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618後,用真實體驗感告訴你不值得入手8件神器,千萬別交智商稅了

2024-08-14育兒

導語

現在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體會,那就是在618這樣的大型購物節當中,每一樣東西都在打折,每一個商品都掛著「不值得入手」的標簽。

但是門前不巧的是卻把這樣的「神器」帶回了家,卻發現這些號稱神器的東西其實並不怎麽實用,甚至有一些直接就成了雞肋。

在618購物節之前有一樣東西深深的刻入了人們的記憶,那就是「貝殼蝦線去除器」,那簡直就是媽媽們的福利,但是理論與實際總會有差距,618購物節過後這「蝦線去除器」還值得買嗎?

那麽到底哪些號稱神器的東西不值得買,還要被你們稱為「智商稅」的東西有哪些?

「神器」蝦線去除器。

在618購物節之前有一段非常火的視訊,那是一段媽媽給孩子做蝦的視訊,一口一個蝦皮蝦虎的說著「我媽真的是太厲害了,連剝蝦我媽都這麽厲害」。

在這個視訊中,媽媽的手飛快的將蝦線撥了出來,僅用了一分鐘的時間就將一盤大蝦的線都拔了出來。

這讓廣大觀看的人為之傾倒,但是也將這個神器的廣告推廣到峰值。

這東西叫做「蝦線去除器」,個頭也不大,但是看上去非常的實用,很快就能將蝦線從蝦肉上面撥下來,但是這神器卻被網友們說成了一件屬於「智商稅」。

那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其實主要是因為這個產品的實際使用效果並沒有它的廣告所宣傳的那樣好,有網友為了親測這個產品需要多買幾次蝦去嘗試使用才能掌握蝦線的力度。

但是結果還是沒辦法將蝦線完整的從蝦肉上面撥出來,絕大多數的蝦線最終還是停留在了蝦肉上面,並沒有順利的從蝦肉上面脫落下來,蝦肉都被弄的散成了一片。

有網友因此試過「牙簽+剪刀」這種古老的方法,最終發現這個方法比蝦線去除器還要來的實用,所以這蝦線去除器還真的是一件「不值得入手」的東西。

「美白牙齒」。

身為女孩子的我們對於自己的顏值是很註重的一件事,但是卻忽略了整個面部上最重要的一個部位,那就是牙齒,我們常說幹凈的牙齒是一個人最美的象征。

所以為了有白亮的牙齒,相信很多人都嘗試過使用一些美白牙齒的產品,但是這些產品卻讓不少人吃了「智商稅」。

這個產品是一個牙齒美白的產品,其實在使用之前網友們對於這樣的產品的心理預期就已經將這個產品放的很低了。

但是在使用了之後才發現這個產品只是對磨下的牙齒有一定的效果,而沒有它的廣告中所宣傳的那樣能「美白」牙齒。

拳頭大的面團。

在我們做面食的時候有一個最讓人煩的步驟就是揉面,揉面時如果不小心會導致面團還是有些許粗粒,甚至偶爾還會有面塊出現。

這樣烙出來的面食有點讓人沒食欲,所以為了能將面和的比較好,所以在這一步網友們都是為了省事就直接去買一些現成的面團出來的。

但是有一樣東西卻號稱「拳頭大碗面團」,可以將面團和的十分均勻,並且揉捏面團有一種按摩般的感覺,這個東西就是「揉面袋」。

很多人可能還是頭一回聽說這個東西,但是確有不少人為了這個莫名其妙的東西算了一回智商稅,為了親身嘗試這個揉面袋的揉面效果,有網友拿出了一個大的面團開始揉面。

但是同時也有人將這個大面團和成面團的過程錄了下來,最終的結果還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在揉面的時候甩了幾下揉過幾次,但是揉面的效果卻非常的糟糕。

很多部份的面團並沒有揉到面團裏面,而是直接粘在了面團旁的內壁上面,很大的一部份面團是直接沒有揉到的,而且也沒有揉面的那種按摩的感覺。

最終他們將這部份揉不開的面團拿出來重新揉了幾分鐘的面,這才解決了其中的一部份面團沒有揉開的問題,所以到底是什麽原因導致這個揉面效果這麽差呢?

廚房雞肋。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防油貼紙」它的廣告上聲稱這個貼紙可以將鍋底的油臟隨便擦擦就可以,但是實際上它耐熱效能差,只有平時洗潔鍋的時候用在鍋底,等想用它的時候已經不熱了。

還有一個「洗潔精加壓刷子」,雖然在洗滌鍋碗瓢盆的時候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很大一部份人都用不了幾次就感覺上面的洗潔精就被用完了。

而且擠壓出來的洗潔精一般要比實際用的多,就是說使用了加壓刷子後不僅不能省份還會浪費洗潔精。

還有「懶人疊衣板」,這款產品是為了在疊衣服的時候不需要我們一個一個的疊,只需要將衣服平放在這上面,然後踩一腳上面的踏板,就可以將衣服疊好。

但是這款產品的使用卻比較麻煩,而且不適合厚款的衣物疊放,簡單的摺疊兩三件衣服覺得還是比較麻煩的。

還有「感應垃圾桶」,它的廣告宣傳上面說只要我們靠近一點,它就會自動開蓋,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卻沒有它廣告宣傳上面的那麽靈敏。

甚至有一款「電動刷鍋器」,不用專門的勞力去擦潔鍋,插上電之後讓它自動的碾壓鍋底的油臟。

但是實際使用的時候卻發現就連最小的一層油臟都沒有洗滌,最終握草為什麽會有這麽多的「雞肋」產品出現呢?

結語

消費者貪圖便宜,對於一些號稱「神器」的產品更加追捧和關註,相比傳統的產品更加願意購買這些新奇的產品。

但是實際上這些新奇的產品可能並不適合我們的實際使用場景,不適合大多數人的使用習慣,而且在市面上大量的出現「雞肋」產品也是因為商家為了吸引顧客沖動購買。

所以在選擇家居用品的時候我們必須理性對待,切不可被它們華麗的外表和宣傳語所迷惑,最好是多參考一下真實的使用者使用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