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一位抑郁孩子媽媽含淚自述:我的不懈努力,終於幫助孩子擺脫抑郁

2024-04-05育兒

2020年末,我的一位朋友家孩子因抑郁休學在家,因此她辭職在家全程陪護。在此期間她想了很多,想的最的是,孩子能成這樣,原因在哪裏?經過多次努力和治療,最終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幫助孩子擺脫抑郁,下面我把她的經歷以第一人稱寫出來,供大家借鑒。

一位抑郁孩子媽媽含淚自述:我的不懈努力,終於幫助孩子擺脫抑郁!

抑郁不是孩子的錯

也許迫於生計,我們大多數家長無暇顧及家裏的孩子,習慣了只給予他生活保障,就要求他學習好的狀態。

哪知道有一天,孩子突然說不想上學了,我們卻一頭霧水,想不明白為什麽!於是滿腹困惑,我這麽努力的奔波,早晨背星星出,晚上背月亮歸,不全都是為家為了孩子,到底哪裏做的不好了?

走進醫院,才發現這樣的孩子太多了,又都十幾歲的樣子。看著每個面無表情、心無可戀的孩子和愁眉不展,小心翼翼的父母,才感覺這不是個別現象。

據報道抑郁越來越低齡化,國家已經把抑郁納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常規檢測。

國家在青少年成長方面的決策也在順應社會發展。

家庭教育延續老一代的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形勢。我們還在困惑,我們那個時代家裏那麽多孩子,家長也不是這麽費心,孩子未必有這麽多問題。

這就在於我們的思想落伍了,孩子生存的環境與我們當年天壤之別。他們知道的比我們多得多,思想也比我們睿智得多,我們卻還用老一套的教育方式盡力的捆綁著孩子的思想,打著愛的旗號,做著不自覺傷害孩子的事。

愛的越深,傷的越重。

孩子的這一病讓我警醒,改變迫在眉睫,不能家長錯了,卻讓孩子接受懲罰。

收起焦慮,對孩子溫柔以待

父母怎樣對待孩子,孩子就怎樣報酬父母。

孩子出生是一張白紙,家長最初的描畫,會決定孩子成為什麽樣的人。

孩子的性格基礎是在家庭裏打造的。孩子的三觀,也是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下形成的。 孩子的安全感,愛和依戀,與人互動的態度以及心理健康的基礎,也是在家長的長期影響中慢慢養成的。

一不小心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叛逆、抑郁癥,是青春期比較突出的情緒問題。

孩子們對自己的未來,對前途絕望,有自卑心理。由於現在的家長老師大多都不註意孩子的性情變化,導致本就少溝通的孩子,心理矛盾到了極點,因抑郁而輕生的比比皆是,更別說厭學了。

我決定改變自己,尋找專業的幫助。

這個過程中,我不僅遇到了經驗豐富的老師,還遇到了很多跟我一樣的媽媽。透過學習、反思、調整,漸漸地,我焦慮的情緒得到了緩解,也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問題的前因後果。

一直以來,我都處於嚴厲的教育模式中,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用母親的身份不斷逼迫、要求孩子。

雖然初心確實是為孩子好,可孩子感受不到。

我的高要求、焦慮不穩定的情緒,對孩子造成了深深的影響和傷害。

孩子出現問題是我們強管制等種種不科學教育方式的必然結果,只是有些孩子「發病早」,開始在了青春期,而有些孩子也許到了成年,都在受影響,需要花一生的時間去療愈。

知道了問題所在,卻不知道從那兒著手幫自己也幫孩子,感覺思想迫切需要沖破層層迷霧,心在急切的想以另一種方式與孩子靠近。

於是我買了許多關於抑郁方面的書,也關註了一些心理專家的講座,知道了許多以前根本無意識的事。

做智慧媽媽,讓孩子感覺到溫暖

智慧的父母會給孩子陽光雨露,營造風和日麗的家庭環境,陪孩子茁壯成長。

無知的父母則給孩子雷電風雨,讓生活一地雞毛,讓孩子苦不堪言,負重前行。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不斷反思,成長,也開始了改變和救贖之路。

