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關註健康】送您夏季養生「金鑰匙」!掌握這6點,開啟「夏養」好時節

2024-05-24養生

櫻桃紅透,蛙聲蟬鳴。進入夏季意味著春日已盡、夏日初長。立夏後,天氣會越來越熱,此時身體經春天的生養變得慵懶,一時難以接受夏季的高溫,人們明顯會出現心煩、心情郁悶的情況。因此,做好夏季養生尤為重要,在養生時,做到這6點,幫助我們安然度夏。

一份苦菜--消暑退熱

進入夏季後,人們心火旺盛,常會出現口瘡、痤瘡、心煩、便秘等癥狀。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進食苦味食物例如苦瓜、苦菊、苦蕎麥、苦菜、萵筍、芹菜、敏督利、蓮子、百合等,有助於清熱瀉火。中醫認為,夏季五行屬火,五味對應苦味,五臟對應為心。在飲食方面宜清淡,多補水,多吃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少吃油膩、辛辣及上火的發物,以免造成身體內火過盛,加重胃腸負擔,引發口腔潰瘍、腹脹胸悶等。

一碗薏米粥--健脾除濕

夏季氣溫較高,人體容易出汗,如果排汗不足或汗液不能及時蒸發,會導致體內濕氣積累。炎熱的夏季人們常喜食冷飲,冰激淩等,攝入過多寒涼食物,也會造成體內濕氣過重。 薏米能夠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除身體濕氣。

一次午睡--養眼修心

夏季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疲勞,損耗陽氣。因此,夏季保持充足的睡眠對於促進身體健康、提高工作學習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日常起居生活中,要戒怒戒躁,保持愉快的心情,可多親近大自然,使人體的陽氣宣通開泄。夏天白天氣溫較高,出汗量增多,正午氣候炎熱,人體陽氣升浮氣為血之帥,陽氣升浮導致血液大量集中於體表。午飯後氣血歸於中焦,人在午後常感到精神不振。因此,立夏後應該養成午睡的習慣。午睡可以預防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臟病的發生。但午睡的時間不宜太長,一般以半小時到1小時以內為宜。若不能午休或者不想午休,也建議以聽音樂或閉目養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一次鍛煉--頤養心神

生命在於運動,經過冬季的休養、春季的熱身,立夏後便迎來了運動的旺季。隨著氣溫的升高,運動量的增大,人們出汗也越來越多,但出汗過多容易傷「心」。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為心精、心血所化生。汗出得過多,津液大傷,必然耗及心精、心血,出現心慌、心悸癥狀。運動鍛煉不宜過於劇烈,可選擇相對平胡的運動,如打太極拳、八段錦、健步走、慢跑等,隨著夏季節氣的推移,逐漸增加運動量。因各人的體質、體能不一樣,運動強度也要因人而異,把握好尺度。運動時以及運動後,及時補充水分。

一次泡腳--祛除暑濕

夏天是一年當中雨水量最多的季節,濕氣也最重,在這種環境下人容易出現犯困、頭身沈重、食欲減退等。泡腳可以開啟毛孔,使汗腺通暢,達到祛除暑濕、加速體內代謝廢物排出、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從而提神醒腦,緩解疲倦不適,提高食欲。每晚泡腳後配合按摩湧泉穴(位於足底,第2/3趾蹼緣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處)可補腎壯陽,促進睡眠。

一杯姜茶--補陽溫中

生姜味辛,性微溫。歸肺、脾、胃經。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毒的功效。張仲景【傷寒論】中提到:「五月之時,陽氣在表,胃中虛冷,以陽氣內微,不能勝冷,故欲著復衣。」大概意思就是農歷五月、六月陽氣最盛,人體陽氣向肌表發散,所以體內陽氣相對不足、臟腑微冷。炎炎夏日,汗出甚多,陽氣耗散,加之人們過於貪涼飲冷,加重臟腑的寒癥,體內濕氣難以排出,容易出現傷風感冒、嘔吐、腹瀉、腹痛、腰肩疼痛等不適,因此,在進食生冷後或處在空調環境中的人們常喝點姜湯可助陽氣升發補陽溫中。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