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守住這3條線,你會把孩子養得很好

2024-03-30育兒

作者 | 天雅

現在提倡自由養育之後,很多父母經常陷入迷茫。

例如,

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破壞規則時,該如何來約束?

管得嚴厲了,怕傷害孩子,破壞親子關系;

可放任不管吧,又怕縱容孩子,引發後患……

實在令人為難!

有沒有什麽方法,既能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又不至於傷害到孩子呢?

其實是有的,那就是:

「非暴力限制」

更具體來講,就是限制孩子的不良行為,但不采取暴力的手段。

01

在對孩子實施非暴力限制之前,我們要先理解一點:

有時候孩子出現不良行為,不一定是故意破壞規則,或挑戰權威,

也有可能是因為孩子不知曉規則底線,不知道這個行為是不對的。

又或者孩子行為背後,有別的需求未表達。

也因此,我們需要在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之後,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界線:

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

當孩子知曉了這一點,他在行動時會覺得更確定、更安全。

具體如何操作呢?

我們可以把孩子的行為分成三個領域:

第一個領域:我們希望並認可的行為。

指那些有利於孩子塑造好習慣、好品質,或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的行為。

比如,

放學後,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看到媽媽在忙碌,主動走過來幫忙;

不想有蛀牙,努力克制吃糖的欲望……

面對孩子的這些表現,我們會欣然地對他說「好」,並鼓勵他再接再厲。

第二個領域:我們不認可,但因為某些特殊原因可忍受的行為。

在這個領域裏,

我們不希望某類行為發生,但考慮到特殊原因,我們需要暫時忍耐。

特殊原因可能包括:

① 初學者的失誤。

比如孩子第一次炒菜,結果忘記關火,觸發了煙霧報警器

② 困難時刻的失誤。

比如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早上莫名其妙沖父母發脾氣。

我們沒辦法假裝喜歡此類行為,但我們需要考慮孩子的特殊情況。

我們可以選擇誠實地告訴孩子:

「你第一次炒菜,沒關系,但不關火很危險,下次一定要記得!」

「你生病難受,我理解,但你不能這樣發脾氣,有話要好好說。」

第三個領域:無論如何都不能容忍、必須制止的行為。

包括危害到自己或他人利益的行為,以及被法律道德禁止的行為。

比如,

動手打人,虐待小動物;

偷竊錢財,破壞公共設施……

類似這些行為,無論是什麽原因、什麽情境,都是不允許的。

限制第三個領域內的不良行為,是我們約束孩子的重點內容。

事實上,要孩子憑借一己之力去克制內心欲望、約束不良行為,真的很困難,

也因此,父母需要透過非暴力限制,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做出限制。

具體如何限制呢?

我們需要向孩子明確 「禁止行為」 ,並引導孩子嘗試 「替代行為」

比如,

你不可以打人,你可以打枕頭;

你不可以偷錢,你需要用錢可以跟我說;

你不可以摘公園的花,你可以站在旁邊欣賞……

在限制孩子的行為時,要註意三點:

第一點:要全面限制,不要部份限制。

一件事可以做還是不可以做,中間的界線要非常清楚。

例如:

要明確對孩子說:「不能往妹妹身上潑水」

而不要對孩子說:「你可以向妹妹潑一點水,但不能把妹妹弄感冒。」

因為後者沒有給孩子一個清晰界線,孩子很難把握潑水的尺度,

甚至還可能會鼓勵孩子向妹妹潑水,招來麻煩。

第二點:作出限制時,語氣要堅定。

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不可以」,不要用模棱兩可的字眼,也不要用開玩笑的語氣。

例如,當孩子揮舞著小拳頭毆打父母時,

不要一邊沖他嬉笑,一邊叫他「別打啦」,

這會給孩子一種開玩笑的感覺。

而是要嚴肅地向他申明:「不能打爸爸媽媽,不能動手打人!」

從而給孩子傳達一個資訊:「這個禁令是真的,我是認真的。」

第三點:限制行為,但不限制願望、情緒。

約束孩子紀律的重點在於:

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限制;

但不要打擊孩子的願望,也不要否認孩子的情緒。

例如,當孩子說「我想割開貓的肚子,看看裏面有什麽」時,

我們要限制他「傷害貓」的行為,但不要打擊他的願望:

我知道你想了解貓肚子裏有什麽,但我們不能傷害貓咪;

你可以觀看相關的解剖視訊、書籍,或由我來畫一張圖告訴你貓肚子裏面是什麽樣子。

再例如,當孩子說「妹妹亂動我的玩具,我想打妹妹」時,

我們要限制他「打妹妹」的行為,但不要否認他的情緒:

我知道你對妹妹很生氣,但我們不能打人,

你可以把玩具收起來,或把房門關上,不讓妹妹去碰你的玩具 。

支持孩子的願望,理解孩子的情緒,並明確告訴他:

哪些行為是不被允許的,他不能做;

但他能透過一些替代行為,去達成願望,解決問題。

以上三點「非暴力限制」,聽起來並不難。

但從實施到奏效,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為在約束孩子遵守紀律這件事上,不僅僅是方法技巧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 養育者自身的言行。

很多時候,孩子不會因為我們一句話,就立刻改變他的行為,

他會在跟我們長期互動中,不斷根據我們的言行來調整自己。

也因此,約束孩子遵守紀律的時候,我們自身言行也很重要。

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我們的標準要穩定。

當給孩子明確了什麽是不可接受的行為以後,我們需要穩定地實施限制。

比如不允許孩子動手打人。

意味著不管在什麽時候,出於什麽原因,都不提倡孩子動手打人。

「妹妹動你的玩具,你不要打她,你可以關上房門或把玩具收起來。」

「同學欺負你,你不要打他,你可以跑,然後報告給老師尋求幫助。」

「路人撞到你並弄疼了你,你不要打他,你可以要求他向你道歉……」

穩定地限制孩子動手打人,並引導他使用可接受的替代行為來保護自己,

不要時而禁止時而允許,因為這樣會直接影響孩子對新行為模式的構建。

其次,我們的做法要統一。

當對孩子的不良行為實施限制時,養育者要站在統一戰線。

比如不允許孩子睡覺前吃糖。

那家裏的養育者就要達成一致,不要在睡覺前給孩子吃糖。

不要A養育者禁止孩子吃糖,B養育者又偷偷給孩子吃。

這樣不僅會危害孩子的牙齒健康,也會影響孩子與A養育者的關系,

甚至還會引導孩子學著B養育者偷偷去破壞規則……

著實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最後,我們要做到知行合一。

當我們要求孩子克制不良行為、遵守紀律時,我們最好自己也同步做到。

不要一邊限制孩子玩電腦遊戲,一邊窩在沙發玩手機遊戲;

不要一邊限制孩子打弟弟妹妹,一邊透過揍孩子讓他聽話;

不要一邊限制孩子吃垃圾食品,一邊天天抽煙喝酒嚼檳榔……

因為當父母知行不一、對孩子和自己進行行為雙標的時候,

孩子往往很容易忽視父母的話語,轉而去模仿父母的行為。

也因此,

在要求孩子改正不良行為、遵守紀律時,我們首先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做到自律,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信服我們的教導,並學著我們的樣子,去約束他的言行舉止。

來到這裏,有的父母可能會說:

「搞那麽復雜幹嘛?孩子行為不端、破壞規則時,直接懲罰他不就行了?」

表面上看,懲罰或許是一個可以快速起作用的辦法,但卻存在更大隱患。

當父母懲罰孩子時,孩子會感到羞恥和憤怒,會在心裏怨恨父母。

當孩子內心充滿憤怒和怨恨時,不可能會發自內心聽從父母教誨。

相反,他會繼續進行不端的行為,以此表達對父母的憤怒和對抗,

不過,為了規避懲罰,他可能會不斷提升技巧,躲避父母的偵查。

事實上,不少手段嫻熟的犯罪少年,就是這樣鍛煉出來的。

也因此,

對孩子進行紀律管教的成功關鍵,不是懲罰,而是 「非暴力限制」。

先給孩子一個明確界線——

什麽可以做,什麽不可以做。

再給孩子一個明確指引——

針對禁止行為,什麽替代行為是可以接受的。

最後堅持穩定的、統一的標準,以身作則,為孩子提供榜樣示範。

這是一種帶著愛與支持的行為管理,它會同步給孩子傳達一個資訊:

「你不必害怕,也不必感到羞恥,

我不會讓你在迷途上走得太遠,你是安全的;

在自我約束的道路上,我會一直和你在一起。」

這份愛與支持——

會在孩子心中種下道德的種子,並跟隨著孩子的成長生根發芽;

最終引領著孩子在廣闊的天地裏翺翔,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就像哲學家康德所說的:

"頭頂有浩瀚燦爛的星空,心中有崇高的道德法則。"

在自律中收獲自由,在自由中聯結世間萬物——

或許,這才是我們對孩子進行行為管理的終極意義。

天雅,華南師範大學心理學專業,廣州心協三級心理咨詢師,自體心理學長程在讀。本文原創先發:武誌紅(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