1.先是閉嘴,不再嘮叨

老師告訴我,積極的媽媽,才能給孩子力量。我開始放下內心的焦慮,穩定自己的情緒,讓自己變得積極、正能量起來,再用自己的正能量影響、帶動孩子的轉變。

2.充分接納孩子的內心需求

兒子作息時間黑白顛倒,每天與手機為伴。這要是以前,看到他天天玩遊戲我能焦慮到抓狂,會馬上訓斥。也正是這種沒有溫度的教育方式,在傷害兒子的同時,也破壞了親子關系。

孩子患病期間,他要求養小貓小狗,只要能給他帶來快樂我全答應。雖然養這些活物給我增添了很多負擔,但是我象抓到了救命稻草,與孩子交流有了渠道。

在照顧兒子的同時,我也在細心的為他的小貓小狗服務,孩子看在眼裏,臉上慢慢的有了表情,有了溫度。在每天不斷玩遊戲的間隙還能與我一起照顧小貓小狗和跟它們玩。

有一段時間對家裏來的客人他都非常冷漠,對外面的一切也都不感興趣,根本就不想出門。可是如果他的小貓小狗病了,他會立馬帶著它們去看病,生怕它們受罪。

這可能是除了遊戲之外唯一能讓他用心的一件事,也從這點上讓我看到了他的善良。因此,他的冷漠與疏遠,不再讓我感到恐慌,感覺每天都有希望。

我一邊在陪伴他,一邊堅持聽心理老師的直播課。透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再反思過去自己的問題,從心裏真正理解了孩子的苦。

一直以來,我都在用「挑毛病」的教育方式,不斷打擊著兒子的自信;我強制性的管控,讓他無法尋找自我;於是暫時放手,給了兒子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自己去調整、修復。

只有看見孩子真正的需要,他才能慢慢恢復心力,重新找回自己。就這樣,在沒有壓力和評判的環境下,兒子得到了充分的滿足和放松。

3.父母以身作則,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

一開始,兒子焦慮癥狀比較明顯,他其實很想回學校上學,但因為能量不足,每次掙紮都以失敗告終。我想,兒子能否恢復信心,提升心力的關鍵還是在我。只有我徹徹底底做出改變,才有能力積極引導孩子,向陽而生!

於是我每天都提醒自己,按照老師課上講的幾個點去努力:

首先,活在當下,不去焦慮未來,對未來充滿積極的期待,也給兒子希望感。

其次,發自真心地對孩子接納,接納,再接納!接住他情緒的起伏高低,心理的變化,接納他的狀態和想法,接納他的所有。

同時,不去糾正孩子的想法和言行,把註意力集中在孩子的優點上面。每天只做三件事:肯定,鼓勵,支持!

時間一天天過去,我感受到兒子在慢慢恢復力量。從原來的自我否定,焦躁不安,變得開始堅持自己的觀點,開始控訴,開始表達自己的感受......

現在,雖然兒子還沒有完全恢復好,但已經重返校園,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而所有的一切,都發生在我主動改變、成長、接納之後。

正如老師說的那樣, 父母改變的速度,決定了孩子修復的速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賞識是孩子樂意接受並能讓人走進他們的心靈、讓他們在快樂中長大的教育方法。因為孩子能敏銳地感覺到大人對他們的態度。

大人的態度是孩子對自身言行作出價值判斷的依據,賞識是激發孩子內心張力缺少的外部驅動力。 賞識是一種理解,是一種激勵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賞識孩子是促使他們能將自身的能力發展至極限的最好方法。

所以,但凡他有一點點的變化,我都非常欣賞並給予肯定。

孩子已經回到了正軌,每天能堅持上下學,心情也一天比一開好。看著他一天天的恢復朝氣,能與新同學打成一片,我的心也敞亮了,釋然了。

更讓我想不到的是,孩子的班主任告訴我,班會組織了一次個人演講,讓每個孩子講一件生活中對自己有深刻影響的事,我的小孩面對全班同學,毫不避諱的分享了他的得病過程和感受。

能接受過去,面對現在,就是很好的開始,我心裏的一塊石頭落地了。所有的困難與辛苦都非常值得。

父母不僅要好好教育孩子,指導幫助孩子健康成長。還要會教育孩子 ,因人而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根據不同孩子給予不同的幫助,要確確實實的能幫到孩子。愛他們就要讓它們能感覺得到。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賜予我們的最貴重的禮物,要調動我們的全部熱情,為他們的健康成長,作出我們應有的努力。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註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幹貨。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