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腦科學研究:孩子磨嘰是常態,變慢為快的5個技巧,比催促有效

2024-02-26育兒

最能讓家長暴躁崩潰的事情,莫過於孩子的拖拉、磨嘰了。

不論時間多緊迫,孩子都是不緊不慢,悠悠哉哉的,逼得家長發火吼他兩句,才能稍微快那麽一點點。

吃飯、洗手、洗漱、穿衣服、出門、寫作業、收拾玩具等所有事情,都是在家長的催促下才能推進,一天催八百遍,催一下動一點,不催那是一點都不動。

不斷有家長疑惑:為什麽孩子這麽磨嘰?有什麽辦法可以讓孩子不磨嘰,少拖拉?

大家總是急於讓孩子快一點、再快一點,趕緊的,別磨嘰。

催促是我們下意識應對磨嘰、拖拉的方法,用久了你就會發現,除了讓父母自己火冒三丈之外,沒啥長期效果,還會造成一個隱形弊端:讓正常磨嘰拖拉演變為非正常磨嘰拖拉。

起初,孩子的磨嘰拖拉是大腦、認知發育不足的正常現象

如果我們具有一個普遍視角就會發現,在學齡前幾乎沒有不磨嘰、不拖拉的孩子。

當我們詢問小區裏其他家長:你家孩子穿衣服快不快?是不是催好幾遍才上桌吃飯?

得到的回答十有八九都是:我家也是這樣的啊,幹啥都要催,磨嘰的很。

這個普遍現象背後有2個客觀的發展規律:

首先是大腦發育水平,停止當前有趣的事情,轉而去做另外一件不怎麽有趣的事情,預判把大部份時間花費在一件事情上會造成什麽麻煩等動作,需要運用推理、計劃、控制等高級腦能力。

提供這部份能力的大腦區域發育成熟需要很長時間。

在【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一書中講到:頂葉、顳葉、額葉等大塊高級聯絡皮層區在十七八歲的時候還在進行著精簡突觸、形成髓鞘的過程,這些回路負責我們最復雜的職能,包括語言、註意力、判斷力、計劃、情緒和推理等。

基於這樣的發育局限性,孩子會沈迷於當下玩玩具、看動畫片、發呆等快樂中,不能立刻切換到快速穿衣服、吃飯、洗漱等任務上,尤其是兩三歲的低幼段孩子。

所以我們對學齡前的孩子要有一個合理的認知:拖拉、磨嘰是他們的常態。

接納了這個客觀常態,我們也就能放松要求,不那麽執著於讓孩子快一點,再加上一些技巧性的方法,磨嘰、拖拉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減退。

但大多數家長急於培養所謂的「自律自控、時間觀、好習慣」,忽略孩子的大腦認知發育水平,就會把正常的磨嘰拖拉推到一個錯誤的方向。

接著,孩子的磨嘰拖拉演變為對抗父母的鬥爭方式

正常情況下,孩子不會在每一件事的每一次上都拖拉磨嘰,其中一定有那麽幾次是相對比較配合的,但是這幾次,我們沒有看到。

我們要的是:次次、事事都快速響應,立刻執行,或者我們期望孩子最多拖拉5分鐘,但孩子每次都會拖拉到10分鐘。

基於這樣的期待,我們但凡看到孩子不行動,就會帶著怒氣催促他們:你能不能快點!

孩子因為害怕發火的我們,不得不加快速度。

面對自己不想做但父母讓做的事情,孩子開始用拖拉磨嘰來反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這是一種很有效的對抗方式。

孩子還從中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規律:只要自己開始磨嘰拖拉,就一定能改變父母的情緒。

這種「掌控父母」的感覺,是自我意識發展期間,孩子最想擁有的體驗。

除了對抗,拖拉磨嘰還能達成一種效果,那就是「獲得關註」。

這種情況常出現於多子女家庭,或者父母不常關註孩子的家庭中,

孩子發現磨嘰拖拉能夠拉長父母對自己的關註時間,能夠吸引父母來關註自己,即便是負面關註,訓斥、催促,也是孩子需要的。

所以,當我們發現孩子在任何事情、任何狀況下都拖拉磨嘰,不妨復盤一下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是否太緊張、太疏離了。

最後,親子之間形成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惡性迴圈

當孩子形成了用磨嘰、拖拉來對抗父母、獲取關註的模式後,親子關系就會陷入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惡性迴圈中。

父母認定孩子就是懶散,必須要給點顏色才能動起來。

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不滿,也認定了自己就是懶散的,必須要靠外力催促才能動起來。

在這個迴圈裏,我們認為改變的源頭在孩子那裏,只要孩子不拖拉,我們就不會催促。

事實上,打破這個迴圈的人是我們,而非孩子。

回憶一下文章前面所說的,導致拖拉磨嘰出現的客觀條件吧,孩子拖拉是常態,他不具備改變磨嘰、拖拉的自我動力。

如果每個孩子都能自我管理,那還要父母幹什麽呢?

