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研究發現:日本人越來越喜歡獨自旅行

2024-08-28推薦

【日本時報】近日報道稱,一項新的研究發現,日本人越來越喜歡獨自旅行。有市場調研公司對全球39個國家收集旅行數據,發現日本獨自旅行的人比例最高,且在過去幾年中,該比例增長迅速。從櫻花樹下集體賞花飲酒,到獨自瀟灑遊天下,日本人的旅行觀究竟是如何發生轉變的?

「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的日本朋友永田最近剛剛獨自旅行歸來,她去了熊野古道。這是她第二次去熊野——多年前,永田曾和朋友結伴遊覽,那時熊野古道剛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不久,熱度很高。因為朋友有一定的宗教信仰,永田除了徒步和參觀寺院以外,還用了1天陪朋友住寺廟抄經。雖然玩得很開心,但她一直想多看看山間景色。退休在家後,單身的她時間充裕,於是計劃了這次8天的個人觀賞之旅,將附近景色看了個遍。

其實永田這幾年時常「獨自行動」,有時是打卡人氣餐廳或看展,有時是趁著平日人少價低享受溫泉酒店的兩日一晚套餐,熊野古道之行是她目前走得最遠的一次。

她告訴記者,一個人旅行的最大好處就是「說走就走」「自己說了算」,無需和別人湊時間,也不用遷就別人的消費觀,累了就多歇一歇,高興了就多看一看。獨自旅行也為她提供了認識新朋友的機會,參加一些觀鳥和園藝活動後,永田認識了不少喜歡獨自旅行的人,大家一起線上上交流,分享體驗。

當然,永田也表示,單身旅行會有一些「麻煩的地方」,比如不能現場立刻和親近的人分享感受,自拍時雖然有三腳架,但可能需要來來回回跑幾次才能拍出滿意的照片。好在現在社交媒體發達,她可以線上給朋友發去美圖,然後互動。

更深入地與自己對話

像永田這樣的日本「獨行者」如今越來越多,根據相關市場調研公司的調查,被問及度假旅行會與誰同行時,全球平均超過60%的人回答「配偶或伴侶」,回答「獨自旅行」的比例僅為7.2%。然而在日本,選擇獨自旅行的人占比達到了19.2%。這一比例2019年僅為10.4%,在過去幾年中迅速變大。

此外,在日本受訪者中,回答「經常獨自旅行」的女性比例為13.5%,男性則高達24.2%。若按年齡段劃分,日本30歲至44歲年齡段獨自旅行的人占比最高。 對於日本人越來越偏愛獨自旅行的情況,相關市場調研公司分析稱,除了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註重自我關懷,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日本單身家庭比例遠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日本本土旅行研究機構Jalan研究中心稱,團體旅行的規模呈縮小趨勢,個人旅遊正在成為主流,且這種趨勢在所有年齡段中都存在。去哪兒?做什麽?吃什麽?結伴旅行需要同伴之間不斷達成共識,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幹脆單獨出行。 日本交通公社出版社面對50歲以上的讀者推出雜誌,發現一人旅行是最受歡迎的話題,甚至為此出了幾本圖冊。美食研究家山協莉子出版了旅行隨筆【50歲後愉快的一人旅行】,發售即暢銷。她表示和丈夫旅行也有意思,但是一個人踏上旅途,可以更深入地與自己對話,思考對自己而言什麽最重要,這是在結伴旅行中無法做到的。

有多種「獨行套餐」可選

對於大多數單身旅行者而言,一個人的旅途充滿無限自由,但同時也要承擔更多事由——大到制定行程,小到問路,甚至還有不可預期的小傷小病,都要獨自面對。因此,目的地的選擇尤為重要。對日本人而言,他們最喜歡去自然景觀壯闊的北海道、美食豐富的福岡縣、溫泉之鄉大分縣,等等。

因為「獨行俠」的出現,這些旅遊目的地的設施配套也發生了改變。以前,日本不少旅館不接受單人入住,特別是在周末和旺季。但現在,酒店和旅行社抓住商機,不僅開始推出一人行套餐,還開發出很多單人客製產品。

無論客人的性別是什麽,溫泉都是一人旅行的理想體驗之一,所以溫泉酒店很早就開始做出改變,推出各種單身入住套餐。位於巖手縣花卷溫泉區的佳松園和其他溫泉酒店一樣,有優質的溫泉,以及用當地食材加工的美食。讓其與其他店家略顯不同的是,針對獨自旅行者,佳松園推出了半露天風呂房間加用餐計畫。一人宿、一人浴、一人食,最大程度打造獨處體驗。

不少單身遊客願意為品嘗地方美食美酒遠赴他鄉,於是有酒店在這方面下功夫。高知縣高知市的酒店城西館推出了「男子漢快意套餐」——客人可以獨享40平方米的和室,就餐時按需求安排單間,提供幾種當地的酒佐餐,讓人愜意獨酌。

盡管日本偏愛一人旅行的男性比例高於女性,但貌似旅遊市場上針對女性的產品更為豐富。現在女性客人有多種「獨行套餐」可選,各色浴衣的預約跟拍套餐、瑜伽體驗的放松套餐等,一切以「悅己」為目的。為了讓單身女性增加旅行安全感,有的酒店還專門設定了女性樓層。

Club Tourism公司原本以服務老年人為主,但隨著單人旅行市場這兩年不斷擴大,公司開始將30—59歲的女性單人遊客列為目標客群。在旅行產品中,乘車等環節需要大家集體行動,到用餐時會盡量保證一人一桌。這種在獨立和集體中「自由切換」的旅行產品大受好評,每次都能快速售罄。(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王天晴)