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
EDITOR'S NOTE
螺母積木是由螺絲、螺帽、各種孔洞不規則木板等部件組成的積木玩具,是一種低結構的遊戲材料,在搭建和組裝的過程中能培養孩子的合作意識、空間感,激發他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等。在德清管鎮中心幼稚園,大班的孩子們就因一次偶然的發現產生了搭建秋千的想法,他們的想法最後實作了嗎?過程中又解決了哪些難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註:案例選編自 德清管鎮中心幼稚園大班 沈楊飛 嵇垚英【與秋千的邂逅】 )
緣起/
在螺母區,孩子們會運用長短不一的木板,與螺絲、螺母進行自由組合,拼搭出自己想要的作品造型。一次遊戲,他們 偶然發現透過安裝轉接板,就可以促進作品的形成,便產生了「搭建秋千」的念頭, 其中要數梓墨、聞沅、靜雅最為興奮,他們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開始拼搭。
01
秋千初搭建
遊戲時間到了,靜雅快速來到螺母區,她先找來兩塊長木板,然後利用雙臂的力量,試圖將兩塊長木板與一塊轉接板進行固定,在小手的調節下,螺絲順利透過三塊木板露了出來,她連忙用左手扶著秋千支架的上端,然後俯下身用右手撿起了一個螺母,但沒有人幫忙固定起來還是有些吃力。「我來了,我來了!」聞沅緊隨其後來到了螺母區,二人合力擺弄起來。
聞沅雙手把持著支架,靜雅負責螺母的固定,做完這一切,靜雅有些不確定地問:「聞沅,你看看牢不牢固?」聞沅便蹲下身來,擺正了一下支架,微微放手驗證,結果支架朝一邊倒了一下。「真的不牢固。」靜雅有些為難,一時也想不出什麽好辦法,正好遠處梓墨的聲音傳來:「好啦!誰來弄這邊?」聞沅和靜雅立刻回應道:「我來!」 三人開始合力搭建秋千的橫梁, 靜雅興奮地把持著已經固定好的支架,梓墨和聞沅一人拿了一塊長木板,聞沅將木板橫著舉起來,梓墨比劃了一下說:「好,就搭這吧。」
兩人找準介面剛要行動,這時靜雅用手指著介面處說:「這裏就搭不了。」聞沅便放下了手中的木板,準備拆掉重新組裝,「不要把這個拆掉,我想到了!」梓墨很快反應過來,從框裏拿出一個螺絲, 試圖將螺絲從轉接板的下方穿出,但是被同一個轉接板上的螺母擋住了, 靜雅說:「我直接把它擰緊。」她皺緊了眉頭,梓墨、聞沅也來幫忙,三人在一個螺絲上使力,試圖將其推出來,不過還是沒有成功。
但梓墨不想放棄,她又嘗試著將螺絲從上往下穿過,還是不行,在嘗試過程中,她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將穿了三塊木板的螺母松開,抽出了原本在最外部的轉接板,然後說: 「把這個安在最裏面不就行啦!」 新的組裝方式出現了,梓墨和靜雅將兩塊長木板貼在一起,最裏面就是轉接板,聞沅也將橫梁遞了過來,有了成功經驗,另一邊的支架也很快安裝完成。
教師思考
靜雅、梓墨、聞沅先搭建了秋千架和橫梁,體現了他們對秋千的整體構思,為了成功組裝長木板與轉接板, 他們嘗試了不同方法:將螺絲從轉接板的下方穿出;將螺絲從上往下穿過;兩塊長木板貼一起、最裏面是轉接板, 從中可以看出他們不僅具備了較強的合作能力,能為同一目標相互配合,也展現了他們積極主動思考、驗證猜測的學習過程。
02
繩結無法固定
秋千架搭好了,現在還差一個秋千板,梓墨從材料區拿來了一塊中木板,接過靜雅手裏的拉繩,把木板遞到靜雅手裏,自己則左手對準橫梁上的小孔想將繩子穿過去,右手則在橫梁上方不斷將拉繩一點點往下伸,大約6厘米之後,梓墨便開始將秋千上方的繩節固定,她先交叉了兩邊繩子,隨後將短一側拉繩穿入剛剛交叉形成的口裏,然後用力拉緊。
靜雅在一旁提醒道:「交叉然後再打結。」梓墨便雙手緊握短處的拉繩,整個人掛在了上面。大概5秒後,她停止了剛才的動作,雙手扯了扯長一點的拉繩,但是繩子松開了,於是她稍微調整了一下繩子,請靜雅幫忙打結,結打好後,兩人一同將長一端的繩子往下拉,但還是松了,一旁的轉接板也松了,她們只好重新調節轉接板。費了這麽久的功夫都沒有成功,靜雅提議:「要不讓嵇老師幫忙吧!」
在老師的幫助下兩側繩子固定好了, 孩子們又開始了秋千座椅的固定 。 他們將垂下來的兩根繩子分別穿入木板的兩側,從下方引到上面試圖進行固定。梓墨將繩子往上拉出一截,一蕓也幫忙把持著木板,她們嘗試多次,秋千終於完成了,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坐上去體驗了一番。
遊戲結束,我們一起分享了這次的搭建過程,進行了 一對一傾聽交流, 發現孩子們對於秋千的搭建還有遺憾:
靜雅:我們的秋千搖搖晃晃的,需要有人扶著。
一蕓:秋千搖搖晃晃地,不好坐。
梓墨:我們的秋千太小了,要是再大點就好了。
帶著問題,孩子們再次展開了討論:
靜雅猜測:「可能是螺絲太松,大人力氣大一些,我們可以找老師擰緊。」
夢妍:「一坐上去,支架就會有點撐開,我覺得在下面加塊木板就可以了,把下面固定住就不會晃了,也可以在橫梁上增加轉接板來擴大秋千。」
