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問關於死亡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回應?

2024-08-08育兒

▲ 本文圖片來源:Yangchee

導讀

心理學界厄文·亞隆指出,研究發現,兒童格外關註死亡。

兒童很早就有死亡意識,他們幾乎不可避免地從書、視訊中看到死亡,而在真實生活中,他們也可能會看到小蟲子、小動物的死亡。

我們社會總體對死亡是忌諱與否認的,很多成人自己都沒有形成成熟的死亡觀,沒有清楚地思考死亡的問題。所以面對孩子的問題,成人也總是采取回避、敷衍、哄騙的態度去面對。比如會騙孩子說「到遠方去出差」「睡著了」之類的說辭。

這樣的回答,其實並不能真正地幫到孩子,還白白浪費了對孩子進行生死教育的機會。

中國台灣「安寧療護之母」,醫學專家趙可式,在此念論壇中,與我們分享了主題為「如何與孩子討論死亡」的演講。

什麽是一個成熟的死亡觀?

哪些因素會影響兒童對於死亡的概念?

與孩子討論死亡,需要遵循哪些指南?

——cinian——

趙可式

台灣「安寧療護之母」

醫學專家

01

什麽是一個成熟的死亡觀?

▲ 圖片來源:Andrea Serio

我15歲的時候母親去世,請了葬儀社來處理,他們燒紙房子、紙車子給我母親用,我就很迷惑地問他們: 「你們燒紙車子給我媽媽也沒有用,我媽不會開車。」

他說: 「不會開車,我們就多燒一點紙錢,讓她請一個司機。」

我更疑惑了,就問: 「誰來做司機呢?如果司機的家人多燒一點錢給他,是不是他就可以不用做司機了呢?」

我所有問的問題他們都不會回答,我就去問我的哥哥姐姐,他們也不會回答,我再去問我爸爸,他就說小孩子不懂事,不要亂問。

我心裏想,我很懂事,我才會問,可是你們大人的回答都毫無道理。

所以我從小是在一個非常不健康,不成熟的死亡概念文化中長大的。

我學了安寧療護以後,我非常重視兒童的死亡教育,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裏,如果兒童的家人死亡,大人還是像我小時候一樣對待這個小朋友,那他會非常可憐。

影響兒童對死亡的概念到底有哪些因素?

❍ 發展年齡

我做了40年的安寧療護,在我的經驗中,如果三歲小孩很聰明,他已經對死亡有概念了,沒有我們想象的這麽不懂事。

❍ 智力

智力越高,死亡概念越早發展。

❍ 情緒

如果小孩太焦慮,或者對死亡恐懼很厲害,會阻礙他對死亡概念的正常發展。

❍ 家庭教育和氣氛

如果家庭比較封閉,不能夠討論死亡話題。比如家裏有一個寵物死掉,小朋友放學回來問小白呢?爸爸媽媽說,小白走丟了,找不到了,其實小白已經死亡了。

不和孩子討論,也不和他講,所以孩子整天想著去大街小巷找走丟的小白,這樣的家庭氣氛很難對死亡有正確的概念。

❍ 社會文化

學校、媒體、小區、宗教團體是封閉還是開放。

❍ 兒童的經驗

孩子的經驗裏有沒有家人、親戚、鄰居寵物的死亡經驗,他的經驗深度、健康程度,都影響兒童對死亡的概念。

成熟的死亡概念有四個要素是哪些?

這個成熟其實和一個人的年齡並不一定成正比,有的四、五十歲,他的死亡概念還不成熟,而有些小朋友可能只有四、五歲,他對死亡概念已經成熟了。

▌ 第一、不可逆性。

死亡是永久的,它不可能像卡通影片裏,從很高的樓掉下來翻兩個跟鬥又爬起來。

所以有些小朋友,他們還是青壯年的父母之一去世,大人跟他講,爸爸睡著了。這種解釋是最糟糕的,因為睡著還會再醒過來。 他會覺得爸爸怎麽就不醒過來了,這就是對死亡概念不成熟的一種解釋。

