童、解放兒童天性提供了更大的可能,也有助於減輕父母的看護壓力!比如在城市裏生活了許久的兒童返村後對農村廣闊的新鮮事物極為感興趣,不僅不要求看手機,也不吵不鬧變得安靜。農村,讓城市兒童返璞歸真!

圖4:在農村沈浸式活泥

圖4:在農村沈浸式餵羊

四、讓兒童遠離手機是否可能

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第一場所,父母是孩子學習模仿的首要物件。要想孩子不沈溺於手機,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俗話說,身教大於言傳。但現實是,在行動終端早已普及的今天,手機已經嵌在手上成為人的「器官」。當成年人都沈溺於遊戲和短視訊,天天繞膝的孩子如何能不受其影響。盡管年輕的父母經常告誡孩子玩手機不好,但這種警告一般都蒼白無力,一句「憑什麽你就可以玩?」便懟得父母支支吾吾。何況他們還經常用手機來哄孩子,年輕父母對孩子使用手機的矛盾態度,容易讓孩子對玩手機產生僥幸心理。因此,年輕父母要想讓孩子不沈溺手機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是以身作則,自己不在孩子面前頻繁看手機,且禁止孩子使用手機的態度必須堅決,不論任何場合都不能偷懶、圖方便用手機哄娃;二是發展孩子的多種興趣以消耗其精力,轉移其註意力,盡量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

不得不說,在城市化持續推進和科技迅速改變生活的今天,農村的廣闊天地在兒童及青少年養育和成長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我們究竟是要培養性情乖張急躁的孩子、從小就近視的孩子、沈迷虛擬時空的孩子,還是性情溫和沈穩的孩子、眼睛明亮清澈的孩子、對具體生活和事物有鮮活感受力的孩子、對生命充滿熱情的孩子?我想,有條件的話,對比一下孩子在城鎮和鄉村不同的精神狀態,便自有答案了。

圖5:鄉村一瞥

五、獨自玩耍的當代兒童

社會心理學家米德指出,兒童在玩耍和遊戲活動形成自我意識:透過玩耍,兒童形成不完全的自我,由特定個體的態度構成,比如扮演警察時的正義態度;透過遊戲,兒童形成完全的自我,由整個群體的態度構成,比如對所屬球隊的認同。遊戲建構了一種社會情境,兒童透過角色扮演不斷采取角色態度,這是人格形成的過程,過程以語言的使用為基礎。筆者是95後,回想起小時候的娛樂遊戲,往往都是以集體的形式展開的,比如跳繩、抓石子、打彈珠、打卡片、滾鐵環、丟手絹、老鷹抓小雞、過家家、「三個字」……這些遊戲往往需要多人才能展開,有不同的角色劇本而且往往需要分隊,有輸贏有獎懲規則合理,倘若不服從規則便會被所有人排斥,因此我們這輩人從小還算聽規則、講道理,長時間的集體遊戲讓我們贏得起,也輸得起,並且不知疲倦地擁抱集體。

圖6:90後的集體遊戲

反觀現在的小孩,不在學校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獨自玩耍,主要方式就是看電視或玩手機,其性格乖張、我行我素,很難和其講道理,只能耐住性子慢慢哄,父母、長輩與其溝通的情緒成本極大!有好多次,我在城市住宅小區樓下,觀察到一群小孩兒紮堆在一起玩滑滑梯,但是彼此間較少交流,我的5-6歲外甥眼巴巴地看著年齡稍大的一群孩子做遊戲卻無法加入其中,看得出他很想和他們一起玩的渴望,但始終沒有溝通和行動。反復幾次無法加入,室外活動的吸重力慢慢下降,便不如回家獨自看電視或者玩手機。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嗎?這一口號在物質方面可能是對的,但人際交往方面值得打一個大大的問號。筆者在農村長大,彼時的農村人丁興旺,同齡孩子數量眾多且彼此熟識、長期交往,一起遊戲的溝通成本極低,即便是看電視也會經常一起看並一邊交流。而當今的城市是一個陌生人社會,無論是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是原子化的存在,在較高的人際溝通成本面前,成人、兒童都逐漸退回狹隘的住房和內心世界。因此,兒童和成人一樣,更多地在手機、電視等虛擬時空中尋求替代滿足。把兒童從手機虛擬時空中解放出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時代的結構性困境——流動性的陌生人社會、原子化的虛擬時空,但沖破結構性困境也並非絕無可能,比如在住宅小區裏積極構建鄰居熟人圈子、鼓勵兒童間的集體遊戲活動,把孩子從數位裝置中拉回到同齡人群,讓孩子在同輩群體中實作社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