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耍賴哭鬧1小時後父親妥協,這是誰贏了誰輸了?

2024-07-03育兒

」爸爸,我想去郊遊!」 」不行,這周末有事。

」 」嗚嗚嗚…我要去,我要去!」 小明哭了整整一小時,爸爸終於松口:」好吧好吧,去就去。

」 看似孩子」贏」了,父母」輸」了。

可你知道嗎?這種」輸贏」背後,藏著多少家庭教育的陷阱?讓咱們一起來扒一扒這背後的門道。

孩子用眼淚換來了郊遊,看似皆大歡喜。

可仔細一琢磨,這事兒怎麽看怎麽別扭。

咱們先聊聊這位爸爸。

一開始說不行,結果孩子一哭就投降了。

這不是典型的」軟柿子」嗎?平常沒準還自詡」剛正不阿」,結果碰上孩子撒嬌耍賴就慫了。

這種前後不一的態度,不就是在教孩子:只要哭得夠久,爸爸就會妥協?

再說說這個孩子。

一哭一個準兒,這招兒屢試不爽。

久而久之,遇到不如意的事就知道哭鬧。

這不就是在培養」公主病」嗎?以後上學了、工作了,難道還指望用眼淚解決問題?

有人說了:」不就是個郊遊嗎?又不是什麽大事。

」可就是這種」小事」裏,藏著教育的魔鬼細節。

今天為了郊遊妥協,明天為了買玩具妥協,後天為了買手機妥協…最後孩子變成了」小霸王」,誰還敢說個」不」字?

更要命的是,這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知:只要我鬧得夠厲害,就能得到想要的。

這不就是在教孩子蠻不講理嗎?長此以往,孩子哪還懂得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有人可能會說:」孩子還小嘛,長大就好了。

」可別忘了,習慣一旦養成,哪有那麽容易改?等孩子長大了,家長想管都管不了了。

還有人說:」現在的孩子壓力那麽大,就讓他們快樂一點吧。

」但是,真正的快樂是靠自己努力爭取來的,而不是靠無理取鬧得來的。

我們應該教孩子如何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而不是動不動就耍賴撒潑。

其實,這種情況下,父母完全可以和孩子好好溝通。

比如說:」爸爸這周末真的有重要的事情,但是下周末我們一定去郊遊,好不好?」或者:」我知道你很想去郊遊,但是爸爸媽媽也有自己的安排。

不如我們一起商量一個大家都滿意的方案?」

這樣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溝通能力,還能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體諒他人。

這才是真正的win-win局面。

總的來說,父母」輸」給孩子看似是讓孩子得到了想要的,實則是害了孩子。

我們應該用理性和愛來教育孩子,而不是一味地退讓和妥協。

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真正優秀的下一代。

那麽最後小編想問:如果是你,面對孩子的無理要求,你會怎麽處理?是選擇妥協,還是堅持原則?對此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