▌ 第二、是普遍性。

小朋友能夠分辨有生物和無生物。

比如我在給小朋友做死亡教育的時候,我跟他講花、鳥、魚、蟲還有人都會死掉。

那他就問,石頭會不會死?石頭不會死,桌子會不會死掉?桌子不會死。

他開始分辨有生物就是有生命的,不管動物、植物都會死亡。人是有生物,所以人會死亡,我是人,我也會死亡,這是一種邏輯的推論。

一個小朋友,如果智力很高,3到4歲就有這種邏輯推論,這種邏輯也是一個成熟的要素。

▌ 第三、功能停止。

死亡的時候,所有的身體功能都會停止,比如吃喝拉撒。在我們的華人文化裏,我們祭拜祖先的時候要給他吃喝拉撒,還要燒衣服、燒房子等。那是不是已經死亡的人,他跟我們活著的人是完全一樣,他身體的所有功能都還有嗎?如果這樣重要的概念混淆了,小朋友就很難得到成熟的死亡概念。

▌ 第四、因果性

死亡是有原因的,人不會無緣無故死亡。 它可能有外在原因或內在的原因。外在原因,比如一些天災人禍;內在原因,比如疾病。

所以如果小朋友有這四個死亡概念,他的死亡概念就成熟了。

美國波士頓有一個兒童博物館,裏面有一個死亡館,這個館裏就是各式各樣死亡的展覽,讓大人帶小朋友去,解釋死亡。

▲ 兒童死亡博物館

有小朋友同學或者朋友去世,他們會帶著小朋友去參加葬禮,一點都不會忌諱。參加喪禮的時候就可以跟他解釋死亡。

▲ 有小朋友同學或者朋友去世,他們會帶著小朋友去參加葬禮

甘迺迪總統遇刺的時候,他兒子才3歲,也參加喪禮。所以3歲的孩子已經很懂得他的爸爸已經死亡了,而且大人也毫不避諱地跟他解釋。

▲ 甘迺迪總統死亡時三歲的兒子

如果家裏的寵物死亡了,比如有一條魚死掉了,那剛好可以帶著小朋友說,這個死掉的魚跟活著的魚有什麽差別?

02

與孩子討論死亡,

需要遵循的指南

▲ 圖片來源:Andrea Serio

雖然大多數研究支持可以與孩子討論死亡,但是仍然需要非常謹慎,以免造成傷害。 Spinetta(1981)寫給醫療人員一份指南,合並如下:

▌ 第一、要讓孩子踩第一步。

不要太魯莽地跟孩子談論死亡,讓孩子來領導話題,因為他會選擇合適的時間來發難。按照孩子的時間、廣度、深度來做溝通。

▌ 第二、不要用隱射的語句,用直接的、清楚的語言描寫。

例如,不要說:「他睡著了」,「他走了」等這些話,會讓小朋友混淆。小孩子聽不懂,他睡著了,那他明天早上是不是又醒過來了,他走了,他走到哪裏去了。

孩子不會問他們沒有辦法面對的問題, 他們的問題可能是,為什麽他要插這個管子?為什麽他的呼吸會這麽快呀?他為什麽會痛啊?還有各種醫院的檢查治療有關死亡的問題。

你必須要回答他,而且要誠實地回答,不能騙他,如果不回答孩子的問題,他可能就會幻想、錯覺、混淆。

尤其是父母生病,小孩子常常會理解成是自己害到父母,所以不管他問什麽問題,父母都要老老實實回答。如果說謊或者守密,不解釋清楚都會破壞信任,會讓孩子產生更多的幻想,他們會更孤獨。

1995年以後,有很多研究表示,大概孩子三歲開始,我們就可以很清楚地溝通了,那開放性地溝通可以讓孩子應付現實,降低壓力,但是不能強迫他進行溝通,小孩會選擇信任的人來問問題。

▌ 第三、孩子有權利、有自由抒發情緒。

向他保證,無論大人或小孩,每個人對死亡這個議題可能都有各種情緒,所以讓小朋友可以很大膽、很自由地去抒發他的情緒。

▌ 第四、敏銳覺察孩子何時需要獨處,何時需要分享。

不可以強迫孩子討論死亡話題,要按照他的需要。

跟孩子溝通的目標是為了答復他的需要。 小孩子不一定對死亡有成熟的概念,他可以不成熟,所以如果他有誤解、有幻想、有迷失、有恐懼也沒有關系,讓他表達、抒發,他抒發出來就可以安然地面對死亡的課題。