正確應對孩子的磨嘰、拖拉,應分階段、講方法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有不同水平的認知,面對拖拉磨嘰,我個人嘗試過5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1、應對4歲前孩子的拖拉磨嘰,要利用好」自我意識發展」特點

孩子一歲半左右開始進入自我意識發展高峰期,因為想要自己做決定、自己拿主意,進而用磨嘰拖拉來對抗父母的現象非常普遍。

我們只要抓住孩子這個心理特點,用以下3個小技巧就能解決大部份磨嘰拖拉:

1)提前告知孩子計劃,盡量不要臨時通知

提前通知孩子再過十分鐘要準備出門要好過已經到出門時間才告知孩子,因為孩子對時間是沒有概念的,他只關心自己手裏的玩具還沒有玩夠,越是緊急,他越著急多玩一會兒玩具。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可以做到提前通知的,比如:

飯點前10分鐘,告訴孩子:你還可以玩10分鐘哦,10分鐘後我們就要開飯了。

睡覺前15分鐘,告訴孩子:我們還可以玩15分鐘,15分鐘後我們就要洗漱了。

正是因為孩子對時間長短沒有概念,所以10分鐘、15分鐘足以讓孩子覺得自己占了個大便宜。

2)用選擇代替命令,能做主的孩子行動力更高

假設早上孩子醒來,還賴著不願意穿衣服,我們可以開啟一系列選擇題來讓孩子動起來:

我們開啟衣櫃,對著孩子說:你的兩件恐龍衣服在吵架呢,它們都想被你挑選穿在身上,怎麽辦?你快來選一下吧,今天要帶哪一件恐龍衣服出門啊。

這個選擇題,大機率能讓躺在床上的孩子蹦起來,走到櫃子跟前開始挑選衣服。

我們再拿著衣服對孩子說:兩個袖子又開始爭吵了,它們都想先被你穿上,你快來解決一下,先穿哪只袖子。

這個選擇題,大機率能讓孩子快速開始穿衣服。

如法炮製,褲子、鞋子都能在「我來選擇「的遊戲中搞定。

3)緊急狀態時,我們可以直接上手幫孩子完成

如果時間真的很緊張,孩子自己做肯定來不及時,我們就直接上手幫孩子完成吧,不要再一遍遍催促孩子,意圖鍛煉孩子。

比如還有十分鐘,我們上班就要遲到了,但孩子衣服還沒有穿好,這個時候,我們就直接抓住孩子,三下五除二的把衣服、鞋子給他穿好,快速出門。

再比如,當提前布局、用選擇代替命令的方法無效時,我們也可以直接走過去,抓住孩子帶到衛生間洗漱、帶到飯桌上吃飯,無需講道理。

2、應對4歲後孩子的拖拉磨嘰,讓他承擔責任、體驗失敗

隨著孩子年齡增加,認知水平提升,我們可以從2個維度來幫助孩子明白,拖拉磨嘰對自己的影響。

1)承擔自然後果

拖拉磨嘰的後果會造成時間緊張,本該完成的事情沒有完成,計劃被打亂,遲到、趕不上車等等後果。

我們是成人,有足夠的生活經驗,所以知道這個後果,從而提醒、督促自己不要拖拉磨嘰。

但孩子因為生活經驗不足,沒有抽象推理能力,大部份後果都由家長扛下來了,所以孩子對拖拉磨嘰是」無懼、無感」的。

這種情況下,只有自然後果才能讓孩子真切體會為什麽不能拖拉磨嘰。

我們需要在生活中,時不時的讓孩子承擔幾次自然後果,用真實的感受體驗代替抽象的說教。

比如,吃飯時間已經過了20分鐘了,孩子還沒有上桌,那就讓他承擔「拖拉磨嘰造成的餓肚子後果」,從而明白按時上桌吃飯的必要性。

不過這個方法只有在孩子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上才會有效果,類似早上磨嘰會導致上幼稚園遲到這類事情,很可能沒用,因為孩子巴不得不上幼稚園呢。

2)嘗試不同規劃下的不同效果

學齡前的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多,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規劃任務,然後復盤這個規劃是否合理。

我兒子起初很不願意在早上醒來時就做視力訓練,拖拖拉拉很久才開始,後來我讓他自己規劃視力訓練,他先後規劃了三次:

第一次是放在中午吃飯後,最後得到的經驗是,雖然早上中午玩爽了,但是下午出門玩的時間就緊張了,因為要做四個訓練,且下午容易犯困,訓練效果一點也不好。

第二次是放在中午吃飯前,最後得到的經驗是,原本媽媽做飯的時間,要用來給自己做訓練,那麽吃飯的時間就推遲了,進而推遲飯後出去玩的時間。

第三次是早上七點醒來時,就立刻做訓練,且把最難的反轉拍也做了,最後得到的經驗是,中午、下午有一整段的玩的時間,中間不用停下來去做訓練。

最後,兒子說:看來早上做訓練的規劃是最合理的,最開心的。

為了保證自己中午、下午能玩的痛快,兒子主動克服了拖拉磨嘰,早上醒來,自覺的走到桌子邊開始訓練。

我認為這樣的模式,是戰勝拖拉磨嘰的最有效辦法,因為有目標、所以有內在驅動力。

內驅力是拖拉磨嘰的最大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