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親情故事: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我是怎麽跟女兒處成閨蜜的?

2024-05-20育兒

導讀:

讀了一位網友姐們兒的一篇微頭條,是她育兒方面的心情碎碎念。

她在文章裏參照了文化傳播學者康華蘭的一個觀點:

只要他或她,不違法,不躺平,有正能量,有上進心,這樣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網友文章裏參照的上面這些觀點,貌似「無懈可擊」。

但是,她接下來的這些感慨,我就分不清是那位學者的話,還是網友的有感而發:

所以,他睡不睡覺、幾點睡覺、喜歡吃垃圾食品呀,或者,不回復你電話了,或者,不找男(女)朋友啦,每月賺多少錢呀!

是你做父母的要管的嗎?

是你做父母的能管得住的嗎?

從網友行文時的內容和語氣,看得出,她家的寶貝,正是叛逆期。

網友在那篇微頭條最後一段,描述說,她家娃對她這個老媽的評價是:

你自己能量太低了,就喜歡管別人,管東管西。

講真,看到網友上面這句感嘆,感覺挺紮心的。於是,應網友之邀,聊聊筆者與女兒曾經的相處模式,希望能給有同樣困惑的親一點有益的借鑒。

文/紅塵禪語

01.一聲嘆息

看到網友家神獸懟她說:

「你自己能量太低了,就喜歡管別人,管東管西」。

作為一位母親,作為一位有幾十年一線教育教學經歷的資深教育工作者,我嗅到了這位網友家寶貝對她這個老媽的鄙視和抱怨。

於是,就信手留言道:

「你家孩子懟你的磕,挺紮心的啊。現在的孩子,都是人精。」

網友回復我:

「關心她關心出事兒來了,不說吧,看著不順眼,說了吧,有些事,咱又沒有更好的策略和辦法。」

我:

「那就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網友:

「很羨慕姐姐跟女兒處成閨蜜,無話不談,是怎麽做到的?」

我:

「我跟女兒氣氛最緊張時,是她讀初三時,我那時是更年期,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可想而知」。

