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為什麽我們越自私,越容易養出自信獨立的小孩?

2024-09-29育兒

周日晚飯後,孩子們吃水果,老公端上來一盤五六個對半切的獼猴桃。老大埋頭吃了起來,老二還小不會用勺子挖著吃,需要我餵。


盤子裏還剩最後兩個時,老大問:爸爸媽媽,還剩兩半,你們吃麽?我和老公齊刷刷搖頭、異口同聲說你和妹妹吃吧。然後,我倆看著娃們愉快地踐行光碟行動。


看到孩子們吃得津津有味,我突然有些悲從中來:怎麽當了爹媽後,連一顆獼猴桃都舍不得吃了?不是吃不起,但只要看到孩子們愛吃,就一定想留給他們,讓他們吃個夠。


我想起了【康熙來了】的大紅人Melody曾在節目中說過一個故事:


某次暑假她從大賣場買回兩箱美國水蜜桃,女兒喜歡吃比較軟、比較熟的,老公只吃脆的、硬的,當天她搬水蜜桃回家已經累到不行,半夜想到家人的喜好瞬間驚醒。半夜她就在廚房裏忙著分類水蜜桃,怕老公、女兒不開心,邊翻水果邊掉眼淚,想著自己到底是誰,為什麽沒有人問過她喜歡吃硬的還是軟的?若是壞掉、爛掉了,身為媽媽的她還會自己默默吃掉。


傳統的育兒觀秉持這樣一種想法:


為人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無私奉獻,把孩子放在第一優先級,哪怕完全透支和犧牲自己。現在的父母,雖然不會再把「無私」「傾盡全力」「犧牲奉獻」這樣的詞條掛在嘴上,但實際上為育兒投入了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每每面臨孩子和自我的選擇時,依舊有許多家長會舍棄後者。


當了家長後,我們太容易被「自私」的評價裹挾卻步, 太容易忘記「先是我自己,才是任何人」的真相。



有太多「理應如此」的剝削

壓在家長肩頭



朋友在社交平台發了一條訊息,一個人去外地看陳奕迅的演唱會了。


她的「開心滿足」我能共情。她和我一樣,也要一邊工作、一邊養娃,比我幸運的地方是,她的娃2歲不到,尚未到家長需要投入巨大精力雞娃的年級;以及她有婆婆幫忙帶娃。


我和老公這些年因為距離問題,父母在帶娃上愛莫能助,我倆只能依靠著Daycare,摸爬滾打闖過了為人父母的前八年。在這八年裏,我對孩子做過最「自私」的事情,就是老大三歲時 (當時還沒有老二) ,好友來紐約旅行,我半夜坐了五小時的大巴車奔現,去紐約一起玩了三天。


去的時候選擇半夜走,為了能讓孩子安心入睡;回來的時候選擇最早的班車,為了回來能趕到幼稚園和老公一起去接娃。因為二托二,我倆實在難有時間和精力「自私」, 我們的組合就像一張兩條腿的桌子,努力維持著平衡,其中一條稍微晃悠一下,地上都將是一片狼藉。


即使有條件「自私」,母職的慣性也讓很多媽媽舍不得。


我和一位年輕的媽媽聊起自己要「自私」一些這個話題。她說,我也想「自私」啊!可孩子不到3歲,現在什麽都是娃的需求排第一位,現階段完全做不到自私。


「保姆有媽媽做的好嗎?」

「丟下兩個孩子去上班/旅行/留學,你怎麽舍得嗎?」

「自私的媽媽/妻子!」


育兒中,有太多這類「理應如此」的剝削壓在家長——尤其是媽媽的肩頭。


其實,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當媽是可以「自私」的。比如,孩子是嬰兒時,讓另一半承擔更多的育兒工作;孩子年幼聽得懂語言時,媽媽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太累了,需要休息,讓娃暫時別來打擾自己;等孩子更大時,從娃的飯得變著花樣做,務必保證營養豐富、娃的所有功課,得自己先試著學一遍,務必保證跟上娃的進度,保證娃隨問隨會這些做法完全可以減緩;可以變成有食堂就讓娃吃食堂,沒食堂就把娃送小飯桌,至於學習,能外包就外包、外包不了就隨緣吧。


我表嫂就曾是雞娃屆的一等鬥士,事無巨細操心孩子的學習。後來生了一場大病,悟了!雞娃的報酬分三種情況:1、娃被雞的非常優秀,上交國家/國外,後半生再團聚的日子屈指可數,等於完全指望不上。2、娃被雞的一般,普通大學普通專業普通工作的浦娃,自己都尚且顧不上自己,哪有多余的報酬父母。3、雞娃徹底失敗的,前半程耗錢耗力,後半程被啃的體無完膚。

綜合下來, 這屆家長對孩子已經足夠好了,我們還是對自己好一些吧。



家有女兒,

更希望她活得自私



尤其是有了女兒後,同身為女性,我更希望能以身作則,活得「自私」一點。


南韓大學的教授鄭蓮喜在起著作【我希望我女兒活得自私】中提到自己作為高知分子,卻依然要與東亞文化對女性的規勸做鬥爭的艱難經歷:


「只有你吃好了,孩子才能發育得好。」


「只有你身體健康,你丈夫才能過得舒服。」


所謂「多了一個女兒」,它真正的含義是,我們得到了為我們家傳宗接代、照顧兒子的女人。


當她想提升學歷讀博時,公公婆婆反對:又不一定當上教授,何必花費這個時間和金錢?