情緒一定要疏導才能平安。

小花4歲,她的爸爸29歲,癌癥末期住在安寧病房,她每天幼稚園放學都來看她爸爸,因為我們的安寧病房有一個兒童遊樂室,我們會利用安寧病房來做兒童的死亡教育,所以家人都會帶他們的小朋友來,小朋友很喜歡來安寧病房,因為好多玩具。

有一天,她爸爸臉色變了,因為已經臨終了,她就嚇到跑到遊戲室不肯進爸爸的病房,然後我就跟她說:「小花你那麽多玩具,你挑一個玩具送給爸爸好不好?」她說:「爸爸喜歡車。」她就挑了一輛救護車,然後我就把她抱到爸爸床邊,她的手還撐著想逃。

我們就說,你的車不是要給爸爸嗎?她想起來把車給爸爸,然後跟爸爸講剛剛玩了什麽,慢慢恐懼就消除了,躺在爸爸的身邊跟爸爸講話,說她在遊戲室裏玩了娃娃、車。

她爸爸已經很衰弱,講了大概幾分鐘就很累,開始喘。我說:「小花,爸爸累了,我們再去遊戲室好不好?」我說跟爸爸親親說再見,她就去跟爸爸親親。

▲ 小花親吻爸爸說再見

這張她親吻爸爸說再見的照片非常重要,因為後來真的就再見了。

她爸爸去世以後,我們就把照片送給她。她們放大了以後掛在小花房間床對面的墻上,她每天看著這張照片說我有跟爸爸親親,我有跟爸爸說再見哦!這給她很大的安慰。

後來我們就到遊戲室,遊戲室裏有非常好的治療性玩具,叫「玩偶屋」,裏面有老人、小朋友、床、椅子等,我們跟她辦過家家,然後她說小朋友睡這邊,媽媽睡這邊。我說那爸爸呢?她就低頭不講話,她的家裏已經沒有爸爸。

▲ 遊戲室裏非常好的療性玩具——玩偶屋

後來她媽媽問她,爸爸呢?她就大哭,她們母女和外婆就抱在一起大哭,哭的驚天動地,哭了大概一個小時,她停下來了。

我說小花你現在想幹嘛,她說「我想要吃冰淇淋」,她媽媽就帶著她到樓下去買冰淇淋。

▲ 藝術治療——繪畫

所以我們借著遊戲治療、繪畫治療,打破這個話題,她用哭泣表達了她知道即將與她爸爸分別。

所以我們不需要用大道理去壓抑情緒,比如說要勇敢,要堅強等等。

情緒一定要疏導才能平安。 小花哭了一個多鐘頭以後她口渴了,想吃冰淇淋,這就是情緒疏導。

與兒童溝通生死話題,我們可以用遊戲治療、藝術治療,用繪畫,粘土手工藝講故事。

安寧療護,不只照顧病人,還要照顧他的家人。

▲ 29歲癌癥末期的媽媽

這張照片中的媽媽才29歲,小朋友才1歲。

1歲的小朋友,當然沒有辦法跟他談死亡,可是這個媽媽癌癥末期已經沒有時間了,她知道自己快走了,就用一支錄音筆跟小朋友講故事。她對小朋友說,媽媽雖然離開你,可是媽媽非常愛你。

這個小朋友是一個小女孩,這個媽媽就跟小朋友錄音說,美美你現在15歲了,你小時候就很漂亮,你15歲一定更漂亮,你不要穿很暴露的衣服,你在外面交的朋友一定要帶回家給爸爸看,晚上十點以後不要到外面。

她耳提面命、苦口婆心地留下一大堆語音,她最後的時間都沒有浪費,她只要清醒就一直錄音給小朋友,所以這個小朋友長大一定不會嫌媽媽嘮叨,她會聽媽媽的話做一個乖孩子。所以照顧末期的病人,我們不只要照顧他的家人,尤其家裏還有小小孩的,都非常的重要,需要去照顧。

03

兒童的死亡教育

▲ 圖片來源:Andrea Serio

毛詩篇: 現在的小朋友很少接觸到死亡話題,宗教信仰是其中一個途徑,您還有什麽別的建議嗎?