……
最終透過討論孩子們設計出了新的秋千圖紙。
教師思考
在這一搭建階段,孩子們遇到了三個難題, 分別是橫梁與支架的連線、固定上方橫梁、蕩椅繩結的固定, 面對問題時,他們有著很強的探索欲望,並能夠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靈活運用與調整。作品中孩子們還運用到了「組合排列、轉接、支撐、對稱」等建構技能,根據秋千的主要特征進行建構,也表明他們擁有較好的空間感知能力。
同時 大班孩子在交往的過程中已經能從被動轉為主動。 梓墨是此次遊戲的發起者,而其他孩子也在過程主動加入,從中我們可以他們已經有了與同伴分工合作,一同協商與克服困難的意識,體現了高水平的合作與協商能力。
03
秋千搭建升級
又一次搭建時間,孩子們便按著圖紙對秋千進行改造,夢妍、梓墨在同側秋千橫梁的上下兩處,進行兩個轉接板的固定,過了一會兒,梓墨便用手支起剛才只用螺絲拴住的秋千支架,隨即站起身對夢妍說:「起來吧。」夢妍抱著秋千的橫梁起身並順勢扛在了自己肩上,聞沅也過來幫忙,他和梓墨合力將支架與橫梁的一側進行固定,並用手擺動確認是否已固定成功。
其他孩子則開始固定另外一側的支架底座。靜雅在一旁進行著支架與橫梁的固定,但是手後面沒把控住連線處,秋千架子突然向靜雅方向錘了下來,同伴緊張地大叫:「靜雅!」靜雅躲了一下並解釋說:「這裏木板一直塞不進去。」固定需要三塊木板,靜雅的手部力量還遠遠達不到,這時我便上前幫助她進行了固定,使它們貼合緊密,木板固定好後,靜雅又繼續固定橫梁。
這時夢妍也拿起來拉繩,她將秋千橫梁架在自己的肩膀上,右手拿著拉繩想要穿出橫梁下面的轉接板,招呼著讓聞沅幫忙擡一下,兩人便開始將繩穿入轉接的孔中。另一邊靜雅固定好了支架與橫梁的轉接處,其他孩子負責的底座也固定好了,這樣的合作方式大大縮減了搭建時間,最後再將繩結固定好,新秋千大功告成!
教師思考
搭建升級版秋千,孩子們有了更確切的分工, 兩邊同時組合安裝,遊戲水平與經驗不斷增長與鞏固;與此同時,他們的建構水平也隨著解決問題能力從而得到提升,使用到了 互補 (由一側一個轉接板到一側兩個轉接板)、 圍合 (由支架的半封閉到封閉圍合)的建構技能,並根據具體需要並結合材料的特性,靈活運用材料進行建構,搭建出自已想要的作品。
在整個遊戲的觀察中,孩子們遇到的問題有:橫梁的連線、不能成功打結、秋千太小、秋千不穩定等,他們想到透過調整木板的順序來增大螺母旋轉的空間、向老師求助打結、嘗試增加轉接板來擴大秋千等多種辦法。過程中孩子們有思考、有嘗試、有合作,最終完成了秋千的搭建,促進了孩子們在螺母區的遊戲能力的提升。
從社會領域發展來看, 【指南】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的終生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孩子們在秋千的搭建過程中,互相合作、交流並專註地解決問題,便是積極主動、敢於面對問題的良好學習品質的表現。同時在遊戲中孩子們能夠根據遊戲需要來進行材料的選取工作,從秋千的初始架構到後來的繩結固定,以及後續的建構升級,都能體現與提升孩子的認知水平。在整個過程中孩子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材料的補充;有的負責連線;有的負責托舉......合作協商等社會技能得到了一定的鍛煉,促進了社會性發展。
只有適宜的介入才能有效促進孩子的發展。 在整個遊戲中,教師的介入只偏向於手部力量方面,並且在後續的引導中會邀請孩子們一同討論,有意識地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其他時間,教師則只觀察記錄,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 支持策略有以下三點:
✦ 教師要做好遊戲的支持者、合作者與引導者,促使孩子更好地開展遊戲。 在孩子的搭建過程,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介入,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起到提升原有經驗的作用。
✦ 持續關註孩子的遊戲
在遊戲中,教師要追隨孩子的腳步進行持續觀察:他們在遇到問題時是如何進行解決與調整的,並且透過一對一遊戲傾聽的方式充分了解孩子遊戲行為背後的想法。
✦ 傾聽孩子的遊戲觀點
在觀察孩子們遊戲的過程中,有時會解讀不到他們的遊戲行為,這時就可以透過遊戲一對一傾聽與分享的方式,使我們更好地去了解他們的遊戲想法並做進一步支持。
讀懂兒童新書推薦
▲點選圖片了解詳情
( 特別 說明:本文所有圖片未經讀懂兒童授權嚴禁盜用,違者必究。)
✦ 溫馨提示: 更多高品質的獲獎案例,老師們可點選文末「閱讀原文」即可檢視!
圖片 | 德清管鎮中心幼稚園
改編 | 小白 李蕓蕓
稽核 | 李蕓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