都是第一次為人父母,我們都需要終身學習。

為人父母,是一份需要終身無薪在崗、一輩子不能「退休」的職業。

除非你兩腿一蹬,吹燈拔蠟,在地球上徹底「銷戶」了,「為人父母」這份「職業」,你才可以算是徹底「離崗」。

02.從我家女兒高考前說起

其實,筆者與自家神獸的「革命友誼」,也是「不打不相識」的。

父母與子女的關系很微妙。

子女就像一只風箏,父母是放風箏的人,風箏線,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教育。

如果「風箏線」斷了,風箏自然就會「失控」的。

我女兒從小是她奶奶帶大的(一直帶到上幼稚園)。

我是急脾氣,但是,婆婆性葛文和,屬於慢性子。

老人帶孩子有一個通病:溺愛。

我女兒從小可以說是近乎散(散漫)養大的。

那時,我是班主任,剛大學畢業,事業心強,一根筋,滿腦子就是工作,每天早早到校(要求學生7:10到校,我7:00之前,肯定已經在班級裏坐好了)。

休完產假上班,孩子基本上就丟給了婆婆帶了。

一頓飯,婆婆拿著飯碗攆著餵飯,女兒邊玩兒邊吃,吃一口,跑遠玩一會兒,玩夠了,再跑回來吃飯,她奶奶再餵一口……

一碗飯,能餵一個小時!如果不是我親眼所見,我是萬萬不會相信的。

女兒這樣中散漫狀態下長大,也變成了慢性子,幹啥,都有「時間拖延癥」。

上高中之後,也是如此。

她當時是走讀,每天晚上9點多放學,我去車站接她回家。

到家裏,洗漱,整理學習用品,有時,還看會電視,磨成夠了才把書翻開,學習效果、學習效率,可想而知。

但是,女兒文科特別好,尤其是語文,她的語文單科成績,在班裏總是數一數二的,作文也經常被老師當做範文,在全班朗讀。

但是,女兒偏科嚴重,數學不好,物理也不愛學。

於是,在高一(下學期)參加完他們文理科分班前的一次家長會後,我給女兒報了藝術類(考生)。

女兒有繪畫天分,從小喜歡畫畫,但是,高一那次家長會之前,沒專門抱班讓她學過畫畫。

小時候,給她新買的洋娃娃,她會將娃娃的衣服都扒下來,然後,自己用布頭給娃娃做衣服。

牛仔褲,還把底下的褲腳撕成毛邊(類似於現在年輕人穿的「乞丐服」的風格)。

家長會上,建議文化課中(上)等生的孩子學文科,報考藝術類,將來畢業找工作,選擇效能大一些。

聽了班主任老師的建議後,女兒被我送到本市一個專門培養繪畫類藝術生的畫班,讓女兒學畫畫(從素描學起),每周學習3次。

到高二下學期,本市的畫班老師把他們推薦到省城一所藝校,參加高考藝術證(參加藝術生考生,得先考到「藝術證」,才有資格報考藝術類)考生集訓。

當時,集中半年學畫畫,文化課基本荒廢了。

我給女兒找的,是每天能教一點點文化課的集訓班,但是,也是以畫畫為主。

女兒(高二下學期)如願拿到藝術證之後,高三又回到學校學習文化課。

但是,幾次綜合考試,因為學習畫畫,錯過了。

給她買的練習冊,都是嘎嘎新的(沒時間做,後來都賣廢紙了)。

數學、物理,我都給她找的一對一家教,死馬當活馬醫。

臨近高考了,女兒知道著急了。

每天晚自習回來,把自己關在她的房間裏,刷題,看書,經常看到下半夜兩三點鐘。

女兒感嘆:

「媽,我現在會學習了,也知道學習了,怎麽就要高中畢業了呢?我要是高一、高二時這麽學就好了」。

我大氣不敢出,不表揚,也不批評。每天她學習時,我偶爾洗點水果送進去(實際也是變相監督、檢查)。後來看她學習狀態挺好,也就不隔三差五進去打擾她了。

03.女兒對我的感恩

第二天就高考了,女兒晚自習回來,有眼可見的有壓力。

我假裝鎮定,看著她依舊犯時間拖延癥,磨磨蹭蹭的,也懶得管她了——第二天就高考了,說她也沒有用了。

女兒吃完飯,看了一會電視。

電視是一段日語新聞。

女兒特別喜歡看日本動畫片,正課學英語,她自己自學日語。

看了20多分鐘電視之後,回她房間看書看到幾點,我後來睡著了,不知道了。

第二天參加高考。

考完試,回到家的女兒,異常興奮:

考試題有道綜合題,就是她前一天看到的那段日語新聞的內容!

女兒最後的高考總分,上了我們東北一所知名的藝術院校。

文化課成績在藝術生裏,遙遙領先,讀的公費。

她對我說:

「老媽,我非常感恩,也感謝你,在第二天就高考了,頭一天晚上還讓我看電視。沒想到,考試題就有那個新聞的內容。是老天在幫我!」

其實,她那裏知道我是怕她上火,懶得說她,才沒管她的。

04.填報誌願的風波

女兒對我「言聽計從」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幫她改誌願的事。

女兒學校填報誌願時,開家長會。我當時學校有事,就打電話讓他她爸爸去的。

班主任老師為了升學率,暗示孩子爸爸第一誌願給她報遼寧師範大學。

女兒不愛當老師,但是,第一誌願填報完了,她沒扭過她爸。

她爸開完家長會就回單位上班去了。

女兒哭著給我打電話,說第一誌願沒報她想報的那所藝術院校。

我一聽,氣就不打一處來。來不及跟她爸發脾氣,趕緊打電話給女兒的班主任,說明原委,請老師幫我把第一誌願改成女兒想報的那所學校。

幸虧當時紙質誌願表還沒送走錄入,剛剛來得及。

因為更改誌願,女兒如願上了她心儀已久的藝術院校。

她說,除了媽媽堅定地支持她考藝術院校,她爸爸、姥姥、舅舅,親屬中,大多數人認為我太寵愛孩子了:

普通工薪階層家庭,讓孩子報考藝術院校(藝術院校是燒銀子的專業),有點自不量力,怕供不起。

女兒特別爭氣,考上了公費!