趙可式: 像宗教信仰,也要正信的宗教信仰,所謂正信就是有歷史,有經典,而不是民間的這些怪力亂神。

不管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都有針對兒童舉辦的死亡夏令營,用繪本來談死亡等等。

我在美國念書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同學請我去他家吃晚餐,他四歲的小女兒在念幼稚園,她在餐桌上興高采烈地說: 「我今天做了牧師,我們老師在院子裏發現一只死掉的小鳥,老師就叫我們做一個小棺材和很多紙衣服,我扮演牧師,披了一個紙的牧師袍唱靈歌,然後擡著小棺材到院子裏挖了一個坑,把小鳥埋了。」

她很高興,然後她媽媽說: 「你不害怕嗎?」

她說: 「不害怕,老師說這個小鳥飛到天上去做鳥天使啦!我好高興,我們大家都送它一程,好像送飛機一樣。」

所以我就發現原來他們從幼稚園開始,利用自然發生的環境辦過家家。這個小朋友演鳥爸爸,那個小朋友演鳥媽媽,還有像我朋友女兒演牧師等等。大家很高興地玩成一團,在這樣歡樂的氣氛裏,孩子們自然地接受了生老病死沒有這麽可怕,而且是自然的。

毛詩 篇: 有些 小朋友會擔心有一天爸爸媽媽不在了怎麽辦,就會哭、會怕死。是不是如果孩子有情緒就是讓他哭,安撫他就好了?

趙可式: 因為小朋友語言能力比較弱,他很難用語言來表達他的情緒。我們大人也不見得有這麽多的詞匯來表達情緒,所以哭是最好。

在我們的文化裏,不要哭或者節哀順變,真是多余的話,哀是不能節的。

不管大人、小孩哭我們都是鼓勵,我們的文化中,尤其「男兒有淚不輕彈」就是真廢話。因為不會哭,把情緒都壓抑到心底深處,身體會生病,或者有別的情緒反應,比如無理取鬧、憤怒。所以我們的文化裏有非常多的「要堅強,要勇敢,不要哭,要節哀順變」,這些都是爛話。

那要講什麽話呢?

就是你盡量哭,不要忍耐,不需要堅強。要允許自己脆弱,因為你很愛他,你舍不得他,所以你很難過。 允許自己哭,允許自己不要節哀也不順便。我們文化裏有很多相反的哀傷撫慰,這個要改變文化。

我們已經努力40年,有時候還改變不了。

毛詩篇: 文化對人的影響太大了,我也是接觸了心理學老師才知道怎麽療愈,他跟我說療愈需要哭,這是我第一次聽說。

趙可式: 所以我們在安寧病房,有些青壯年的男性哭不出來,我們都會引他哭。

比如像媽媽一樣地拍他的背,給他遞紙、遞毛巾,幫他擤鼻涕,把他的眼淚引出來,眼淚引出來我們就放心了。

我們看到那個很堅強,看起來節哀順變的人,後來都出問題。

毛詩篇: 所以孩子如果哭,父母也不要擔心,就抱著他,讓他哭,也許他這個情緒過去了,就好了是嗎?

趙可式: 如果他有語言的能力,還是要讓他表達一些。

比如有個三歲小男孩的姐姐死掉了,你問他姐姐怎麽樣?他說,姐姐變鬼了。那我們就知道在他的印象中,姐姐像惡魔一樣,會突然出現去害人、去嚇人,我們才知道是怎麽回事。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去糾正這樣的觀念。所以如果有語言的能力,還是要讓孩子去表達出來。

- END -

死亡是生命的底色,也是人的終極命運。

思考死亡也是思考人生的起點問題。

2024年此念將會圍繞 重新開機生命 這個話題,

開展 生命、療愈、喪失、生命關懷、養老 等眾多議題的分享

歡迎掃碼加客服,領取趙可式老師免費生死學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