「你這麽累可怎麽辦呢?醬黃豆、炒銀魚,還有孩子們喜歡吃的辣炒魷魚都吃完了。」


當她想提升眼界出國留學時,她自己的父母也搖頭勸阻:「丟下兩個孩子去留學,你想離婚嗎?你已經生下了兩個健康的孩子,你丈夫也終於成了大學醫院的醫生,這樣的家庭,你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因為無法超越儒家思想的人倫親情,所以長輩們想要透過制度和規矩來抹除女性的主體性,比如讓女兒遷走戶口、說女兒是嫁出去的媳婦,不讓她回娘家、又或者讓女兒少「折騰」以便更好地融入丈夫的家族中。


這種「傳統的愛」實則是以愛為名的陷阱,是裹著糖衣的毒藥,吃多了會腐蝕身心。受過教育、有過見識的女性,不會想要自己的女兒重蹈覆轍。所以,鄭蓮喜教授才由衷感嘆: 「女兒呀!我希望你愛自己多一點,活得自私點兒也沒關系。」


我曾在「真實故事計劃」讀到一篇【離開孩子去留學的媽媽們】的文章,講述了兩位割舍「母職」、拋夫棄子的媽媽去留學的故事:


第一位主人公叫楊惠諾,是一位30歲的公演藝術文化學專業的留學生,同時也是一位一歲嬰兒的母親。她在成為母親前就計劃出國留學,生育後經過各方面掙紮,最終還是選擇實作自己的夢想,去南韓進行碩博連讀。盡管面臨語言和文化的挑戰,她依然堅持追求自己的學業和職業發展;


第二位主人公林語,在讀研期間意外懷孕,原計劃生完孩子後出國留學。然而,隨著女兒的出生,她的留學計劃被打亂。盡管面臨家庭和自我發展的兩難選擇,她最終決定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堅持申請最終被全球排名第六的大學錄取,順利出國深造。


兩個人在決定離開孩子去留學前,都面臨過內心的愧疚和社會對母職的道德審判。她們擔心無法兼顧母親角色和個人成長,害怕自己的努力會因為生育和養育孩子而付諸東流。在留學期間,兩位母親還要面對與孩子分離帶來的情感挑戰。


如果以傳統思想對女性所處位置的標準來衡量,她們無疑會被貼上「自私」的標簽,但以當下科學育兒和新女性的角色來看,她們不該受到指摘。「媽媽」是後來的身份,女性成為媽媽前首先都是她自己; 當媽後為什麽不能努力做回、甚至成為更好的自己呢?


若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勇敢、獨立、追求夢想、成為自己,有什麽比家長身體力行去做一遍給孩子們看更好的方法嗎?



孩子和家長,

都不必長大後「重養一遍自己」

不過,這裏要區分一下,家長活得「自私」一點和以自我為中心的家長 (Self-absorbed parents) 是兩回事。


「自我中心的父母」指的是那些主要關註自己需求和願望的父母,而忽視了孩子的需求和感受。這種父母通常將自己的情感需求和欲望置於孩子的需求之上,會使孩子感到被忽視或不被重視。


比如,這類父母希望孩子取得優異的成績以滿足自己的期望,而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和發展需求;


他們會過度依賴孩子來緩解自己的情感問題,而不是照顧孩子的情感需求,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會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極端的情緒波動,期待孩子安慰自己;


自我中心的父母可能將孩子的生活、成就或問題用作自己社交圈中的談資或展示平台,而不是出於真正的關心,常見的做法是這類父母會在社交媒體上過度展示孩子的成就,來獲得他人的贊譽,而不關註孩子是否願意被展示、以及他們的真實感受和需要;


自我為中心的父母在孩子生活中這類插手過多,會過度幹涉孩子的生活和決定,幹預孩子的朋友關系、興趣愛好或學業,試圖透過控制來實作自己的願望,而不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和個人選擇。


這種角色倒置的關系使得孩子被忽視,只是成為父母的「延伸」,使得孩子的身體需求、觀點和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這是真的自私。


而我們在這裏所說的「自私」更多是指self-care ,讓家長把精力和註意力從龐大的育兒瑣碎中拉回來一點,投射到關愛自己身上。先照顧好自己 (健康、情緒等) 才能更好的去照顧孩子。「自私」的本質是為了成為更好的父母。


諸多研究已經證實了:無論是為孩子創造更穩定的生長環境、還是兒童在情感調節和學業表現方面的良好結果,對自己多一些關愛、優先考慮自身健康和幸福的父母往往能在上述方面做的更好。


為什麽要把關註多投射到自己身上?武誌紅有段話說的貼切:


當你寄希望於父母、伴侶、孩子做出改變來獲得幸福生活時,這種想法的本質還是寄希望於改造對方來讓自己舒服,大機率會是失望的。 因為每個人都討厭別人把他人的意誌強加在自己身上。


所以,作為家長 (尤其是育兒中投入更多的媽媽) 只能成為自己生活改變的「變革者」。我們要謹記:


放下助娃情節,尊重娃的命運,能支撐孩子一直向前的,只有他們自己的力量;


我們先要成為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演繹其他角色,而成為自己的部份,值得我們坦坦蕩蕩去自私。


編輯丨 羚羊,人類幼崽觀察家。

參考資料丨

[1] "The Role of Self-Care in Parenting and Family Functioning" by Elizabeth M. H. McLennan,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022).

[2] "Parental Well-be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A Review" by John J. Conger and Glen H. Elder Jr., published in Child Development (2021).

[3] "The Link Between Parental Health and Child Outcom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by Rachel M. Ginsburg and Stephen M. Goldstein, published in Health Psychology (2020).

  • 為什麽我們越大方,越容易養出自私的小孩?

  • 「剛知道原來媽媽以前是大小姐!」你結婚後最大的改變是什麽?

  • 當媽後,一胎我是鬥戰勝佛!二胎我只喊阿彌陀佛……

  • 當媽後,連安靜蹲坑都變成一種奢侈......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後台回復「投稿」,檢視詳情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