她說:

「老媽,你知道我後來為什麽那麽努力學習嗎?我就是想給你爭口氣,因為就你支持我學藝術類專業」。

05.談戀愛的擇偶觀,我預設

女兒大學畢業幾年後,談了一個男朋友,小夥子是台灣的。當時處朋友時,變態說在大陸發展,不會台灣,兩個人一起在女兒工作地城市奮鬥。

談了兩年,雙方也都見了家長。

但是,男孩父親還是把他勸回台灣,繼承家族生意。

那年,我讓女兒跟男朋友會回台灣過春節(實際上,我走的是一步險棋)。

從台灣回來,在武漢轉機時,女兒發資訊給我:

「老媽,我回來了,在武漢轉機,我還是覺得大陸好!你和我爸就我這麽一個女兒,我不能把你們丟下,自己嫁到那麽遠的地方……」

那一刻,我心花怒放,喜極而泣!

06.尊重女兒的興趣愛好

女兒從小學四年級時開始學電子琴。

她很有藝術天賦,在電視機前,只要是她喜歡的曲子,聽一遍,自己就能坐到電子琴前彈奏出來。

每天自覺練習彈琴之少一個小時,不用監督,不用逼,她是真的喜歡彈琴。

電子琴得考級,她一路綠燈。

快到初三時,改學電子鋼琴,老師說,每天練琴時間至少2-3小時。

快上初三了,哪有時間練琴那麽長時間啊?但是,我沒直接決定,讓女兒自己決定。

保證不影響學習文化課,就繼續學。

女兒考慮再三,決定放棄。

可是,在她做出決定不學鋼琴時,那天,自己在房間裏彈了三個多小時的電子琴,坐在琴凳上發呆……

我裝作沒看見。知道她的決定,做出的很艱難,孩子是忍痛割愛。

這些事,女兒都銘記在心。覺得我尊重她和她的愛好。

筆者給女兒買的兒童讀物叢書

06.寵溺的購書

女兒愛看日本動畫片,也愛看故事畫冊。

小學時帶她去本市一家新開的圖書館,看到一套她喜歡的畫冊(【百變小櫻】:大大小小幾十本彩色畫冊),因為她喜歡,我一口氣買了全套,眼睛都沒眨一下。

至今,那套書還在我們家女兒房間的書架上呢。

這件事,讓女兒感動,也很觸動她內心,她感受到媽媽對她發自內心的愛和寵溺。

給女兒買的童話故事叢書:百變小櫻

這件事,做過之後,我都忘了,但是,女兒卻印象深刻,念念不忘。

寫在最後:

跟女兒的故事,說也說不完,夜深了,篇幅有限,就此止筆。

簡單歸納:

1.現在孩子的角度(立場)考慮問題。

比如,談戀愛,比如,她心心念念的專業和院校,比如,給她買她喜歡的童話叢書。

2.多跟孩子聊天。

這種聊天,不是家長式的,而是朋友式的。

總之,多站在孩子角度,換位思考。

3.虛心接受孩子的批評。

孩子小時候,父母是他們的「老師」,孩子大了,比我們見多識廣,父母要虛心做孩子的「學生」,不要高高在上,搞封建家長制那一套。

4.鼓勵孩子:不管什麽事,要跟爸爸媽媽說實話。

就像演員黃磊所言:

孩子在外面惹事兒不怕,就怕孩子惹了事兒回來不跟你說……

(其實,女兒讀初三時,我們娘倆發生過幾次激烈的沖突,她關上門,說:

「你是更年期,我才不跟你一樣的呢」。

她把門反鎖,我進不去,就用菜刀砍她的房門……更年期的女人,真的像瘋子一樣!

後來,我寫信跟女兒道歉,我們握手言和。

再後來,我學會站在女兒的角度考慮問題,換位思考,多包容……

你把孩子作為獨立人格的人尊重,而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孩子就會慢慢跟你敞開心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